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之「瓦拉赫效應」不要讓你的短處掩蓋你的光芒!

2021-01-08 天季心理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優點,也都會有一些不足,可是如果你的注意力主要就放在自己的不足之上,你就會活得很辛苦,而且也會影響你的成就。

德國著名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奧託·瓦拉赫在年少時期,他的父母希望成為一名文學家。不過一個學期下來,教師給他寫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學習很勤奮,但思想拘泥,文學創作力極弱。」後來,瓦拉赫又轉學油畫。可他在這方面的也是毫無天賦,校方給他的評語是:「你在繪畫藝術方面毫無造就的餘地。」

可想而知,這會給他的父母和他自己帶來怎樣的影響,他的父母甚至都絕望了。幸好,他的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學習化學。沒想到的是,在化學領域,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就被點燃了,二十二歲便獲得了博士學位,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

每個人的智能發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點,使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這種現象就被稱為「瓦拉赫效應」。

有些朋友看到這裡可能會想到「木桶原理」,乍一看兩則似乎有些背道而馳,一個是要補足短板,而另一個卻是經營優勢。其實兩則並無矛盾,只是對應的場合不一樣。「木桶原理」是美國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首先提出來的,主要用於組織管理側重於組織中不可有某個環節處於短板位置,而「瓦拉赫效應」則是適用於個人能力,側重的是個人能力的揚長避短。

胡適先生曾經這樣說過:「譬如一個有作詩天才的人,不進中文系學作詩,而偏要去醫學院學外科,那麼,文學系便失去了一個一流的詩人,而醫學界卻添了一個三四流甚至五流的外科醫生,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他自己的損失。」顯然,一個人沒有客觀的評估好自己,就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從而埋沒了自己的才能。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是一大錯誤,而做對了選擇,卻不能熱愛並堅持自己的選擇,也是一種錯誤。

我們應該選擇那些最適合我們的東西,並且熱愛它、堅持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穩穩地掌控生命前行的方向,進而把所有的力量釋放在對正確目標的追求中。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中的「瓦拉赫效應」
    心理學中的「瓦拉赫效應」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奧託·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
  • 瓦拉赫效應:成功的訣竅在於經營自己的長處
    而真正能力上的不足,想讓它成為你的優勢是非常困難的,可能你加倍努力也只能追趕上平均水平。所以說,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與其花費大量時間來彌補不足,不如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更容易實現自我價值,當然這裡不是說無視缺點,而是發揚長處,迴避短處。
  • 你的小孩是差等生嗎?瓦拉赫效應告訴家長,根本不存在什麼差等生
    很多父母也熟知這個效應,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會一個勁地想要彌補孩子的短處。朋友玲玲就是這樣一位父母,她對她兒子的評價就是「差等生」,因為她兒子在文化科目上的成績不好,即便她兒子的體育能力特別強,曾多次在校運動會上拿到過獎項,也曾代表學校參賽拿過名次。
  • 運用瓦拉赫效應收入會劇增,你懂得嗎?
    瓦拉赫在為學習化學之前,曾學習過文學、繪畫,但是均被老師定性為不可塑造之才,後來卻在化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瓦拉赫的故事給人沉思。太多的人在賺錢方面都不太清晰自己想做什麼,現在行業眾多,許多領域都是未知的領域。
  • 瓦拉赫效應:影響人一生的心理效應 為了下一代,你該了解下(3)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心理學中著名的瓦拉赫效應。孩子的智力發展具有不均衡性,如果給予耐心和信心,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培養,再「笨」的孩子都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這,就是瓦拉赫效應告訴我們的道理。而這個道理,卻很少為家長甚至教師所知。
  • 《瓦拉赫效應》:它真與木桶原理的短板效應自相矛盾嗎?
    可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調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繪畫成績很差。此時,美術老師的對他的評語是:「你在繪畫藝術方面毫無天賦」。當時很多老師都不看好他。但唯有一位化學老師卻認為雖然孩子雖然在文學、繪畫方面表現不佳,但他那一絲不苟的品質,卻非常適合做化學實驗,所以建議他學化學。於是父母和孩子都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從此學起了化學。
  • 加油吧考生瓦拉赫效應:意料中的傳奇式成功
    加油吧考生—瓦拉赫效應:意料中的傳奇式成功一、什麼是瓦拉赫效應於是,瓦拉赫的智慧火花被點燃在化學領域之中。沿著這條路,他成了赫赫有名的化學家,而且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有優點也有弱點,他們一旦找到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能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 瓦拉赫效應:成功,要學會經營自己的長處,讓自己人生增值
    「瓦拉赫效應」一直以來被人們廣為傳頌,它強調人們在做事時要懂得揚長避短,這是典型的心理學效應,它起源於德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奧託·瓦拉赫的故事。瓦拉赫的父母親從小就對他的學習和成長格外用心,先是讓他學習文學,一學期之後,老師對他父母親說:瓦拉赫雖然很用功,但是過於拘泥,不適合走文學發展這條路。父母親無奈,又送他學習繪畫,一段時間後,油畫老師給的評語更難聽:瓦拉赫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此時此刻,所有人都對瓦拉赫失去了信心,認為他此生成才無望。可是瓦拉赫仍然繼續努力著,並沒有放棄自己。
  • 成長方法論:瓦拉赫效應
    瓦拉赫效應:成功,要懂得經營自己的長處,讓人生升值。就像現在流行的一句話: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過好這一生!為什麼?就像瓦拉赫效應,應該怎麼去應用到我們生活中呢?1、找兩張紙,一支筆,一定是紙和筆!2、在一張紙上寫出你所有的特長,有條件可以讓親朋好友一起想!如果一個都想不出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是天才了!
  • 天生我材必有用,學會「瓦拉赫效應」,輕輕鬆鬆發現孩子的長處
    有的時候孩子並不是沒有閃光點,只是我們還沒有尋找最適合他發揮特長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瓦拉赫效應」。1、什麼是「瓦拉赫效應」?它是以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託·瓦拉赫的名字命名,相傳,瓦拉赫在學生時代的時候,最初學的是文學,因為媽媽覺得他可以,便向這方面發展。然而一學期的學習之後,他受到的評價是: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
  • 瓦拉赫效應:展現自己的優勢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託·瓦拉赫的成才過程極富傳奇色彩。在他上初中的時候,父母為他選擇了文學道路,和化學沒有一點關係。一個學期之後,老師對他的評價是:「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絕不可能在文字上有所建樹。」父母一見這條路行不通,又讓瓦拉赫改學油畫。
  • 影響每個人的十個心理學效應
    掌握心理學效應,能夠剖析自己平時不易察覺的非理性行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讀懂他人,透視社會;能讓我們採取更合理的方式對待他人,處理事務,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日常生活背後的典型心理學效應,讓我們以此為鏡,光照自己。
  • 懂「瓦拉赫效應」的父母能讓孩子「揚長避短」
    在發現孩子自卑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有關"瓦拉赫效應"的知識。那麼,"瓦拉赫效應"究竟是什麼?自卑的孩子身上有何缺點?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瓦拉赫效應"來消除孩子身上的自卑,從而讓孩子變成一個自信的人?一、何為"瓦拉赫效應"?
  • 心理 | 讓人知之恨晚的七大心理學效應!
    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讓自己的眼光再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我們自己陷入絕望。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就叫遲延滿足效應或稱糖果效應。薩勒對一群都是4歲的孩子說:「桌上放2塊糖,如果你能堅持20分鐘,等我買完東西回來,這兩塊糖就給你。但你若不能等這麼長時間,就只能得一塊,現在就能得一塊!」這對4歲的孩子來說,很難選擇——孩子都想得2塊糖,但又不想為此熬20 分鐘;而要想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塊。
  • 社交心理學:視網膜效應,不是自戀!
    心理學是一門照亮人類自身的學問,掌握基本的社交心理學知識,可以讓我們在社交上得心應手。當你接觸社交心理學時,你會發現它很有趣,而且還很實用。我們每天都要社交,如果你學會了心理學知識,便可立馬運用到生活當中。
  • 你的短板,或許正是成功的起點
    瓦拉赫效應: 在短板中逆推優勢 文 | 包楚婷 德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瓦拉赫(Otto Wallach,1847-1931),曾經在讀書的時候被老師放棄過兩次。
  • 了解瓦拉赫效應,孩子成長的路,智力發育不均衡是正常的事情
    張先生一直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更加優秀的人才,因為看到其他的孩子都有著一些特殊之處,所以他也特別想讓孩子學會下圍棋。為了能夠讓孩子擁有著更高的圍棋天分,張先生給孩子請了非常好的老師,不惜每年花上上萬元來培養孩子。
  • 讓人知之恨晚的七大心理學效應!
    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讓自己的眼光再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我們自己陷入絕望。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就叫遲延滿足效應或稱糖果效應。薩勒對一群都是4歲的孩子說:「桌上放2塊糖,如果你能堅持20分鐘,等我買完東西回來,這兩塊糖就給你。但你若不能等這麼長時間,就只能得一塊,現在就能得一塊!」這對4歲的孩子來說,很難選擇——孩子都想得2塊糖,但又不想為此熬20 分鐘;而要想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塊。
  • 教你6個有科學依據的心理學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下面幾個效應或多或少會影響戀愛的走向。嗯,沒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瓦拉赫效應然後打破周遭環境給你的條件,做出自己真正的選擇。還沒有結束,做出第一步選擇之後,不要讓周遭環境再限制你戀愛中的選擇。
  • 闢謠:「巴納姆效應」不只是自欺欺人,合理利用可以幫你完善自我
    在這方面研究中,心理學的「巴納姆效應」起到重要作用。「巴納姆效應」是以著名魔術師肖曼·巴納姆命名的,因為他成評價自己的演出:自己的表演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可以讓節目包含所有人都喜歡的部分,因此每一時刻都有人上當。01.什麼是「巴納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