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港會議中,聽Elinav教授剖析腸道菌群、免疫系統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2020-11-24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冷泉港會議中,聽Elinav教授剖析腸道菌群、免疫系統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來源:微生物組創新創業者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8-08   今日/總瀏覽:2/4384

Eran Elinav博士領導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他的實驗室關注的是先天免疫系統和腸道微生物群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目標是個性化藥物和營養。到目前Elinav博士已經在多家頂級期刊上發表了70多篇論文。

單位: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免疫學系

地址:Wolfson大樓生物研究所211室

郵箱:eran.elinav@weizmann.ac.il

研究所主頁:

http://www.weizmann.ac.il/immunology/elinav

1999年 獲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希伯來醫學中心醫學博士學位

2000-2004年 哈達薩內科醫學實習

2005-2009年 Tel Aviv Sourasky胃腸病研究所開展臨床研究工作

2009年 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免疫學博士學位

2009-2012年 耶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持續的微生物組變化調節減肥後體重反彈率

Nature, 2016

Persisten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modulate the rate of post-dieting weight regain

摘要:在應對肥胖大環境下,人們致力於制定有效的減肥策略,然而許多節食減肥者未能保持長期減肥,取而代之的是過多的體重反彈。導致經常性節食後肥胖的機制很大程度上仍是難以評估的。在這裡,我們確定了一種腸道菌群信號可以持續存在成功節食後肥胖的老鼠體內,在重新暴露在肥胖促進條件下時會導致加速體重恢復和代謝異常。糞菌移植實驗表明,加速體重恢復表型可以傳遞給無菌小鼠。我們開發了一套計算機算法,以個性化的微生物為基礎進行預測節食後體重反彈的程度。此外,我們發現微生物有助於減少節食後黃酮的含量和降低能耗,並表明基於生物黃酮類化合物為主的幹預能改善中等體重過度增加。我們的數據表明微生物可能加速節食後體重反彈,表明微生物靶向方法可能有助於診斷和治療肥胖。

1、成功節食後若重新暴露在肥胖促進條件下,會加速體重恢復和代謝異常。

2、節食後腸道微生物組成發生顯著性變化,與初始肥胖狀態相比,微生物α-多樣性降低。

4、使用leave-one-out-cross-validation方案通過16S rDNA測序平臺利用微生物特徵準確預測節食後體重反彈


5、通過糞菌移植(FMT)調節腸道微生態改善節食後體重反彈及代謝性併發症

Thaiss C A, Itav S, Rothschild D, et al. Persisten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modulate the rate of post-dieting weight regain[J]. Nature, 2016, 540(7634).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腸道菌群是如何控制免疫系統的?
    免疫系統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的免疫系統以非常複雜的方式保護我們的健康,比我們之前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健康的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成功的消滅外來入侵者甚至癌症。當我們的免疫系統不恰當地攻擊身體的健康組織時,就會產生自身免疫;而當免疫系統錯誤地對不構成威脅的東西(比如食物)做出反應時,那就是過敏。
  • 首次闡明腸道菌群與人類機體免疫系統動態學變化之間的...
    ,血液中不同類型免疫細胞濃度的改變或與腸道中不同菌群的存在直接相關。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腸道菌群能夠直接塑造人類機體免疫系統的組成,具體而言,血液中不同類型的免疫細胞的濃度的改變與腸道中不同菌群的存在直接相關,研究人員對十年來從來自2000多名患者機體中收集的數據進行了相關分析;研究者Joao Xavier說道,如今科學界已經接受了腸道菌群對人類免疫系統健康重要性的觀點,但他們做出這一假設的數據來自於對動物的研究,研究人員能夠追蹤正在接受血液癌症治療患者機體微生物菌群的改變情況
  • ...與疾病之間的神秘關聯!|腸道|菌群|多囊卵巢症候群|多發性硬化症
    Stevens表示,人類是由數量大致相同的細胞和細菌組成的綜合體,腸道菌群的生態與機體生理和大腦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這就會使得一些人患上高血壓和抑鬱症。未來衛生健康專家或許就能靶向作用機體腸道來抑制、診斷並選擇性地治療不同形式的高血壓。
  • 腸道正常菌群與腸道免疫
    同時,免疫系統對腸道菌群又有制約和調控作用,如對正常菌表現為免疫耐受,對病原菌表現為免疫排斥,一旦二者間的平衡被破壞,就會導致疾病。本文分4 部分,就腸道正常菌群與腸道免疫系統間的關係,結合國內外最新進展進行綜述。
  • 腸道菌群——被遺忘的器官
    2013年12月,「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關係的研究」被列入Science雜誌報導的十大科學進展,腸道菌群已經成為近年來研究的最熱門領域之一。腸道菌群對宿主免疫系統的發育起到了關鍵作用,可刺激機體在腸道形成更多的淋巴組織,並提高免疫球蛋白在血漿和黏膜中的水平,使免疫系統處於一種適度的活躍狀態,對入侵體內的病原菌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無菌動物的淋巴系統、抗體形成等發育不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都低於普通動物。無菌動物進行腸道菌群移植後,其免疫系統的發育明顯好轉。
  • 2017(第三屆)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國際研討會--會議日程
    2017(第三屆)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國際研討會--會議日程 來源:生物鏈   發布者:高常長   日期:2017-02-10   今日/總瀏覽:1/7595
  • 重磅級研究成果解讀腸道菌群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近年來不斷有研究發現機體中的微生物與許多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尤其是腸道菌群更是與多種疾病發生密切相關;近年來對於人體內微生物尤其是腸道微生物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科學家們希望通過研究人類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了解人腸道中細菌的物種分布以及與人體互作的關係,最終為研究腸道微生物與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如何調節人體健康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論依據。
  • 菌群:腸道裡的健康密碼
    中性菌具有雙重作用,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許多問題。說到腸道菌群,要說下腸道微生態的概念,就是寄生於人體腸道內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與人體之間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離開了腸道微生物的作用,人體無法單獨生成。
  • 多樣性增加281%,人類腸道菌群基因組圖譜公布!
    人體腸道是許多微生物的家園,這些微生物被統稱為腸道菌群。儘管科學家們在腸道菌群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研究,但是仍有許多腸道菌無法鑑別,或者其在人體健康中發揮的作用無法確認。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這種腸道菌在腸道中的豐度較低或者無法在腸道外環境存活。但是,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通過計算方法重建這些腸道菌的基因組。
  • Eran Elinav重磅綜述:飲食對菌群和免疫的節律性影響 | 熱心腸日報
    一文讀懂生物鐘、進食時間、菌群和免疫的親密關係(綜述)Trends in Immunology[IF:13]① 生物鐘、進食節律、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之間存在密切互作;② 宿主生物鐘和飲食可影響進食節律,驅動腸道菌群組成和功能的每日節律性變化;③ 腸道菌群整合營養、激素和先天免疫感應的信號,通過影響表觀遺傳和基因表達等機制,協調宿主的腸道和遠端組織(如肝臟)的節律性;④ 禁食/進食循環模式對先天和適應性免疫都有巨大影響(如免疫細胞振蕩和運輸);⑤ 飲食-生物鐘互作參與多種免疫相關疾病,時間營養學是潛在的疾病管理手段。
  • 腸道菌群的恢復力:定義,與健康的關係以及幹預策略
    谷禾健康 腸道菌群是健康和疾病的新領域。不僅許多疾病都與微生物群落紊亂有關,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了其因果關係。在目前我們所知的情況下,很難定義什麼是健康的微生物群,這主要是由於個體間的高度可變性。
  • 健康悅讀|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醫生》選登29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主審:王隴德 鍾南山 李蘭娟執行主編:汪光亮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維護腸道微生態平衡是改善免疫力的重要舉措,已被學術界所認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中,李蘭娟院士提出的「四抗兩平衡」中的一個平衡就是「維持微生態平衡」,後來被寫入了臨床診療指南。腸道猶如身體裡的「母親河」,除了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外,也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和免疫器官,還擁有自己獨立的神經系統。我們首先來看看腸道中的共生微生物對免疫力的貢獻。腸道共生微生物一般被稱為腸道菌群。
  • 深度解讀 | 腸道菌群和中樞神經系統的關係
    腸道菌群究竟是什麼首先,我們了解下腸道菌群。腸道菌群包含居住在胃腸道中的大約100萬億微生物的集體基因組,我們腸道細菌的基因庫包含比人類基因組多150倍的獨特基因。在人體定植的許多微生物群落中,腸道菌群正在成為影響宿主健康狀況的主要參與者。腸道菌群的組成是在宿主發育早期建立的,並且可以在一生中經歷無數的變化。
  • 綜述 | Cancer Letters:腸道菌群與腫瘤免疫治療(國人作品)
    導讀微生物群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人類健康和疾病之間的平衡可以通過腸道菌群來調節。腸道菌群可以局部和系統地調控宿主的免疫系統。腫瘤免疫治療已經成為治療腫瘤患者的一種有效方法。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微生物群影響癌症免疫治療的療效,特別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阻斷PD-1或PD-L1和CTLA-4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
  • 科學家發現腸道菌群與人類免疫細胞動力學的直接聯繫
    近日,紀念斯隆·凱特琳(MSK)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提出了有關微生物群與免疫系統之間關係的一項重要發現。他們進行的這項研究發現:血液中不同類型免疫細胞的濃度隨著腸道內細菌菌株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研究首次揭示了腸道菌群與人類免疫細胞動力學的直接聯繫。
  • 腸道菌群調節人類免疫細胞動力學
    腸道菌群調節人類免疫細胞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03:01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Joao B.
  • Cell:改變腸道菌群和腸道間的共生關係或可延長機體壽命
    來自巴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果蠅進行實驗,改變其腸道中的細菌和吸收細胞之間的共生關係來促進果蠅的機體健康並且可以有效改善其壽命,這就為研究以腸道老化為特性的機體代謝異常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並且為揭示腸道細菌作為延長機體壽命的重要角色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礎。
  • 健康的人類微生物組|微生物群|腸道菌群|人類|健康|細菌|植物|...
    # 核心腸道菌群的佔比另外主要從核心腸道菌群的佔比來評估。健康的腸道菌群雖然構成多樣,但是存在一部分核心的腸道菌群,它們是腸道菌群的基石,如果這些菌的佔比不足30%表示腸道菌群環境已不由這些健康菌佔主導,很可能為病原菌提供生存環境。
  • 腸道菌群 | Science專刊:決定你健康狀況的"第二基因組"
    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二者之間的關係是目前研究的熱點。隨著研究者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對人體微生物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它們能幫助我們做什麼,以及我們如何改變它們?事實上,植物和動物的正常發育都離不開微生物的定殖,並且這種共生關係可能在生命起源的那一刻起就建立了。 人類自身的基因可選擇性地讓共生微生物參與免疫調節,幫助人體建立防禦屏障。這些分布於黏膜組織的微生物,在宿主出生後的免疫系統發育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腸道菌群是咋回事?營養師帶你了解,腸道菌群的5大生理作用?
    ,同時,也寄居在人體的體表和體腔內,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細菌一般對人體的無害的,而且有些細菌還是有益的,它們與人體和外界環境之間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微生態系統。腸道菌群是發生在人體腸道內的菌群,所以腸道功能的失調會引起很多疾病,人們在很早以前就已意識到了腸道對於健康的重要性,比如:古代中醫中提到的「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說過:「所有疾病,始於腸道」,現代的醫學研究也進一步證實了腸道健康對人整體健康的決定作用。而且有關人類腸道的研究也在不斷前進,認識也越來越深入。腸道菌群有哪些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