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赫效應:影響人一生的心理效應 為了下一代,你該了解下(3)

2021-01-08 科普心理學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心理學中著名的瓦拉赫效應。

孩子的智力發展具有不均衡性,如果給予耐心和信心,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培養,再「笨」的孩子都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這,就是瓦拉赫效應告訴我們的道理。而這個道理,卻很少為家長甚至教師所知。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孩子培養方面重要的瓦拉赫效應。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曾經被認為,笨到不可能成才。

瓦拉赫的父母非常注重小瓦拉赫的培養和教育,一開始他們想讓小瓦拉赫走文學創作的路。於是送他開始了文學創作的學習。小瓦拉赫學的非常刻苦,也非常認真。但是學了一段時間後,老師無奈的叫來了家長:「孩子非常用功,但是可惜吃不了文學這碗飯」。

後來小瓦拉赫改學繪畫,然而又因為全班倒數第一的成績而遭到打擊。

小瓦拉赫被大部分人認為是一個不可塑造成才的「笨拙」的學生。教他的大部分老師都以為這個孩子會一生平平。就連瓦拉赫的父母都要認為自己的孩子的智力水平確實是比較低,幾乎產生了放棄將他培養成才的想法。

事情因為一名化學老師而出現了巨大轉機。

化學老師發現,小瓦拉赫具有做事一絲不苟的重要特點,而這正是一個好的化學家應當具備的重要要求之一。於是,化學老師建議瓦拉赫和他的父母,讓小瓦拉赫嘗試學習化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瓦拉赫而這一學,就一發不可收拾,一直到了諾貝爾獎的最高領獎臺。這讓所有曾經認為他是沒有希望塑造成才的老師們深受震撼。

從一個被很多人認為「笨」的瓦拉赫 ,卻走向了科學的最高殿堂。瓦拉赫的事跡告訴我們,智力是一個多維度的綜合體,而各個維度的發展存在不均衡。而有些孩子的不均衡性可能表現的更強。而一旦找到了優勢並持之以恆的培養鍛鍊,同樣具有很高的成功可能性。

從這以後,人們都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師長應該給孩子更多耐心,幫助孩子發現和培養特長

作為師長,不應魯莽的給孩子打上不好的標籤。應該給予孩子更多耐心和信心,幫助發現和培養特長。孩子的先天的智力發展和智力不同維度的發展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作為家長或老師,如果能夠給予更多的耐心和信息,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那麼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功。而如果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孩子的某些方面表現不佳就很快給孩子打上「笨」「沒希望」的標籤,那麼恐怕再聰明的孩子的才華也只能白白遺失掉了。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我們從瓦拉赫的故事中能夠深刻的體會到。而這件事本身也成為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論的最好的論據之一。遇到一個瓦拉赫化學老師一樣的伯樂是瓦拉赫的幸事,然而現實生活中有著千千萬萬個瓦拉赫一樣的孩子,卻缺少瓦拉赫化學老師一樣的伯樂。

希望更多的家長和老師,能夠知道「瓦拉赫效應」 ,能夠成為「 瓦拉赫的化學老師」

相關焦點

  • 心理 | 讓人知之恨晚的七大心理學效應!
    因此,正確地認識、了解、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認識、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效應,你就多了一雙洞察人心的眼睛,減少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迷茫。煤氣燈效應煤氣燈效應這個效應的名稱來源於1944年美國的一部驚悚片《煤氣燈下》,這個電影講述了女主角因為繼承了大筆遺產而引來渣男蓄意進行心理迫害欲奪財產的經歷。心理學家根據這部電影,將「煤氣燈效應」定義為:「慢性心理中毒的狀態下認知被摧毀的過程」。其實自卑也源於這種心理效應。
  • 《瓦拉赫效應》:它真與木桶原理的短板效應自相矛盾嗎?
    可為什麼會發生上述這種瓦拉赫效應呢?是什麼力量使瓦拉赫發生如此神奇的變化呢?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不同的人存在著不同的潛能。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兩種基本的智力外,它們還有視覺 (空間關係智力)、音樂 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觀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 心理學中的「瓦拉赫效應」
    心理學中的「瓦拉赫效應」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奧託·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
  • 成長方法論:瓦拉赫效應
    瓦拉赫效應:成功,要懂得經營自己的長處,讓人生升值。就像現在流行的一句話: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過好這一生!為什麼?就像瓦拉赫效應,應該怎麼去應用到我們生活中呢?1、找兩張紙,一支筆,一定是紙和筆!2、在一張紙上寫出你所有的特長,有條件可以讓親朋好友一起想!如果一個都想不出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是天才了!
  • 影響每個人的十個心理學效應
    3、瓦拉赫效應:每個人都是天才,只要找到自己最擅長的出發點奧託 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一學期下來,老師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於是父母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不善於構圖和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
  • 了解瓦拉赫效應,孩子成長的路,智力發育不均衡是正常的事情
    張先生一直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更加優秀的人才,因為看到其他的孩子都有著一些特殊之處,所以他也特別想讓孩子學會下圍棋。為了能夠讓孩子擁有著更高的圍棋天分,張先生給孩子請了非常好的老師,不惜每年花上上萬元來培養孩子。
  • 生活中常見的六種心理效應
    塔瑪拉效應初入職場時,有沒有人提醒過你,要多做事、少說話?為什麼很多「過來人」都要給新人這樣的忠告呢?這是因為,言多必失,一不小心說錯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當你還沉浸在口吐蓮花的美妙感覺中時,聽者可能已經面露不屑,或是揚長而去。因為你可能說中了人家的隱私,或是觸及別人的禁地;還有可能你只顧說話而忘記了做事,光是紙上談兵,卻沒有腳踏實地的幹勁兒,被領導視為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標杆。真正聰明的人,能在事業上所有建樹的人,往往都堅持一個原則:多做事,少說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塔瑪拉效應。
  • 天生我材必有用,學會「瓦拉赫效應」,輕輕鬆鬆發現孩子的長處
    小區裡有一個名人,被大家稱作「金融界的小才女」,這個女孩在18歲的時候經歷了高考,但是她在高考之前,就了解了非常多的金融知識,甚至還能幫小區的大媽炒股、買基金。聰聰的人生軌跡恰好驗證了瓦拉赫效應的積極影響作用,那麼,瓦拉赫的重要性有哪些呢?教會家長接納孩子的缺點。人無完人,孩子再努力,再優秀也會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許多家長要求孩子事事都做的很完美,稍有不妥就否定孩子一直以來的努力。
  • 懂「瓦拉赫效應」的父母能讓孩子「揚長避短」
    在發現孩子自卑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有關"瓦拉赫效應"的知識。那麼,"瓦拉赫效應"究竟是什麼?自卑的孩子身上有何缺點?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瓦拉赫效應"來消除孩子身上的自卑,從而讓孩子變成一個自信的人?一、何為"瓦拉赫效應"?
  • 瓦拉赫效應:成功的訣竅在於經營自己的長處
    看看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他們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有自己的短板,他們之所以成功只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罷了。在心理學上,我們可以用「瓦拉赫效應」來理解。讓所有人驚訝的是,在化學領域,這個少年仿佛一下子開竅了,他不但在22歲就獲得了博士學位,最後還被授予了諾貝爾化學獎。他就是德國化學家奧託·瓦拉赫,他的成才之路也正是「瓦拉赫效應」的由來。
  • 心理學之「瓦拉赫效應」不要讓你的短處掩蓋你的光芒!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優點,也都會有一些不足,可是如果你的注意力主要就放在自己的不足之上,你就會活得很辛苦,而且也會影響你的成就。德國著名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奧託·瓦拉赫在年少時期,他的父母希望成為一名文學家。
  • 瓦拉赫效應:展現自己的優勢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託·瓦拉赫的成才過程極富傳奇色彩。在他上初中的時候,父母為他選擇了文學道路,和化學沒有一點關係。一個學期之後,老師對他的評價是:「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絕不可能在文字上有所建樹。」父母一見這條路行不通,又讓瓦拉赫改學油畫。
  • 運用瓦拉赫效應收入會劇增,你懂得嗎?
    瓦拉赫在為學習化學之前,曾學習過文學、繪畫,但是均被老師定性為不可塑造之才,後來卻在化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瓦拉赫的故事給人沉思。太多的人在賺錢方面都不太清晰自己想做什麼,現在行業眾多,許多領域都是未知的領域。
  • 你的小孩是差等生嗎?瓦拉赫效應告訴家長,根本不存在什麼差等生
    瓦拉赫效應其實我認為玲玲應該先去了解一下「瓦拉赫效應」再去教育她的孩子,不是任何情況下,木桶效應都是對的。和木桶效應不同的是,瓦拉赫效應認為當人的特殊才能或者天賦潛力被發掘出來之後,那麼人們會因為自己的這一長處而在心理上、行為上發生巨大改變。簡單來說就是不由「短板」決定自己的上限,而是「揚長避短」,讓自己的長處給自己無限的發展而不是被短處拉後腿,然後用長處帶來的自信和底氣為自己的人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加油吧考生瓦拉赫效應:意料中的傳奇式成功
    加油吧考生—瓦拉赫效應:意料中的傳奇式成功一、什麼是瓦拉赫效應一開始,他的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絕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成就。」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關心構圖,又不會調色,對藝術理解力也不強,在班上成績倒數第一。學校認為瓦拉赫在繪畫藝術上沒有造詣,不可能成為繪畫藝術方面的人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
  • 瓦拉赫效應:成功,要學會經營自己的長處,讓自己人生增值
    「瓦拉赫效應」一直以來被人們廣為傳頌,它強調人們在做事時要懂得揚長避短,這是典型的心理學效應,它起源於德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奧託·瓦拉赫的故事。瓦拉赫的父母親從小就對他的學習和成長格外用心,先是讓他學習文學,一學期之後,老師對他父母親說:瓦拉赫雖然很用功,但是過於拘泥,不適合走文學發展這條路。父母親無奈,又送他學習繪畫,一段時間後,油畫老師給的評語更難聽:瓦拉赫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此時此刻,所有人都對瓦拉赫失去了信心,認為他此生成才無望。可是瓦拉赫仍然繼續努力著,並沒有放棄自己。
  • 讓人知之恨晚的七大心理學效應!
    因此,正確地認識、了解、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認識、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效應,你就多了一雙洞察人心的眼睛,減少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迷茫。煤氣燈效應煤氣燈效應這個效應的名稱來源於1944年美國的一部驚悚片《煤氣燈下》,這個電影講述了女主角因為繼承了大筆遺產而引來渣男蓄意進行心理迫害欲奪財產的經歷。
  • 戀愛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心理效應
    你是不是擔心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擔心表白被拒絕後的尷尬?你看不清自己的內心,也不確定對方是否有意,於是患得患失,為了心儀的他(她)常常不自覺的躁動、欣喜或者惴惴不安。其實表白並不是什麼難事,這只是單純表達自己的一份喜歡罷了,大多數人不敢表白怕的是表白之後連朋友都做不成,或者是以後見面會很尷尬。
  • 第二節 影響藥物心理效應的因素
    第二節 影響藥物心理效應的因素   病人使用藥物後,有無效果,療效多大,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與心理因素有關的列舉如下:   1.文化因素 病人的求醫行為、選擇藥物的習慣與偏見、對用藥的民間傳說、輿論和宣傳、病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等因素都能影響藥物的心理效應。
  • 羊群心理、錨定效應、過度自信:你被影響了嗎?
    對,這些就是羊群效應、錨定效應和過度自信在生活中的體現。 投資時,這些情況同樣存在,比如聽到好友說一隻基金不錯,有很多人認購,你會擔心來不及上車,連產品信息都不看就趕緊下單搶購,這就是典型的羊群心理。 這些現象被歸於行為金融學的研究範疇,在實踐中也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