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又發現2個能預測PD-1神效的基因

2020-07-28 咚咚腫瘤科

截止目前,已經發現了眾多與PD-1抗體治療相關的基因:

  • 有一些基因突變預示著PD-1抗體治療有神效
  • 有一些基因突變預示著PD-1抗體治療療效打折扣
  • 有一些基因突變預示著PD-1抗體治療可能出現爆發進展
  • 有一些基因突變預示著PD-1抗體治療原發耐藥

歡迎大家複習咚咚癌友圈一年多前發布的舊文章:確保安全,鎖定神效:四類基因突變,幫你精準使用PD-1!

在當初的文章裡,預示著PD-1抗體治療有神效的敏感基因突變主要羅列了:BRCA、ATM、P53、POLE、POLD、PRBM1、MSI。

近期,中國的兩個研究團隊,又發現了兩個全新的可以預測PD-1抗體神效的基因突變。

攜帶TERT突變:有效率提高2倍,生存期明顯延長

今年的6月底,上海肺科醫院的周彩存教授和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張力教授團隊聯合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成果:攜帶TERT基因突變的患者,對PD-1免疫治療有神效。

該研究首先發現,TERT突變在所有實體瘤中的陽性率大約是6.7%,在甲狀腺癌中最高60.2%。相比於早期腫瘤,晚期腫瘤中TERT突變陽性率更高,分別是5.5%和15.2%。

此外,TERT突變的患者,腫瘤突變負荷TMB相對而言更高,分別是6-9個突變/MB和17-20個突變/Mb。

在所有人群中,攜帶TERT突變的患者,生存期更短,中位總生存期分別是113個月和38個月。

這意味著TERT突變的患者,惡性程度更高,更難治療。

不過,在521名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中,TERT突變的患者,相比於TERT無突變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也明顯更長,分別是24個月和17個月。兩者相比較,說明TERT突變的患者,對免疫治療更加敏感,更適合接受免疫治療。

中國學者又發現2個能預測PD-1神效的基因

此外,該研究還專門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統計了PD-1抗體治療的有效率:

TERT突變的患者有效率明顯更高(35.4%vs 17.4%)、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時間更長(8.8個月vs 3.1個月)。

至於為何TERT突變的患者,免疫治療療效更好,進一步的研究顯示:TERT突變患者,腫瘤微環境中有更豐富的CD8陽性抗癌T細胞浸潤。

因此,結合上述大數據和機理分析,我們有理由相信,TERT突變的患者,是更加適合接受PD-1抑制劑治療的優勢人群。

NOTCH突變:有效率提高2.2倍,死亡風險下降44%

與上述研究類似,來自湖北省腫瘤醫院、武漢協和醫院的教授聯合梅奧診所的華人教授,利用多個公開資料庫及自身臨床數據匯總在一起,分析了1557名接受PD-1抑制劑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相關資料,結果發現:NOTCH突變的患者,對PD-1抑制劑免疫治療有神效。

首先在58名接受PD-1抑制劑治療的中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研究者發現NOTCH突變與更好的療效密切相關:NOTCH突變患者有效率超60%,而野生型患者的有效率不足12%,差距相差5倍。

當然,上述只是小規模數據,為了驗證上述結論的可靠性,研究者找到了另外4個合計超過1450人的大型資料庫。

在這4個大型資料庫中,NOTCH突變的陽性率在4.12%-6.72%之間,總體而言陽性率在5%左右吧。而將4個資料庫的患者信息合併在一起,統計運算後發現:

NOTCH突變可以將PD-1抑制劑的有效率提高2.2倍,疾病進展的風險下降39%,患者死亡的風險降低44%

後續深入研究表明:NOTCH突變的患者,腫瘤突變負荷TMB更高且抗癌免疫細胞浸潤更多。

中國學者又發現2個能預測PD-1神效的基因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與PD-1抗體治療相關的基因會被發現,這些基因信息將為免疫治療提供更加全面的療效預測!



參考文獻:

[1]. Identificationof Deleterious NOTCH Mutation as Novel Predictor to Efficacious Immunotherapyin NSCLC.Clin Cancer Res 2020Jul 15;26(14):3649-3661.

[2]. Pan-canceranalysis identifies TERT alterations as predictive biomarkers for 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treatment.ClinTransl Med 2020 Jun 20. doi:10.1002/ctm2.109

相關焦點

  • 腫瘤PD-1/PDL-1免疫療法有神效?專家告訴你真相
    要聞 腫瘤PD-1/PDL-1免疫療法有神效?該免疫療法是通過PD-1或PD-L1蛋白質抗體,抑制PD-1和PD-L1的信號通路,從而恢復T細胞的正常識別和防禦攻擊功能,殺死腫瘤細胞,這也是當前備受矚目的新一代抗腫瘤療法,旨在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細胞。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有5個抗PD-1或PD-L1單抗藥物上市。今年6月,首個以PD-1單抗藥物「歐狄沃」也獲批在我國上市。
  • 賈建平教授團隊在Brain 上發文,發現4個AD新風險基因位點並構建發病預測模型
    (GWAS)研究發現了4個與阿爾茨海默病(AD)相關的新風險基因位點,利用風險位點建立了AD預測模型,在隊列研究中進行了驗證,能夠有效地對AD的發病進行預測。GWAS研究通過病例對照分析能夠發現與AD有關的風險基因,這些基因影響了AD的病理改變和疾病進程,包括脂質代謝、炎症、先天免疫、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和清除等,對AD預測有重要意義。然而既往報導的AD相關GWAS研究多是在歐美國家進行的,中國在該領域尚屬空白。
  • pd-1抑制劑有哪些,pd-1產品三大特點
    了解pd-1抑制劑前,先來科普一下PD-1是什麼?PD-1是一種存在於T細胞表面上的蛋白,通常可以讓免疫細胞無法正常運轉,從而無法及時有效地清除人體內高微衛星不穩定性的腫瘤,這類腫瘤有數百甚至數千個突變,從而導致腫瘤全身轉移。
  • DNA甲基化成為PD-1免疫治療最新預測標誌物
    通過腫瘤組織DNA的Infinium MethylationEPIC Array 全基因組850K甲基化晶片分析,發現有301個CpGs的甲基化水平與NSCLC患者接受PD-1阻斷治療的臨床響應顯著相關。
  • 科學家發現基因變體 或能預測人的離世時間
    然而,這樣的事情可能就會發生了,而發出這樣預言的其實是一種控制人體生理節律的基因,因為臨近死亡時,人的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這也許就是死神的預言吧。  基因「開關」決定了我們身體的很多特徵,包括頭髮顏色、血型等等,而且對於某些疾病非常敏感。現在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一種能夠決定更加怪異事情的基因:一個人可能離世的時間。
  • 新發現32個乳腺癌相關基因位點!提升風險預測能力
    領銜的Nilanjan Chatterjee教授表示:「此次分析得出的結果讓我們對區分不同乳腺癌亞型的生物學有了更深的理解,還提高了我們預測乳腺癌風險的能力,甚至是預測某些特定亞型的風險。」全面評估不同亞型的風險基因,可以幫助女性提前了解自己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並且有助於提供更精準的個體化預防和治療決策,讓風險評分較高的女性有機會通過更頻繁地癌症篩查達到早發現、早診斷,而風險較低的則可以避免過度治療或有害治療。
  • 最新發現:人類死亡時間或由基因可預測
    意外發現基因變異據英國《每日郵報》19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該基因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類的生物鐘,不僅影響心臟病、中風等急性病發病的時間,甚至能預測一個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死亡。這一成果發表在2012年11月《神經學年鑑》雜誌上。該發現衍生自另一項關於老年人睡眠周期的研究。
  • 中國學者在西藏墨脫髮現2個兩棲類新物種
    據中科院網站12月2日消息,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地貌複雜,海拔差異大,生境類型多樣,擁有從熱帶雨林到高寒流石灘的幾乎所有植被類型,熱量充足,雨量充沛,這樣的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近年來,我國學者在墨脫縣境內已發現了多個兩棲類新物種,暗示了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水平仍被低估。
  • pd-1抑制劑 Keytruda(K藥)在大陸獲批上市
    據了解,今年2月,中國食品藥品監督局(CFDA)受理了pd-1抑制劑Keytruda的上市申請。經過5個多月的等待,終於,在7月25日,迎來CFDA正式批准pd-1抑制劑Keytruda上市的好消息,這無疑給很多內地患者帶來了希望。
  • 同樣基因編輯技術,為什麼2位學者獲得諾獎,中國賀建奎被痛罵?!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如果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上帝的手術刀「,可能治越癌症、復活滅絕生物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是利用細菌身上,能對外來基因片段產生」記憶「的後天免疫系統,瞄準特定基因進行編輯的生物技術
  • 聯合PD-1/PD-L1療法 哪些靶點受到關注?
    2020年臨床試驗數目翻倍,組合療法成為臨床試驗主流截至2020年9月,總計約4400個臨床試驗在檢驗抗PD-1/PD-L1單克隆抗體,其中3674個臨床試驗處於活躍狀態。與2017年9月的統計相比,臨床試驗數目提高了3倍。
  • 中國學者在西藏墨脫髮現2個兩棲類新物種[組圖]
    中國網訊 據中科院網站12月2日消息,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地貌複雜,海拔差異大,生境類型多樣,擁有從熱帶雨林到高寒流石灘的幾乎所有植被類型,熱量充足,雨量充沛,這樣的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近年來,我國學者在墨脫縣境內已發現了多個兩棲類新物種,暗示了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水平仍被低估。
  • 基因檢測 真能幫我們預測智商嗎?
    所以,當前所有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檢測的內容都只是單鹼基突變,所有的解讀,也是基於人基因上某一個字母的不同。30億分之一的不同,對於某些疾病來說,的確能給出先知性的預測,例如乳腺癌易感性的檢測,美國FDA已經批准了基因檢測公司23rd and me,基於BRAC1基因上的差別,預測乳腺癌風險。
  • Kaggle比賽入門——房價預測
    訓練數據集包括1460個樣本、80個特徵和1個標籤。train_data.shape # 輸出 (1460, 81)測試數據集包括1459個樣本和80個特徵。我們需要將測試數據集中每個樣本的標籤預測出來。
  •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本文針對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 NSCLC 臨床進展進行綜述。正文肺癌為患病率、致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2018 年肺癌新發患者預估佔所有腫瘤的 11.6%,死亡患者佔所有腫瘤的 18.4%[1],均以非小細胞肺癌(NSCLC)為主。目前,晚期 NSCLC 標準化療緩解率、生存期延長有限,能接受基因靶向治療的患者範圍小且後期耐藥不可避免[2]。
  • 哪類膠質母細胞瘤能明顯獲益於PD-1免疫治療?基因測序能找到答案
    反應組人群的診斷標準為滿足下面任何一條:1)PD-1抑制劑治療後進行手術切除的組織樣本大部分只表現出炎性反應,很少或沒有腫瘤細胞存在(可能表現出假性進展);2)至少6個月內MRI顯示腫瘤體積維持穩定或者持續縮小。
  • 中國學者新發現:母親遺傳的基因功能改變罕見病有望被阻斷
    中國醫學專家發現,卵子基因沒有改變,但基因功能發生變化,出生的寶寶獲得母親遺傳罕見病的概率大大增加。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17日電 (陳靜 袁蕙芸)哺乳動物的卵子既攜帶了遺傳信息,又攜帶了特定的表觀遺傳信息。這些信息將跨代傳遞,對於個體發育和疾病發生、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
  • 通過卵巢超聲圖像預測生殖系BRCA1-2狀態放射基因組學
    通過卵巢超聲圖像預測生殖系BRCA1-2狀態放射基因組學:一項假說生成研究(探針研究)放射基因組學是放射組學的一種特殊應用,其成像特徵與基因組圖譜相聯繫。我們的目標是開發一種基於卵巢超聲圖像的放射基因組學模型,用於預測健康卵巢婦女的種系BRCA1/2基因狀態。從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總共有255名患者接受了生殖系BRCA1/2測試和盆腔超聲檢查,記錄了正常的卵巢。通過相關分析進行單變量分析的特徵選擇。
  • 時序分析與預測完全指南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第一個值和第 24 個值具有很高的自相關性。同樣,第 12 個值和第 36 個觀測值也高度相關。這意味著我們將在每 24 個時間單位中找到一個非常相似的值。 注意,這個圖看起來像正弦函數。這是季節性的徵兆,你可以通過在上面的圖中找到 24 小時的周期來找到它的價值。
  • 維港健康:pd-1藥物keytruda香港哪裡有賣
    2018年7月8日,據記者從維港健康了解到的消息,PD—1抑制劑Opdivo在經過大半年的臨床試驗及審核流程後,正式獲批上市。  這一消息,無疑讓民眾對於腫瘤免疫藥物的興趣提升了不少。說到腫瘤免疫藥物,就不得不提到廣譜抗癌藥物Keytruda。美國前總統卡特因這款藥物治癒癌症,讓其在坊間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