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PD-1/PDL-1免疫療法有神效?專家告訴你真相

2021-01-09 深圳智通財經
要聞 腫瘤PD-1/PDL-1免疫療法有神效?專家告訴你真相

2018年12月4日 12:30:08

智通財經網

人類與腫瘤抗爭已逾幾個世紀,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的「免疫治療法」被認為是腫瘤治療領域的第三次革命。如何用「免疫治療法」和其它創新性的治療方法對抗這一人類頑疾?

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3日,國內外頂尖專家齊聚深圳,就創新性腫瘤治療策略展開研討。

本次創新性腫瘤治療策略國際會議由深圳市李偉波慈善基金會、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腫瘤中心、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中國基因集團(香港)共同主辦。

這是繼James P. Allison、Tasuku Honjo兩位科學家的腫瘤「免疫治療法」獲得2018年諾貝爾獎之後,國際腫瘤研究及臨床治療領域的頂級專家們就創新性腫瘤治療的又一次大腦風暴、思想盛宴。

國內外大咖雲集深圳

「現代生物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為我們最終攻克腫瘤診治這一世界性醫學難題提供了可能。幹細胞、腫瘤免疫治療、腫瘤靶向治療、腫瘤生物治療,基因測序、基因細胞治療等的發展和應用為腫瘤診治開闢了廣闊空間,展現了嶄新的前景。」 深圳市李偉波慈善基金會創始人、香港萬利加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偉波在致辭中對腫瘤治療新方式滿懷希望。

圖:深圳市李偉波慈善基金會創始人、香港萬利加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偉波

在會議上,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聯合主任Michael R. Green教授發表了主題為《通過AAV9載體進行有效、安全及可逆的分泌性腫瘤抑制蛋白遞送以治療癌症》的演講。

在Green 教授的研究中,他從基因治療的幾種方法中(即基因替代,基因靜默,基因添加,基因編輯修復等)選擇了基因添加的手段,對非遺傳性基因突變所引起的癌症,用病毒載體遞送可殺傷腫瘤細胞的細胞因子以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聯合主任、紅瑞基因治療中心主任高光坪教授發表了《基因與細胞療法-通往今天和未來的道路》的演講。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和分子、細胞與癌症生物學助理教授克萊格·希爾博士 Craig J. Ceol發表了《靶向黑色素瘤中配體依賴性細胞生存的研究》的演講。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分子、細胞和癌症生物學教授盧西奧.卡斯蒂利亞博士將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靶向治療做了介紹。此外,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血管外科主任路易斯 M. 梅西納醫學博士還將就肥胖與患癌風險的分子機理和新型治療方向做報告。

與此同時,國內在腫瘤臨床治療方面卓有建樹的專家也參與了此次會議,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前副校長魏於全教授,以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肺部腫瘤中心主任盧鈾教授、深圳羅湖醫院集團孫喜琢院長。

腫瘤治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免疫療法以及新的研究方向成為國內外專家們探討的重點。「我們把免疫細胞的功能重新激活,然後起到殺傷癌細胞的作用,而不是用外來的化學或者物理方法去殺傷癌細胞,所以從有效性和安全性來講,免疫治療比起放療和化療要更有效、更安全。」美國基因與細胞學會主席、美國麻省大學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主任高光坪教授說。

圖: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李偉波罕見病研究中心聯合主任、紅瑞基因治療中心主任高光坪教授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部腫瘤科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盧鈾介紹稱,在目前臨床應用中,免疫治療的一個策略和最大進展就是PD-1/PDL-1免疫療法。該免疫療法是通過PD-1或PD-L1蛋白質抗體,抑制PD-1和PD-L1的信號通路,從而恢復T細胞的正常識別和防禦攻擊功能,殺死腫瘤細胞,這也是當前備受矚目的新一代抗腫瘤療法,旨在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細胞。

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有5個抗PD-1或PD-L1單抗藥物上市。今年6月,首個以PD-1單抗藥物「歐狄沃」也獲批在我國上市。不過,PD-1或PD-L1免疫治療的費用非常貴,一個病人一個月大概花費是3-4萬元,這對一般的家庭來講非常昂貴。為此,我國也在加快PD-1/PD-L1 抗體藥的研發,目前在研的企業也超過10家。據悉,國產的PD-1/PD-L1類藥物也很快就能獲批上市,屆時將大幅降低腫瘤患者的費用。

不過,高光坪強調稱: 「千萬別以為有了這個治療,癌症就解決了。」 實際上,針對大部分腫瘤,單藥使用PD-1抗體的有效率非常低,只有10%-20%。所以,腫瘤的治療還有很長的路。他介紹,目前全球科學家都在關注如何提高免疫治療的有效率,都在做各種嘗試,其中,一個最簡單的策略就是聯合治療,比如聯合化療,聯合靶向藥物等,都有可能提高PD-1免疫療法的療效。

會議的最後,參會的殘友集團創始人鄭衛寧、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總監、IPS首席科學家李陶、高光坪教授、麥可.格林博士、羅湖醫院集團腫瘤內科主任高文斌等專家還就創新性腫瘤治療進行了互動。

明年繼續開展愛滋病、先天性眼盲症峰會

本次創新性腫瘤治療策略國際會議是一次科學家們的研究與臨床治療的深度結合。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基因集團(香港)與羅湖醫院集團作為此次會議的主辦方,早已開展了多方面的合作。

會議期間,智通財經APP對羅湖醫院集團與中國基因集團(香港)的相關負責人作了採訪。羅湖醫院集團院長孫喜琢表示:「全球在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已經做了很多基礎研究,但與美國相比,我國對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和創新藥物的審批速度仍比較忙,專利也少了很多。我們希望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國家相關部門能夠儘快出臺相關規範,把細胞免疫療法作為一個常規的治療手段,提高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對於舉辦此次會議的初衷,中國基因集團(香港)coo徐愈富向智通財經APP表示,主要的目的就是引進一些國外的頂尖專家,來跟我們國內的專家做一些交流,同時也是想引進國外的一些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包括最先進的科研成果給國內,為廣大的患者服務,為人類的健康做服務。

當被問及後續是否還有此類會議時,徐愈富明確表態「明年還有兩個活動,一個是愛滋病的峰會,第二個就是先天性眼盲症的峰會,也在深圳舉辦。」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學者又發現2個能預測PD-1神效的基因
    截止目前,已經發現了眾多與PD-1抗體治療相關的基因:有一些基因突變預示著PD-1抗體治療有神效;有一些基因突變預示著PD-1抗體治療療效打折扣;有一些基因突變預示著PD-1抗體治療可能出現爆發進展;有一些基因突變預示著
  • 腫瘤免疫治療先驅陳列平 世界欠你一個諾貝爾
    作為腫瘤免疫治療先驅的陳列平老師,終究還是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腫瘤免疫治療先驅 除了宣傳原因,陳老師未獲得諾貝爾獎也是和一項規定有聯繫。諾貝爾獎的獲獎者是不能超過三個的,陳老師發現的是PDL-1,實際上還有一個分子叫PDL-2,是另一個美國人發現的,有可能評獎委員考慮到是不是配體都能得獎的話,是不是有更多的人都能得獎,也不符合諾獎的規則;但是我覺得陳老師的貢獻是開創了一個新的腫瘤免役治療的一個方向,推動了pd-1和pdl-1的單抗成藥,對腫瘤免疫治療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所以我覺得這個諾獎其實應該有陳老師一份。
  • pd-1抑制劑有哪些,pd-1產品三大特點
    了解pd-1抑制劑前,先來科普一下PD-1是什麼?PD-1是一種存在於T細胞表面上的蛋白,通常可以讓免疫細胞無法正常運轉,從而無法及時有效地清除人體內高微衛星不穩定性的腫瘤,這類腫瘤有數百甚至數千個突變,從而導致腫瘤全身轉移。
  • 為何PD1-PDL1療法對有的癌症病人無效?
    PD-1全稱為程序性死亡受體1,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為CD28超家族成員。PD-L1全稱為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是大小為40kDa的第一型跨膜蛋白。 PD1-PDL1免疫療法是當前備受矚目的新一代抗腫瘤療法,旨在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細胞。
  • 聯合PD-1/PD-L1療法 哪些靶點受到關注?
    靶向PD-1/PD-L1免疫檢查點蛋白的抗體無疑是癌症免疫療法中最為成功的藥物類型之一。目前全球已經有10款靶向PD-1/PD-L1的單克隆抗體獲批上市,其中6款獲得美國FDA的批准。這些抗體至今總計獲得67項FDA的批准,治療17種不同癌症類型,以及兩項「不限癌種」的適應症。PD-1/PD-L1抑制劑的未來研發方向指向哪裡?
  • Science子刊:腫瘤靶向CD28雙特異性抗體可增強PD-1免疫療法的抗...
    幾種常見的癌症在抑制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方面有著值得注意的歷史。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是一種依靠T細胞的力量來殺死腫瘤的治療方法。這些研究性的雙特異性抗體旨在幫助克服癌細胞抵抗性。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癌症治療方式,它依賴於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藥物。這類療法旨在通過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它的T細胞---參與識別和攻擊惡性腫瘤細胞來治療多種形式的癌症。派姆單抗(Keytruda)是一種有助徹底改變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藥物,它就是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 PD-1/PD-L1檢查點抑制腫瘤引流淋巴結中的T細胞免疫
    PD-1/PD-L1檢查點抑制腫瘤引流淋巴結中的T細胞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4 23:01:47 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Joachim G.
  • 針對PD-1的免疫檢查點療法(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最新研究...
    2018年10月2日/生物谷BIOON/---昨天(北京時間10月1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James P.Allison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學的Tasuku Honjo教授因發現抑制負向免疫調節的新型癌症療法(前者發現針對CTLA-4的免疫檢查點療法,後者發現針對PD-1的免疫檢查點療法)而獲得此獎。
  • 專家解讀細胞免疫治療:新一代療法可能會延長滑膜肉瘤患者生命
    5月4日下午,腫瘤精準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權威專家、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合成生物學應用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執行主任黃衛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魏則西生前採用的DC-CIK細胞療法作為一種腫瘤晚期治療輔助療法,對腫瘤疾病治療有一定療效,但效果因人而異,而魏則西若能嘗試新一代的TCR-T等經過工程化改造的精準細胞免疫療法,「他的生命有可能會大大延長」,已經有文獻報導TCR-T
  • 消化道腫瘤免疫治療全覽:國產PD-1 VS 進口PD-1
    近年來,隨著免疫治療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PD-1/PD-L1免疫藥物治療。免疫治療也逐漸從後線走向前線、從二線走向一線。多款進口PD-(L)1除了獲得FDA批准的多種適應症外,在國內也已獲批上市!當然,除了進口PD-(L)1之外,國產PD-(L)1也後浪十足,在腫瘤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臨床療效!
  • 維港健康:pd-1藥物keytruda香港哪裡有賣
    2018年7月8日,據記者從維港健康了解到的消息,PD—1抑制劑Opdivo在經過大半年的臨床試驗及審核流程後,正式獲批上市。  這一消息,無疑讓民眾對於腫瘤免疫藥物的興趣提升了不少。說到腫瘤免疫藥物,就不得不提到廣譜抗癌藥物Keytruda。美國前總統卡特因這款藥物治癒癌症,讓其在坊間名聲大噪。
  • 百花齊放的PD-(L)1聯合療法,紅海中的一片藍海
    1)抑制劑代表了新藥史上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類藥物,即免疫腫瘤學(IO,immune-oncology)藥物,通常稱為腫瘤免疫治療藥物。ORR第二高的腫瘤群組是免疫原性較高的腫瘤,如黑色素瘤、肺癌、肝癌和腎癌。另外一些腫瘤,如前列腺癌、結直腸癌和卵巢癌只有有限的T細胞浸潤,被認為是免疫排斥,因此PD-(L)1單抗單藥治療這些腫瘤的ORR相對較低。
  • TIL免疫細胞療法:擊退腫瘤重燃生的希望!
    201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導的一款新型的免疫療法震驚了整個腫瘤界,因為這款療法令致命的晚期KRAS突變的結直腸癌患者肺部7個轉移病灶全部消退。如今,這款療法在實體腫瘤中驚豔的臨床數據已讓它聲名鵲起,成為最具潛力的實體腫瘤細胞免疫療法,並且有望上市。
  • 概述免疫治療的起源與發展史(上)_PD-1/PD-L1_nivolumab_CTLA-4...
    最早的腫瘤免疫治療案例可以追溯到1893年,紐約骨科醫生William Coley意外地發現,骨肉瘤患者在手術切除腫瘤後被化膿性鏈球菌感染能夠導致癌症消退,這是感染促進免疫反應從而治癒癌症的實例;溶瘤病毒治療更是一種具有上百年研究歷史的免疫治療策略,但是長期以來成效甚微,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進步、病毒改造技術的完善,溶瘤病毒療法才有了進展。
  • 默沙東PD-1免疫療法Keytruda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顯著...
    2016年6月21日/生物谷BIOON/--美國製藥巨頭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公布了PD-1免疫療法Keytruda(pembrolizumab)一項關鍵III期臨床研究(KEYNOTE-024)的積極數據
  • 糞便移植逆轉PD-1耐藥:真的有效!你敢嘗試麼?
    的療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大劑量廣譜抗生素的使用會讓PD-1抗體、PD-L1抗體、CTLA-4抗體等免疫治療的療效大打折扣;免疫治療有效的人群和無效的人群,腸道菌群的種類、數目和比例構成大有不同;在小鼠試驗中,將那些免疫治療有效的老鼠糞便移植到那些原本對免疫治療無效的老鼠體內,那些原本對免疫治療無效的老鼠,變成對免疫治療有效。
  • 默沙東PD-1免疫療法Keytruda終獲NICE批准
    最近,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發布新的指南草案,支持將默沙東PD-1免疫抑制劑Keytruda用於英國國家衛生服務系統(NHS),用於腫瘤PD-L1表達呈陽性且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化療方案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以及攜帶EGFR或ALK陽性腫瘤突變患者的針對性治療。
  • PD-1耐藥後怎麼辦?新型TILs療法再為生命續航
    當從這些患者體內的腫瘤病灶中提取出抗癌能力超強的TILs細胞,並在體外擴增培養成數十億有著精準殺傷能力的免疫大軍,回輸到體內作戰時,大部分患者在首次TIL治療後進行 CT掃描就開始出現明顯的腫瘤消退。 這項試驗共有32名患者參加,最終有16名患者接受TILS治療,其中12名患者可以評估。
  • PD-1耐藥後怎麼辦?大名鼎鼎的TILs療法再為生命續航
    當從這些患者體內的腫瘤病灶中提取出抗癌能力超強的TILs細胞,並在體外擴增培養成數十億有著精準殺傷能力的免疫大軍,回輸到體內作戰時,大部分患者在首次TIL治療後進行 CT掃描就開始出現明顯的腫瘤消退。這項試驗共有32名患者參加,最終有16名患者接受TILS治療,其中12名患者可以評估。在平均隨訪1.4年時,3名患者病情緩解,其中兩名完全緩解,並且已超過一年。
  • PD-1和PD-L1有什麼區別?哪個對於肝癌患者更好?
    PD-1和PD-L1有什麼區別?哪個對於肝癌患者更好?相比起傳統的癌症治療手段,免疫療法是較為安全的新療法。  PD... 摘要:   近幾年來,PD-1/PD-L1抑制劑在腫瘤癌症治療領域中備受關注的明星藥物。相比起傳統的癌症治療手段,免疫療法是較為安全的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