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什麼是「瓦拉赫效應」?——孩子職能發展都是不平衡的,家長如何去找到孩子的閃光點?「瓦拉赫效應」的重要性——一旦找到孩子的智能最佳點,便能發揮孩子最大的潛力。利用「瓦拉赫效應」,家長應該怎麼做?——家長學以致用,才能夠得心應手。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有的家長卻苦惱孩子的「材」到底體現在哪。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那麼就學藝術吧,可是藝術學久了卻發現,孩子的天賦仍然沒有顯現出來,到底是孩子沒有閃光點還是我們的挖掘不夠?
小區裡有一個名人,被大家稱作「金融界的小才女」,這個女孩在18歲的時候經歷了高考,但是她在高考之前,就了解了非常多的金融知識,甚至還能幫小區的大媽炒股、買基金。
說來也奇怪,女孩兒在小的時候學習成績並不好,可是非常喜歡鑽研玩具,於是父母就給她報了樂高課,想訓練她的思維能力,但是沒學多久孩子就不想去上課了,覺得沒有意思,也浪費時間,學的不開心了。
父母轉而發現孩子的其他優點,可是每次都是半途而廢,無功而返。直到孩子在圖書館看到了一本金融知識的書籍,才開啟了她的一扇窗。
女孩兒覺得這些金融方面的內容非常有趣,看完了一遍又一遍,還是覺得有意思,父母便給孩子找了一些相關的書籍,孩子每次都讀的津津有味,仿佛這些事情才能讓她找到自己。
有的時候孩子並不是沒有閃光點,只是我們還沒有尋找最適合他發揮特長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瓦拉赫效應」。
1、什麼是「瓦拉赫效應」?
瓦拉赫效應指的是孩子智能發展不均衡的情況,每個孩子都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點,使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
它是以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託·瓦拉赫的名字命名,相傳,瓦拉赫在學生時代的時候,最初學的是文學,因為媽媽覺得他可以,便向這方面發展。然而一學期的學習之後,他受到的評價是: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
言下之意就是,瓦拉赫什麼都不錯,就是文學的造詣和天賦不高,不能成器。後來他又學了油畫,父母們想著,正經的學習之路走不通,那就讓孩子改學藝術吧,所以他們給孩子安排了油畫的學習課程。然而,瓦拉赫「不負所托」,既不會構圖,也不會潤色,成績不堪入目。
事情發展到這兒,「壞學生」的頭銜應該是準能拿下了,可是就在大家都覺得要放棄的時候,化學老師發現了瓦拉赫一絲不苟的特點,這正是化學領域所需要的品質。就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瓦拉赫登上了人生巔峰,取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我命由我不由天」,瓦拉赫效應的核心在於:
學生的智力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能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
就像瓦拉赫一樣,尋找了很多出路都沒能挖掘自己的潛能,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卻在無意中碰到了「貴人」化學,從此一路平坦,獲得人生的勝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和存在的意義,孩子並不是一無是處,而是缺少了發現其內外能力和特點的機遇及能力。
2、「瓦拉赫效應」的重要性
鄰居聰聰是一個在鋼琴上很有天賦的孩子,但是在他彈鋼琴之前,他學過的很多興趣課都沒有獲得很好的成績,甚至被老師看做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因為聰聰學畫畫的時候連線條的勾勒都學不好,學唱歌的時候五音不全,學跆拳道的時候剛開始上課就被弄傷,在家裡躺了一段時間。
直到他有一天碰到了一位老師,那位老師鼓勵他,人生的們關了,一定會有一扇窗打開,而同時,聰聰發現自己的一個好朋友正在考鋼琴等級考試,於是,他也走上了這條路,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聰聰的人生軌跡恰好驗證了瓦拉赫效應的積極影響作用,那麼,瓦拉赫的重要性有哪些呢?
教會家長接納孩子的缺點。人無完人,孩子再努力,再優秀也會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許多家長要求孩子事事都做的很完美,稍有不妥就否定孩子一直以來的努力。
而瓦拉赫效應正好可以解決家長一味追求孩子走向完美,卻不能接受他缺點的問題。學會接納,做到包容,這是我們家長需要給孩子的寬容。
幫助家長發現孩子的亮點,揚長避短。「三人行必有我師」,總有人比自己優秀,但是我們在看到自己弱勢的同時,也應該發現亮點,找出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過人之處。
瓦拉赫效應之所以被人們所喜愛、認可,是因為它可以幫助家長發現孩子的亮點,揚長避短,這樣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以及父母對孩子的認可,都是有極大作用的。
幫助家長調整對孩子的目標與期望。能力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改變的,瓦拉赫效應之下,孩子和家長們可以看到身上不足的地方以及優秀之處,以此作為參考的標準和基礎,來修改當前或之後的目標,調整期望,更好的實現預期目標。
瓦拉赫效應給人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家長認同感的提升,是孩子成長中需要擁有的一種支持和鼓勵。
3、利用「瓦拉赫效應」,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長們這樣利用瓦拉赫效應,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
尊重孩子,包容孩子。尊重和包容是我們與孩子平等相處的重要基礎,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不足和缺點,尊重他的想法和意願。
發現孩子長處,承認孩子的短處。有的時候環境和評價會影響我們的判斷,父母們應該認識到孩子的長處,並且和孩子一起接納不夠優秀的地方,一起成長。
家長們應該多多利用瓦拉赫效應,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長處,教會孩子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及時修改期望值,做更好的自己。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