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病毒正在肆虐,還沒有終止的跡象。全世界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萬人。新冠病毒已經讓全世界飽受摧殘,以後,還會有新的更強的病毒來襲嗎?
(一)疫病還可能來襲
一則,西方的觀點
新華社北京2020年7月6日新媒體專電英媒稱,據曾經預測了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的科學家說,一場比新冠肺炎致命得多的大流行病可能會在「5到8年裡」發生。據英國《明星日報》網站7月2日報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疾病專家湯姆·科克教授曾在幾年裡發出警告說,一種新的、無法治療的傳染病將重創世界。他認為兩次大流行病的間隔時間變得越來越短,並預測下一場大流行病將更加致命。
二則,中醫的觀點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將來可以減少疫病的發作嗎?從中醫來分析,這是不可能的。疫病是不可終止的,因為天地五運六氣變化,總有某個時候會偏頗較大,由此即會在天地之間形成瘟疫毒氣,進而導致疫病流行。
也就是說,病毒總會產生,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未來,疫病是不可避免的。
科克說:「什麼時候出現,屆時會是什麼情況,沒有人確切知道。但我們知道會發生的。」他說:「考慮到一系列細菌和病毒引起的疫情發生率可能在今後5到8年裡增加。」
三則,用五運六氣來分析疫病來襲的時間
世界性的大流感,大約每十年一次,多發生在逢八之年附近。現代醫學不懂五運六氣,不會推算天地之間的運與氣的變化規律。從中醫來分析,逢八之年,對應於天幹的「戊」年,這一年大運為火運太過,氣候相對偏熱,有體有感於火運太過,肺金受邪而大虛,這是流感容易發生的內因。
若逢戊子年或戊午年,不但大運是火運太過,司天也是少陰君火。兩火疊加,更易傷損肺金,造成人之虛。天之虛逢於人之虛,兩虛相感,即容易發生溫疫。
我們可以大體分析一下逢八之年曾經發作過的流感情況。1918、1978年皆為戊午年,1948、2008年皆為戊子年,都曾發作過大的流感。
再者,戊申年和戊寅年,其年的司天也都是少陽相火,兩火疊加,也會發作溫疫。事實上,1968(戊申年)和1998(戊寅年)也都曾發作過溫疫。
當然,以上的分析只是疫病可能流行的一個方面。疫病發生的時間也會在其他年份,比如,非典的流行是2003年癸未年;新冠肺炎的流行是從2019年己亥年的年底到2020年庚子年。但不管如何,用五運六氣理論完全可以提前預測疫病的發生時間,這又是今時的病毒學家最需要參考並學習的。
(二)如何面對溫疫?
科克說:「三年裡,我一直就『即將到來的大流行病』向各個學術醫療組織發表演講。所以,當一場大流行病最終發生時,我不感到意外。」他還說:「正如我一再所說的那樣,導致發生疫情的所有因素都已具備。」但是,目前我們仍然缺乏有效的針對性抗病毒藥物,院內救治以支持性治療為主,開發安全有效的疫苗也非一日之功。事實上,新冠病毒已經流行半年了,全球死亡人數已經超過50萬了,疫苗仍未開發出來。依賴疫苗來預防未來可能到來的未知病毒,似乎不是正確的辦法。
現代醫學面對未來可能來到的新的病毒毫無辦法,中醫有辦法嗎?
有。中醫以正為本,以邪為標。不管是什麼病毒來襲,中醫更關注人體的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扶正。只要養好正氣,正能勝邪,則疫毒對人的傷害會少一些,至少,感染疫毒後更容易康復。相反,若正氣不足,或素有多種慢性疾病,這樣的人一旦感染疫毒,容易由輕症轉化為重症,甚至陷入危險之中。
因為中醫關注正氣,以正氣為本,所以,面對未知的病毒時,中醫不會恐慌,因為正氣是可以內求的。內求的,讓人心安而不懼。相反,若只關注病毒,那是外求,越是外求,心中越是不安,因為外求是我們不能掌握的,是未知的,容易滋生恐慌情緒。
而恐慌情緒是負能量,會傷腎,導致人體的正氣下降,反而更容易感染病毒,且感染後更容易惡化。為了避免恐慌,建議學習中醫,用中醫的正信正念來面對未知的病毒。
(三)正視疫毒
疫毒是天地之間自然產生的,只要天地還在運行,就存在著運氣失正的可能,疫毒就必然會來襲。這是自然規律。我們能做的,就是正視自然規律。試圖殺滅所有病毒,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疫毒是邪氣,邪氣之所以傷害人體,緣於人體的正氣不足,不能抵抗邪氣。所以,養正是預防疫毒感染的關鍵。再如何精確分析病毒,都不如老老實實養正。養正是治本之道,殺滅病毒只是治標而已。
接種疫苗固然可以預防一些疫病,但是,從根本來說,疫苗往往跟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當新的病毒來襲時,疫苗暫時開發不出來,我們應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用中醫,中醫曾經能治癒非典,也曾能治癒新冠肺炎,說明中醫完全可以治癒未來的新的疫病。選擇中醫,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目前,已經進入小暑節氣,新冠病毒正在世界各地流行。如何預防病毒感染呢?我的觀點有如下幾點:
一則,調節飲食、起居,積極運動,保持樂觀的情緒,使人體正氣健旺。正旺則邪不能侵,即使病邪侵襲,亦可迅速治癒;
二則,若脾氣健運,溼濁不生,那麼,就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因為新冠病毒的屬性是溼毒。新冠病毒最容易侵襲體內溼濁瀰漫的人。重視祛溼,這非常重要。只要觀察自己的舌苔,若苔見白厚,或黃厚,或黃膩,即是有溼之象。若有溼濁,建議及時祛溼。
三則,夏天炎熱,火氣上浮,人的陽氣亦上浮,導致上實而下虛。平時建議多喝烏梅固本湯,此方可以引火歸元,使中氣健旺,使陽氣不耗,則邪不能襲。其方:烏梅10克,黑豆、綠豆、黃豆各30克,冰糖30克,杏仁10克。水煎服,日一劑。或者多煮湯代茶飲。(董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