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用電解就分解氫氣 燃料車將迎來春天

2020-12-08 OFweek維科網

純電動汽車由於充電時間長、電池用久後衰減等缺點,在短期內還不能迅速得到用戶的認可。為此現在很多廠商都在研發氫動力燃料車,其中就包括豐田、本田、奔馳和寶馬等國際大品牌。  

氫燃料電池

對於很多人來說,氫動力燃料還是個比較陌生的東西,所以簡單的為大家解釋一下。其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我們在初中化學課上都看到過老師為我們做電解水的試驗,將試管收集的氫氣點燃,會出現爆鳴聲。你一定想起當時的場景了,是不是還想起了化學老師呢?扯遠了,我們言歸正傳。

既然說是逆反應,就是把這個電解水的過程,反過來。把氫和氧分別供給陰極和陽極,氫通過陰極向外擴散和電解質發生反應後,放出電子通過外部的負載到達陽極,從而製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

這種氫燃料電池車的優勢在於,無汙染。而且補足燃料只需要三分鐘,和傳統燃油車在使用過程中幾乎沒區別,這也是各大廠商紛紛研發氫動力燃料電池車的動機。

加氫站稀少

無汙染是氫動力燃料電池車的優點,可去哪加氫氣成為了車輛推廣過程中的難題。看似電解水就能產生氫氣,但其整個過程卻需要很好的技術含量。

此前豐田在澳大利亞推廣氫燃料電池車的過程中,是依靠投放加氫車來緩解氫燃料短缺和加氫站數量稀少的尷尬。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加氫車是依靠傳統燃料來驅動的,在行駛的過程中同樣會造成汙染,最後只有通過建設加氫站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水不能變成氫氣和氧氣做燃料?
    水當然可以變成氫氣和氧氣做燃料,而且氫作為人類第一公認的最清潔燃料,燃燒的產物只有水,又可以用水來提純,不斷利用,地球什麼最多,水唄,但是有些東西想簡單了。通過水電解,也就是讓直流電通過水,確實可以使水轉換氧氣和氫氣。
  • 不用充電還0排放的燃料電池車,為什麼車企不普及?
    原因在於普通電動汽車(EV)是通過電池儲備電能,再通過馬達驅動汽車,而燃料電池車(FCV)是通過不燃燒燃料而直接以電化學反應方式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所以燃料電池車只要保證了其儲燃料罐(一般是氫氣)足夠大,就可以獲得更強的續航能力,這點跟汽油車是一樣的。
  • 能否找到一種催化劑,把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
    報導一經流傳,就在網上激起了軒然大波,「車輛加水就可以跑」、「一箱水可以跑300-500公裡」,這究竟是什麼技術,竟然這麼神奇。實際上,青年汽車所謂的水氫發動機,其核心技術是一個特殊的轉換裝置,這種車在車頂有一個大水箱,水通過特殊轉換裝置的作用被變成了氫氣和氧氣,經過過濾之後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從而推動汽車前進。
  • 為何不能用水力發電再加電解水來反應出氫氣來作為燃料?
    以下為知乎電力話題的優秀回答者「Kevin Zhang」關於「用水力發電再加上電解水來反應出氫氣來作為燃料可行性」的解答,騰訊財經稍作整理:   為什麼不能用水力發電再加上電解水來反應出氫氣來作為燃料?   一方面水力發電沒有汙染。
  • 南陽「青年水氫燃料車」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南陽日報報導水氫發動機文中提及,青年水氫燃料車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將水轉換成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使得汽車行駛。如果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是真的,那麼這個技術真的將徹底改變世界,使能源不在緊張,因為地球上根本就不缺水!
  • 為什麼沒有真正的水燃料汽車?不止我國,美國、日本也都被騙過
    以特斯拉、蔚來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市值水漲船高,甚至超過了擁有奔馳的戴姆勒集團和寶馬等百年老牌車企。水不能燃燒,所以從水中獲取能量的唯一方法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然後再燃燒釋放能量。這樣做的問題是,電解水所需的能量大於燃料電池中氫氣、氧氣重新結合時釋放的能量,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得不償失。水動力汽車是無數消費者和環保人士長久以來的夢想。
  • 水氫燃料車加水就能跑?專家:水變氫遠沒這麼簡單!
    文章稱,「水氫發動機在我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24日水氫發動機迅速刷爆朋友圈,在全國引起巨大爭議。南陽日報的報導顯示,青年汽車實現了車載水實時製取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即氫燃料電池,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從而使車輛行駛。
  • 水氫燃料汽車有可能嗎?我們能找到傳說中的催化劑嗎?
    您認為南陽的「青年水氫燃料車」屬於重大技術突破,還是一場科學騙局?很多朋友認為這其中有兩個問題點,一個是氫燃料電池鉑電極的一氧化碳中毒很難解決,另一個則是氫氣的製取,對於氫能源汽車來說,儲氫罐解決了氫的來源,因此鉑電極才會被大家所關注,因為重點在燃料電池上!但"青年水氫燃料車"是直接加水,現場制氫,然後再氫燃料電池,在這些環節中,制氫工藝成本是最高的!
  • 「水氫車」背後: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真正投產
    這款 「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號稱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催化劑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情況下,實現水氫燃料汽車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超1000公裡。報導刊發後,諸多專家和業內人士提出質疑,認為「水變氫」違背能量守恆定律,更有人直指「水氫車」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騙局。
  • 青年汽車曾稱誕生「水氫燃料車」:特殊催化劑讓水輕鬆轉氫氣
    能否真的實現「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目前,這些疑問尚未解開。澎湃新聞注意到,早在2017年8月,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對外宣稱,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在青年汽車誕生,多家媒體被邀請到青年汽車總部觀看現場演示。從當時的「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到此次的「水氫發動機」,二者的工作原理及核心技術或存在較大的相似性。
  • 專家:將水電解成氫需要能量 催化劑不能提供驅動化學反應能量
    該集團董事局主席龐青年介紹了原理,車內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即氫燃料電池,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從而使車輛行駛。 據龐青年介紹,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是一種特殊催化劑。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我國氫能聯盟發布的白皮書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佔比約為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將達到12萬億元,全國的加氫站達到一萬座以上,交通運輸、工業領域將實現氫能的普及應用,燃料電池車達到520萬輛/年,固定式發電裝置每年2萬臺套,燃料電池系統產能550臺套/年。6000萬噸氫利用,可減排約7億噸二氧化碳。
  • (PPT)衣寶廉院士: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為解決可再生能源長時間不均,選摘氫能,採用電解水制氫解決可再生能源的儲存、再分配問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據報導德國已制定氫能戰略,成立由內閣任命的國家氫能委員會,投資90億歐元促進氫能的生產與應用。德國在漢堡將建100MW的電解水廠,每小時可生產2噸即22000立方米的氫氣。原因三,燃料電池技術的突破。
  • 可以將水電解成氫氣,再用來焊接嗎?
    將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再用來焊接,成本是否合算?在自然界,人們發現水和火是兩種不共戴天的仇敵,例如,人們通常使用水來滅火。要是油脂物起火,水卻不能用來滅這種火的,因為油脂物燃燒時產生的高溫能瞬間將水變成水蒸氣。
  • 加水就能跑的水氫燃料車是怎樣一種忽悠?
    近日南陽的水氫燃料車被市委書記點讚了,這種車號稱加水就能夠行駛。公司董事長龐青年稱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是一種特殊的催化劑,那種催化劑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為氫氣,然後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說實話,這種號稱加水就能跑的車並不新鮮了,十多年前國際油價達到140餘美元一桶的時候就有一些號稱只加水不加油的環保車蠢蠢欲動。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的王洪成大師就是依靠「水變油」騙了一大批人,至今還有陪同崔正教授赴美拍紀錄片的陳一文等大師力挺王洪成的水變油。汽車用水做燃料,這有違能量守恆定律。
  • 氫氧燃料電池以氫氣作燃料為還原劑,氧氣作氧化劑
    氫氧燃料電池工作時,向氫電極供應氫氣,同時向氧電極供應氧氣。氫、氧氣在電極上的催化劑作用下,通過電解質生成水。這時在氫電極上有多餘的電子而帶負電,在氧電極上由於缺少電子而帶正電。接通電路後,這一類似於燃燒的反應過程就能連續進行。  工作時向負極供給燃料(氫),向正極供給氧化劑(氧氣)。氫在負極上的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成正離子H+和電子e-。
  • 水通過哪些方法可以製得氫氣?通過水製取氫氣驅動汽車可行嗎?
    有哪些途徑可以製得氫氣,成本怎麼樣呢?明確的是通過水可以製得氫氣,主要有以下兩種途徑:電解水和活性金屬與水反應置換氫氣。電解水在充滿電解液的電解槽中通入直流電,水分子在電極上發生電化學反應,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 太陽能分解水 構建一片「氫農場」
    他們提出並驗證了一種新的太陽能分解水規模化制氫策略——「氫農場」策略,並使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效率創世界紀錄。「氫農場」策略類似於農場種莊稼,春天大面積播種後,利用光合作用過程把太陽能儲存在莊稼裡,等秋天莊稼成熟後再把糧食集中收割起來。「太陽能光催化來分解水制氫是被國際上認為非常理想的生產綠色氫能的過程。」
  • 氫燃料電池車是怎麼一回事
    報導中稱,一家名為青年汽車的公司,可以運用車載水解制氫技術,實現車載水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加水即可行駛。事實上,這並不是「水氫燃料車」第一次出現在公共視野。  那麼,汽車加水真的就能跑起來?氫燃料電池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實際上,水氫發動機南陽下線一事,背後則是全國各地不斷加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力度,正在掀起一股全新的建設熱潮。
  • 中國氫能聯盟:2030年左右,電解水制氫將成有效供氫主體
    該白皮書介紹稱,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主要有鹼性水電解槽(AE)、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PEM)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槽(SOE)。其中,鹼性電解槽技術最為成熟,生產成本較低,國內單臺最大產氣量為1000立方米/小時;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流程簡單,能效較高,國內單臺最大產氣量為50立方米/小時,但因使用貴金屬電催化劑等材料,成本偏高;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槽採用水蒸氣電解,高溫環境下工作,能效最高,但尚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