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霜成分竟有助鋰電池發展,大幅提升電解質穩定性

2020-12-04 十輪網

聚乙二醇(PEG)親水性強、應用廣泛,不僅是乳霜、唇膏等化妝品少不了的成分,還可以用在食品添加劑、藥物等領域,而最近香港科學家還發現,這種水性聚合物也可以提高電池電解質穩定性,還可以降低製造成本與電池毒性。

鋰離子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無記憶效應,在不使用時只有緩慢電荷損失,除了消費型電子產品,在電動汽車與電池儲能系統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但鋰離子電池尚未滿足人們對安全的絕對要求。

鋰電池過熱、過充或多次循環使用後容易生成鋰枝晶,進而刺穿隔離層導致自爆,同時鋰也是種活性強、易燃性也高的金屬,內部也存在腐蝕性高、容易起火的鹽與有機溶劑,若是電池品質不過關,或是因高溫、撞擊等因素,就可能會導致自燃或爆炸。

多年來為解決這一問題,科學家也嘗試各種解決方法,例如內置阻燃劑達到自動滅火的效果,或是採用水基電解質,只是前者成本高,後者則通常需要使用高濃度且有毒的鹽來穩定水分子,可能會造成環境汙染。

不過這次香港中文大學團隊採用的PEG並沒有此問題,它常見、製造成本與汙染性都很低,將PEG與水、低濃度鋰鹽組合在一起後,可提高電解質的電化學穩定性窗口(stability window)達到3.2V,通常太低會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發生分解,實驗也指出,新型電池在300充放電後仍能維持穩定。

新設計還可降低製造鋰離子電池成本與毒性,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研究發現為高電壓窗口、高穩定性的水基電解質開闢新道路,讓科學家可以研發出安全性高、成本低的環保電池。目前研究已經發布在《Nature Materials》。

(首圖來源:pixabay)

相關焦點

  • 金屬鋰電池聚合物電解質PEO為什麼不耐氧化?
    固態電解質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能夠有效的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因此在金屬鋰電池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特別是聚合物類電解質,例如PEO,因為良好的塑性,成為一種非常具有應用前景的固態電解質。但是聚合物電解質通常在高電壓的正極一側穩定性較差,發生氧化分解,引起電池的性能急劇衰降。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電池成為市場的必爭目標。有專家認為,利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電解質是從本質上提升鋰電池安全性的必由之路。比如特斯拉-松下生產的三元鋰電池組質量達到900kg,而固態電池創業公司Seeo Inc生產的相同容量電池組的質量卻只有323kg,接近前者的三分之一。 循環性能強。固態電解質解決了液態電解質在充放電過程中形成的固體電解質界面膜的問題和鋰枝晶現象,大大提升了鋰電池的循環性和使用壽命,理想情況下循環性能表現優異,能夠達到45000次左右。
  •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然後加熱該「杯子蛋糕」將導致形成液體注入的多孔膜,該膜由高導電性和化學穩定性的片材組成。使用這種半固態的3D薄板堆疊作為電解質,可以與陰極和陽極良好接觸,但可以使其在充電過程中保持穩定。 研究人員青睞LLZO材料,是因其離子電導率高,而且具有優異的化學和電化學穩定性。
  • 固態電池已成為未來鋰電池發展的必經之路
    1.基於安全和能量密度上的優勢,固態電池已成為未來鋰電池發展的必經之路。 2.分類:液態/凝膠態只含有液體電解質,半固態(Halfsolid)液體電解質質量百分比<10%,準固態/類固態(Nearlysolid)液體電解質質量百分比<5%,全固態(AllSolid)不含有任何液體電解質。
  • 全固態聚合物鋰電池 循環使用次數和穩定性得到提升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嶽雨)9月23日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新型電化學材料與器件團隊,近日在聚環氧乙烷基高性能電解質和固態電池方向研究取得新進展,提高了全固態聚合物鋰電池循環使用次數和穩定性,並實現在室溫和低溫下(0℃)的優異電化學性能。
  • 又薄又柔的固態電解質,讓全固態鋰電池飛起來!
    解決電池安全性能的重要任務,就這樣落到了全固態鋰電池的肩上。為了獲得與基於液體電解質的鋰電池相當的能量密度,固體電解質需要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力學強度好、不可燃、化學穩定性等特性。然而,用於液體電解質的商業聚合物電解質隔板厚度僅有10 μm左右,如果採用如此薄的固體電解質勢必會極大地增加電池短路的風險。
  • 史丹佛推出全新液態電解質,鋰陽極電池終於有機會成真
    但這一篇是在現有的鋰電池上進行優化,以老邪淺薄的知識,覺得挺靠譜。鋰離子電池之所以能順利運作,負責在陽極與陰極之間傳遞鋰離子的電解質功不可沒,但同時電解質也是電池的致命弱點,傳統的碳酸鹽電解質具備易燃燒缺點,在電池安全性埋下隱形炸彈,而最近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發出的全新電解質或許能解決這問題,還有助鋰陽極電池發展。
  • 上海科技大學在全固態鋰電池固體聚合物電解質研究中取得突破
    隨著電動汽車以及各種電子產品對於高能量密度的安全儲能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全固態鋰電池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傳統的鋰離子電池系統由於使用了易燃的有機電解液,其安全性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固態電解質憑藉其固有的熱穩定性以及兼容高能量密度鋰金屬負極的特性,被認為有希望取代傳統的液態電解液。
  • 專題報導:Imide-Orthoborate雙鹽電解質體系抑制鋰枝晶及提升鋰...
    國內外研究現狀表明,鋰金屬負極性能的改善途徑主要包括:鋰金屬合金化;固體電解質;鋰金屬表面結構設計;有機電解液促進鋰金屬/電解質界面SEI膜穩定性。其中,通過優化有機電解液成分及改性添加劑促進鋰金屬/電解質界面SEI膜穩定性,被認為是抑制鋰枝晶生長、提升庫侖效率的最簡便、有效的途徑之一。
  • 聚合物基固態電池循環和應用溫度範圍大幅提升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新型電化學材料與器件團隊在聚環氧乙烷基高性能電解質和固態電池方向取得進展,提高全固態聚合物鋰電池循環使用次數和穩定性,並實現在室溫和低溫下(0°C)的優異電化學性能。
  • 東華大學《AFM》:梯度結構複合固態電解質助力高穩鋰金屬電池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Akira Yoshino教授,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發展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鋰金屬負極的復興和固態電解質的興起推進了固態鋰電池的崛起和迅速發展。固態鋰電池既可以大幅度提升電池的服役安全性,又有望使得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新的高度,被認為是極具潛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電化學儲能技術。
  • 東華大學《AFM》:梯度結構複合固態電解質助力高穩鋰金屬電池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Akira Yoshino教授,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發展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鋰金屬負極的復興和固態電解質的興起推進了固態鋰電池的崛起和迅速發展。固態鋰電池既可以大幅度提升電池的服役安全性,又有望使得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新的高度,被認為是極具潛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電化學儲能技術。
  • 陶瓷摻石墨烯 布朗大學研製迄今最堅韌的固體電解質
    儘管用固態電解質替代鋰電池中液體電解質的想法已經被許多人所接受,但在這項技術投入實際使用之前,仍有許多難點需要克服。 好消息是,布朗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通過摻入陶瓷和石墨烯精細混合物的方法,生產出了迄今為止最堅韌的固體電解質。
  • 軟固體電解質材料可有效抑制鋰電池陽極上的枝晶生長
    外媒報導稱,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已經研製出了一種新型電解質,有望極大地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通過將鋰電池陽極中的石墨材料換成純鋰金屬,其有望在能量密度和充電速度上實現新的突破。通過持續的改善,純鋰金屬電極有望讓電池容量提升至當前的 10 倍,且極大地縮減充電所需耗費的時間。不過橫亙在科學家們面前的最大障礙,就是可能嚴重損害電池性能的枝晶。在電池在充放電時,石墨陽極上會形成這種惱人的結構,並最終導致鋰電池的斷路失效故障甚至起火。
  • 斯坦福崔屹團隊發明新電解質,大幅提高鋰金屬電池安全性
    鋰電池這麼不安全,是因為在高溫、碰撞等情況發生時,電池很容易自燃、甚至引發爆炸,對於航空、汽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常規鋰電池尚且如此,對於擁有高能量密度的下一代鋰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來說,其安全性則是更大的問題。可以這麼說,安全問題是困擾著鋰離子電池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許多科研團隊重點攻關的對象。
  • 鋰電池新型材料有哪些?
    不斷提升鋰電池綜合性能是鋰電池發展的唯一方向,而要提升鋰電池性能的主要方法就是對鋰電池材料的不斷研發和創新,下面介紹關於可以提升鋰電池性能的新型材料基本情況。新型全電池的能量密度約為460 Wh/kg,超過最先進的非水液態鋰離子電池(考慮到電解質質量後,其能量密度仍能達到304Wh/kg)。6、鋰電池新型材料之氮化硼納米塗層哥倫比亞大學通過植入氮化硼(BN)納米塗層穩定鋰離子電池中的電解質,從而降低電池短路的風險。
  • 固態鋰電池或將解決電動汽車燃燒事故問題
    傳統的液態鋰電池,被科學家們喻為「搖椅式電池」,搖椅兩端為電池的正負兩極,中間為電解質(液態)。 由於固態鋰電池採用鋰、鈉製成的玻璃化合物為傳導物質,取代以往鋰電池的電解液,大大提升了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採用固態電解質,可以阻止電池中的一些成分燃燒。 專家介紹,固態鋰電池的密度及結構可以讓更多帶電離子聚集在一端,傳導更大的電流,進而提升電池容量。因此,在同樣的電量下,固態電池體積將變得更小。
  • 聚合物基固態電池循環和應用溫度範圍大幅提升
    近年來,鋰電池作為儲能器件在手機、筆記本電腦及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然而,傳統的鋰離子電池越來越接近其能量密度的極限,使用易燃有機電解液也使其安全性受到嚴峻的考驗。因而,亟需開發下一代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電化學儲能器件。
  • 固態鋰電池產業化及其影響深度研究報告
    其中,固態電池主要採用了「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該技術的創新在於原 位聚合塗覆技術,即在基膜上進行的塗覆是由原位聚合反應實現,可以改善正負極界面接觸, 預計原位聚合塗覆用了 LLZTO、LATP 等陶瓷固態電解質成分。我們認為原位固化固液技術主要為了解決無機電解質/電極的界面阻抗問題。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
    其中,固態電池主要採用了「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該技術的創新在於原位聚合塗覆技術,即在基膜上進行的塗覆是由原位聚合反應實現,可以改善正負極界面接觸,預計原位聚合塗覆用了LLZTO、LATP等陶瓷固態電解質成分。我們認為原位固化固液技術主要為了解決無機電解質/電極的界面阻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