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西科研人員在印度洋大型動物滅絕等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全球變化研究已經成為當代國際科學前沿的系統科學,也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過去10餘年,大批科學家投身於全球變化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達成了有關全球變化研究共識,充分認識到21世紀以來,全球環境變化研究必須重視對地球系統可預測的能力。
-
大連理工大學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由於核裂變堆的這兩個致命弱點,全世界的核物理專家都在積極探索更為安全的、持續時間更長的核能開發和利用。氘在海水中儲量極為豐富,一公升海水裡提取出的氘,在完全的聚變反應中可釋放相當於燃燒300公升汽油的能量。可以說核聚變原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核聚變能源是是徹底解決全球能源危機的根本出路之一。大連理工大學是中國所參加ITER計劃的高校群體中的骨幹單位,近年來共主持和參加國家科技部ITER計劃專項課題共5項,總計費近2000萬元。
-
上海藥物所等在二萜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藥物所等在二萜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1-25 上海藥物研究所 【字體: 該研究首次報導了一種從放線菌C.acidiphila發現的新型二萜合成酶CaCS,並研究它的酶產物化合物1-3。通過同位素標記實驗,研究團隊確證了1-3的生物合成途徑,並得到其絕對構型。同時,一個雙鍵被還原的底物類似物被合成出來並運用於該酶表達,表達產物的結構得到確證並進一步佐證前述生源合成途徑的正確性。
-
方華強 王顯花 張宛睿 鄭銘 程和平:ROS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節選)2008年,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程和平教授研究組與合作者在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該所方華強、王顯花、張宛睿、鄭銘、程和平以「ROS取得重大進展——單個線粒體『超氧炫』」為題,在《2009科學發展報告》上對這一成果作了扼要介紹。文章首先簡要介紹了ROS的概念及研究背景。ROS是含氧並具有高反應活性的一類自由基或分子,廣泛參與細胞信號調節、代謝、生存和凋亡,而氧化應激是衰老和多種重大疾病的重要機制之一。關於ROS有許多基本問題仍未得到解答,或者還存在很大爭議。
-
彩色大白菜在陝西問世 計劃明年春季進行雜交配種
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魯剛教授團隊培育的紫橙色彩色大白菜日前在陝西楊凌試驗成功,這種好吃又好看的大白菜成為全球首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彩色大白菜新種質材料。大白菜起源於中國,是中國栽培面積最大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近年來,隨著老百姓對健康生活需求的提高,培育具有營養保健功能的大白菜逐漸成為育種家的新目標。
-
甲醇制烯烴失活催化劑再生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獲悉,該所葉茂研究員、劉中民院士團隊在甲醇制烯烴失活催化劑再生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研究團隊實現了高溫下將失活的SAPO-34分子篩催化劑中的積碳物種直接定向轉化為活性烴池物種,提出了通過催化劑再生來調控MTO低碳烯烴選擇性的全新技術路線。相關研究成果1月4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高能所放射性核素分離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石偉群課題組在超分子固相材料用於放射性陰離子分離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nion-adaptive crystalline cationic material for 99TcO4- trapping(《陰離子自適應晶態陽離子材料用於高鎝酸根捕獲》)為題於4月4日在線發表在
-
上海藥物所等在螢光分子探針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藥物所等在螢光分子探針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6-09-30 上海藥物研究所 【字體: 2016, 7, 6325)報導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螢光分子探針構建與應用方面的研究進展,這是繼今年七月以來(Chem. Sci. 2016, 7, 4004)《化學科學》第二次以封面形式報導上海藥物所李佳課題組在分子探針與診斷方面的前沿交叉科研工作。
-
植物細胞壁力學表徵技術構建及應用取得重大進展
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竹藤中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上海中晨數位技術設備有限公司、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共同完成的「植物細胞壁力學表徵技術體系構建及應用」項目獲得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植物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所能依賴的最重要資源。實現植物的高效利用需要全面解譯植物細胞壁的構效關係,特別是結構與力學之間關係。
-
【科研新進展】(40)我校張瑞明教授在特殊函數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我校理學院應用數學系教師張瑞明教授在數學前沿期刊《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全文發表題為《ON SOME 2D ORTHOGONAL q-POLYNOMIALS》文章,在特殊函數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
陝西教授團隊再出重大科研成果,有望解決世界難題
目前,OER反應中使用的催化劑局限於價格昂貴且十分稀缺的銥、釕基材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OER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因此,開發富含地球且廉價的電催化劑,一直是實際應用的重大挑戰。;並發現了界面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界面催化"。
-
首次發現!河南「超牛」研究生:在卵巢癌治療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在這項最新的PCNP研究中,研究者著重闡述了PCNP在卵巢癌進展中的潛在機制。利用TCGA中的臨床轉錄組數據以及臨床信息,分析了卵巢癌組織與正常組織中PCNP蛋白質表達水平以及mRNA水平的差異。首次提出並證實了PCNP的表達水平與卵巢癌的發展相關。
-
陝西教授團隊再出重大科研成果,引發國際關注!
近日,在趙進才院士工作室的支持下,陝西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英宣教授在光催化還原CO2研究領域連續取得重要進展。該成果陝西科技大學為第一單位,李英宣教授為第一作者,李英宣教授和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王穎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2018級碩士研究生惠丹屏為第二作者。這是李英宣教授在Angew. Chem. Int. Ed.、Environ. Sci. & Technol.等自然指數期刊發表論文之後,在光催化還原CO2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
中國在家蠶基因組測序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中新網10月23日電 繼人類基因組、水稻基因組之後,中國在家蠶基因組測序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日前西南農業大學基因表達標籤(EST)工作已突破10萬條大關,獲得非重複基因3萬多個,使該校成為世界上擁有家蠶和鱗翅目昆蟲基因序列最多的研究基地。
-
中科大過氧化物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科大過氧化物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本報訊(通訊員楊寶國 記者王磊)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齊飛教授研究小組與法國南希大學Battin-Leclerc教授研究小組合作,將同步輻射真空紫外光電離質譜技術與射流攪拌反應器結合
-
我國量子存儲器取得重大進展!世界首次實現「按需讀取」
近日,我國在量子存儲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研究組李傳鋒、周宗權首次研製出「按需式讀取」的可集成固態量子存儲器,存儲保真度達到99.3%±0.2%,該成果於12月28日發布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這對於實現大容量量子存儲、構建量子網絡意義重大。
-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12-30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及原位表徵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的《美國化學會·納米》上(ACS Nano; 2015, 9, 11589-11598)。
-
大陸10所高校首次上榜!泰晤士2020世界大學排名發布
總體而言,今年中國大陸頂尖高校在引文影響力和研究收入方面得分較高,這或許反映出了中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持續投入。與世界大學前200強中的競爭對手相比,這些大學在科研和教學指標方面繼續表現良好,但在國際化程度方面仍然落後,與去年的排名相比,這方面的進步甚微。 同時,中國大陸今年有10所大學首次進入世界大學排名。
-
在石墨層間解離能研究上取得重大進展
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與多學科交叉研究團隊在石墨層間解離能研究上取得重大進展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與多學科交叉研究中心(簡稱CNMM)鄭泉水教授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David J.
-
力學所等在非晶合金低溫比熱波色峰研究中取得進展
力學所等在非晶合金低溫比熱波色峰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01-10 力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德國明斯特大學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合作研究並取得進展。 研究以一系列非晶合金(金屬玻璃)及其對應的晶化產物為模型體系,開展了系統的低溫(1.9-100K)比熱測量。通過細緻分析低溫比熱的聲子和電子貢獻,精確分辨出各拓撲無序態非晶合金的波色峰位置和強度。研究發現,非晶合金的低溫比熱波色峰包含過剩的準局域聲子散射和背景的電子激活兩部分貢獻,但前者是主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