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牙韓翔
如果把網際網路時代的流量視為陽光,自然生態之中的物種需要依靠它來生長,那麼你或許可以更好地理解當下網際網路與商業社會的態勢。公域流量是強者的「手段」,它們能夠用入場費獲得更多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做到流量的寡頭競爭;而陽光普照,讓生態之中的各個物種都能夠完好成長,則更像是私域流量的意義。
自然界中有無數的生態系統,有的物競天擇,有的陽光普照,但唯有一個良性的內在循環,這個生態系統才能夠得以可持續地成長。 而騰訊廣告眼下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建立這樣一個陽光普照的生態系統,並不斷進化。
這是一個好時機。
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曾認為,對於整個人類史而言,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些轉瞬即逝的信息,而是不斷發展和變革的媒介本身。這些媒介改變著我們傳播和接收信息的方法,造就了我們生活方式的本身。
近60年過去之後,這樣的說法仍然佐證著社會發展的規律。尤其是在2020年,我們從未如此直觀地感受過生活變化的迅速與直接。疫情衝擊之下,社會生活與商業交易都陷入停滯,但企業自身強大的驅動力與商業社會的永動機制,也讓不少公司在面臨巨大挑戰時得以快速應對。
在當下,傳播媒介發生了變化,也改變了生活方式本身。麥克盧漢的觀點恰如其分地反應了後疫情時代的特性,在網際網路媒介愈發體現出絕對優勢時,企業渴望通過數位化變革,來重新在挑戰之中找回增長的動力。
但當企業們開始意識到數位化之重要性時,它們或許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數據顯示,網際網路月獨立設備數的增長大概只有3000多萬臺,流量增速也只有2.2%。人口紅利帶來的增長已經無法再持續,與黃金時代相比,如今網際網路的增長紅利已經無法如過去那般蓬勃。
「網際網路的上半場我們享受了人口紅利,我們關注的是人的數位化。下半場我們更關注行為的數位化,把人拉進來以後如何讓你留下來。」 騰訊公司副總裁欒娜在2020 Tencent IN 騰訊智慧營銷峰會上說,「整個網際網路已經進入到加時賽。」
騰訊公司副總裁欒娜在2020 Tencent IN 騰訊智慧營銷峰會上進行現場分享而加時賽的制勝關鍵,則是在網際網路與媒體帶來的諸多變革與創新之中,找到一種為己所用的方式去實現數位化,而這種方式就是整合。「加時賽中,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整合線上、線下的綜合能力。加時賽裡如何做深度融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她對界面新聞說。
「整合」如今已經滲透到商業社會數位化轉型的每個陣地,也包括了騰訊自己。在這次的騰訊智慧營銷峰會上,騰訊廣告第一次把自己的身份定義為「商業服務平臺」。在它的界定中,這樣服務平臺的姿態,能夠更好地為客戶在線上、線下連接騰訊全域用戶,實現品牌直營模式構建和全鏈路數位化營銷升級。
騰訊廣告,騰訊統一的商業服務平臺按照麥克盧漢說法,媒介的變化得以推動人類歷程的發展,那麼在眼下的商業社會之中,模式的變化則是一家公司或者一個行業變革與向好生長的開始,而最終它將反哺於商業社會,讓整個生態都得以進步。
進化中的騰訊廣告,也是這樣的故事。
為什麼能力的整合從未如此重要?
倘若從營銷生態中去細看媒介變化帶來的變革,那麼你會更為直觀地看到它是如何影響了整個商業社會。
代餐品牌Wonderland通過微信朋友圈廣告,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迅速提高知名度;奢侈品品牌通過微信小程序的建立,獲得了銷量的大幅提升,這是線下門店從未體現過的增速;元氣森林等新銳消費品牌,同樣通過社交平臺的流量運營,快速佔領市場。在過去,那些擁有百年歷史的品牌,通過長期渠道建設與品牌運營才能獲得的成就,在社交營銷時代,短短一兩年,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實現。
焦慮也正是如此開始蔓延。
部分還沒有跟上節奏的品牌需要摸清整個營銷生態發生的變化。在騰訊智慧營銷峰會欒娜的分享中,她同樣提到了這樣的變化。
首先,技術和工具給我們提供了可以把整個鏈條分析得更細的可能性,鏈條事實上並沒有變長,而是變得更細了;而在細分化之中,因為每個細分領域對應的服務商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服務商也不能叫代理公司了,開始有多樣化能力的公司形態出現。
基於這樣的細分化與多樣化,跨界融合的現象也愈發明顯。欒娜提到,也許因為生存,也許想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或者因為好奇心,很多公司在自己原有業務的基礎之上,都在不斷地發展周邊的能力,跨界融合的現象非常之明顯。
「不管是社交電商還是深度整合,還是企業數位化正在加強,事實上很多都在這個領域裡探索屬於自己,更適合自己的路徑。」 欒娜說。
營銷生態在自發地整合,這樣的變化也讓渴望利用它來實現商業增長的公司開始思考,自己如何利用好整合帶來的創新價值,來發揮出營銷生態的最大優勢。而騰訊這樣的平臺也在生態之中,開始自我的整合與進化。
進化之後,騰訊廣告會是什麼模樣?
在4月30日的時候,騰訊廣告進行了一次內部的結構調整。調整之後,騰訊廣告在客戶服務方面,根據生意鏈路、營銷場景與目標的整合歸類,劃分為了三個部門——行業一部與商品交易和零售相關;行業二部線上服務類;行業三部涉及線上線下垂直行業。
2020 Tencent IN 騰訊智慧營銷峰會欒娜在推動這個計劃的時候,無論從內部外部來看都面臨著一些不確定性。因為這樣的整合,原本在她的計劃中,需要兩三年的才能逐漸運轉起來。但欒娜最終決定,不如在疫情之後行業多變的這個契機一步到位。
只用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這樣的調整與整合變被騰訊廣告員工適應,並且運轉效率明顯提升。「現在這三個行業的劃分在我看來不光是合理性,而且得到一個特別好的整合,效率發揮的速度是超過過去想像的,還是非常成功的一個調整。」 欒娜對界面新聞說。
而出了內部運轉之外,這樣的劃分也讓騰訊廣告沉澱出了標準化的打法。譬如提供優質內容、品牌曝光能力、後鏈路的運營以及曝光歸因。
在欒娜眼中,騰訊廣告內部的變化僅僅只是進化的一部分。如何聯動生態當中的所有參與者,發揮騰訊的優勢為其賦能,才是更為長遠與可持續的過程。騰訊廣告已建成由品牌KA代理商、效果KA代理商、區域代理商所構成的服務商業務體系,並通過政策、運營、技術等多方面助力,為服務商可持續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我不想說這個生態全由騰訊來做,我希望這個生態是大家一起做的,而且這個競爭包括生態的多樣性,我是希望大家一起來百花齊放,所以過去的服務商劃分和適配體系已經不適用了。」她在接受採訪時說。
在這種變化之下,你將能看到生態所發揮的價值。因為調整之後,所有代理公司都是騰訊廣告的同盟,他們將並肩作戰。具體而言,騰訊能夠利用自己的技術和平臺能力,為代理公司續航,提供全方位的賦能。另外,騰訊也會對代理公司做一個發展周期的模型評估,讓整個生態能夠可持續地發展。
整合已經滲透進騰訊廣告進化過程中,並且能夠看大這種進化釋放出來的強大能力。除了升級服務團隊和強化生態建設之外,騰訊廣告還用戶連接和產品技術方面進行了整合提速,從投放能力、數據能力及行業解決方案上持續升級,釋能全鏈路數位化營銷。
騰訊廣告,生態之中的光速平方
媒介的變化著人類生活方式,而生態之中一家公司的變化也能夠為生態帶來積極力量。這樣你便能夠理解騰訊廣告為何把自己定義為「商業服務平臺」,因為它正在發揮出自己的平臺優勢,為生態之中的每個參與者——品牌主與上下遊代理公司——服務與賦能。
也因為這樣,騰訊廣告一直在強調品牌進行私域流量運營與管理。
欒娜用了一個比喻,來闡釋背後的緣由。公域流量如同陽光與養分,有能力購買流量的客戶如東北的松樹那般,雖然長得很高,吸收了足夠的陽光。但是有80%的客戶像蘑菇一樣在地上拿到20%的流量無法生長,想生長必須花更多錢,沒有辦法滿足自由商業模式。
「而我們更希望這個生態如同像亞馬遜森林一樣,不管是多小的細胞,都可以在這個生態裡面得到應有的養分和成長,等你長大的之後,陽光自然會照到你身上。」她說。
事實上,這便是生態的概念。在欒娜看來,騰訊廣告希望在生態中哪怕獲取一個流量,流量的轉化也能帶來商業上的收入,如同亞馬遜叢林生態之中,不管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都可以在生態裡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這也是生態和非生態的區別。
而對於公域流量,欒娜也一直強調生態中的公域流量要有厚度。這樣的厚度一定來自於生態自驅的能力。如同在騰訊建立的生態中,大家得以在其中自然生長,而不是平臺的強力扶持。在這樣的生態之中,品牌主可以在有厚度的公域流量下,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在真正有所有權的範圍內做運營,在欒娜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品牌私域。
除了品牌主,如前所述,騰訊廣告在進行調整之後,各個代理公司也能夠獲取養分,發揮自身驅動力,實現更多成長的可能性。最終,由騰訊、品牌主與各個代理公司所同生的生態,得以持續地向好發展。
麥克盧漢的理論中,媒介的改變之所以能夠帶來生活方式的轉變,是因為媒介改變著我們傳播和接收信息的方法。事實上,在一家公司如何能夠影響生態,因為它能夠扮演著「光速平方」這樣的角色,這也是騰訊廣告不斷進化的初衷所在。
不斷貼近交易的騰訊廣告營銷「質能方程式」這是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式」——質能等於質量乘光速的平方。而在欒娜看來,所謂的營銷,包括貼近交易的勢能,其實就是品牌內容與實體產品,在數字應用場景之中,以自己內核的東西乘以光速的平方。
「光速的平方是什麼?我們一定要找到海量的用戶,擁有全域鏈路的生態,才叫光速的平方。而我認為騰訊大的平臺和生態就是這個光速的平方,但如何把這個光速的平方用好就是大家能力和本事。」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