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ACLC】Tony Mok教授專訪:EGFR-TKI時代 仍需更多探索

2021-02-13 腫瘤資訊

 2018年11月8-10日在廣州召開了亞洲肺癌大會,一眾國際肺癌領域大咖參會,其中最閃耀的專家之一就是香港中文大學的Tony Mok教授。會議期間【腫瘤資訊】有幸採訪到Mok教授,請他就EGFR-TKI領域的相關內容談談他自己的看法。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教授兼主席
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講席教授
《臨床腫瘤雜誌》胸部腫瘤學副主編
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前任主席兼現任司庫
2018年到2022年在ASCO董事會任職

Tony Mok教授: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現在總共有5個TKI,第一代2個,第二代2個,第三代1個。哪種TKI最好,要看比較的研究終點怎樣,如果是總生存,還要看使用順序。比如ARCHER 1050研究中,Dacotinib和吉非替尼組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分別是14.7個月和9.2個月,Dacotinib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的確更好一些,但更重要的是還要看總生存結果,ARCHER 1050研究顯示Dacotinib組患者的中位總生存達34個月。FLAURA也是很重要的一項研究,奧希替尼治療患者的無進展生存18.9個月,對照組10.2個月,目前總生存結果仍未最後公布,如果FLAURA研究最終顯示奧希替尼的總生存結果也是陽性,那麼我相信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的機會更多。所以如何選擇TKI及其應用順序還需要看更多研究的結果。

Tony Mok教授:ARCHER 1050是一項III期研究,比較Dacotinib和吉非替尼,這項研究中沒有納入腦轉移患者,主要是不清楚Dacotinib對腦轉移的控制能力。該研究的主要終點無進展生存是陽性結果,已在Lancet Oncol發表。今年ASCO上發表的是該研究的總生存結果,顯示總生存也有獲益,二者相差有17個月之多,這是比較新的研究中第一個顯示總生存有差別的研究。

該研究的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更好更強的TKI可能給患者帶來更長的生存時間,當然ARCHER 1050並不是一項很強的研究,但這個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提示,即更好更強的TKI可能改善總生存;第二,初步明確了患者應用二代TKI出現T790M突變後改用三代TKI的療效又是如何。這項研究中共有22例這樣的患者,在Dacotinib治療出現T790M突變後接受奧希替尼治療,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達36.7個月。

Tony Mok教授:我個人認為,有關EGFR-TKI的最重要研究是ESMO的兩項口頭報告,一個是AURA3研究中二線奧希替尼治療失敗後耐藥基因的改變,另一個是FLAURA研究中一線奧希替尼治療失敗後的基因變化。為什麼這二項研究很重要呢?因為EGFR突變肺癌的治療在不斷進步,奧希替尼目前看來是療效最好的藥物,但是仍有患者面臨奧希替尼治療失敗,只有明確導致治療失敗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指導後續治療。這兩項研究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AURA3研究中有一半奧希替尼耐藥患者的T790M突變消失,超過10%患者發生新的C797S突變,可能將來有第四代TKI針對C797S治療,另外14%的患者存在MET擴增,將來可能會有相應的抑制劑進行治療。上述研究結果對未來治療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二項研究的意義最重要。

版權屬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良醫匯-腫瘤醫生APP」。

41本腫瘤患者指南叢書


70個腫瘤相關臨床試驗招募患者


點擊下方圖片或識別圖片二維碼即可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貝達藥業:阿美替尼適用於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貝達藥業提問, 今年05月01日,全球第二個三代靶向egfr tki藥物阿美替尼上市,目前考慮贈藥政策後2年8萬元價格和凱美納月平均價格基本接近。三代tki在控制腦轉移和一線pfs方面有著很多的優勢,未來公司打算如何應對阿美替尼的降維打擊和差異化競爭?在目前醫保嚴格控費的情況下,凱美納如何維持增長,未來有無降價打算,謝謝!
  • 宋霞、田瑞芬教授: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EGFR-TKI耐藥的NSCLC...
    田瑞芬教授:這個臨床研究是在2016年底有了思路,2017年啟動,在2018年首次在ASCO上進行發表,2019年的WCLC作為壁報發表,2019年和今年兩次入選ESMO。再次證明了該研究的應用價值。
  • 對· 話 | EGFR-TKI在肺癌治療中的新探索
    本期話題:EGFR-TKI在肺癌治療中的新探索 特邀嘉賓:福建省福州肺科醫院 陳群教授 特邀嘉賓: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柯明耀教授 Q
  • 獨家專訪亞洲和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創始主席葉永烜教授
    他的研究集中於太陽系統的空間探索並特別關注小型天體例如小行星,彗星以及海王星外天體。他曾參與多項重要行星探索計劃,包括木星(伽利略計劃),土星(卡西尼惠更斯計劃)和彗星(喬託計劃、深空1號和羅塞塔計劃)。葉永烜教授曾於2006-2009年間擔任臺灣中央大學副校長,2009-2015年間任臺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他是亞洲和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創始主席。
  • EGFR檢測模式的變革與EGFR-TKI療效評估探索
    2018; http://dx.doi.org/ 10.1016/S2213-2600(18)30264-9.
  • 莫樹錦(Tony Mok)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7年度十大重磅論文
    莫樹錦(Tony Mok)教授領銜的國際多中心肺癌研究AURA3入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指出,此次入選的十項研究「對於提升醫療實踐和患者護理意義重大」。由莫樹錦教授領銜的AURA3研究的結果於2017年2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EGFR抑制劑TKI的研究趨勢
    隨著泰瑞莎在國內批准上市、三代EGFR-TKI靶向藥物進入常規的肺癌臨床治療,更多EGFR突變的患者有了得到治療的希望、但用藥後一批肺癌患者產生了三代TKI耐藥;基因組測序發現, 耐藥主要發生在EGFR的C797S突變。
  • 對話大咖|EGFR-TKI輔助靶向治療曙光初現,任重道遠!
    值此會議契機,醫悅匯【對話大咖】欄目邀請到江西省腫瘤醫院陳穎蘭教授、南昌大學附屬醫院劉曉明教授擔任訪談嘉賓,解析EGFR陽性期NSCLC輔助治療策略。 訪談嘉賓
  • ...替尼的三期臨床研究是全球第一個直接頭對頭比較兩個TKI藥物...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貝達藥業提問, 公司目前埃克替尼作為一代tki,數據同吉非替尼相當,但是價格卻遠高於伊瑞可吉非替尼771元/月,在醫保控費的當下,公司如何惠及更多患者,減輕醫保資金的壓力,謝謝!
  • 楊帆教授、梁乃新教授、嶽東升教授:ADAURA研究有望開啟TKI輔助治療新模式?
    楊帆教授:靶向輔助治療的獲益人群必須攜帶敏感基因突變,但並非所有攜帶敏感基因突變的人群都應該接受靶向輔助治療。基於ADJUVANT研究和EVAN研究結果,《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性肺癌診療指南(2018版)》推薦所有的IIIA (N2) 期患者均可以接受靶向輔助治療。
  • 對話大咖 | EGFR-TKI輔助靶向治療曙光初現,任重道遠!
    陳穎蘭教授:在肺癌精準治療時代,EGFR-TKI對晚期EGFR陽性NSCLC的療效已經非常明確。研究者開始探索EGFR-TKI在術後輔助治療中的應用,目前也有多項臨床研究出爐,其中最令人振奮的是ADAURA研究,結果顯示輔助靶向治療組患者的 PFS顯著延長。
  • 專訪| 北師大邱小波教授:「蛋白修飾和降解」領域有很多驚喜
    2018年4月,冷泉港亞洲「泛素家族、自噬與疾病」主題會議在蘇州舉辦。作為大會的主要組織者,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邱小波教授忙碌於會場。抓住空隙,生物探索開始了此次專訪。邱小波教授是「蛋白質修飾和降解」領域的傑出學者,曾先後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人事部高層次留學人才基金,併入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在接受生物探索採訪時,他強調道:「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執行者,其修飾和降解關聯所有的生命活動,是生命醫學研究領域的一個永恆主題。」
  • NSCLC精準治療新希望——三代EGFR TKI伏美替尼
    CSCO 2020年會之際,在石遠凱教授的主持下,韓寶惠教授、劉曉晴教授回顧EGFR陽性NSCLC治療史,關注甲磺酸伏美替尼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王孟昭教授、楊農教授、史美褀教授、劉安文教授展開深入討論,探索更多可能。
  • 多代EGFR-TKI共存時代:梳理關鍵臨床證據,啟發肺癌用藥思考
    期間,新的治療藥物不斷湧現,多項針對EGFR突變型陽性晚期NSCLC患者治療的臨床研究陸續開展。目前已進入一代、二代、三代EGFR-TKI共存的時代,那麼,臨床醫生在面對眾多治療選擇時,如何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靶向治療策略,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現對各代TKI主要循證證據進行梳理,以啟發讀者,指導臨床。
  • 做「頂天立地」的研究——專訪2018光華工程科技獎得主呂堅
    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講座教授、2018光華工程科技獎得主呂堅。中新社記者 謝光磊 攝中新社香港6月8日電 題:做「頂天立地」的研究——專訪2018光華工程科技獎得主呂堅中新社記者 阮曉「我們要做的是『頂天立地』的研究,『頂天』,是指在國際權威雜誌發表封面文章,『立地』,是讓這些基礎研究很快應用,接地氣。」
  • 胡成平教授:給肺癌「罕見患者」更多關愛
    腫瘤驅動基因的發現和靶向藥物的問世使腫瘤治療邁入精準靶向治療時代。肺癌的靶向治療在腫瘤領域猶如一面旗幟,不僅廣泛應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還引領了靶向治療的發展方向。目前,隨著新驅動基因的發現以及靶向治療藥物研發的快速發展,針對不同靶點的靶向藥物也越來越多,罕見靶點逐漸被攻克,肺癌的治療格局不斷被打破。
  • EGFR-TKI與間質性肺炎
    儘管EGFR-TKI引發ILD較為罕見,且可能更多的會發生在日裔患者上,但是由於ILD會威脅到患者生命,所以對於男性吸菸、合併肺纖維化或潛在的ILD患者,接受EGFR-TKI治療應監測ILD發生的可能性。
  • 肺癌TKI耐藥,EGFR-TKI+抗血管的聯合治療效果如何?
    當然,如何去突破EGFR-TKI聯合化療或者聯合抗血管沒有OS獲益的問題,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探索。本文版權歸找藥寶典所有,任何個人或機構轉載需獲得找藥寶典授權
  • 2018 CSCO | 朱波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的優勢人群特徵
    2018 CSCO | 朱波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的優勢人群特徵
  • 傳奇的故事丨Tony Mok代表性論著階段匯總
    survival in a randomized study that compared Dacomitinib with Gefi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d EGFR-activating mutations Tony Mok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