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帝國時期的騎兵長矛實物,尖銳、厚實!看起來很像四稜錐

2021-01-08 夏蟲欲飲冰

這是一個古羅馬時代的鐵矛頭,大概製作於公元一世紀到公元四世紀間。

這個鐵矛頭長約36釐米,重約307克。

小編得到的資料顯示,這個鐵矛頭是一隻騎兵長矛上的。

矛頭尾部細節

古羅馬人一直靠著步兵軍團打天下,是主力中的主力,而古羅馬人的騎兵水平就比較次了,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說是相當低劣。

從古羅馬共和國時期開始,羅馬人的騎兵質量就不行,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羅馬境內的馬源較差,其培養出的騎兵也不行,很多時候,羅馬人根本沒有重騎兵,他們的騎兵也不穿鎧甲,全靠短矛、短劍和皮盾戰鬥。

要等到羅馬共和國開始大擴張時期,羅馬人的騎兵才開始升級換代,開始由比較富裕的公民來擔當重騎兵,因為也只有他們才能負擔得起盔甲與馬匹的昂貴費用。

但大多數的戰爭裡,羅馬人的騎兵都是起著輔助作用,專門給步兵打下手,而且還經常落敗於敵方的騎兵!等到羅馬共和國靠著步兵軍團打下大量地盤的時候,羅馬人開始和著名的優質騎兵產地——努米底亞結盟,將精良的努米底亞騎兵納入自己的體系中,為自己徵戰沙場。

厚實的矛身

矛頭本體

矛頭本體

古羅馬騎兵

相關焦點

  • 從戈到戟再到長矛,表明華夏戰爭形態的不斷變換
    在先秦時期的戰爭中,「戈」是一種在文獻中出現得最為頻繁的武器,說明了它在此時諸夏軍隊裝備中的核心地位。這種長柄兵器在長柄的一端固定著一塊T形的金屬,T形的橫枝一端長長伸出,並帶有鋒利的鋒刃,揮動長柄就可以用啄擊或收割的攻擊敵人。
  • 四稜錐的性質?
    正四稜錐的特點:1、底面是正方形2、側面為4個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且有公共頂點3、頂點在底面的投影是底面的中心。4、三角形的底邊就是正方形的邊。5、體積公式:1/3*底面積*稜錐的高。表面積公式:四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面積的和。
  • 正三稜錐+正四稜錐變成幾面體?
    有一個正四稜錐和一個正三稜錐,它們的稜長都相等,(正四稜錐的底面是正方形,側面是四個正三角形;正三稜錐底面和側面都是正三角形)。   楊宇傑同學自製三稜柱和四稜錐拼租
  • 高中數學,底面是正方形的四稜錐是正四稜錐?細節往往是解題關鍵
    第一問我們需要知道四稜錐和正四稜錐具體的區別,否則會走錯方向,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解答出問題來。第二問需要掌握的是線面角θ和該直線的在兩個方向上的向量與該面的法向量所成角φ的關係,即θ與φ是互餘的或者θ與π-φ是互餘的。所以一般我們在求線面角θ的正弦值時,只需要求解φ的餘弦值的絕對值即可。詳細可見如圖△CDE重心為G,咋確定G點求出AG與面ABCD夾角正弦值?
  • 兩種斜四稜錐放樣展開
    斜四稜錐管如下圖所示為斜四稜錐管的兩面視圖。各稜線延長後能在軸線上交於一點,可歸於錐體構件用放射線法展開。斜錐管由四個平面組成,但每個平面在兩面視圖中均不反映實形,前後兩面對稱相同,各稜線均不反映實長。如下圖是用稜錐管的內壁尺寸畫出的放樣圖及展開圖。
  • 古代四五米的長矛咋實戰?用好腰力和甩屁股是關鍵
    綠營長槍一丈四尺,通長448cm,刃長七寸柄長一丈三尺,就是槍頭刃長22.4cm,槍桿長4.16米,再加個三寸就是9.6cm長的鐵鐏。虎牙槍九尺一寸,就是291.2cm,刃長七寸,就是22.4釐米。綠營「手槍」,不是pistol,就是短矛,三尺四寸兩分,109.44cm,刃長五寸七分。這些數據十分枯燥。有請模特上臺為大家講解一下古代長矛的長度和使用指南。
  • 高考數學考題:一個四稜錐底面是平行四邊形,四稜錐體積為多少?
    現在下面開始解答吧解答方法:解答:由已知中的三視圖可得:該幾何體是一個以俯視圖為底面的四稜錐,稜錐的底面是底為2,高為1的平行四邊形,故底面面積S=2×1=2m得2次方,稜錐的高h=3m,故體積V=1除以3乘以Sh =2m的3次方,故答案為:2現在下面開始解析吧解析方法:由已知中的三視圖可得:該幾何體是一個以俯視圖為底面的四稜錐
  • 中國重型騎兵發展史:為何人馬皆甲的騎兵如此厲害,它如何煉成?
    進入東漢,前後鞍逐漸增高,可以較好地包裹住騎手的臀部,騎兵在馬背上有了穩定支撐與良好平衡,有利於運用正面衝鋒戰術,為騎兵重型化奠定基礎。三國時期甲騎具裝似乎有了雛形,曹操在《軍策令》提及:「袁本初(袁紹)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不過當時馬鐙並未出現,重騎兵的實戰能力值得懷疑。在南北朝時期,馬鞍的前鞍進一步增高,後鞍則變低,於中部形成一個較小的坡度,這樣馬鞍的較為舒適,騎手可一定程度的靈活轉身。
  • 戰場衝鋒陷陣的主力——歷史上歐洲各國特色騎兵盤點
    在歐洲的戰場中,騎兵長久以來都是衝鋒陷陣的主力——他們在戰鬥中佔有速度極快、恫嚇敵方、攻擊力強等優勢,是各國軍隊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而自中古時期有了騎士制度以來,歐洲騎兵的種類、戰鬥方式、武器等等都產生了許多變化,以至於諸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騎兵部隊。
  • 金字塔難道只是正四稜錐形麼?
    平常我們熟悉見到的金字塔就是一個四面正三角形,底面為正四方形的稜錐,數學上把這種形狀稱為正四稜錐,之前我有一篇《金字塔四面的猜測》有論證過這個錐體與五行的關係,但是金字塔內流傳出一個神奇的數列」142857「,數學上稱它為走馬燈數,這個數字存在必定有它的意義。
  • 野蕎麥 小白花和三稜錐形的種子
    上次碰到個採藥的老爺爺,還說他們那稱野蕎麥貓臉草,說是葉子的形狀像.野蕎麥的葉子形態多變,葉片的兩緣或胖或瘦,不過大體上總是個三角形;葉脈的聚集點和葉片邊緣,偶爾會帶點紅色。葉片茂密,植株高度適中,是一種不錯的地被植物。
  • 中世紀重甲歐洲騎士如何對抗輕裝伊斯蘭騎兵?
    從12歲起,對年輕騎士的教育就開始側重於騎術、紀律、使用長矛盾牌、規避敵人攻擊等方面。12世紀的馬上長矛比武和錦標賽漸漸地不再是一種軍事演習,而變成了貴族騎士熱衷的體育項目。但醫院騎士團的團規對騎士比武並不推崇,只有大團長在場時方可舉行。醫院騎士也被禁止打獵,除非是捕獵獅子(在中東地區,獅子依然經常為禍鄉裡),不過到了13世紀這一項禁令已經相當鬆弛了。
  • 歐洲史上最彪悍的騎兵都有誰?
    其實這就是一種象徵著勇氣和文化的裝飾而已,可以參考漢武帝時期的羽林軍,他們就非常喜歡在頭盔頂部插上紅纓或羽毛進行裝飾,目的就是彰顯軍隊的氣勢和勇氣。小編覺得任何時期任何環境能夠奴隸你的只有你自己,心才是你身體最強壯的部位,馬穆魯騎兵就是那幫擁有勇敢之心的人!  維京傳奇——諾曼騎士
  • 世界軍服百科:克裡米亞戰爭時期的英國騎兵
    其中,重騎兵所騎的戰馬從肩膀到地面要達到15—16掌的高度。另外,重騎兵還需要手持沉重的直刃劍。重騎兵的制服本書將重點放在了重騎兵和輕騎兵所穿制服的差異上,而不是這兩種騎兵在戰術上的不同點。傳統上,重騎兵主要負責對敵軍防線發動大規模衝鋒,一般不承擔偵察任務。
  • 六稜錐的結構解析和繪畫步驟
    六稜錐由六個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和底面的正六邊形組成。可將六稜錐看作是由六稜柱切割而成的,這樣有助於我們理解不同形體之間的相互關係。立放的六稜錐只能看到三個面,它的黑、白、灰區分明顯,層次豐富。步驟一:定出六稜錐體的長寬比例及中垂線。
  • 素描基礎教程:教你一步一步畫一個四稜錐,適合初學者!
    第十步對畫好的四稜錐進行細微調整,然後再籤名。萬事開頭難,想要學會一門技能,各位繪畫初學者必須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毅力,不斷學習和畫畫,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畫畫技能不斷提升,而四稜錐的素描畫是比較好的初學者教程了。圖片素材原作者:付敏敏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 2016高考數學複習知識點:數學稜錐定義及公式
    2016高考數學複習知識點:數學稜錐定義及公式 2015-10-14 13:54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古代波蘭騎兵居然長著翅膀,你們要上天嗎?
    你以前是不是沒見過這樣的騎兵,在第一次看到他們的時候可能會很困惑。「為什麼他們有翅膀?」,好吧,我承認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騎兵的時候也很困惑,「好中二啊,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有啥用?」,如果你有一樣的困惑,且聽我慢慢道來。波蘭有翼的騎兵是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重型騎兵部隊的一部分,在16、17、18世紀的時候都有廣泛的應用。
  • 假面騎士ex-aid無敵玩家SHF實物詳解 玩起來像摸仙人掌的真實體驗
    假面騎士ex-aid有關無敵玩家的SHF可動手辦,其具體的實物近日已經有日本粉絲成功拿到手了,並第一時間進行了體驗和分享,並表示這是一款玩起來像摸仙人掌的真實體驗的玩具。首先是封繪,盒子並不是很大,看起來也就那樣,除了本體和替換用的手型外還有鍵盤劍等等,主要核心還是以本體為主,塑封盒子是雙層的,替換用的甩動的頭髮,兩根算一條,弄成了好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