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全球首個MDM2-p53抑制劑獲CDE受理 但在國內它排第二

2021-01-13 健康一線視頻網

7月31日,根據新藥研發監測資料庫(CPM)顯示,羅氏MDM2-p53抑制劑「Idasanutlin片」的臨床申請獲CDE受理。

p53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廣泛的腫瘤抑制基因之一,其表達產物p53蛋白能促使癌細胞凋亡,從而防止癌變和腫瘤生長,另外還具有幫助細胞基因修復缺陷的功能,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

但p53基因經常發生變異,在約50%的人癌細胞中p53因為變異而導致p53蛋白失活。而其他蛋白與p53的相互作用,也是導致其正常生物功能喪失的主要原因。

MDM2(murine double mimute 2,雙微體2)是p53的一個最重要的抑制因子,當兩者結合的時候,會使p53蛋白降解, 活性降低,抑癌作用減弱。以MDM2-p53為靶點設計開發全新機制的抗腫瘤藥物,是當下全球腫瘤藥物研發領域熱點與重點之一。然而由於MDM2-p53蛋白相互作用的特殊性給小分子抑制劑的開發帶來相當大的困難,導致全球該領域的在研藥物屈指可數。除idasanutlin外,還有安進的AMG-232和諾華的HDM201等。

Idasanutlin(RG7388)是羅氏開發的全球首個強效口服MDM2蛋白抑制劑。Idasanutlin選擇性結合在MDM2表面的p53位點,將p53與MDM2隔離起來,導致p53穩定後細胞凋亡程序被激活,從而殺死癌細胞。

Idasanutlin結構式

Idasanutlin對人骨肉瘤細胞(SJSA-1)、人結腸癌細胞(HCT-116)和人結腸腺癌細胞(RKO)等攜帶野生型p53蛋白的癌細胞均呈現強抑制活力。Idasanutlin潛在適應症主要有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黑色素瘤、成神經細胞瘤、套細胞淋巴瘤等,這些癌症的特點是經常存在野生型p53,同時MDM2過量表達。

異種移植模型實驗表明,Idasanutlin聯用奧濱尤妥珠單抗(Obinutuzumab)能提高對癌細胞的抵抗力,但不影響奧濱尤妥珠單抗的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Idasanutlin聯用Venetoclax(CLL)時,其抗癌活性明顯升高,可有效抑制AML細胞生長和增殖;Idasanutlin與卵巢癌Rucaparib呈現協同作用,能降低Rucaparib的用量。另外體外實驗還發現,Idasanutlin對攜帶p53基因的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系和兒童神經母細胞瘤也有強效抑制活性。

根據新藥研發監測資料庫(CPM)顯示,Idasanutlin目前共開展了15項臨床研究,其中全球最高研發狀態為聯合阿糖胞苷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NCT02545283),並預計今年12月完成。

免費數據來源:藥分享Plus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研究的主要終點是p53野生型患者的總生存期(OS),次要終點為所有患者的OS。因為Idasanutlin的作用機製取決於p53蛋白,所以對於該試驗來說,將p53野生型患者的OS作為主要終點是很重要的。

復發或難治性AML是一種很難被治癒的疾病,其一線補救治療的緩解率會從初始治療的75%下降到40%,二線補救治療的緩解率僅15-20%。

此前在Ib期研究中,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Idasanutlin與阿糖胞苷聯合治療的療效並確定了合適的聯合用藥劑量。經過治療後,在75名接受聯合治療的AML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是33%,完全緩解(CR)29%,中位緩解持續時間達6.4個月。

但在Ib期研究中,沒有發現p53突變與緩解率之間存在顯著的統計學相關性,但在該實驗中,有一種研究趨勢表明p53突變狀態是陰性預測生物標誌物。當試驗結果分析僅限於p53野生型患者時,MDM2蛋白表達與CRc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為以後的實驗奠定了基礎。

另外,由於MDM2-p53類抑制劑為細胞周期依賴型,只有當細胞經歷至少兩個周期後其對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才漸顯著,而Bcl-2抑制劑可去除這種依賴性,使得細胞啟動死亡程加快。所有目前,羅氏已開展Idasanutlin與Bcl-2抑制劑Venetoclax聯合用於復發或難治性AML的臨床研究,現已進入II期。

在國內,亞盛醫藥同靶點藥物APG-115早在2017年7月就獲得CDE批准開展臨床,目前正在中國和美國進行針對 ACC(腺樣囊性腫瘤)和其他肉瘤患者的臨床I期試驗。APG-115 同時正在美國開展與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治療的臨床Ib/II試驗。

6月在2019年ASCO上,亞盛醫藥公布了APG-115的2項臨床試驗的最新數據。

APG-115用於晚期軟組織肉瘤治療的I期研究

初步數據顯示,APG-115對MDM2擴增和TP53-WT脂肪肉瘤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其安全性和PD效果與其他MDM2抑制劑一致。目前給藥方案的優化正在進行中。

APG-115用於晚期實體腫瘤治療的I期研究

APG-115顯示良好的耐受性,未出現不可控的不良事件。試驗通過APG-115作為口服單藥治療晚期實體腫瘤患者的研究,確定了最大耐受劑量及推薦II期劑量100mg。

原標題:羅氏全球首個MDM2-p53抑制劑來了!但在國內它排第二......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AKT激酶抑制劑獲受理 珍寶島創新藥研發取得進展
    珍寶島7月9日晚發布公告,其子公司哈爾濱珍寶製藥有限公司(簡稱「哈珍寶」)與藥明康德全資子公司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藥明康德」)共同進行研究開發的1類創新藥物AKT激酶抑制劑HZB0071日前獲得國家藥監局下發的《受理通知書》。
  • 重磅|首個P53突變抑制劑III期臨床失敗
    p53蛋白於1979年在SV40致瘤動物血清的免疫沉澱實驗中被鑑定到,但因最初鑑定的是其突變蛋白,故編碼p53蛋白的基因早期被冤枉為原癌基因,直到1989年,才被證實野生型p53基因是抑癌基因。後續研究發現,在所有惡性腫瘤中,50%以上會出現p53基因突變,比例遠高於其它常見的基因突變。p53基因突變後,由於其空間構象發生改變,失去了對細胞生長、凋亡和DNA 修復的調控作用,p53基因由抑癌基因轉變為原癌基因。
  • 亞盛醫藥MDM2-p53抑制劑APG-115單藥或聯合Bcl-2抑制劑APG-2575...
    抑制劑APG-115作為單藥及聯合公司另一1類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的臨床試驗許可,將開展治療復發/難治T-幼淋巴細胞白血病(R/R T-PLL)的IIa期臨床研究。
  • 84個品種獲優先審評,恆瑞、百濟神州、正大天晴、羅氏
    轉眼,2020年已到了「丹桂飄香,秋風送爽」的8月,據藥智數據統計,2020年截至目前,累計有140個受理號(84個品種)獲優先審評資格,因受新冠疫情的影響,4至6月,藥物審評速度稍有減緩,現疫情基本得到控制,7月審評效率提升,有20個受理號12個品種被納入優先審評。
  • MDM2拮抗劑可抵消黑色素瘤對CDK4/6抑制劑的抗性
    儘管CDK4/6的激活是黑色素瘤產生的關鍵機制,但是CDK4/6抑制劑對黑色素瘤的效果不同於乳腺癌。Vilgelm及其同事們試圖了解其中的原因。他們發現黑色素瘤細胞系中特定蛋白p21的缺乏是一個可能的原因。MDM2拮抗劑可讓腫瘤抑制蛋白p53保持穩定,並誘導p21表達,p21作為細胞周期進程的調節劑起作用並抵消對CDK4/6抑制劑的抗性。
  • 羅氏IL-6R抗體新冠三期臨床失敗 諾華PI3K抑制劑獲歐盟批准
    (寧夏藥監局) + 產經觀察 羅氏獲得UCB在研抗Tau抗體獨家全球許可 29日,優時比(UCB)宣布與羅氏及其旗下基因泰克達成一項獨家全球性許可協議,用於其在研藥物UCB0107在全球的開發與商業化
  • 研發日報丨阿斯利康BTK抑制劑獲歐盟批准治療CLL
    阿斯利康BTK抑制劑獲歐盟批准 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9日,阿斯利康靶向抗癌藥Calquence獲得歐盟委員會批准,該藥是下一代選擇性BTK抑制劑,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CLL是成人群體最常見的白血病類型。
  • 羅氏TIGIT抑制劑、PI3Kα抑制劑在中國獲批六項臨床,針對多種癌症!
    (Roche)旗下兩款創新藥在中國獲得六項臨床默示許可,分別為TIGIT抑制劑tiragolumab注射液和PI3Kα抑制劑GDC-0077。  截圖來源:CDE官網  1、Tiragolumab注射液:TIGIT抑制劑  Tiragulumab是羅氏重點開發的一款TIGIT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 羅氏、強生等產品獲批上市;恆瑞、復星等產品獲批臨床
    它是首個治療ITP的口服藥物,給藥更加方便,患者依從性高;明顯降低出血率,維持ITP患者的血小板計數,減少輸血;美國批准的適應症範圍更廣泛:除用於ITP成人,還批准用於一歲以上患兒。 原研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於2017年12月獲批進入中國,商品名為瑞弗蘭。2019年瑞弗蘭全球銷售額為14.16億美元。根據PDB資料庫,國內樣本醫院2019年銷售額119萬元。
  • 首個PD-1抑制劑在國內上市 另外4種藥卻成了出國看病誘因
    6月1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式批准國內首個免疫療法藥物——PD-1抑制劑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Nivolumabinjection)的上市申請,用於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既往接受過含鉑方案化療後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嘉和生物1類新藥CDK4/6抑制劑臨床申請獲CDE受理
    12月28日,嘉和生物1類新藥lerociclib片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擬開發用於治療HR+/HER2- 轉移性乳腺癌。  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等不良反應較輕,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是CDK4/6抑制劑類藥物主要毒性之一。  Lerociclib目前正在全球開展兩項I/II期臨床研究,分別用於治療乳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嘉和生物計劃於2023年前向NMPA提交lerociclib 2線治療HR+/HER2- mRC的上市申請。有望成為國內第5個上市的CDK4/6抑制劑。
  • 首個適應症獲批在即,禮來CDK 4/6抑制劑在中國再遞交新適應症上市...
    (abemaciclib)的新適應症上市申請,並於12月28日獲得受理。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阿貝西利片針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首個適應症上市申請已進入在審批階段。本次的新適應症上市申請獲受理意味著,阿貝西利片將有望惠及更多的中國乳腺癌患者。
  • 先聲藥業1.7億美元引進的CDK 4/6抑制劑臨床申請獲受理
    11月18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由先聲藥業和G1 Therapeutics聯合申報的1類新藥注射用trilaciclib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根據公開資料,這是一款「first-in-class」的CDK 4/6抑制劑,曾獲FDA授予的優先審評資格和突破性療法認定。
  • Nature:p53藥物研發,艱難前行
    Vassilev團隊的這項成果最終在2004年發表於Science雜誌上[1],不僅首次讓業界了解了一個在羅氏已經運行了20多年的項目,同時,也吸引了賽諾菲、默沙東等競爭者布局p53藥物的研發。它重新激發了工業界開發調控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s)的潛力藥物的興趣。
  • 羅氏Hemlibra在體內存在因子VIII抑制劑的患者中安全有效!
    羅氏首席醫學官兼全球產品開發主管Levi Garraway醫學博士表示:「這些重要的安全數據繼續增加了大量的臨床證據,強化了Hemliba重新定義A型血友病患者護理標準的潛力。STASEY研究反映了我們繼續專注於提供有價值的見解,以滿足血友病社區的需求,並加強我們在臨床實踐中對Hemliba的了解。」
  • ...奧瑞巴替尼(HQP1351)獲納入優先審評 為國內首個三代BCR-ABL...
    原標題:亞盛醫藥奧瑞巴替尼(HQP1351)獲納入優先審評,為國內首個三代BCR-ABL抑制劑   亞盛醫藥(6855.HK)今日宣布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首個用於記憶喚醒基因被發現 果真...
    首個用於記憶喚醒基因被發現睡覺之前學的東西更容易記住?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為這條很多考生嘗試過的妙招新添了一項證據。通過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研究人員發現第一個專門用於記憶喚醒的基因,它似乎會影響一天中不同時間的記憶。這個基因就是BMAL1,而缺失BMAL1蛋白的小鼠更健忘。
  • 研發日報丨羅氏發布Tecentriq早期膀胱癌3期臨床探索性數據
    【2020.12.11研發NEWS】艾伯維JAK抑制劑治療特異性皮炎達到3期終點;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發布Enhertu治療乳腺癌最新數據;德琪醫藥SVd聯合療法治療rrMM的3期臨床試驗申請獲NMPA受理;默沙東帕博利珠單抗在華獲批一線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我們專注醫藥研發最新動態
  • 首個國產貝伐珠單抗類似藥來了!濟南首富父女瓜分羅氏30億元蛋糕
    該藥是目前國內獲批的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主要用於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與安維汀具有生物等效性的安可達即將上市,有望成為中國首個、全球第二個貝伐珠單抗類似藥,市場人士預計,齊魯製藥或有望撬動千億生物藥市場。
  • 安進帶火的 KRAS 抑制劑,國內首個入局者來了!
    7 月 31 日,Insight 資料庫(https://db.dxy.cn)顯示,加科思旗下 KRAS 抑制劑 JAB-3312 在中國的臨床申請獲得承辦,受理號為:CXHL1900247/ CXHL1900250/ CXHL190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