中國人體器官買賣調查:供需矛盾催生產業鏈

2020-11-30 東方網

黑中介劉強勝也曾當過肝臟供體

  2.5萬元,為了這筆在北京城僅能買到一兩平方米房子的錢款,楊念付出了自己60%的肝臟。

  15萬元,為了楊念那60%的肝臟,晚期癌症患者謝有生(化名)的家人四處舉債。

  全國每年150萬名需要器官移植患者的等待催生了一個本不該有的行業——人體器官買賣。而2.5萬與15萬元之間的巨大利潤空間也造就了一個本不該有的群體——人體器官買賣中介。

  供體遭遇 15萬賣肝錢只拿到2.5萬

  被豢養數月等候買家

  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民政局對面的一棟居民樓,一套簡裝的三居室裡住了十幾人,他們都是年輕的小夥子,最大的不過25歲,他們來這裡都有著同樣的境遇——家窮、缺錢,他們也有著同樣的目的——賣肝(腎)、賺錢。19歲的楊念也來到了這裡,成了其中年齡最小的一名。

  楊念是被一個叫王佔偉的人帶來的,那是他最初的聯繫人。在決定賣器官賺錢後,楊念在網絡上認識了王佔偉,諮詢了器官價格——賣腎4.5萬元、賣肝4萬元。並沒有想好賣什麼的楊念先行來到了河南鄭州,成了王佔偉手中所謂的供體。但半個月後,王佔偉稱其醫院關係斷了,就將包括楊念的供體們都轉給了在鶴壁淇縣一個叫楊世海的人。

  供體群居免費吃住玩

  淇縣位於鄭州、北京之間,離兩個城市都不遠,但生活成本卻要低很多——一個三居室一年的租金2800元。楊世海從朋友處借了2萬元,開始供養供體,以備在北京尋找買家的合伙人劉強勝「召喚」。供體們在這裡免費吃、住、玩——怕供體們等待的日子悶,楊世海還「人性」地買了兩臺電腦,供他們打遊戲。這裡的夥食標準也不錯,據稱每餐都能有幾個肉菜。供體們也算自由,白天可以四處閒逛,到了飯點回來,即使中途反悔也可以隨時離開。

  對於供體,中介也不是沒有選擇。新來的楊念就被帶著去醫院做了檢查,血型、身高、體重,再看看有沒有傳染病,身體健康的留下,不合格就走人。據介紹,AB血型的人一般不要,因為AB血型的患者較少,中介們都怕養了白養。

  造假證變患者親屬

  在楊世海處沒住上幾天,楊念就等來了買家。北京的劉強勝來消息說,有一個癌症患者謝有生需要換肝。楊念便隻身來到了北京,在劉強勝的安排下住進了一間地下室。和楊念一起住在這裡的還有另外三個供體。經過體檢配型,楊念成了那個將要為謝有生獻肝的人,他與劉強勝談妥的價錢是3.5萬元。很快,楊念住進了醫院,接受一系列的器官移植手術前的準備。

  根據相關規定,活體器官的接受人必須是捐贈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為了讓楊念變身為謝有生的侄子,成為合法的捐贈人,劉強勝讓謝有生的妻子馬上回老家開具叔侄親緣證明,而其他的身份證明則由他一手操辦——路邊無數的造假小廣告使這成為異常簡單的事情。一個多星期後,順利通過醫院審查的楊念進了手術室。十幾個小時後,楊念的肝已剩下40%。

  3.5萬酬勞費只剩2.5萬

  然而,拿錢的過程卻遠非手術那般順利。在術後將要出院時,楊念僅僅拿到了2.5萬元,其餘的1萬元從此沒了下文。而楊念不知道的是,肝的受者謝有生為此付出的卻絕不僅僅是2.5萬元,而是15萬元。謝有生先後給了劉強勝4萬元和5萬元兩筆錢後,又被討6萬元,「他說不給錢就把我們廢了。」已難承受驚嚇的謝妻只得四處借款籌錢,但他們知道供體拿到4萬元,「後來我們知道劉強勝只給了人家兩萬五,特別生氣,但也沒辦法。」

  楊念的遭遇還沒有停止,為了拿回自己應得的1萬元,其再次找到劉強勝,只是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劉強勝叫來的二十多人。慘遭追打的楊念無奈報警,同時也「成就」了北京市首起人體器官買賣案。據海澱檢察院邱檢察官透露,該團夥成員的落網已牽帶出數個人體器官買賣團夥。現警方正積極對其犯罪事實進行查實。

  生意火爆 中介兩年養190個供體

  買賣信息鋪天蓋地

  在百度搜索上敲入「尋肝源、腎源」一詞,數萬條信息撲面而來,留下的QQ號、手機號不勝枚舉,甚至有公司形式出現對此進行操作。他們不僅尋找願意售賣肝、腎等活體器官的人,同時也廣而告之向所需患者提供各配型的肝源、腎源。記者在與多位器官買賣中介聯繫後發現,他們有著一套規範而明確的要求,業務也已形成一條龍服務。

  承諾提供全套證明

  對於肝源、腎源的供體,他們大多都要求男性、身高170釐米以上、體重115斤以上,年齡30歲以下。並且,血常規、肝功能、B肝五項、彩超等基本檢查要全部合格。幾乎所有中介均表示會承擔供體的食宿費用、基本檢查和配型檢查費用、往返路費以及其他生活費用,有的更承諾除了應得報酬外,出院時還將為供體們向患者申請數千元不等的紅包。記者聯繫到的一位在江蘇做「業務」的中介小王稱,其兩年間養過190多個供體,做成的「生意」有30多個,「手裡的供體多,成功的機率就高。」

  而對於需要器官源的患者,他們亦提出種種「人性」的提示,對於供體的選擇、患者的責任、如何過倫理關等都有相關解讀,其服務之周到讓人瞠目。一名遠在瀋陽的中介告訴自稱為親友「找貨」的記者,他們三四天即可找到配型合適的供體,「並且我們會為您準備一兩個備用供體,供體出院後與患者兩不負責,這點您完全不用擔心。同時,我們還會提供一套完備的親屬證明材料,免去您的後顧之憂。」

  18萬元包辦器官移植

  據記者向北京兩家獲準器官移植的醫院諮詢,目前若想進行肝腎移植手術,患者通常要排隊等待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具體等多久就不知道了,得看情況。」而肝源、腎源的價格在10萬元左右。而民間非法買賣的人體器官似乎也在這個價格上下。江蘇中介小王給記者的報價是18萬元全包,其中包含了供體器官、體檢費用、醫生紅包、身份證明等相關手續,其甚至聲稱可以幫助安排醫院,「我會帶四五個供體去。」對於器官的費用,記者提出質疑:「醫院的正規渠道也才10萬元,你們也賣10萬?太高了吧?!」對此,小王不屑地表示:「醫院那是死人的,我們提供的可都是活人的,質量能一樣嗎?」

  原因分析 器官緊缺催生地下產業鏈

  供需矛盾:

  150萬患者僅萬人手術

  業內人士透露,我國器官移植的供體來源主要有三種,死刑犯捐獻、親屬間活體移植以及腦死亡和傳統死亡之後的自願無償捐獻者。器官移植的供體不足是個世界性問題,在我國這個人口大國顯得尤為突出。據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部長王平介紹,我國每年有約150萬名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只有1萬餘人能進行器官移植,供需矛盾突出。

  器官移植實踐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技術與規模都得到迅猛發展,如今已經成為臨床手術數量僅次於美國的器官移植第二大國。但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了死刑核准權,每年被處死的犯人大大減少的境況,以及捐獻者需書面同意等措施的推出,使得屍體器官移植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巨大的缺口遂催生了活體器官買賣的「地下市場」。在這個黑市中,供體、受者、中介、醫院,似乎無不是獲利者,他們密切配合,各擔其責,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鏈條。

  而與此同時,境外人士的中國器官移植旅遊卻火熱一時。曾經成為國外患者救命之所的天津第一醫院東方器官移植中心2006年時創造出一年完成600多例肝移植手術的紀錄,其中來自美國、日本、沙特等國家的外國患者就佔到了一半以上。而去年的一則「17名日本人在中國通過旅遊方式接受器官移植」的消息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隨後,衛生部即責成相關部門對此事展開調查,同時表示器官移植應優先滿足中國公民。

  欲捐無門:

  光辦手續就一個月

  今年初,一個父親舉債13萬元捐獻兒子器官事件又讓人們陷入重重迷霧。去年11月4日,王寶田17歲的兒子突遭不測,為了能挽救其他的生命,王寶田決定捐獻兒子的遺體和器官。然而,這條路困難重重,繁雜的程序和手續讓捐獻在一個月後才得以實現。王寶田為此負債13萬元,而兒子的器官也因長時間用藥維持生命體徵而功能受損,最終不得不被醫院放棄。

  一面是供移植的器官緊缺,一面卻是欲捐無門。中國器官移植的尷尬處境,催促著捐獻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法律盲點:

  無器官買賣罪名

  在大多數國家,人體器官的買賣及其相關的商業化操作都有著相應的罪名和量刑,如英國《人體器官移植法案》規定了人體器官買賣的犯罪,日本《器官移植法》規定了非法出售人體器官罪、從事人體器官買賣中介罪以及為獲利而非法為他人實施器官移植罪等四項犯罪。

  而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完備法律,我國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在2007年5月才開始實施。該條例遵循八大原則,包括自願、知情同意、公平公正、技術準入、非商業化、自主決定等,並對移植機構實行準入制。據了解,目前我國獲準進行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已由曾經的300多家縮減至160多家。但對於人體器官的買賣行為,該條例雖然明確禁止,刑法中卻並沒有直接針對此一行為的罪名。「翻閱了整個法條,我們認為這種行為更加符合非法經營罪的構成。」北京市首例人體器官買賣案的公訴人邱志英告訴記者。有法律界人士指出,非法經營罪處罰較輕,與器官買賣的社會危害性不相適應。我國應制定相關器官買賣罪名,並規定最高刑期為無期徒刑的刑罰,才能實現對買賣器官犯罪的最有力打擊。

  1某地居民樓簡裝三居室裡住著十幾個供體,體檢過關後,由中介出錢,免費吃住打遊戲。

  2在北京的合伙人尋到買家,供體來到醫院體檢配型。合伙人隨後通過街頭小廣告找到造假者,偽造供體與患者的親屬關係證明。

  3合伙人先後向買家討要15萬元,並威脅「不給錢就把你們廢了。」患者家屬不堪其擾,舉債籌錢。

  4供體接受移植手術,肝被切走60%,約定的3.5萬元酬勞費只拿到2.5萬。

  典型案件 乞丐之死背後的交易

  近年來,各地相繼爆出有人從事非法器官買賣的案件。而最聳人聽聞的莫過於2006年的流浪漢被殺器官被盜案。據媒體報導,河北行唐縣農民王朝陽等四人將40歲的乞丐仝革飛拘禁。之後,王朝陽找到廣州一位中介,然後輾轉聯繫到幾位醫生,謊稱在法院和監獄都有熟人,有一名犯人將被執行死刑。之後,王朝陽先將仝革飛殺害,之後欺騙醫生死者是剛執行完死刑的人員。幾位醫生隨即摘取了仝革飛的器官,並付給王朝陽1.48萬元。這幾位醫生在返回途中覺得不對勁,在打電話給領導通報情況後,決定報警。隨後警方抓獲了王朝陽。這起惡性案件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器官移植嚴重的供需矛盾。

  他山之石 西班牙:器官捐獻率高

  對於國外器官供體的情況,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部長王平介紹,西班牙是目前世界器官捐獻率最高的國家,每百萬人口中捐獻器官者高達38人。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有相關的立法,保障了器官捐獻的數量。他們的法律規定,其公民在活著的時候沒有明確聲明不捐獻器官的均視同願意捐獻。另有國家還要求公民在駕駛證背面註明是否願意捐獻器官,一旦出現交通意外,即根據當事人意願進行處理。

  最新進展 器官捐獻試點首批啟動

  2010年3月,人體器官捐獻體系首先在上海、天津、遼寧、山東、浙江、廣東、江西、福建廈門、江蘇南京、湖北武漢等十個省市開始試點。負責此項工作的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部長王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此次構建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體系計劃由國家和省(區、市)兩級機構組成。兩級機構包括捐獻委員會、捐獻辦公室、獲取組織和專家組。根據試點方案的草案,各省紅十字會應建立器官捐獻辦公室,派出協調員,到各個醫院尋找潛在的捐獻者,例如重症監護室中的患者,並徵求其意見,進行登記。當捐獻者達到待捐獻狀態時,捐獻辦公室和獲取組織根據一定原則分配器官。由於體系的建立涉及龐雜的內容,故初步形成亦需數年時間。如果首批試點城市在一年後較有成果,此項工作將在北京等其他城市逐步推開。

相關焦點

  • 器官移植買賣黑產業鏈所處的灰色地帶
    東莞警方證實舒鎮的腎確實是他自己賣掉的,且背後操縱此案的是一個人體器官買賣的團夥,其中大部分作案人員已經被抓獲。由於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過程中,警方不肯透露詳情,媒體只能從外圍調查到賣腎者舒鎮的一些信息,比如,這個28歲的小夥子出生農村,10歲時父母離異導致他性格缺陷,與父母關係生疏,高一輟學,害怕吃苦,2010年婚後因家庭矛盾迅即離婚。
  • 人體器官違規捐獻調查:封口費46萬 假捐獻真買賣?
    假捐獻 真買賣?封口費46萬!如果家人願意捐獻(器官),國家會補助家屬20萬元。」  「這個錢讓我開始懷疑,之前了解捐獻器官是自願無償捐獻。」石祥林說。  而在楊素勳提供的有父親和妹妹籤名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裡,石祥林發現,表上既沒有單位,也沒有公章。  之後的一年多時間,石祥林開始就母親的器官捐獻問題四處反映。2019年4月,懷遠縣公安機關對此事立案調查。
  • 器官捐獻供需矛盾突出 每年苦等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
    為杜絕器官買賣,國家出臺系列嚴格措施,比如,夫妻之間僅限於結婚3年以上或婚後已育有子女的;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係,僅限於養父母和養子女之間的關係、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關係等。人逝世後自願捐獻,是遺體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來源。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10月,全國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2757例,較2018年同期增長9.5%,捐獻器官數量7186個,較2018年同期增長3.6%。
  • 人體器官捐獻與獲取標準流程和技術規範討論會舉行
    4月13日,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在長沙舉行人體器官捐獻與獲取標準流程和技術規範討論會。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以及來自國內外器官捐獻和移植的著名專家參加了會議。會上,黃潔夫呼籲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器官移植體系已是迫在眉睫。
  •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迎修訂,哪些變化引關注?
    段禮樂:人體器官移植不僅是一種純粹的醫療技術行為,還受到倫理審查和法律約束。近年來,人體器官移植技術不斷成熟,但法律規制卻滯後於醫學實踐,非法摘取買賣活體器官、醫療系統外的非法移植等違法犯罪行為並未消失。
  • 打著"有償捐獻"旗號 網上變相買賣人體器官(圖)
    打著"有償捐獻"旗號 網上變相買賣人體器官(圖) 2008年06月16日 11:34 來源:重慶晚報 發表評論 ,但回帖率最高的不是網友們的評論,而是一則「有償捐獻」器官的小廣告。
  • 男子賣角膜開價20萬 法律嚴禁人體器官買賣
    「買賣眼角膜可能不合法,保不保險?」記者表示疑問。他說:「沒關係,我們是私下交易,醫院不會知道。」他被記者問得有些不耐煩了:「我現在在安徽,下個禮拜到上海,到時再聯繫。」接著就把手機掛斷了。  眼角膜不可能移植給三個人  「眼角膜能移植給三個人嗎?」
  • 安徽「假捐獻」背後:中國器官移植業的陣痛
    中國的器官移植究竟是怎麼運作的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使器官移植走上法治軌道。2014年12月,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代表中國政府宣布,停止死囚器官使用,公民捐獻成為唯一合法來源。至此,中國的器官移植業進入改革時期。
  • 活體摘取、偷竊屍體:人體器官「黑作坊」太猖狂了…
    2014年,江西南昌也曾公開審理過出賣人體器官案,有6名醫生護士參與了對23名供體進行非法腎臟移植案。從這兩起有組織、有分工的犯罪案可發現,摘除、倒賣人體器官,在某些角落已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
  • 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
    「鄰裡之間為了養寵物那些事兒,矛盾還真不少。上述第二個案例中,被告趙某所需承擔的就是無過錯責任,即原告不需要證明被告趙某具有過錯,被告趙某就算沒有過錯也需要對其家養犬傷人事件承擔賠償責任。本案最後通過調解結案,被告兒子在原告醫療保險報銷範圍外另支付500元。」
  • 震驚, 11名死者器官被非法摘取,4名醫生被判毀屍罪...|毀屍罪|器官...
    由此,這條隱蔽的換腎產業鏈才得以浮出水面。這是一條完整、活躍、複雜的地下產業鏈——有人專門活躍在醫院尋找器官供體,有人負責安排為器官供體和受體進行各種檢查,有人專門負責聯繫醫院手術室,有人專門組織醫生私下進行非法器官移植手術……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發現,自2011年組織出賣人體器官「入刑」以來,北京、陝西、河北、浙江、福建、湖北、廣西等省區市均有適用這一罪名的判例出現
  • 我國器官移植體系被指無分配原則 買賣亂象不止
    據公開報導顯示,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器官移植國,每年約有一萬例移植手術、還有上百萬等待器官移植患者。在器官供求嚴重失衡之下,一些等不到器官的患者不惜通過黑市購買器官,導致地下器官買賣利益鏈的形成。專家認為,建立完善的器官捐贈體系,是改變器官移植亂象的一條根本出路。目前,衛生部委託中國紅十字會負責主持人體器官捐獻和獲取試點工作,已在16個省市試點一年。
  • 《民法典》頒布: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做出明確規定
    2020年5月28日15時08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民法典全文共1260條,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和附則,是對1949年以來分散民事立法的系統整合、編訂纂修。
  • 人體器官買賣:買腎開價數十萬 賣腎拿幾萬
    原標題:人體器官買賣:買腎開價數十萬 賣腎拿幾萬 賣腎案庭審現場 現代快報記者 劉國慶 攝 去年5月份,現代快報曾報導過一伙人圈養供體非法買賣人體器官一案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開通 志願捐器官 網上可報名
    4月2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正式開通,今後志願捐贈器官的公眾可上網報名登記。  長期以來,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死留全屍」等傳統觀念影響,人們有些忌諱器官捐贈。正是因為供體器官不足,不少患者醫治無效,失去生命。據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介紹,目前,我國面臨嚴重的器官短缺。
  • 10噸人體器官,女性頭顱被縫在男性身上!美國器官捐獻交易另一面
    當時,美國FBI特工在調查一起非法買賣屍體案件時,在調查一處屍體存放中心時,發生了令人驚愕的一幕。據當時參與調查的的特工講述,他們在一處名為生物資源中心處進行突擊檢查時,發現了用大桶盛放的頭、腿和手臂,以及大量被冷藏的人體生殖器。不僅如此,他們在檢查時還發現令人驚悚的一幕,該處一個牆壁上居然懸掛著一個用女性頭顱縫合在男性身體上的所謂的類似乾屍的「壁掛」。
  • 中國器官捐獻數量世界第二 是否可給捐贈人部分補償?
    人體器官捐獻數與移植數均居世界第二2018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數與移植數均位居世界第二。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器官移植大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介紹,自2015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成為我國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合法來源以來,中國公民器官捐獻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截至2018年底,我國已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2.1萬例,捐獻大器官突破5.8萬個,累計實施器官移植手術超過6萬例。
  • 走進中國器官移植「分配中樞」:揭活摘器官謠言
    人體器官:全球供不應求的稀有資源《環球時報》記者從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的大屏幕上看到,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正顯示有一名捐獻者的器官已通過器官獲取 組織(OPO)的確認,可以捐獻給患者了。該系統立即觸發匹配系統,本次匹配有一份4人的名單。
  • 上遊漲價,下遊「不買帳」 光伏產業鏈漲價「蝴蝶效應」:供需博弈...
    8月13日,面對光伏產業鏈價格快速飆漲,身處下遊的某國內知名EPC企業負責人王大陸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他還預測,這將直接衝擊2020年全年的裝機量,差不多減少5GW~10GW。如此形勢下,光伏市場買賣雙方陷入膠著狀態。供需失衡下價格飆漲隨著疫情的悲觀情緒淡去及光伏需求逐漸轉暖,原本將走向旺季的國內市場又不得不承受來自供應鏈上遊價格飆漲的考驗。
  • 為何人體器官無償捐獻卻有償使用?
    生命無價 饋贈無償  血液、造血幹細胞、人體器官等是生命的有機組成部分。「世間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由此延伸,也可以說:維持人體生命的血液、造血幹細 胞和器官也是無價之寶。所以國際社會通行的法則是,捐獻血液、造血幹細胞和器官要遵循無償原則,因為生命無價,它不是商品,商品交換的原則不適用於這個領域。這是生命的饋贈,是人類之間至誠至愛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