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4月2日的《科學》雜誌報導說,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導致人重複感染巨細胞病毒(CMV)的可能機制。
世界人口中有很大比例的人感染了CMV。儘管其感染常常不會引起症狀,但它對新生兒及免疫系統脆弱者會造成極大的危險。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研發一種CMV疫苗具有高度的優先權,但他們一直沒有獲得成功。新的發現可解釋為什麼CMV疫苗的研發會有困難。
儘管獲得對其的疫苗是一種遙遠的可能,但研究人員提示,這種病毒可作為其它類型疫苗的一種有用的載體。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Scott Hansen等研究揭示了這種病毒是如何造成「重複感染」的,即新病毒可重複感染那些已經被感染的宿主,儘管這些宿主體內存在有很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文章的作者通過對恆河猴的研究發現,CMV是通過逃避由CD8+T細胞所介導的那部分免疫反應而造成重複感染的。那些與該免疫反應發生相互作用的蛋白闕如的變異病毒只能夠引起初次感染,但卻無法造成重複感染。預先存在的免疫力無法阻止CMV再感染的事實對研發一種針對該病毒的疫苗是一個嚴重的挑戰。然而,對研發其它疫苗來說,一種經過修飾的CMV可被用來作為一種載體。人們可反覆使用該載體來誘發在同一個體中的對不同致病源的免疫反應。(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