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與馬糞

2020-12-04 中國經營報

近日,天津市網信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條款,對視覺中國網站運營主體漢華易美(天津)圖像技術有限公司作出從重罰款的處罰。但30萬元的罰款,不知會讓這場網絡風波告一段落,還是再起漣漪。

在對此事的報導、評論中,很多人認為視覺中國超範圍宣示版權、高額索賠的底氣和依據,源於201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哈爾濱正林軟體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華蓋創意(北京)圖像技術有限公司其他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審判監督民事判決書》((2014)民提字第57號)中的一段:

「本案getty公司、華蓋公司擁有數量巨大的圖片,基本採取在官方網站上登載圖片並可直接網上購買的方式經營。其網站上登載圖片,雖然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在公開出版物上發表,但同樣是『公之於眾』的一種方式。故網站上的『署名』,包括本案中的權利聲明和水印,構成證明著作權權屬的初步證據,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可以作為享有著作權的證明。」(註:華蓋創意目前即由視覺中國持有100%的股權)

該案歷經一審二審直至高院再審,案情複雜、專業,絕非這一段裁決所能代表。但正因案情複雜、專業,此案也成為典型,影響深遠。有律師認為:「這個案件表明了最高法院的態度,決定了後續的裁判規則。簡單地說,就是最高法院認為,網站公布圖片水印就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署名,署名是誰的,誰就擁有圖片的權利。」這裡水印和署名的關係,又有複雜的法律辨析,暫且不提。實際情況是,圖片網站的確憑藉對圖片做了「標記」(水印)打贏了官司,並以此為據警示市場,謀取利益。

這個判例讓人想起一百多年前美國的一起「馬糞爭奪案」。

1869年的一天,美國康乃狄克州斯坦福德市的某甲看到路上有很多馬糞,就僱了兩個人沿途撿拾。當時馬糞對務農者來說就是一筆財富。他們在馬路邊堆起了十多堆馬糞。然後某甲回去取車,準備把馬糞拉走。但他走的時候,就把馬糞堆在那裡,沒做任何提示和標記。等他第二天回來時發現,馬糞已被某乙拉走。雙方由此爭執不下,打上了法庭。

某甲認為,馬糞是馬主人拋棄的個人財產,自己已經有效擁有,而且還付出勞動和金錢,讓馬糞更好用更方便運輸,也就是升值了,憑這些就應該獲得名義所有權。而某乙認為,原告只是對馬糞的佔有,在某甲離開的時間裡馬糞堆無任何標記、告示,原告並未擁有對馬糞的名義所有權,也沒有維持有效的控制,馬糞相當於被拋棄了,從而也就不能主張恢復財產。

庭辯雙方自然還要你來我往,那麼法官最後是如何裁判的呢?法官判某甲勝訴。判詞中有這樣的要點:因為原告在被告之前改變了被拋棄物(馬糞)原狀並極大提升了其價值(即對原物進行了「轉化」),從而獲得對馬糞的名義所有權(無需標記、告知)。而為了獲得運走馬糞的必要工具,原告在合理時間內離開,不是拋棄,其權利仍然應該受到保護。

為何對比這兩個案子?因為都和「標記」有關。一個認為沒有標記的就可以是我的,一個認為我標記了就應該是我的。在不同的環境下,一個得到法律的支持,另一個沒有得到。這兩種判例影響恐怕是不一樣的。

法學界、經濟學界對「馬糞爭奪案」做過很多解讀,尤其是經濟學界,甚至做了「越界」或「過度」的解讀,中間自然爭議不斷。但有一點大家還是有共識的,就是馬糞案的裁判向人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財富是人的勞動創造的,這樣的財富一定是有「主人」的,你因為財富沒有標記就把它佔為己有,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同理,你付出勞動創造出財富就是你的,沒有標記,管理不善,法律也會保護你的權利。經濟學者認為,如果一個社會能基於這種共識和價值觀,那人們一定會更願意去創造財富、積累財富,而不是挖空心思去佔有別人的財富。長此以往,這個社會更容易走向繁榮。這就是法律對社會的影響。

評論者對「圖片案」的疑義,集中在把「水印」當作主張權利的依據上。如果拋開複雜、專業的案情,這種理念的確有鼓勵「標記財富」的意味。如果這種理念成為共識或價值觀,那人們自然會更願意花精力去標記財富——不管自己是不是有權利,或者花精力通過標記去獲取財富。現實中有些圖片公司就是這麼幹的,他們贏了官司,以此判例向有關方面示威,而且他們也的確把版權有爭議的黑洞照片、國旗國徽圖案、知名公司logo打上水印以主張權利。如果標記就能獲得財富,那創造才能獲得財富的理念就不那麼理直氣壯了。而由此產生的維權、官司也要大量增加社會運行成本。這也是法律對社會的影響。

不談具體案情,單從法律對社會的影響看,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也是人們的行為規範,很多時候司法裁判比思想教育、宣傳引導更具教化功能,更能影響社會風氣。2006年南京的「彭宇案」因種種原因產生巨大的「負面效應」,今天看來,我們當然不能說「彭宇案」造成了之後所謂的「道德滑坡」,但其影響恐怕是當事各方始料未及的。同樣地,「馬糞爭奪案」被反覆闡釋,「圖片案」引人議論,這些都在提醒我們,在堅守法律嚴謹、專業、理性的同時,世道人心也應進入司法人員的關懷之下。

推薦閱讀

點擊大圖 | 葵花葯業「殺妻」董事長家族生意圈

相關焦點

  • 馬糞海膽,豐收了!
    馬糞海膽,豐收了!今年總計10萬斤的海膽半個月便被搶購一空養殖工人們收穫了滿足和喜悅但這背後也有過很多挫折一起看看馬糞海膽的 前世今生↓↓↓「馬糞海膽全名蝦夷馬糞海膽,
  • 馬糞
    馬糞‖依烏   馬糞,是所有我見過的糞中最為漂亮的,如果你是跟在馬的後面突然看見的,那你就有可能看見馬的尾巴順其自然地向左或者向右略微一翹,一個個光鮮亮麗熱氣騰騰的草綠色的小麵包就會被挨個推送出來,它們落地時的動作如出一轍,就像一個個如法炮製的體操運動員,它們下馬時一般都很穩,偶有幾個技術不好的草包,也會踉踉蹌蹌跌出好遠,甚至屁股開花,看得出來,它們沒怎麼見過世面,質地淳樸,攜著草原的氣息和馬的體溫,你甚至不用眼見為實,在什麼時候或者什麼地方見到它們,都是有模有樣的,只是幹的馬糞看上去更為漂亮,撿在糞箕裡或者背在背上都輕鬆愉快。
  • 國寶為何「愛馬糞」
    然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團隊經過長達10年的野外觀察總結髮現,馬糞對秦嶺野生大熊貓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在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大熊貓會被其遇到的新鮮馬糞所吸引,表現出嗅聞馬糞、在馬糞上打滾、用臉頰在馬糞上磨蹭、將糞便塗抹於全身等行為。近日,魏輔文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賴仞研究組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研究論文。
  • 馬糞經濟學,顛覆你的認知
    02、一堆馬糞,看不一樣的經濟學為了讓上課有趣,我找了很多資料,最有趣的我覺得是這堆「馬糞案」。「馬糞案」故事背景:這個案子發生在美國1869年4月6日。原告A請了兩位幫工,到馬路上撿馬糞。他們從晚上6點幹到8點,在馬路上共堆了18堆馬糞。馬糞堆起來以後,因為太多拿不動,兩位幫工就回去取車,準備第二天來運。但他們並沒有在這18堆馬糞上做任何標記。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B看見了這些馬糞,就問附近巡邏的人:這些馬糞有沒有主人?有沒有人要把馬糞運走?
  • 牛糞做肥料好還是馬糞好
    馬糞即馬屎。要充分發揮馬糞的作用,首先要了解馬糞的特點,科學地發酵好馬糞肥,馬糞尿可以做成肥,但如果單獨使用馬糞肥就沒有豬糞肥那樣的質量,因為馬糞粗,尿又少,白天馬又不在欄內活動,糞尿相對要少一點,要把馬糞和豬糞混在一起堆積漚制,貯存過程中馬糞的熱量大,就能促使豬糞肥充分腐熟,提高有機肥質量。
  • 從馬糞爭奪案看區塊鏈金融
    原告請了兩位幫工到馬路上撿馬糞。忙活完後,因為馬糞太多搬不走,於是兩位幫工就回去取車,準備第二天早上來運走,但他們並未在馬糞上做任何標記證明是他們的東西。第二天早上,被告看到了無人問津的馬糞,就問周遭的人知不知道馬糞是誰的,在詢問無果後,他將馬糞拖回自己家撒到田裡了。晚來一步的幫工發現馬糞沒了,一問之下得知是被告拿走的,便將此事鬧到了法庭上。
  • 蝦夷馬糞海膽養殖技術研究進展
    由於近年國際市場海膽及其製品供不應求,消費量日益增加而資源增殖與管理相對滯後,所以發展蝦夷馬糞海膽增養殖市場前景很大。  本文主要概述了有關蝦夷馬糞海膽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養殖研究成果,以期促進蝦夷馬糞海膽增養殖業可持續發展。&nbsp    一、生物學特性  1.溫度和鹽度適應性  蝦夷馬糞海膽為冷水性種類,適應的水溫偏低。
  • 馬糞海膽和紫海膽 | 吃了番茄和捲心菜的紫海膽後來怎麼樣了?
    這兩種海膽皆是外殼呈黃褐色或黃綠色,形狀扁平,棘短而密集的,並因長得像馬糞而得名。蝦夷馬糞海膽殼長一般為5-6釐米,最大可達10釐米,而馬糞海膽殼長一般為3.5-4釐米左右。馬糞海膽和蝦夷馬糞海膽都來自球海膽科,但馬糞海膽是馬糞海膽屬的,而蝦夷馬糞海膽是球海膽屬的。
  • 芬蘭馬術比賽全部用電來自馬糞焚燒
    新華社 赫爾辛基 10月28日電 一次為期四天的馬術比賽會產生大約100噸馬糞,這些馬糞如果用來發電,可以基本滿足全部四天比賽的用電,上周末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國際馬術賽就做到了這一點。國際馬術聯合會28日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這是赫爾辛基國際馬術賽連續第五年以馬糞發電實現了電力供應。為期四天的比賽期間,組織者從參賽馬匹中收集到的100多噸馬糞共發電150兆瓦時,滿足了照明、記分牌和所有手機充電站的用電需求。
  • 馬糞包,名字聽上去很倒胃口,卻是難得的珍貴中藥材
    在農村山林地裡,雨後總會長出很多「大白饅頭」,因外皮輕薄,撕開後會有灰黑色的粉末,形似幹馬糞,所以常被稱作「灰包」或「馬糞包」。馬糞包馬糞包通常長在枯枝落葉層中,有的也會長在腐朽的木頭上,一般只有拳頭大小,但是也有像籃球一樣大的。雖然長的很大,但是非常輕,就像一個泡沫球,還有些軟綿綿的。
  • 美國《馬糞爭奪案》引發的思考
    大家好,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其中講到的<馬糞爭奪案>,發生在美國,說原告僱傭了兩個人,在晚上六點到八點,用了兩個小時,把街上的馬糞堆在一起,堆了十八堆,因為太多就回家找車,第二天再把它拉走。
  • 幾堆馬糞引發的激烈爭論,背後原因卻是這個……
    原告請了兩名幫工,到馬路上撿馬糞。他們倆從晚上6點幹到8點,在馬路上共堆了18堆馬糞。馬糞堆起來以後,因為太多不好搬運,兩位幫工就回去取車,準備第二天來搬,但他們並沒有在這18堆馬糞上做任何標記。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看見了這些馬糞,就問附近巡邏的人:這些馬糞有沒有主人?有沒有人要把馬糞運走?巡邏的人說不知道。
  • 李世民賣馬糞,一賣而強國祛災、一箭雙鵰
    少府監裴匪舒走出班說,「微臣倒有一個想法,幾日前臣聽聞,御馬監中的馬糞堆積如山,臣想恐怕軍中的馬糞更多,不如把我大唐官府、軍隊中的馬糞,都搜集起來,當肥料賣掉。必能得一大把錢財。」李世民想了想同意了,下旨:以宰相房玄齡為主,大將軍尉遲恭和少府監裴匪舒為副,全權負責大唐朝馬糞事宜。就這樣,大唐朝轟轟烈烈的「馬糞運動」開始了,可也就半個多月,李世民突然下旨:暫停!
  • 中國科學家破解大熊貓沉迷馬糞裡打滾之謎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破解大熊貓沉迷馬糞裡打滾之謎   作為國寶級動物,大熊貓也有一些怪癖,比如喜歡在馬糞裡打滾,而且非要弄的全身沾滿糞便在意猶未盡的離去。
  • 大貓熊翻滾全身蹭馬糞|原是冬季防寒秘招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中國野生的大貓熊被觀察到一項謎樣行動,在冬天會去翻滾蹭馬糞,讓馬糞沾上全身。
  • 為什麼大熊貓喜歡在馬糞裡打滾?
    你知道大熊貓喜歡在馬糞裡打滾嗎?那你知道為什麼它們喜歡在馬糞裡打滾嗎?糞便到底有什麼魔力...連大熊貓這樣的小可愛都不放過。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了解一下大熊貓的奇怪喜好。為什麼大熊貓喜歡在馬糞裡打滾?
  • 目睹七十年代北京街頭騎自行車撿拾馬糞的人們
    由於馬、驢、騾子是牲口,所以馬糞在大街小巷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就在那個時候,馬路上有一種專門靠撿拾馬糞為生的人們。這些人幾乎屬於刑滿釋放後的北京人或者是混在最底層的北京人。他們做著最底層的,沒有人願意做的工作,那就是拾馬糞。
  • 澎湖馬糞海膽數量驟減 漁市「堆積成山」場面消失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 自1日開放採捕馬糞海膽以來,兩天不到,臺灣澎湖漁市已出現嚴重斷貨,漁民初步預估今年馬糞海膽產量至少減半。馬糞海膽廣泛分布於潮間帶礁巖區,帶棘硬殼內生殖腺可使用,每年6至7月為盛產期。
  • 幾堆馬糞引發的歷史大案,你會怎麼判?
    公平和效率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大家經常討論的問題,大家一般會覺得,要麼是公平優先,要麼是效率優先,它們兩個是此消彼長、互相對立的關係。每當我聽到有人這麼說的時候,就想起一個故事,那就是非常經典的「馬糞案」,那是100多年前的一個真實案子。
  • 唐朝的「馬糞買賣」拯救了垂死的經濟,還阻擋了二十萬突厥的入侵
    房玄齡為首的馬糞班子成立後,立刻行動起來,於是全國規模的「馬糞運動」轟轟烈烈開始了。不料未出半個月,李世民一聲令下:停止馬糞運動!馬糞班子成員不解其意,集體上殿奏本詢問李世民,朝廷通過販賣馬糞剛剛賺得第一桶金,為何要下詔停止呢?面對群臣質疑,李世民只得紅著臉說出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