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河區將聚力實現六大方面新提升 開啟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新...

2021-01-10 蘭州新聞網

1月8日,記者從七裡河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獲悉,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七裡河區「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圓滿完成,全區各項事業呈現出經濟企穩回升、民生保障有力、生態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良好態勢。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3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8838元和21864元。在2021年,七裡河區將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力抓好「項目建設、產業升級、鄉村振興、城市建管、民生保障、深化改革」六項重點任務,著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項目建設多點開花

過去的一年,七裡河區把商貿服務、智能製造、文化旅遊產業作為產業結構提檔升級的突破口,截至2020年10月底,完成十大生態產業投資9.66億元,增加值43.07億元,佔全區GDP比重達到12.2%。深耕以蘭州中心、中天健廣場等為支撐的「核心商圈帶」,「三產」佔比達到62.1%。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頤高數字經濟產業園、理工大科技園平臺,引進華為鯤鵬生態產業項目,著力構建以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為核心的新經濟產業體系。傾力打造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帶,蘭州老街開街面市、黃河樓開門迎客,華夏文化博覽園、簡牘博物館等4A級景區、蘭州老街等項目串點成線,鋪就多點開花、橫縱相接的文旅產業「地圖」。實施總投資1631億元的各類項目96個,奧體中心主體結構建成封頂,月星環球港項目正式動工開建,蘭州環球港、四庫書院、七裡河體育場等一批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呈兩位數增長,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過去一年,七裡河全區8個貧困村、31個涉貧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指標均達到脫貧驗收標準,中央和省市等各級各類督查檢查反饋問題全部整改清零。2020年穩定脫貧70戶206人,全區累計脫貧2009戶7433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9.33%降為零,現行標準下全區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全面落實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建成「兩類」學校45所,輸轉建檔立卡勞動力796人、創造勞務收入1015.24萬元,投入4000餘萬元強化供水管護,投入3000餘萬元建設農村公路26.22公裡、養護維修466公裡,全區農村道路硬化率、飲水安全覆蓋率、住房安全率、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到100%。

扮靚城市綠色發展生態顏值

七裡河區加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與省建投籤訂合作協議,劃定晏家坪、西站等六大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徵收籤約871戶,「全域棚改」模式取得突破性進展。實施老舊樓院改造項目14個、加裝電梯50部。馬灘、彭家坪園區道路建設加快推進。高標準完成雷壇河黑臭水體治理整改工程,完成七裡河洪道生態綜合整治項目,推進狸子溝、小金溝等河洪道整治。

聚力實現六大方面新提升

在2021年,七裡河區將從狠抓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全面實施鄉村振興、不斷加強城市建管、全面落實民生保障、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六大方面下功夫。將著力培育一批「鏈主」企業,加快省市列棚戶區改造項目、重大交通項目、蘭州萬達城、蘭州環球港、華潤未來城、保利大都會等項目遺留拆遷項目。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著力催生新的發展動能;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大力促進現代農業和文化旅遊、生態觀光、康養休閒、電子商務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加快推進肉聯廠、蘭通廠原址開發改造,積極推進崔家崖、秀川、西站片區整體改造,謀劃實施華林坪、文化宮、磨溝沿街區整體改造;在城市功能配套方面,重點圍繞大灘、馬灘、蘭石、彭家坪四個片區抓好基礎配套建設。儘早開工建設崔家大灘地下綜合管廊和萬達城、奧體中心周邊道路建設,確保2022年省運會和萬達茂運營;在教育發展方面,去年年末啟動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和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優化,2021年將推進各項工作儘快落實,開工建設彭家坪華潤學校,推進西北師大萬達附屬學校、馬灘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彭家坪學校二期建設等,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

相關焦點

  • 濟南:聚力「七個新跨越」「十個新突破」 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和啟示:一是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二是必須咬定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三是必須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四是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五是必須弘揚真抓實幹作風。會議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濟南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起步之年。
  • 加快向高質量中心城區轉型,濟陽區奮力實現北部新區建設新突破
    當前的濟陽,正面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攜河北跨、撤縣設區四大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帶來了更多觸手可及的機遇紅利。今年,濟陽區將牢牢把握北部新區功能定位,全面對標中心城區,加快推動濟陽向高質量中心城區轉型。▲濟陽今年將加快向高質量中心城區轉型。
  •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兩步走」戰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我市將與全國一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展望二〇三五年,將建成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 深圳南山加快建成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
    改革創新再出發,加快建成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2021,南山人開啟奮進「十四五」的新徵程,1月12日,中國共產黨深圳市南山區第七屆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擘畫了中心城區的「宏偉藍圖」,GDP連跨「三個千億」大關,廣東經濟第一區地位更加穩固。「四個中心」功能完善,「六大片區」破繭而出,「一軸一帶」蔚然成型,灣區天際線美輪美奐,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意象初顯。夯實了中心城區的「堅實脊梁」,瞄準「雙區」建設,實施「科技創新+總部經濟」雙輪驅動戰略,「3+3」戰略示範工程建設蹄疾步穩。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全市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〇二〇年地區生產總值邁過2.5萬億元大關■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方興未艾,「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紮實推進,區域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一區兩群」空間布局優化,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更加彰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步伐加快,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
  • 唐山路北:加快建設繁榮舒適美麗的現代化中心城區_綜合新聞_唐山環...
    在「三個努力建成」目標指引下唐山路北:加快建設繁榮舒適美麗的現代化中心城區站西片區邊各寨回遷房主體結構封頂。啟動建設的唐山金融中心成為全市首座金融稅收億元樓;普洛斯物流園聯手奔馳公司,打造了覆蓋東北亞的零配件集散中心;央金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中康物流、以勒商貿等3個物流項目開工建設,產業聚集度實現新提升,以現代物流業為龍頭京津冀東北部城市群的物流集散中心逐步成形。
  • ...激發新活力 釋放新動能 彰顯新面貌 揚中,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
    揚中市代市長賈晟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成績,描畫「十四五」開局之年發展藍圖,堅持產業強市,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城鄉融合,彰顯宜居宜業新面貌;堅持優質供給,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堅持系統思維,構建風險防控新格局,奮力開啟揚中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 深化改革開放 聚力創新發展 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
    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和幹部群眾,深化改革開放,聚力創新發展,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奮鬥!
  • 聚力新階段 奮進新徵程
    既要通過提升我國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實現科技自身的自立自強,更要依靠科技自立自強來支撐和保障我國產業和經濟、國家和民族的自立自強。 人類現代化發展的歷史表明,基礎研究是創新之源。基礎研究薄弱,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科技自立自強就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過去5年,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實力穩步提升。
  • 煙臺城市總體規劃獲批 蓬萊回裡桃村將納中心城區
    記者在規劃中看到,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在空間結構方面,以芝罘濱海地帶為中心,拓展東西兩翼,貫通南北山海,形成「山聳城中,城隨山轉,海圍城繞,城島相映,融山、城、海、島於一體」的城市格局。  以天然河流、山體和永久性綠帶分隔,形成芝罘、萊山、開發區、福山、牟平、八角等六大組團,構成多組團、多核心的濱海帶狀組團城市結構。
  • 北京人口圖鑑:中心城區人戶分離明顯 城市新兩翼引力提升
    2017年開始,北京戶籍人口出現197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而且主要是中心城區戶籍人口減少。這背後有什麼原因,反映了什麼趨勢?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的建設,又將對北京人口格局產生什麼影響?(李伯牙)2017年,北京人口出現重要變化。除了北京城六區常住人口的持續下降, 2017年末北京全市戶籍人口同比減少3.7萬人,這是統計年鑑上有數據可查的197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 ...積極融入和服務發展大局 在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中展現新作為
    李榮燦在參加皋蘭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積極融入和服務發展大局 在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中展現新作為每日甘肅網1月15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4日,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繼續進行分團審議。會上,代表們對各項工作報告和去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圍繞鄉村振興、工業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在聽取大家發言後,李榮燦指出,過去一年,蘭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效,呈現出經濟平穩運行、民生保障有力、生態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良好態勢。皋蘭縣與全市一樣,在壓力與困難中積極進取,各項工作邁出新步伐、取得新進展。
  • 大鵬新目標定了: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
    會議指出 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和市委六屆十七全會,是在「十三五」規劃收官在即,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勝利在望、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湖裡區全力打好治水攻堅戰 現代化中心城區更具魅力
    在高素質高顏值的海上花園廈門,作為特區發祥地,湖裡區坐擁「八山兩水、三面環海」的生態資源,五緣灣、湖邊水庫、埭遼湖……銘記殷切囑託,打造水清、岸綠、景美、宜居的現代化中心城區,湖裡區一直在努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他們深化推行河長制,全面施行湖長制,加快推進截汙控源、水環境治理,水體管護取得明顯成效。
  • 濟陽書寫向高質量中心城區轉型的時代答卷濟陽
    如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省城攜河北跨、撤縣設區這四大歷史機遇的相繼疊加,讓屹立在黃河之濱的濟陽踏上了新時代的新徵程,為世人所矚目、為萬眾所期待。今天人們如果來到濟陽,將會看到這樣一幅圖景徐徐鋪展開來:在這裡,全新發展規劃正在更廣闊的視野下加速展開謀劃對接;在這裡,更高更快更好的標準正在成為各項工作的「新常態」;在這裡,人們的思想和行動變得愈發開放包容、積極進取……歷史在見證、人民在期待,期待著她向高質量中心城區轉型的步伐越來越快、越來越堅定有力。
  • 加快推動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市發改委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為目標,圍繞「雙循環」,統籌謀劃一批重大舉措、重大項目,實現城市、人口、經濟規模「三個躍升」。城市是實現現代化發展的空間承載。「十三五」期間,我市GDP連續跨越4個千億級大關,建成區面積增至301平方公裡。
  • 「創新驅動」和「質量強區」並駕齊驅 坪山「質量強區」建設邁上新...
    近年來,坪山區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全面推進「質量強區」建設,成效顯著: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三大主導產業正朝著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邁進,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區域創新環境持續優化,產業發展呈現持續穩中向好態勢,為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坪山提供強大支撐,努力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出坪山貢獻
  • 擘畫現代化偉大藍圖指引未來發展新航向
    如何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謀劃好、規劃好、部署好「十四五」乃至今後更長時間內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加快實現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跨越,是當前青島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建設我國北方創新高地    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新濟南新徵程乘風破浪接續奮鬥全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
    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把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作為當前重要任務來抓,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對今年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上來,學深悟透新政策新部署新要求,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創新實幹,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奮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局面。
  • 北侖「一區三城」布局品質城市建設 打造「四宜城市」
    浙江在線10月24日訊 幾天前,北侖文化中心項目方案設計招標工作結束。這一建設內容包括新聞中心、文化館、非遺展示館、藝術交流中心、大劇院、音樂廳、城市展覽館、商業配套工程等在內的政府投資公共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成後將顯著提升北侖文化競爭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