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遊戲、市場叢林中的危機

2021-01-12 騰訊網

東非大草原,一望無際的遼闊,

浩蕩的角馬隊伍,一直綿延到天際。

每一年,旱季來臨之前,數以萬計的角馬,必須遷徙3000多公裡,去尋找新的草場。

數月之後,它們又將踏上歸途,返回故地。

這是一場生命之旅,也是一場死亡之旅,更是一場捕食者的盛宴。

在遷徙路線上,鬣狗、豹子、獅子、鱷魚,紛紛埋伏潛藏,伺機出擊,大快朵頤。

浩蕩的角馬群,經過一路的飢餓乾渴、體力不支,還有天敵的捕食。

最終,只有三成倖存者,能夠回到家鄉。同時,還有誕生於旅途的,數十萬新生命。

金融交易是一場博弈,一場殘酷的帳戶生死之戰。

每個交易日,都有新帳戶攜資而來,也有老帳戶虧損殆盡,在市場永遠消失。

在人類和平狀態之下,金融交易是強度最高的博弈,沒有之一。

對於財富而言,其烈度之高,甚至超過戰爭。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烽火燃遍全球,給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其直接經濟損失,估計在五萬億美元。

2007—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

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各國股市哀鴻遍地,世界經濟損失,超過十萬億美元。

阿富汗戰爭,歷時十幾年,美國耗費近萬億美元。

非農數據,每月首個周五公布,在全球範圍,所造成美元資產波動,高達數萬億美元。

是的,在世界範圍,通過操縱美元資產的波動,

美國每次剪的羊毛,割的韭菜,足夠打幾場阿富汗戰爭。

金融交易,在財富的毀滅上,遠比戰爭更快更大。

在博弈的參與者上,外匯貴金屬,是全球性市場,博弈者數量,以億計算。

這種數量等級,任何戰爭都無法比擬,差距是指數差別。

博弈論是一門研究策略和均衡的學問,興起於20世紀初,經過百年發展,已經是一門顯學。

從1994年開始,過去20多年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博弈論相關領域。一共頒發了七次。

這七個:1994年、1996年、2001年、2005年、2007年和2012年。

還有,2020年,也頒給了博弈論。

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 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

兩人的學術成就,以對改進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的貢獻,而獲次獎。

以至於,保羅 薩繆爾森,20世紀最後一個經濟學全才,有言:

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對於一個交易者而言,這個版本應該是:

要想在金融市場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了解博弈論,有助於你認識市場,並提高交易的水平。

但是,相比於,修一門博弈論的課程,並考個滿分。對於交易的認識,是遠為艱難的事情。

詹姆斯·卡斯,紐約大學宗教歷史學教授,寫了一本小書,名為《有限遊戲與無限遊戲》。

人類的所有博弈,他分為兩種,一種是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一種是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交易即是一場有限遊戲,也是一場無限遊戲。每一個交易者都希望取勝,獲得盈利。同時,讓市場一直延續下去,從而長期的盈利。

交易是比戰爭更複雜的博弈,是一場動態的無限博弈,數以億計的玩家,數以萬計的策略,無窮數量的次序。

這些所有的不確定,最終呈現出價格的均衡。但是這個均衡,也是動態的均衡,轉瞬即變。

市場是一場超級複雜的系統,現在沒有,未來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成熟理論模型可供研究。

博弈論的主流,習慣用數學用模型,來解釋這個世界。他們擅長把簡單的事情,變成複雜的公式。

但是,謝林是一個異數,他開拓了另一條路徑,那就是用故事用比喻。

交易者交易價格。用數學來研究價格,用哲學來研究交易,才是一個交易者,理解兩者的正解。

市場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除了肉眼可見的價格,其他的要素,都缺乏直觀性。

因此,對於市場的認知,有必要引入一套,邏輯具有相似性,並且直觀可見的系統,作為參考。

市場殘酷性、多樣性,以及複雜性,只有自然環境可以比擬。而生態圈是地球上最複雜的系統,物種豐富,弱肉強食、

我以生態系統的視角,來認知和理解市場。作為一個交易者,我聚焦於市場的殘酷性,因此我以叢林來類比市場。

在整個生態圈中,叢林是最複雜的生態系統。叢林法則,是自然的法則,也是歷史的法則。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弱肉強食,同樣是金融市場的法則。

每一波行情,大量散戶虧損,少數機構暴賺,就是市場的角馬遷徙,就是市場叢林的寫照。

生態系統由環境和生物構成,兩者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維持一個動態的平衡。

市場同樣如此,經濟社會背景,就是市場的氣候,資金就是市場的水,信息就是市場的陽光,交易所就是市場的地理。

散戶、獨立交易者、各種基金、各種機構,就是市場的各個物種。

在一個生態系統之中,能量在各個物種之間傳遞,形成食物鏈。

在市場上,金錢的傳遞,同樣是典型的食物鏈。

在這條食物鏈中,散戶無疑是第一個環節,他們不以盈利為生,有自己的生計,業餘交易。

這完全具備生態學上,自養生物的特點。

自養生物,也稱獨立營養生物,他們依靠陽光、水分和土壤為生,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食物鏈的基礎。

植物就是自養生物,草原上的草,叢林中的樹,海洋中的藻,都是自養生物。

它們為所在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散戶就是市場的草木,更熟悉的名字是韭菜。他們交管理費,養活機構和基金。

他們頻繁交易,養活了券商和交易所。

他們熱衷技術,追逐消息,養活了各種老師、大師。

他們習慣性的虧損,養肥了莊家和機構。

當然,他們之中,也會成長出優秀的交易者,為行業輸送人才。

在散戶之上,券商、公募基金、各種資管機構,這些主要以管理費、手續費為生的機構,是溫和的食草動物。

專業交易者、大戶投資者、小型自營盤和私募資金,則是中級捕食者。他們主要以利潤為生,行動快速敏捷。

規模巨大者,如社保基金、保險公司、大型基金,就是大象和長頸鹿,他們可以避免頂級捕食者的獵殺。

大型私募機構,擁有巨大的資金,吸收了最好的交易人才,擁有最誘人的分成機制,最好的硬體設備,最靈敏的信息渠道。

他們是市場的頂級捕食者,是森林的老虎,草原的獅子,大海的鯨鯊,他們是食物鏈頂端的王者。

在自然環境中,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水草。大魚和小魚,是不會直接去吃水草的。

但是,在市場上,散戶作為食物鏈的第一個節點,卻是所有捕食者的獵物。

在市場的叢林,不但羊吃草,狼也吃草,老虎也吃草。

而且,作為肉食動物,他們主要吃草,偶爾吃羊。因為羊是會跑的,但是草不會。

這就是散戶,在市場叢林中,極其險惡的處境。

技能、資金、信息、硬體、軟體、時間……

散戶在交易上,在任何方面,都毫無優勢,卻以為能夠賺到錢。

何異於,赤手空拳上戰場,連把刀都不拿,卻想要阻擋坦克大炮。

交易的錢,是最難賺的。

如我這種剩蛋,每天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刀頭舔血,謀個營生。

在外人看來,不過動動手指,就日進鬥金。哪裡再經得起,廣告的忽悠,老師的迷魂湯。

抱著發財的幻影,以為找到了搖錢樹。一腳進來,才知道是萬人坑。

市場是如此的殘酷,散戶卻如此天真!

對於,這一點。

我曾經樂觀過,還是有不少人賺到錢的!

我曾經悲觀過,絕沒有一個人能賺到錢!

現在,我變得達觀,心如止水,不再有一絲的情緒。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一個交易者的生死,自有而且只能,由市場來選擇。

所有交易者的死亡,都不是虛無,他留下了血肉,肥沃了這片土地,開出更美的花來

市場叢林,貪生必死。

向死而生,方有生機.

相關焦點

  • 遊戲市場冰火交織 「叢林法則」中盈利者少
    原標題:遊戲市場冰火交織 「叢林法則」中盈利者少   隨著遊戲行業飛速發展,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急功近利、人才難招等問題層出不窮。如何把握正確的選擇,克服眾多困難,引領行業發展,成了遊戲開發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 《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叢林冒險刷爆全網
    巨石強森開啟叢林探險《勇敢者遊戲》被贊年底最燃冒險動作片從暑期檔至今,儘管多部好萊塢大片接連上映,但已經許久沒有這樣兼具叢林奇觀、兇猛巨獸、刺激探險、喜感角色的影片,由於《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中幾位主角的戰場是二次元遊戲世界,在這樣的設定下,他們的闖關經歷堪稱「腦洞大開」,即使是「閱好萊塢大片無數」的中國影迷,也表示這樣新奇的想像力並不多見
  •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互動展覽正在舉行
    2019年3月29日,「遊戲中的叢林法則」(Games and Politics)互動展覽開幕酒會在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成功舉行。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領事Oliver Hartmann博士在會上致開幕詞。此後,觀眾參與了現場展出的遊戲作品試玩並交流心得。
  •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互動展覽即將在上海開展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開幕時間:2019年3月29日(周五)19:00至21:00展期:2019年3月29日至2019年4月27日,周一至周五10:30至18:00,周六14:00至18:00 (2019年4月20日除外)地點: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上海市黃浦區福州路318
  •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告訴我們什麼
    5月11日,互動式展覽「遊戲中的叢林法則」(Games and Politics)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開幕。展覽由歌德學院與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合作舉辦,一直持續到6月2日,期間將舉行紀錄片放映、遊戲展示、演講和討論等活動,並將邀請遊戲開發者、媒體學家加入討論。6月1日和2日,還將舉辦一場48小時的主題Game Jam。
  • 《叢林法則》:多人沙盒遊戲,扮演動物在叢林法則中生存下來
    《叢林法則》:多人沙盒遊戲,扮演動物在叢林法則中生存下來 有的多人沙盒遊戲,能衍生出「萬國問候親人大戰」,有的則能被無數腦洞玩家,玩成一部活生生的情景喜劇。
  • 《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曝「技能開掛」預告
    好萊塢動作冒險巨製《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已經定檔2018年1月12日內地上映。片方最新發布「技能開掛」預告,四位主角被吸入遊戲後發生神奇的身份逆轉,突如其來的外貌變化以及技能掌握讓他們起初頗為不適,鬧出不少笑話。
  •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互動展覽即將在北京舉行,可現場體驗遊戲並與...
    遊戲,永遠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遊戲。2019年5月11日,「遊戲中的叢林法則」互動展覽將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開幕。這個互動展覽基於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舉辦的「全球遊戲」(Global Games)策劃,由歌德學院與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合作舉辦。
  • 3Q大戰10年:叢林法則、黑暗森林與無限遊戲
    周鴻禕和奇虎360或許只是馬化騰危機意識的一條導火線,騰訊焦慮與危機深處,從來不會是「人禍」,而是「天災」。2010年,網際網路的環境開始變了,錯綜複雜的因素交融媾和,醞釀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產業風暴。大佬和創業者在《三體》小說中,找到了「黑暗森林法則」——大家通過「黑暗森林法則」,強化了競爭和挑戰的正當性。大家更認為,中國網際網路競爭的一場殘酷和慘烈,就是小說裡描述的「黑暗森林」。
  • 【國際銳評】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遊戲規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羅最近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說,中國眼下不希望達成交易,並阻止了遊戲的進行,因此,球在中國一邊。採訪中,庫德羅把所有責任推到中方一邊,並視貿易戰為一場「遊戲」。在這位白宮高官眼裡,世貿組織規則是由美國人制定的,但凡不合心意,都是別人在違規。
  • 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
    故事的主人公和我當年同齡,電影中當然講到了如何對待人生、如何與朋友相處等一系列教育內容,但這些內容披著青少年最愛的遊戲的外殼,就有了個引人入勝的設定。在這一部裡,桌遊都變成了更新換代的任天堂電遊,而墜入遊戲的高中生們在遊戲中幾乎相反的角色設定是電影幾乎所有幽默和張力的來源。
  • 勇敢者遊戲叢林決戰 快來看傑克布萊克妖嬈身姿
    而本周五巨石強森的《勇敢者遊戲2 再戰巔峰》就要在影院上映了。而且這次還是比北美提前一周,就問你驚不驚喜?在等待上映的時候本喵來和大家一起重溫一遍強森的上一部《勇敢者遊戲 決戰叢林》。《勇敢者遊戲 決戰叢林》是於2017年12月北美上映的,而我們在國內大熒幕看到它是在2018年1月12日。在影片裡,四名關係本並不熟絡的高中生被意外吸進了名為「 尤曼吉"的遊戲裡,變身成遊戲人物升級打怪。
  • 開放與危機——從歷史三輪危機看A股市場開放趨勢
    然而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境外資金對我國A股市場的影響也在增強,1992年以來的三輪危機中,A股市場與全球市場的關聯度明顯提升。1997年亞洲危機中東南亞股市跌超50%,上證綜指小幅下跌8%,B股下跌65%;2008年金融危機美股累計跌56%,上證綜指跌63%,A股影響相對更大;2009-2011年歐債危機法國股市下跌23%,上證綜指下跌22%。
  • 從《勇敢者遊戲》說起:叢林生存類遊戲大盤點
    四個高中生化身遊戲角色,在一片危機四伏的叢林裡與各類猛獸傭兵鬥智鬥勇。這樣的劇本設定,想必會讓遊戲玩家們倍感親切。而還沒看過電影的玩家們,是否想率先體驗一下化身真實猛男和性感御姐在叢林裡海扁盜匪僱傭兵,與龐大的野生動物談笑風生的樂趣?在這裡我向大家安利幾款「叢林+生存+社保」的電子遊戲,希望大家能夠爽到。為了讓本文不那麼不解風情,我特意根據電影中四個主角的情況給這些遊戲排排坐,也算是一個超長版本的主角介紹了。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 揭秘交易中的風險因何而來——漫談交易中的風險分層
    上一期,我們借「曾參殺人」的典故深刻剖析了消息面、價格與交易心理之間的交互作用,詮釋了人性是如何通過價格機制來影響市場的。這一期筆者將沿著人性中的欲望與恐懼這個心理天秤的兩端來解析交易過程中的風險分層。
  • 一起加入叢林遊戲吧!
    一起加入叢林遊戲吧!叢林之子-童夢獵人皮膚和石甲守護者-激萌鐵拳皮膚本周即將上線!
  • 泛亞事件地雷陣:亂象叢生的現貨電子交易市場
    圖片來源:CFP  爆發於數月前的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下稱泛亞)兌付危機正在帶來更大範圍的負面影響,這次事件讓投資者對中國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市場充滿疑慮和擔憂。  泛亞號稱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於2011年4月21日開市交易。
  • 叢林法則遊戲新手攻略 遊戲角色介紹
    叢林法則已經正式上線,那麼這個遊戲怎麼玩呢?相信很多玩家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跟18183小編一起來看看遊戲裡的角色都有哪些吧!
  • 《叢林法則》團隊耗時兩年兩千萬 做出一款打破吃雞的競技遊戲
    《潛行追蹤》是曾經《叢林法則》手遊的原創團隊歷經兩年時間心血做的一款用虛幻4引擎開發的第三人稱競技遊戲,該遊戲打破傳統射擊競技模式,獨創非對稱創新性玩法。全新開放性地圖,強化高自由度場景交互。戰役打響,陷阱林立,步步為營。
  • 《黑洞大作戰》一款非常社會的叢林遊戲,落後的就會被吞噬
    今天一如既往地會給大家聊一款遊戲,而今天這款遊戲呢,就是近期比較火爆的《黑洞大作戰》。在聊這款遊戲的玩法之前,我想先談一談它的起源。像這類遊戲的英文名,後面都會帶上.io,統稱為io遊戲,而《黑洞大作戰》的英文名叫做hole.io,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個了,包括國內的《球球大作戰》,《貪吃蛇大作戰》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