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地理重點難點切割:地球的公轉知識這樣學就容易理解還透徹
地球的公轉是高一地理入門階段的又一個重點和難點,如何更好地突破這個知識點,讓學習順利地進行?(聲明:有非常非常多的學校、老師、學生不強調知識邏輯,不強調掌握基本知識技能,只強調把結論記下來、背出來,接著就是無限的題海戰術。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
教學設計示例一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周期和黃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相互關係。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或用地球儀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會用科學準確的語言等方式表示 地理現象、概括 地理特點的能力。 2.通過讀圖、畫圖、分析問題等活動,學習運用 地理圖表獲取 地理知識的能力,並初步樹立空間思維能力。
-
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2012-10-18 17: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公轉的基本特點和黃赤交角說課稿
課程標準要求「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也就是說既要分析晝夜交替和時間差異、地表水平運動物體運動方向的偏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和五帶這些現象的成因,還應分析這些現象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變化以及人類活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當然,要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首先要認識地球運動的規律。因此,教材都講述兩種運動的繞轉中心、方向速度和周期等特點,之後再分析它們各自所產生的地理意義。
-
地球一年四季的變化和地球公轉有何關係?
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周,地球上會出現一年四季的變化,而地球自轉一周,地球上會出現晝夜交替。要想知道地球公轉是如何影響地球上一年四季的變化,首先要知道幾個關鍵點,這些都很簡單,高中的地理知識,簡單來說一說。
-
高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二)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①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軌道等方面的規律和特點。②了解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係,理解黃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導致的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結論:地球表面除南北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一樣;線速度則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遞減。
-
地球運動(2) 地球公轉與四季的形成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初中地理寶典」關注我們地球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陽光照射的情況也不同,從而形成了四季的變化。地球公轉與四季有什麼關係呢?1.生活體驗春去秋來,四季更替,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公轉》
教材圍繞「地球公轉的定義、方向、周期、特點及意義」這一主線而展開,圖文並茂,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因此本節課是教材的重點之一。二、目標分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以下三個方面:知識目標:1.掌握地球公轉運動的方向、周期和特點;2.知道四季的形成和五帶劃分是由於地球公轉而產生的;3.了解地球上的五帶的劃分的依據。
-
知識梳理:地球公轉
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與自傳方向一致)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即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之間總保持66.5°夾角,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季節的變化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這樣,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地球表面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就不完全相同,便產生了季節。
-
一年有356分日出,地球的公轉才有了春夏秋冬
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徵 地球圍繞著太陽運動(自西向東)就是地球的公轉,地球自己轉,就是自轉,區別記憶簡單易懂。地球公轉軌道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形軌道,1月初為近日點,7月初為遠日點,現在2020年1月,地球正位於太陽的最近的位置。 公轉的方向依然是自習向東,北逆南順。
-
地球公轉速度是多少 地球公轉速度最慢的節氣
我們將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
-
地球公轉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義?
前面學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現在來看看地球公轉又有什麼重要意義。從上圖可以看出,赤道平面與公轉軌道平面(黃道面)並不是重合或平行的。它們的夾角叫黃赤交角,度數約23.5°。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於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太陽光線直射點的緯度位置不同,從而產生一系列地理現象:1.導致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2.導致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
地球公轉速度為什麼會時快時慢
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的速度時快時慢也是這個道理。我們知道,地球公轉軌道是個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當地球從遠日點向近日點運動時,受太陽引力的吸引,就象從坡上往下滑動一樣,把引力勢能轉變成運動速度,因此公轉速度越來越快。到近日點後,地球公轉速度達到最大。
-
七年級地理地球的公轉學案設計(收藏備用)
【學習設計】一、自主學習(1)公轉產生的現象?,正確的是( )A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有時候是傾斜的B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C地球公轉的方向與自轉方向是相反的D地球先有自轉運動,後有公轉運動圖1圖二(1) 圖2中,A點該天的日期是
-
地球宇宙環境|關於「火星探測」的一道地理高考題及知識拓展
今天木木老師JY就來介紹一道跟「火星探測」有關的地理高考題及相關的拓展知識。>C. ③④ D. ①④第24題分析此題側重考查地球的宇宙環境知識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第25題分析此題側重考查地理信息的獲取和大氣對行星溫度的影響。影響行星溫度的因素有「日-行」距離、行星大氣厚度及成分等。此題A、B、C、D所有選項都是敘述大氣對火星溫差的影響。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地球的公轉是指地球繞著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做繞轉運動,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稱為黃道平面,太陽系八大行星公轉的軌道平面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這就是八大行星公轉的共面性。當然,由於地球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軌道,那麼在公轉過程中與太陽的距離有遠近變化,離太陽最近的距離大約為1.47億千米,這個位置稱為近日點;離太陽最遠的距離大約為1.52億千米,這個位置稱為遠日點。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當然,由於地球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軌道,那麼在公轉過程中與太陽的距離有遠近變化,離太陽最近的距離大約為1.47億千米,這個位置稱為近日點;離太陽最遠的距離大約為1.52億千米,這個位置稱為遠日點。近日點和遠日點示意圖地球公轉的近日點大約每年1月初到達,此時地球公轉的速度最快;而
-
地球的公轉軌道速度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什麼地球沒有飛離太陽?
好了,咱們回到題目來回答一下,地球公轉速度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何沒有飛離太陽系?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就是地球的公轉軌道速度並沒有達到逃離太陽所需的速度。速度是相對的,必須有參照物才有意義。
-
你知道冬至的地理意義嗎?為什麼冬至的日期總是12月22日左右呢?
為什麼古人對一個節氣如此重視呢?這就要從冬至的地理意義說起。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們都知道,地球有自轉和公轉。在自轉中,地球是以貫穿南北兩極點的假象直線(地軸)為軸旋轉,面向太陽一面為「晝」,背向太陽一面則為「夜」,由此產生晝夜交替。在公轉中,地球是圍繞太陽以一條橢圓軌道轉動,公轉軌道形成的平面(黃道平面)與地軸並不是垂直的,而是形成一個66°34′的夾角,這就導致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太陽光入射的角度(太陽高度角)是不同的,晝夜的長短也不同。
-
中考地理考試複習指導:公轉速度
地球公轉是一種周期性的圓周運動,因此,地球公轉速度包含著角速度和線速度兩個方面。 如果我們採用恆星年作地球公轉周期的話,那麼地球公轉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經過365.2564日地球公轉360°,即每日約0°。986,亦即每日約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