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得主南工大細說蛋白質結構功能

2020-11-29 中國網財經

  「大家從PPT的圖顯中可以看出毛毛蟲、蝴蝶具有相同的基因組,為何它們卻具備不同的形態和功能?大家還可從蝙蝠的骨骼和人骨骼的基因組對比中可看出兩者的進化關係……」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胡貝爾教授5月17日受聘南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並作「生命的組成單元——蛋白質結構進化的美學」主題報告。

  分享治學和人生經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是怎麼從一個年輕學生成為一個晶體學家的呢?」胡貝爾教授與南工大師生分享了自己的治學和人生經驗時,拉家常般親切地說道,「因為我在爬山時發現了一塊發光的石頭,這激起了我的研究興趣——什麼導致其發光的?更為我進一步發現和驗證物質內部結構埋下了伏筆,就這樣我一步步地進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PPT上的蛋白質結構色彩鮮豔、明麗無比,有的像翩然起舞的蝴蝶,有的像螺旋上升的華柱,胡貝爾教授說蛋白質結構的進化過程中既展現了結構美還充分體現了其功能的美。1988年,胡貝爾教授因「細菌的光合作用中心之蛋白質複合體的三維空間結構」研究成果而為德國摘得諾貝爾化學獎桂冕。

  蛋白質晶體結構——決定功能形態的迥異

  「毛毛蟲和蝴蝶雖然具有相同的基因組,但是其蛋白組的不同結構導致了兩者最後形態和功能的不一樣,也就是說蛋白質晶體結構決定事物的形態與功能。」胡貝爾教授通過這一實例及蝙蝠和人的骨骼基因組的進化等實例,闡釋了蛋白質合成、摺疊和降解對於生物體形態和功能的重要性。他還通過展示蛋白質晶體三維結構和義大利羅馬建築的相似性闡述晶體學在蛋白質組學中的重要作用,並且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了蛋白質對人和蝙蝠、昆蟲和鯨魚結構差異的影響。

  研究蛋白質作用機理——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胡貝爾教授還對光合作用蛋白的結構進行了解析。他說,化學和生物學交叉的核心「光合作用」中,2/3以上都與蛋白質有關。比如以抗凝血藥為例,了解其蛋白質晶體結構就能更有效地使其與病菌發生作用,達到抑制消滅病菌毒害的作用。以他為首的德國馬普化學研究所曾成功地分離出G蛋白的完整晶體,G蛋白的數量在人體免疫蛋白中佔80%,存在於血液和淋巴液中,可以保護身體不受細菌、病毒和有毒物質的侵害。因而,揭示G蛋白的結構對治療過敏等免疫系統疾病和器官移植中的排異反應有重要意義。

  科學研究如果能對蛋白質結構充分了解,學會調控對接小分子,將物理、化學、生物及醫學等領域進行交叉研究就能創造出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相關焦點

  • 資料:諾貝爾化學獎過去十年得主與成就
    200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剛剛揭曉,英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美國科學家託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因在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研究中做出突出貢獻而獲得該獎項。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英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美國科學家託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共同獲得200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並將分享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瑞典皇家科學院在一份聲明中說,「核糖體對於生命極為重要,它們也是研發新抗生素的關鍵。」 核糖體是在各類細胞中普遍存在的顆粒狀結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學物質。
  • 盤點近十年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組圖)(全文)
    >>>詳細 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的丹尼爾-謝德曼(Daniel Shechtman) 領域:在「在準晶體領域內的發現」而獲獎。獲獎者的發現改變了科學家對固體物質結構的認識。
  • 近十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新華社記者吳平攝  2009年,英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美國科學家託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因對「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的貢獻而獲獎。  2008年,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和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因在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方面作出貢獻而獲獎。
  • 生化版阿爾法狗出手蛋白質結構預測,生命密碼的馬奇諾防線崩了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拉馬克裡希南表示:「這是蛋白質摺疊的驚人進展,它解決了已經困擾生物學家50多年的問題,比大家預期的要早幾十年。它將以多種方式從根本上改變生物學研究。」DeepMind博客上的一則讚譽來自拉馬克裡希南(Venki Ramakrishnan,他是皇家學會會長、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拉馬克裡希南表示:「這是蛋白質摺疊的驚人進展,它解決了已經困擾生物學家50多年的問題,比大家預期的要早幾十年。它將以多種方式從根本上改變生物學研究。」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位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是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中設立的原始四大獎項之一,首次頒發於1901年,截至2017年,共頒獎109次,有178人次獲獎,化學獎得主的平均年齡是58歲。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成為今年的諾獎得主,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一、蛋白質的概念與生物學意義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不分支的長鏈生物大分子。蛋白質的種類繁多,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成分,佔細胞乾重的 50%。蛋白質是生命過程的執行者,表現出豐富的功能。 蛋白質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已知的生物功能沒有一個是離開蛋白質而實現的,生物個體間表現出的差異是由於其體內蛋白質的貢獻。 二、胺基酸1.胺基酸的基本結構和性質專業 A胺基酸的結構: 20 種蛋白質胺基酸的分子結構特點(略)。
  • 眾諾獎得主和海外院士聚集結構生物學國際大會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馬海燕)第二屆核酸與蛋白質化學及結構生物學國際大會今日在清華大學舉行。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和美國國家科學院、歐洲科學院、法蘭西科學院、英國皇家院士在內的20多名世界頂尖生命科學專家同時與會,一時「星光熠熠」。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哈佛大學教授傑克?
  • 【生物化學】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α—螺旋特點:以肽鍵平面為單位,α—C為轉軸,形成右手螺旋,每3.6個胺基酸殘基螺旋上升一圈,螺徑為0.54nm,維持α-螺旋的主要作用力是氫鍵15.舉例說明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係①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決定它的高級結構②以血紅蛋白為例說明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係:鐮狀紅細胞性貧血患者血紅蛋白中有一個胺基酸殘基發生了改變。
  • 諾貝爾化學獎解析:你知道吸菸會影響DNA修復功能嗎?
    諾貝爾化學獎解析:你知道吸菸會影響DNA修復功能嗎?10月7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典生物學家託馬斯•林達爾(Tomas Lindahl)、美國生物學家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以及出生在土耳其的生物學家阿齊茲•桑賈爾(Aziz Sancar)。有人驚呼,生物學又搶了諾貝爾化學獎。
  • 三個「孤獨合作者」拿下諾貝爾化學獎(組圖)
    以色列女科學家阿達·約納特以涉及核糖體結構的開創性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3.7萬美元)獎金的三分之一。  發布會現場演示的幻燈片上,約納特的照片旁寫著一行字:「先驅約納特:1980年—1990年,孤獨旅程。」  評審委員會說,約納特在20世紀80年代率先對核糖體展開深入研究,就像一名「孤獨的旅行者」。
  • 近十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據新華社電 近十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如下:  2010年,美國科學家理察·赫克、日本科學家根岸英一和鈴木章因在有機合成領域中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方面的卓越研究而獲獎。這一成果廣泛應用於製藥、電子工業和先進材料等領域,可以使人類造出複雜的有機分子。
  •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說課稿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說課稿一、說教材《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是必修1第2章第2節的內容,屬於「課程標準」必修部分——生物1:分子與細胞的相關內容。《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一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了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基本組成單位胺基酸、胺基酸的結構通式、脫水縮合方式、蛋白質的功能等內容。
  • 第一章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章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第 一 節  蛋 白 質 的
  • 發現蛋白質「死亡」之路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他們的成果就是發現了一種蛋白質「死亡」的重要機理。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奧利弗·威廉森  威廉森是"新制度經濟學"的著名學者。他的研究表明,市場和諸如公司等層級組織代表著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衝突方面採取不同的方法。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艾利諾-奧斯特羅姆  奧斯特羅姆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
  • 背景資料:近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
    中國新聞網10月10日電 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10日將會揭曉。近年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如下:2006年,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他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領域作出了貢獻。2005年,法國科學家伊夫•肖萬 、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和美國科學家裡理察•施羅克。
  • 2016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5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讓-皮埃爾•索維奇(Jean-Pierre Sauvage),J•弗雷澤•斯託達特(J. Fraser Stoddart)和伯納德•L•費林加三位科學家因「設計和合成分子機器」獲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是諾貝爾獎的一個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從1901年開始負責頒發。
  • 諾獎得主和拉斯克獎得主支招
    諾獎得主和拉斯克獎得主支招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19-10-31 07:26 來源:澎湃新聞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獎的獎金由諾貝爾基金會發出,諾貝爾基金會1900年成立,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為基礎,該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通過資產管理保障諾貝爾獎的經濟基礎,並保證頒獎機構在遴選諾貝爾獎得主時的獨立性。諾貝爾基金會還受託管理和精心開發在諾貝爾獎百年歷史中建立起來的商標和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