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 12:30:08
智通財經網人類與腫瘤抗爭已逾幾個世紀,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的「免疫治療法」被認為是腫瘤治療領域的第三次革命。如何用「免疫治療法」和其它創新性的治療方法對抗這一人類頑疾?
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3日,國內外頂尖專家齊聚深圳,就創新性腫瘤治療策略展開研討。
本次創新性腫瘤治療策略國際會議由深圳市李偉波慈善基金會、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腫瘤中心、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中國基因集團(香港)共同主辦。
這是繼James P. Allison、Tasuku Honjo兩位科學家的腫瘤「免疫治療法」獲得2018年諾貝爾獎之後,國際腫瘤研究及臨床治療領域的頂級專家們就創新性腫瘤治療的又一次大腦風暴、思想盛宴。
國內外大咖雲集深圳
「現代生物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為我們最終攻克腫瘤診治這一世界性醫學難題提供了可能。幹細胞、腫瘤免疫治療、腫瘤靶向治療、腫瘤生物治療,基因測序、基因細胞治療等的發展和應用為腫瘤診治開闢了廣闊空間,展現了嶄新的前景。」 深圳市李偉波慈善基金會創始人、香港萬利加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偉波在致辭中對腫瘤治療新方式滿懷希望。
圖:深圳市李偉波慈善基金會創始人、香港萬利加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偉波
在會議上,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聯合主任Michael R. Green教授發表了主題為《通過AAV9載體進行有效、安全及可逆的分泌性腫瘤抑制蛋白遞送以治療癌症》的演講。
在Green 教授的研究中,他從基因治療的幾種方法中(即基因替代,基因靜默,基因添加,基因編輯修復等)選擇了基因添加的手段,對非遺傳性基因突變所引起的癌症,用病毒載體遞送可殺傷腫瘤細胞的細胞因子以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聯合主任、紅瑞基因治療中心主任高光坪教授發表了《基因與細胞療法-通往今天和未來的道路》的演講。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和分子、細胞與癌症生物學助理教授克萊格·希爾博士 Craig J. Ceol發表了《靶向黑色素瘤中配體依賴性細胞生存的研究》的演講。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分子、細胞和癌症生物學教授盧西奧.卡斯蒂利亞博士將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靶向治療做了介紹。此外,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血管外科主任路易斯 M. 梅西納醫學博士還將就肥胖與患癌風險的分子機理和新型治療方向做報告。
與此同時,國內在腫瘤臨床治療方面卓有建樹的專家也參與了此次會議,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前副校長魏於全教授,以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肺部腫瘤中心主任盧鈾教授、深圳羅湖醫院集團孫喜琢院長。
腫瘤治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免疫療法以及新的研究方向成為國內外專家們探討的重點。「我們把免疫細胞的功能重新激活,然後起到殺傷癌細胞的作用,而不是用外來的化學或者物理方法去殺傷癌細胞,所以從有效性和安全性來講,免疫治療比起放療和化療要更有效、更安全。」美國基因與細胞學會主席、美國麻省大學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主任高光坪教授說。
圖: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聯合主任、紅瑞基因治療中心主任高光坪教授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部腫瘤科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盧鈾介紹稱,在目前臨床應用中,免疫治療的一個策略和最大進展就是PD-1/PDL-1免疫療法。該免疫療法是通過PD-1或PD-L1蛋白質抗體,抑制PD-1和PD-L1的信號通路,從而恢復T細胞的正常識別和防禦攻擊功能,殺死腫瘤細胞,這也是當前備受矚目的新一代抗腫瘤療法,旨在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細胞。
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有5個抗PD-1或PD-L1單抗藥物上市。今年6月,首個以PD-1單抗藥物「歐狄沃」也獲批在我國上市。不過,PD-1或PD-L1免疫治療的費用非常貴,一個病人一個月大概花費是3-4萬元,這對一般的家庭來講非常昂貴。為此,我國也在加快PD-1/PD-L1 抗體藥的研發,目前在研的企業也超過10家。據悉,國產的PD-1/PD-L1類藥物也很快就能獲批上市,屆時將大幅降低腫瘤患者的費用。
不過,高光坪強調稱: 「千萬別以為有了這個治療,癌症就解決了。」 實際上,針對大部分腫瘤,單藥使用PD-1抗體的有效率非常低,只有10%-20%。所以,腫瘤的治療還有很長的路。他介紹,目前全球科學家都在關注如何提高免疫治療的有效率,都在做各種嘗試,其中,一個最簡單的策略就是聯合治療,比如聯合化療,聯合靶向藥物等,都有可能提高PD-1免疫療法的療效。
會議的最後,參會的殘友集團創始人鄭衛寧、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總監、IPS首席科學家李陶、高光坪教授、麥可.格林博士、羅湖醫院集團腫瘤內科主任高文斌等專家還就創新性腫瘤治療進行了互動。
明年繼續開展愛滋病、先天性眼盲症峰會
本次創新性腫瘤治療策略國際會議是一次科學家們的研究與臨床治療的深度結合。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基因集團(香港)與羅湖醫院集團作為此次會議的主辦方,早已開展了多方面的合作。
會議期間,智通財經APP對羅湖醫院集團與中國基因集團(香港)的相關負責人作了採訪。羅湖醫院集團院長孫喜琢表示:「全球在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已經做了很多基礎研究,但與美國相比,我國對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和創新藥物的審批速度仍比較忙,專利也少了很多。我們希望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國家相關部門能夠儘快出臺相關規範,把細胞免疫療法作為一個常規的治療手段,提高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對於舉辦此次會議的初衷,中國基因集團(香港)coo徐愈富向智通財經APP表示,主要的目的就是引進一些國外的頂尖專家,來跟我們國內的專家做一些交流,同時也是想引進國外的一些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包括最先進的科研成果給國內,為廣大的患者服務,為人類的健康做服務。
當被問及後續是否還有此類會議時,徐愈富明確表態「明年還有兩個活動,一個是愛滋病的峰會,第二個就是先天性眼盲症的峰會,也在深圳舉辦。」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