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前50年,註定要成為最令人難忘的半個世紀,人類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都發生在這一時期。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管是從規模上,還是從武器裝備上都遜色不少,但依舊成為同盟國與協約國的爭奪地,本次我們所講的是發生在一戰期間在山東青島的「雞貓之鬥」。
作為同盟國的德國,當時佔據著中國山東半島的膠州灣,遠離主戰場的歐洲大陸。而對於日本來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雖說當時德國的總體火力大於日本,但就如同日俄戰爭中的俄國來說,遠東地區的局部優勢,遠不如日本手中的牌好。
另一方面,列強在華有諸多利益,此時又被戰爭束縛了雙腳,為了確保自己在遠東的既得利益不受損害,日本成為了遠東地區拉攏的對象,日本可以在遠東地區成為列強權力真空下短暫地自我掌控,於是大戰不可避免……
1914年8月15日,日本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立即向日本交割膠州灣,並限8天做出答覆,說白了8天後如果不答應就是宣戰,德國人對日本的好感與熱忱一夜間被懷疑與冷漠所替代。
作戰
對付德國的遠東,日本根本無需像甲午戰爭、日俄戰爭那樣花很大力氣,因為遠東德國太弱了。
對於德軍來說,留在青島的只有兩艘輕巡洋艦和近乎可以忽略的小炮艇、魚雷艇之類的,陸上兵力也只有700人的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的3000多人。
而日軍呢?他們象徵性地派來2000人陸軍,海軍也只有一條戰列艦與驅逐艦配合作戰,日軍甚至在出發前就已經給了德軍士兵準備好了戰俘營。
10月31日,在登陸部隊的協同進攻中,日英聯軍向德國守軍發起了總攻,戰鬥持續了6晝夜。
儘管德皇威廉二世命令青島守軍,堅守「戰至最後一人」,但由於彈藥告罄,德軍殘部還是舉了白旗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在遠東的唯一戰役,就此結束。
這是一場幾乎被遺忘的戰鬥,它或許的意義是,作為二戰中一個戰壕裡的的德日兩國,在一戰中也曾經互掐過脖子。
而對華來說,這場戰鬥是發生在自己領土的別人「狗鬥」事件,狗鬥也難免傷及池魚,山東膠州、黃縣、萊州、青島一度成為「狗鬥」的場地,房屋被炸毀、人員傷亡,百姓流離失所,
僅青島就有1500家房屋被毀,財產損失2000萬以上
,它是恥辱,真正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