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400萬桶石油洩漏,上萬海洋生物死亡,英國抵賴拒賠償!

2021-01-09 山西晚報

「任何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句話或許是因果報應最簡單的解釋,但回到現實,這或許並不適用在資本家身上。

本月17號,根據外媒報導,本世紀最嚴重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直接受害人——墨西哥灣沿岸漁民,時隔十年仍未得到任何賠償。

圖源:VICE新聞

消息一出,國際輿論瞬間沸騰,那場石油洩漏事件直到現在都被廣泛認為是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之一,甚至被推特評選為2010年度熱門事件榜首,並一直作為反面教材出現在各大環境保護案例中。

圖源:推特官方

即便過了10年,事件的餘波依然繞著墨西哥灣的每一條生命,現場的慘烈景象直到現在都歷歷在目。

2010年4月20號,英國石油公司(以下簡稱「BP」)在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0多人受傷。

圖源:大英百科全書

爆炸產生的洩漏導致相當於400萬桶(有81萬桶被清理收回,1桶≈158kg)石油流入墨西哥灣,直接覆蓋了近萬平方千米的海洋。

圖源:大英百科全書

大火直接點燃了漂在海面上的浮油,1700公裡的海岸線遭受汙染。

圖源:大英百科全書

光是美國海岸警衛隊和BP聯合進行的清理活動就花費了數十億美元。

據統計,這次事件直接殺死了102種鳥類,死亡數高達82000隻。它們的翅膀被石油緊緊包裹無法飛翔,衝刷的海浪直接將掙扎的小鳥捲入海中,放眼望去,沙灘上密密麻麻到處都是鳥的屍體。

即便是在洩漏事件發生一年後,還有人能在岸邊發現渾身是油的棕鵜鶘。

海龜也未能倖免,科學家發現,這次事件至少造成了6165隻海龜死亡。其中,墨西哥灣區內的五種海龜都被列為了瀕臨物種。那段時間,海邊居民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岸邊打撈被石油浸泡的海龜屍體。

在石油中浸泡的海龜

與鳥類和海龜一樣,漏油事件也造成了25900隻海洋哺乳動物受到傷害,這其中包括寬吻海豚、飛旋海豚、瓜頭鯨和抹香鯨,四種海洋哺乳動物在海中大量死亡。

甚至在事情過去幾年後,汙染地區還會不斷出現海豚擱淺現象。

就連已經懷孕的海豚,都因石油洩漏帶來的汙染導致流產,甚至出現疾病。科學家在巴拉塔裡亞灣中發現了三隻海豚,它們牙齒幾乎全部脫落,而另外三隻的牙齒數量,僅是正常海豚的一半。(海豚通常有78至106顆牙齒)

並非所有洩漏的石油都漂浮在表面,一部分油汙也隨著洋流沉入了海底。研究人員在生活在海底洞穴中的方頭魚體內,就發現了較高成分的石油,檢測數據顯示,在石油洩漏事件發生的7年裡,它們肝臟中油汙的濃度直接增長了800%以上。

而這種現象甚至擴散到了其他海域,遊動快速的黃鰭金槍魚並不處於汙染嚴重的區域,但研究人員仍在它們體內發現了大量的石油。

生長了數百年的珊瑚群也未能倖免,石油的沉澱覆蓋造成了珊瑚群的大量死亡甚至變異,復原工作可能需要數十年,有的損失將是永久性的。

除了海洋生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大規模死亡外,人類生活也遭到了重大的損失。

對墨西哥灣沿岸的漁民來說,海底的珊瑚島就是他們飼養牡蠣的「農場」。漏油事件發生後,為了衝散石油,大量的化學分散劑被侵入大海,牡蠣生存所需的水域酸鹼值也被破壞,因此許多牡蠣繁殖區的產量大幅下降。

原本在密西西比河上養魚的譚·休恩(TAM HUYNH)以往每年都能向碼頭交付30萬磅的牡蠣,在洩漏事件發生的第二年,這一數字直接降到了4.4萬磅。

漏油事件發生之前,每次出海譚都能在淺水區滿載而歸。如今為了捕到牡蠣,他直接在船的側面掛了一個捕撈網放在海中,但每次的收穫只有一袋袋空網。

圖源:美聯社

偶爾落網的螃蟹也是輕到沒肉。

圖源:美聯社

譚的妻子在岸上的一家海鮮加工廠做工,因為捕魚業的長期蕭條也被迫停工。沒有魚就沒有錢,因此連身邊年紀大的漁民都選擇出去尋找生路,看著一片死寂的海水,譚也在猶豫要不要賣掉船去別的郵輪上當加班手。

圖源:美聯社

譚身處的窘境也是無數墨西哥灣沿岸的漁民們所面臨的。

曾經,以盛產蝦而出名的瀉湖有著長達65英裡的海岸線,當地村民95%以上都以捕蝦為生。洩漏事件發生之前,魚蝦在村民們的冰箱裡多到裝不下。可現在為了生存下去,很多人都被迫搬離村莊,跑到遙遠的馬其頓工廠工作。

村裡剩下的老人只能守著瀉湖勉強度日,為了省油,53歲的門多薩只帶著一塊毛毯和防水衣,直接在船上過夜捕魚。

已經在船上睡了兩天的門多薩

圖源:衛報

沒了收入來源,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們輟學工作,以便補貼家用,曾經100多人的學校在事件發生之後只剩下不到30名學生,村裡唯一的一家加油站也被關閉,被遺棄的小船點綴在河岸上仿佛那四分五裂的家庭。

漁民的生存窘境被報導後,BP公司也做出了回應:

「沒有證據表示捕魚業的損失是這次漏油事件造成的,而你們所說的那些現象也並沒有那麼嚴重。截止到目前,科學數據也證實漏油事件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十分有限,並且海灣地區的捕魚量也大致恢復到了事件發生前的水平。」

圖源:VICE新聞

通篇下來,處處透露著「事不關己」的傲慢,仿佛在說:除非讓魚開口說話,證明你們目前的困難是石油洩露造成的,不然誰都別想指責我。

可對同樣因洩漏事件受害的美國漁民,BP的態度直接轉了個大彎。光是向美國遭受汙染地區就支付了超過600億美元的賠償,其中大部分都存入了受影響的漁民和企業帳戶中。相反,作為此次漏油事件最為嚴重的受災區,墨西哥灣沿岸的漁民在10年間一分錢都沒見到。

BP如此理直氣壯的差別對待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早在2018年,BP就和墨西哥政府達成了和解,在支付了2550萬美金的賠償金後,墨西哥政府就對該公司撤訴了。

這可是給沿岸漁民帶來「滅頂之災」的石油汙染啊,還有未來幾十年都難以修復的生態環境,區區2550萬美金的賠償就答應撤訴和解了,這和自罰三杯有啥區別。

更過分的是,這2550萬美金沒有一分錢分給了受災漁民。在媒體披露的報告中,2550萬美元的賠償款裡有1530萬美元用於墨西哥政府對此次漏油事件中的調查;而剩下的1020萬美元則提供給了美國氣候變化研究所,用來重建和恢復墨西哥灣的海洋環境。

也就是說,受災群眾自始至終都沒有被想起過。

圖源:PODER(企業透明監督管理機構)

而這也不是備受爭議的唯一一點,人們發現,在墨西哥政府公示的1530萬美元的調查經費支配表中,有530萬用來支付墨西哥外交部的日常開支。

圖:墨西哥外交部公布的530萬經費收據

對此,外交部回應說:這筆錢其實是用來人員轉移的。為了調查漏油事件,更好地執行公務,有很多公職人員需要暫時或永久的駐外居留,所以這筆錢就是用來方便他們隨時行動的。

既然錢用來做了行政用途,那相關的收據、發票,甚至付款單總得有吧。對於這些質疑,墨西哥駐美大使館大使古鐵雷斯·費爾南德斯(Gutiérrez Fernández)回應說:「BP的賠償協議是怎麼寫的我不知道,我只是按照上面的要求籤署了這些文件,至於這500多萬的詳細開銷用途,我一概不知情。」

總之,錢到底去哪了,沒一個人說得清。

圖源:PODER(企業透明監督管理機構)

除了小額賠償款不知去向外,墨西哥政府從事件發生之初和數年間的調查行為也是疑點重重。

在漏油事件發生之後,墨西哥政府硬是拖到最後一分鐘才對BP公司進行起訴。

此外,在與BP籤署的和解協議中,墨西哥政府也做了極大「讓步」,完全避免了該公司在日後因洩漏事件造成的傷害所承擔責任。

對於墨西哥權威科學家提供的BP公司造成汙染的證據,政府也選擇視而不見。

事件發生之後,墨西哥政府仍同BP公司籤署了多項能源合同,包括五個石油鑽探場,兩個天然氣管道合同以及1500個BP加油站計劃。

圖源:BuzzFeed News

看來墨西哥政府要賠償是假,送「福利」是真。自己的政府眼看是靠不住了,墨西哥沿岸6個州數千名漁民只能自發地聯合起來,於今年9月對墨西哥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提起訴訟。

圖源:BuzzFeed

Evelio Jiménez(簡稱「吉門」)的家人都在這沿海小鎮生活,可以說這片海域養活了他的祖祖輩輩。漏油事件爆發的當天,他還以為這一切離他很遠。可隨後幾天,小鎮上的空氣就充滿了濃濃的油味兒,向大海的深處眺望,甚至還能看到水中明顯的水油分界線。

曾經風景如畫的小鎮沙灘上如今都是洩漏的殘餘物,無數動物的屍體被衝上岸,在石油的包裹下整條海岸線仿佛一條死亡結界,黑壓壓的、黏糊糊的。

Evelio Jiménez

靠著這片海域的贈與,吉門養大了三個女兒,如今,他卻眼見這片充滿生機的海洋變得死氣沉沉。而他除了等待,什麼都做不了。

就這樣十年過去了,直到今年6月,當他看到一個帶有BP LOGO的加油站出現在小鎮上時,他才明白,自己和其他六個州的漁民一樣,早就被政府「遺棄」了。

為了家庭,吉門不得不選擇站出來自己和他們進行訴訟。如今,大女兒即將高中畢業,當她躺在吊床上被問到未來的規劃時,她說她想加入海軍。

「為什麼?」吉門問。

「這樣我就可以繼續留在海上了。」

Evelio Jiménez和他的女兒Anel在Tonalá的海灘上

來源:英國報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美國墨西哥灣270多隻海豚死亡 BP石油洩漏或是最大原因
    NOAA漁業海洋哺乳動物健康和擱淺反應計劃協調員Teri Rowles表示,科學家們將調查是否是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BP)漏油事件的持續影響以及由於高河流和路易斯安那州溢洪道流出的淡水引起的低鹽度造成的海豚死亡。
  • 廢棄的石油鑽井平臺,科學家為什麼要建議保留?不會破壞環境嗎?
    準確的說鑽井平臺確實會影響環境,當然全世界影響最大的要數墨西哥灣的石油鑽井平臺火災事件了!2010年4月20日晚,英國石油公司所租用的深水地平線號深海石油鑽井平臺發生井噴,洩漏的甲烷引發了大爆炸,平臺陷入一片火海,美國海岸警衛隊進行了72小時搜救,最終成功救起115位工作人員,另有11人失蹤!
  • 日本1000噸石油洩漏印度洋之後,模里西斯或將迎來更大悲劇
    這是在福島核洩漏之後,日本再一次危害了世界環境,釀成了全球災難!根據初步評估,至少洩漏了1千噸石油產品,日本油輪洩漏點在藍灣海岸公園,是模里西斯最著名的海洋生物和珊瑚保護區之一,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水下珊瑚景觀,涉事海域周圍有多個溼地已加入國際溼地公約,包括粉紅鴿、橄欖繡眼鳥和模里西斯福迪雀在內的多種瀕危鳥類,為了保護這些珍稀動植物,模里西斯野生動物基金會,種植了約20萬棵植物來恢復沿海森林,但這次事故讓這些努力功虧一簣,數千物種將陷入危險。
  • 為了連WiFi毀掉一片海不算什麼,看工業史上最嚴重的海洋石油汙染事件
    前稱:British Petroleum(英國石油),後BP簡稱成為正式名稱),是世界最大私營石油公司之一(即國際石油七姊妹之一),也是世界前十大私營企業集團之一。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羅裡達州和阿拉巴馬州已在海岸附近設置數萬米充氣式欄柵,圍成一道防線,防禦浮油「進犯」。 漏油處置 處置開始計劃堵漏作業。旦英國石油公司嘗試用水下機器人啟動止漏閘門結果未能成功。
  • Day69 化石燃料造成石油洩漏 危害海洋生物 [跟英文網站學雅思寫作:每日一段]
    ——Connectus化石燃料能通過石油洩漏對海洋生物造成傷害。需要通過土地空氣和水運送到加工廠的化石燃料對環境構成很大威脅因為油輪或者淹到海裡的船隻都可能在這個運輸過程中洩漏油。含有有毒物質的原油當與水混合後會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的危害「該文章為原創,任何盜用、他用者,一經發現,立即舉報」   不要糾結邏輯,是網站摘取 做了小調整/看 後 反 思/想想你平時的詞句寫法vs上面文章的詞句寫法上面句型對你有什麼啟發?
  • 中國進口石油90%依賴海上運輸 特大溢油事故險情不斷
    石油公司預測災難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40億美元,保險公司預測至少造成15億元的賠償。但是,生態方面的傷害是無法估算的。不知道美國如何評估生態損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首席代表歐達夢: 石油洩漏被稱為海洋環境的超級殺手。據統計,每年通過各種途徑洩入於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0.5%,其中以油輪遇難造成的汙染最為突出。
  • 14隻海豚在日本貨船的石油洩漏附近...
    兩周後,模里西斯開始發生溢油事故,1000多噸燃料洩漏。因為石油開始從船上洩漏,威脅到原始水域,海洋生物和該島的旅遊業受到嚴重損害。 他說,可能有更多的海豚在海上死亡,我們將進行測試,以確定那些在岸上發現的海豚的死亡原因。
  • 地球石油還能用多少年?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世界上重要的資源,人類利用石油不斷推動了經濟發展。石油的開發在給人類帶來了利益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各種威脅。石油大部分都是從海上油田開採來的,但是是由對於海洋生物來說,卻容易帶來災難。
  • 海灣戰爭時,為啥薩達姆把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
    石油是世界上需求量最大的一種自然資源,由於其不可再生性,石油非常的寶貴,被稱為「液體黃金」,是化工產業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一個國家如果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並且擁有開採技術,這個國家就有了一份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所以石油一直是各國爭奪的焦點。
  • 41條裂縫已出現,日本還想百般抵賴?俄媒:這是要做什麼
    造成周邊汙染的例子有很多,向俄羅斯、美國、日本都發生過核洩漏事故,就拿世界上核電站最多國家的美國來說,它曾經因為核能存儲罐老舊以及核電站的管理問題,導致大量核輻射洩漏其實在很早之前,日本出現超級大地震時,由此引起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
  • 海洋石油汙染有哪些危害?
    海洋石油汙染不僅影響海洋生物的生長、降低海濱環境的使用價值、破壞海岸設施,還可能影響局部地區的水文氣象條件和降低海洋的自淨能力。據實測,每滴石油在水面上能夠形成0.25平方米的油膜,每噸石油可能覆蓋5×106平方米的水面。油膜使大氣與水面隔絕,減少進入海水的氧的數量,從而降低海洋的自淨能力。
  • 熱點評論 l 英國石油(BP)在全球石油需求方面錯在哪裡?
    英國石油公司(BP)表示,石油需求可能永遠不會回到2019年的水平,有關石油峰值的舊理論似乎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就在人們消化英國石油能源報告之際,歐佩克(OPEC)公開報告表示,將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下調40萬桶/日,預估平均需求減少950萬桶/日,此前預估減少910萬桶/日。
  • ...至98.3萬桶/日(11月為下降4.3萬桶/日);美國二疊紀盆地12月石油...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 預計美國巴克肯12月石油產量下降3.2萬桶/日,至113.3萬桶/日。(11月為下降2.2萬桶/日);預計美國鷹灘12月石油產量下降2.7萬桶/日,至98.3萬桶/日(11月為下降4.3萬桶/日);美國二疊紀盆地12月石油產量下降3.7萬桶/日,至430萬桶/日。
  • 兒子身亡拒分給兒媳賠償金,法院:判刑!賠償本應家屬均分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人楊三在外地因車禍去世後,年過七旬的父母楊老漢、薛阿婆收到了用工單位一次性賠償的死亡賠償金、撫養費、喪葬費共計120萬元。在多次要求分割共有財產被拒後,為了拿回應得的90多萬元,兒媳王慶等人和公婆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訴訟、執行等,均未果。
  • 俄羅斯海洋生物大規模死亡,自然資源部長歸咎於有毒藻類
    在勘察加半島的海灘上,死亡動物已經被海水衝上了海灘 俄羅斯將俄羅斯東北部偏遠火山地區的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歸咎於有毒藻類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本月早些時候,在勘察加半島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生物死亡」。 據稱,動物屍體被衝上了海灘,海水的顏色發生了變化,並開始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據該環保組織稱,衝浪者也有喉嚨痛、眼睛痛以及嘔吐的報告。
  • 俄羅斯和沙特每天減產110萬桶,石油危機將如何影響俄羅斯經濟?
    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隔離措施,導致今年3月和4月石油需求大幅下降。在美國,石油需求的主要下降發生在3月6日至4月17日之間:在一個月內,需求下降了三分之一——從每天2180萬桶下降到每天1410萬桶,低於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然而,根據最壞的預測,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將在檢疫期間減少2000萬至3000萬桶。
  • 印度已探明石油儲量達57億桶 可供開採19年
    新華網新德裡6月17日電(記者 周珺)據《印度教徒報》17日報導,國際能源巨頭英國石油公司(BP)近期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2007》顯示,按目前生產速度,印度已探明石油儲量可開採19.3年。  這份統計報告稱,到2006年底,印度已探明石油儲量達57億桶,比5年前的48億桶有所增加。
  • 俄羅斯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這只是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帶來的漣漪效應之一。起初,很多人懷疑是汙染的緣故,但現在科學家表示,死亡可能是赤潮造成的。這帶來了更麻煩的問題:氣候變化會對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環境之一造成怎樣的影響?這裡生活著硬頭鱒、海獺等瀕危物種。「我們沒想到赤潮的區域會如此之大,」遠東聯邦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Kirill Vinnikov說:「前所未見。」
  • 液體的單位大多是「噸」,為何石油卻用「桶」?桶的大小能隨意嗎
    在不了解石油用「桶」做單位的情況下,一般人都認為國際上出口石油的國際,是可以隨意更改石油桶的大小的,畢竟石油的單位是「桶」而不是「噸」,即便是換成了小容積的桶,買家不也得被蒙在鼓裡嗎?話雖如此,但是現實肯定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誇張,既然是做國際生意的,石油出口國也不會這麼「不懂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