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rvan
二十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是飛機的誕生。人類自古以來就夢想著能像鳥一樣在太空中飛翔。而2000多年前中國人發明的風箏,雖然不能把人帶上太空,但它確實可以稱為飛機的鼻祖。 本世紀初在美國有一對兄弟他們在世界的飛機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們就是萊特兄弟。在當時大多數人認為飛機依靠自身動力的飛行完全不可能,而萊特兄弟卻不相信這種結論,從1900年至1902年他們兄弟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最終終於獲得了成功。
飛機的問世再一次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至此飛機、火車、汽車、輪船等交通工具把全世界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地球進一步縮小。
相比於其他出行方式,飛機無疑是最具效率的。而且飛機能夠帶我們飛到國外,成為人們遨遊全世界的首選。當然,飛機票的價格也非常高昂,一般家庭簡直難以負擔。但即便如此,很多航空公司其實並不是特別暴利。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就是投入太大,第二就是各個航空公司的巨大競爭。
尤其是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許多航空公司受到了衝擊。
近日,「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而業內人士預計,航空相關產業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能要到2024年。
根據國際航空協會發布的統計報告,此次疫情將導致全球航空業損失293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損失278億美元。國內航空公司也受到了重創。海航集團是中國第二大民營企業,兩年內(24個月)燒了5600億元,背負了7000億元的巨額債務,幾乎沒有支付工資。
毫無疑問,疫情對航空業的衝擊是非常大的,不過好的一點的是,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各大航空公司已經步入正軌。起碼跟外國的航空公司相比,我國的航空業發展現狀還比較樂觀。既然如此,為啥我國的海航集團卻一直在虧損?
在王建在任的時候,海航的業務領域涵蓋航空板塊、大新華物流、海航資本、海航產業、海航基金會、海航旅遊、金海控股等領域。
如今,債臺高築的海航集團的關鍵人物陳峰又回到了舞臺上,使其得以擺脫龐大的業務,開始扭轉局面。
作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海航集團在去年仍以6128億元的營收位居第二。海航集團也是中國唯一一家五星級航空公司。實力如此強勁的海航集團為啥會燒光5600億元,而且還負債7000億呢?更扎心的是,海航集團甚至還沒有補齊員工的工資,為此,董事長還親自寫了一封道歉信。
事實上,海航的金融鏈問題早已浮出水面,雖然疫情影響了航空業務,但是這不是根本原因。自2015年以來,海航集團大舉擴張,在全球推出了「買-買-買」模式。與此同時,企業資產飆升,兩年後突破萬億大關。該集團擁有包括航空、物流、金融和房地產在內的七大產業,以及11家上市公司。
據了解,僅兩年時間,海航就燒了5600億元,其投資項目的資金回收速度遠遠滯後於燒錢的速度。在這個惡性循環中,海航的負債越來越多。截至2018年底,海航集團債務總額達7500億元。
截至2019年底,海航集團總資產9806億元,同期總負債高達7067億元。雖然淨資產仍為2739億元,但超過7000億元債務的年息至少數百億元,這無疑對海航集團的流動性構成了極大的挑戰。
自2017年以來,海航集團為了自救,進行了一系列的出售和出售,海航集團旗下300多家公司的3000多億資產被出售。今年2月底,海航集團旗下專門從事飛機租賃的上市公司渤海租賃售出了21架飛機,收回現金50.86億元。但對於該集團的債務來說,這只是九牛一毛。最終,海航因流動性危機被政府收購。
昔日,中國最大的民營航空公司海航集團,甚至連工資都付不起。該公司董事長陳峰寫了一封1000字的道歉信。陳峰揮淚致歉:「我們對暫時的困難導致投資產品延遲付款表示歉意……作為海航集團的首席創始人,他經常感到壓力和內疚……
早在2019年的12月30日,海航董事長陳峰還發布了2020年新年獻詞,標題為「迎著曙光,開啟海航事業新徵程」。彼時,海航歷經2年,甩賣了3000億資產,讓企業稍微緩和了一下,但仍然是危機重重,畢竟7000億的債務不是小數目。
陳峰的這番話也反映了許多企業目前所面臨的艱難時期。一旦他們堅持下去,他們就會回到頂峰,但如果他們不能堅持下去,他們只會以失敗告終。
海航淪落到這種地步,也是有跡可循的。海航是一家年入6000多億的大型公司,怎麼會那麼容易倒下?實際上,它的利潤還不如一家小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僅為10.78億元。可以說這一切早就被埋下了禍根。對於一家收入超過6000億的公司來說,利潤就這麼低。例如,華為在2019年的收入超過8500億元,淨利潤為627億元。阿里巴巴的營收超過4000億元,淨利潤超過1000億元。海航集團空有第二大民企的頭銜,卻早已是疾病纏身。
真希望海航集團不會倒閉,但是海航是看不到前途的……已經開始資不抵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