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蛋白包涵體究竟是什麼?

2021-01-17 每日生物評論

重組蛋白在宿主系統中高水平表達時,很容易形成不可溶、 無生物活性的蛋白聚集體--包涵體。包涵體須經過變性溶解後,在適當條件下復性形成天然的構象,才能得到生物活性蛋白,其生物活性得到恢復。


目前,大腸桿菌表達系統是生產重組蛋白最常用的表達體系,其重組蛋白的表達量可達細胞蛋白的50%,其他成分主要有一些雜蛋白(如 RNA聚合酶、核糖體組分、外膜蛋白等)、質粒 DNA、RNA 片斷和脂質、肽聚糖、脂多糖等成分。


然而,重組蛋白的高表達往往導致形成高密度、不溶性蛋白顆粒,即沒有生物活性的包涵體,需經過復性後方可恢復蛋白的生物學活

包涵體一般含有50%以上的重組蛋白,其餘為核糖體元件、RNA聚合酶、外膜蛋白ompC、ompF和ompA等,環狀或缺口的質粒DNA,以及脂體、脂多糖等,大小為0.5-1um,難溶於水,只溶於變性劑如尿素、鹽酸胍等。

通常情況下認為,包涵體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


(1)宿主的代謝水平會受到重組蛋白高表達的影響,蛋白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摺疊;


(2)二硫鍵的形成受到宿主細胞內環境的影響,或者因為二硫鍵不能正確配對,過多的蛋白間的非特異性結合,蛋白質無法達到足夠的溶解度;


(3)重組蛋白的胺基酸組成有差異。一般來看,含硫胺基酸和脯氨酸的含量都與包涵體的形成呈明顯的正相關;


(4)環境因素,如重組蛋白所處的環境溫度、培養基的成分、酸鹼度、離子強度等都可影響包涵體的形成,有研究發現,溫度與包涵體形成呈正相關,培養基養分不足時,包涵體也容易形成;


(5)重組蛋白在真核生物中翻譯後修飾需要相關酶類(如糖基化等),但因其是大腸桿菌的異源蛋白,缺少這種酶類,造成積累大量的中間體,從而形成包涵體沉澱;


(6)細菌分泌的某個階段,蛋白質分子間的化學作用促使包涵體形成。

在包涵體中,重組蛋白處於錯誤摺疊的狀態,二硫鍵大部分也是錯搭的,它們之間的聚集靠非共價鍵維持,包括疏水力、範德華力、氫鍵、靜電引力等,唯一的共價鍵是半胱氨酸之間的二硫鍵。常用5-6mol/L的鹽酸胍或 5-8mol/L的尿素。


尿素和鹽酸胍對蛋白質的變性作用符合Hofmeister規則。要獲得正確摺疊的蛋白首先是溶解包涵體,使蛋白變性,變性即破壞非共價鍵,並用還原劑(如β-巰基乙醇或二硫蘇糖醇)打開二硫鍵。


然而,尿素中的異氰酸鹽或酯會引起蛋白質中氨基或巰基的不可逆修飾,而鹽酸胍是一種離子型變性劑,它會影響下遊的離子交換純化。但是,鹽酸胍的變性能力是尿素的 1.5-2.5倍。


有實驗表明,在IL-4的變復性過程中,用尿素時蛋白質很難恢復活性,而用鹽酸胍來溶解包涵體,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復性率 。

復性是指通過去除變性劑使目標蛋白從完全伸展的變性狀態恢復到正常的摺疊結構,同時去除還原劑確保二硫鍵正常形成。


除去變性劑及還原劑,給變性的蛋白分子提供正確的再摺疊及恢復活性的環境,可以獲得天然的活性蛋白。應用最普遍的再摺疊方法有透析、稀釋、超濾等。


(1)將變性蛋白直接稀釋於復性液中的復性方法稱為稀釋復性。這種復性方法最簡單、有效。稀釋復性很容易操作、放大和操控,所以在生物醫藥行業和科學研究領域被廣泛運用。


稀釋復性的蛋白終濃度一般控制0.01mg/ml以下,這是為了防止形成大量的蛋白沉澱和提高可溶性收率。  


(2)透析復性是實驗室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但耗時長,容易形成沒有活性的蛋白質聚集體。主要包括一步透析和多步透析兩種,最常採用的是多步透析。


透析過程中,通過逐步降低外部復性液中變性劑的濃度,使透析袋內部變性劑的濃度也逐漸降低。與稀釋復性相比,這種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白質的復性效率。


(3)在高濃度蛋白條件下進行包涵體復性時,常使用外加壓力差,加速變性劑去除的超濾復性法。超濾復性是選擇合適載留分子量的膜,允許變性劑通過膜而蛋白質通不過,伴隨變性劑除去,以相同的速度加入復性液,蛋白濃度保持不變。


超濾復性具有規模大,耗時少的特點,這種方法較稀釋和透析的方法耗時顯著減少,因此比較適合工業化生產中應用。


但有些蛋白可能在應用此法復性時,發生不可逆的變性,所以在樣品量較少的情況下不推薦使用超濾復性。


低濃度,平緩梯度,低溫。 

相關焦點

  • 包涵體蛋白純化復性的方法操作
    包涵體的純化和復性總結包涵體摺疊復性的方法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較高的活性蛋白質回收率;復性產物易於與錯誤摺疊蛋白質分離;摺疊復性後能夠得到較高濃度的蛋白;摺疊復性方法易於放大等。蛋白復性的過程通常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包涵體的洗滌包涵體在溶解之前需要進行洗滌,包涵體中主要含有重組蛋白,但也有一些雜質,如一些外膜蛋白、質粒DNA等,這些雜質會與包涵體粘連在一起,可以通過洗滌去除大多數雜質,但無法將雜蛋白去除乾淨。包涵體的洗滌通常選用濃度較低的變性劑,如2M尿素在50mM Tris,pH7.0-8.5,1mM EDTA中洗滌包涵體。
  • 重組蛋白純化策略
    低溫度誘導有助於蛋白二硫鍵的正確摺疊,但對於高溫表達的蛋白不適合低溫狀態,溫度過高容易導致包涵體的形成。能夠引起蛋白降解的因素很多,從蛋白自身性質到宿主性質不一而足,如果重組蛋白在表達時就被降解,表達量和穩定性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在大腸桿菌中表達重組蛋白,需要牢記N端法則:當N端第二個殘基是Leu、Arg、Lys、Phe、Tyr和Trp時,重組蛋白半衰期只有2分鐘,而小側鏈的胺基酸殘基,如Ala,則可以提高蛋白穩定性。因此在設計載體時,要特別注意第二個密碼子,避免上述殘基的出現。
  • 森輝帶您了解包涵體蛋白的復性
    包涵體蛋白的復性步驟主要包括裂解、洗滌、溶解、復性。裂解大腸桿菌經發酵後,表達的外源蛋白多以穩定的包涵體形式存在於細胞質中,將其提取出來方法多採用超聲破碎法,而由於超聲處理量的限制,生產工藝一般採用高壓均漿破碎,破碎後大腸桿菌的包涵體可採用離心收穫。
  • 免費直播:蛋白難表達,存在包涵體,該怎麼辦?
    27 19:22:02 來源: 生物學霸 舉報   傳統的體內表達系統都是利用 DNA 重組實現目的蛋白的表達
  • 我問師兄怎麼純化包涵體,他說……
    在做蛋白表達與純化的路上,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挑戰,要麼蛋白無法表達,要麼表達的蛋白檢測不到……尤其是當純化的蛋白在包涵體中,不溶,不掛柱,這可怎麼辦呢
  • 重組人蛋白的使用問題MedChemExpress
    重組蛋白濃度測定方法:a.Bradford蛋白定量測定法;b.BCA蛋白定量測  定法;c.SDS-PAGE蛋白定量測定法。  5.重組蛋白表達體系對比表達體系優缺點原核體系繁殖快、成本低,產量高,但不能進行糖基化修飾,常為包涵體哺乳動物細胞結構與天然蛋白最接近,完善的翻譯後加工,活性更好,
  • 重組蛋白的誘導表達方法MedChemExpress
    重組蛋白濃度測定方法:a.Bradford蛋白定量測定法;b.BCA蛋白定量測  定法;c.SDS-PAGE蛋白定量測定法。  5.重組蛋白表達體系對比表達體系優缺點原核體系繁殖快、成本低,產量高,但不能進行糖基化修飾,常為包涵體哺乳動物細胞結構與天然蛋白最接近,完善的翻譯後加工,活性更好,
  • 研究揭示了TDP-43蛋白中的澱粉樣核心序列是形成積聚和包涵體的原因
    該論文發現了TDP-43蛋白C-端區域的澱粉樣核心序列,闡明了該序列在TDP-43蛋白的結構轉換、澱粉樣積聚和包涵體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和額顳葉變性(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FTLD) 是兩類臨床表徵相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徵是神經元的退化,而且在這些神經細胞內檢測到大量包涵體的存在。
  • 重組人蛋白細胞因子常見問題分析
    重組蛋白濃度測定方法:a.Bradford蛋白定量測定法;b.BCA蛋白定量測  定法;c.SDS-PAGE蛋白定量測定法。>原核體系繁殖快、成本低,產量高,但不能進行糖基化修飾,常為包涵體哺乳動物細胞結構與天然蛋白最接近,完善的翻譯後加工,活性更好,但表達水平較低,周期長,技術要求高酵母細胞易操作,蛋白背景弱,適合大規模生產
  • 新研究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包涵體平反
    儘管科學家將這類神經退行性疾病與毒性蛋白的累積聯繫起來,但在細胞水平上蛋白累積如何引起毒性和細胞死亡還是個謎。致病蛋白累積所組成的結構也被稱為包涵體,這種結構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疾病的標誌,但人們對包涵體與疾病之間的確切關聯還知之甚少。
  • 重組蛋白和多肽的分離純化(8)
    的純度,GST融合蛋白表達水平低一些,可溶性蛋白卻佔了約80%,親和層析後純度為40%,可生物素化標籤融合蛋白表達水平最低,可溶性蛋白只佔70%-81%,硫氧還蛋白融合蛋白的表達比率達到89%,在表達的27個蛋白(分子量小於20Kda
  • 重組蛋白常見的融合標籤
    在重組蛋白中,常常將目的蛋白末端與一些標籤進行融合表達,這是為什麼呢?常見的融合標籤有哪些呢?它們都有什麼區別呢?別擔心,小 M 已經為您準備好超全解析!Q:什麼是融合標籤?A:融合標籤是指利用 DNA 體外重組技術,在目的蛋白 N 端或 C 端進行融合表達的特定蛋白、多肽或寡肽標籤。Q:融合標籤有什麼作用?
  • 病毒性包涵體
    細胞內包裹的異常物質,通常稱為包涵體(inclusion)。病毒在增殖過程中,常在宿主細胞內形成一種蛋白質性質的病變結構,即包涵體,一般是由完整的病毒顆粒或尚未裝配的病毒亞基聚集而成,少數則是宿主細胞對病毒感染的反應產物,不含病毒粒子。在光學顯微鏡下,包涵體多為圓形、卵圓形或不定形。病毒性核內包涵體周圍通常有空暈,形成所謂鷹眼樣表現,以巨細胞病毒(CMV)感染最為典型,而腫瘤性包涵體沒有這種現象。
  • 怎樣避免表達純化的重組蛋白有「毒」?
    好不容易完成一個重組蛋白的表達純化,結果卻內毒素含量超標,這可該怎麼辦怎麼辦啊?那麼,內毒素是什麼東西呢?為何會影響重組蛋白的使用呢?因此,在免疫學實驗、細胞培養實驗、細胞治療、細胞凋亡研究以及幹細胞培養與擴增分化中,使用到蛋白因子都需要低內毒素。在細胞因子功能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等研究中也必須使用低內毒素的重組蛋白。以重組蛋白作為抗原,生產高質量的抗體更是需要低內毒素的重組蛋白。內毒素超標,會嚴重影響重組蛋白的使用,怎樣操作才可以避免呢?
  • 重組蛋白製備工藝優化策略
    大腸桿菌高密度培養時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儘量減少乙酸的產生,因為高濃度葡萄糖或高比生長速率帶來的高濃度乙酸會嚴重抑制細胞生長和重組蛋白的生產。研究發現,即使葡萄糖濃度只有0.25~0.5 g/L,大腸桿菌仍會產生乙酸。因此,高細胞密度發酵所採用的流加策略必須按照一定的算法制定,以保持反應器中底物濃度處於較低的水平。
  • 初學者如何做好蛋白表達?這 8 個知識點收好
    重組蛋白表達技術可以用來分析基因調控以及研究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無論是體內功能研究還是用於結構研究的大規模生產,以及生物治療領域的藥物開發都需要用到蛋白表達技術。
  • 科興製藥:重組蛋白藥物賽道領軍企業
    在重組蛋白藥物的賽道上,科興製藥已經構建起較為完整的藥物研發創新體系,成為國內領軍企業。 重組蛋白藥物是運用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的改造技術生產的,用於治療因先天基因缺陷或後天疾病等因素所導致的體內相應功能蛋白的缺失。
  • 什麼叫III型重組人源類人膠原蛋白?III型重組人源類人膠原蛋白有什麼作用?I II III型重組人源膠原蛋白有什麼區別?
    生物體內的各種功能蛋白質和酶都是同相應的結構基因編碼的,經酶切後的一段基因重組於E.coli(大腸桿菌)內,經過高密度發酵、分離、復性、純化,酶切工藝生產的一種高分子生物蛋白。I II III型重組人源膠原蛋白有什麼區別?人體膠原蛋白根據組織部位、生理功能、分子結構不同而分為28種以上膠原蛋白,佔比最多研究最透徹的為I型、II型和III型膠原蛋白。人體皮膚內膠原蛋白為 I 型膠原和 III 型膠原。
  • 重組蛋白和多肽的分離純化(3)
    在重組蛋白的分離純化中,各種分離模式都得到應用。利用DNA重組技術,進行目標蛋白的融合表達,再用親和層析進行分離純化,已經成為蛋白質表達純化的常用手段。在重組蛋白的分離純化中,與其它層析方法相比,親和層析的純化能力更為強大,一步純化就可以得到很高的純度,可以使蛋白質純化100-1000倍,活性蛋白的回收率通常很高,而且可以純化其它方法難以分離的蛋白質。
  • 科學家探明包涵體對「亨廷頓舞蹈病」的作用
    該蛋白質在細胞內逐漸聚集,形成大的分子團,科學家將這些不溶水的分子團稱為「包涵體」。  長久以來,科學家對包涵體的作用爭論不休。大部分人認為,包涵體破壞了神經元,因為患者腦細胞中有許多包涵體,而健康人腦細胞中卻沒有。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包涵體使變異的亨廷丁蛋白質失去了攻擊性,保護了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