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年德國家族企業,在中國建成全球最大實驗室,與新冠藥物有關

2020-09-13 現代資訊官方帳號


日前,擁有352年歷史的默克集團,宣布其第9家「生命科學技術與培訓合作中心」在上海建成並投入使用。

據介紹,該中心專注於改善和優化藥物研發、開發和生產過程,可作為「一體化實驗室」,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驗證服務、培訓和操作應用。在默克全球9家同類機構中,上海的合作中心規模最大,擁有超過13個實驗室,覆蓋製藥價值鏈的整個環節,隸屬於默克生命科學業務。

總部位於德國的默克集團是一家上市的家族企業,擁有三大業務領域,即生命科學、醫藥健康和高性能材料,其中,生命科學致力於與科研機構和製藥公司合作開展測試、提供並開發創新技術。2019年,公司收入達162億歐元(約1300億人民幣),其中22億歐元用於研發投資。

默克生命科學中國董事總經理、默克生命科學中國科研解決方案副總裁衛政熹介紹,生命科學業務有三大事業部:

一是科研解決方案,關注與學術界、製藥公司取得早期階段發現,提供蛋白質技術等創新技術,推動科學發展並獲得成果;二是工藝解決方案,專注於從實驗室到最終產出的整個工藝,為客戶開發、驗證分子和商業化生產提供支持;三是應用解決方案,即進行測試確保藥物安全,如測試新冠肺炎病毒的產品。

新開業的上海合作中心,集合了上述三個重要方向的設備和系統,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未來5年內,生物製藥市場預計將以15%的年增速發展,單抗的增速將實現25%左右的增長,我們希望支持中國本土行業發展。」衛政熹表示。

中國正加大細胞、基因等前沿療法的研發投入,藉助合作中心,默克將為客戶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和服務,幫助生物製藥和製劑企業改善藥物研發、開發、生產的相關流程,節省成本並加快上市速度。

今年新冠疫情來襲,於生物醫藥行業來說,卻是一次提速機會。作為全球藥品、測試和診斷的關鍵供應商,默克接到輔料、活性成分生產等大量訂單。

衛政熹表示,默克抗疫有三個重點,分別是病毒檢測、病毒表徵以及疫苗和療法的生產,上海合作中心有助於加速新冠肺炎藥物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默克擁有全球9個實驗室組成的網絡,這些實驗室與衛生部門間在藥物研發領域——比如疫苗,存在密切合作。」

默克生命科學業務也布局了數位化,並打算利用AI參與生物製藥業務。

「我們在2019年推出了SynthiaTM 平臺,這是一個基於人工智慧的逆合成分析軟體,可幫助研究人員模擬化學反應,有了它,我們可節約在實驗室裡花費的大量時間和金錢。」 衛政熹說。

相關焦點

  • 德國著名病毒學家德羅斯滕:應對新冠病毒中國盡了最大努力
    應對新冠病毒中國盡了最大努力  ——專訪德國著名病毒學家德羅斯滕教授本報駐德國記者  李 山  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教授是柏林夏裡特(Charité)醫院病毒學研究所所長。
  • 美國最大生化武器基地神秘關閉:和新冠病毒有關嗎?
    ◆美國甩給中國的鍋,最後扣在了自己的頭上。正解局出品截至北京時間5月20日上午12時,美國新冠診斷病例總數已達1570583例,其中死亡人數已達93533人。隨著美國疫情不斷惡化,美國最大生化基地逐漸浮出水面。
  • 【歐浪網】德國《圖片報》再次散布新冠病毒來源「武漢實驗室洩露」陰謀論
    中新社柏林2月21日電 2月20日,德國《圖片報》再次發表消息和評論,散布和炒作所謂的新冠病毒「武漢實驗室洩露」的「陰謀論」「中國責任論」「賠償論」。  聲明表示,武漢病毒研究所P4實驗室具有嚴格的防護設施和措施。在2019年12月30日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首批檢測試樣前,該所完全沒有接觸過、研究過或者保存過新冠病毒。
  • 中國將建成世界最大的量子實驗室,它有什麼用處與前景?
    我國的科研設備有很多第一:世界最大的天文射電望遠鏡「天眼」、全球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世界第一臺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第一通訊「5G」開通...眼下正在建的世界最大「量子實驗室」預計今年年底建成竣工,吹響向量子世界進發的號角!
  • ...新冠的希望,德國阻斷新冠抑制劑,比疫苗快很多!或獲諾貝爾醫學獎!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2020年5月14日發表公告,藉助一種新型質譜分析技術,科研人員目前已經找到了新冠一處「弱點」,針對性使用抑制劑可阻止病毒的複製,達到使新冠「絕育」其中包括一種2-DG的物質,在實驗室,應用這種物質後,成功阻止了感染細胞中的病毒分裂。目前,醫藥公司已經加緊研發相關藥物並進行臨床試驗。
  • 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2020年7月,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前的石獅子被戴上口罩。 新華社記者 王迎攝新冠病毒囊膜表面的4個刺突蛋白。當這些蛋白質與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對接時,病毒就可以穿透細胞並在那裡繁殖。圖片來源: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南非首個新冠病毒疫苗ChAdOx1開始I期臨床試驗。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回應新冠病毒溯源等問題
    (小標題)武漢病毒所不具備全新設計和創造新冠病毒的能力袁志明說,有關新冠病毒是由武漢病毒所「製造」或「洩露」的說法,是無中生有的,完全不符合學術界共識、不符合病毒學常識、更不符合客觀事實。「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而非人為創造,對於這一點國際學術界已有明確共識。」袁志明說。
  • 「火眼」實驗室全球圍獵「新冠」
    在武漢誕生 「火眼」實驗室全球圍獵「新冠」8月3日,長江日報記者探訪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工作人員正準備對樣本進行檢測。華大基因國內「火眼」實驗室總指揮朱師達介紹,樣本從採樣點送來「火眼」實驗室後,先滅活,然後由採樣管取出放入樣本板,再進行自動化核酸提取、PCR擴增。如果某個樣本含新冠病毒核酸,經過30至40個循環的擴增,其病毒序列就會被檢測出來。
  • 全球最大免費公開新冠藥物虛擬篩選資料庫,華為雲「神農項目」登上...
    日前,化學信息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化學信息與建模)出版了2020年12月新冠特刊,封面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神農辨藥嘗百草的畫面。
  • 分離新冠毒株後,中國69家實驗室為何陷入「沉默」
    據公開報導,除了武漢P4實驗室外,國內只有約10家P3實驗室獲準進行新冠病毒的實驗活動。圖/ 新華文 |《財經》記者 孫愛民 趙天宇編輯 | 王小2020年3月12日,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三級生物安全防護(P3)實驗室收到新冠病毒的樣本,研究人員終於啟動病毒培養。
  • 2020年中國家族辦公室新格局
    根據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在2018年的調查,只有21%的富裕家庭在中國,有一個接班人計劃,而全球這一比例為49%。「培養人比投資有更大的價值,」業內人士說。與其他地方相比,為中國的孩子們準備進入家族企業的準備工作可能更加艱巨。在亞洲,家庭價值觀常常根深蒂固,對父母的責任感也更強。
  • 全球直面新冠「大考」!來看各國科研成績單
    ◎科技日報國際部德國:發表新冠病毒診斷測試方法,BioNTech疫苗獲準緊急使用科技日報駐德國記者 李山德國柏林夏裡特醫院病毒學研究所發表了針對新冠病毒的診斷測試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將其作為實驗室檢測指南的一部分,在線發布了該測試規程。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科隆大學醫院病毒學研究所所長、德國感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Florian Klein教授表示:「通過BI 767551,我們希望提供一款用於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藥物。」馬爾堡大學病毒學研究所所長、德國感染研究中心新興感染協調人Stephan Becker教授表示:「就對抗新冠病毒等新病毒而言,單克隆抗體展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 全球最大免費公開新冠藥物虛擬篩選資料庫, 華為雲「神農項目」登...
    日前,化學信息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化學信息與建模)出版了2020年12月新冠特刊,封面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神農辨藥嘗百草的畫面。
  • 德國阻斷新冠抑制劑,比疫苗快很多!或獲諾貝爾醫學獎!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發表公告,藉助一種新型質譜分析技術,科研人員目前已經找到了新冠一處「弱點」,針對性使用抑制劑可阻止病毒的複製,達到使新冠「絕育」其中包括一種2-DG的物質,在實驗室,應用這種物質後,成功阻止了感染細胞中的病毒分裂。目前,醫藥公司已經加緊研發相關藥物並進行臨床試驗。
  • Sorrento和上熱搜的中國團隊背後,新冠肺炎抗體藥物異軍突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動脈網近一段時間,幾項有關新冠病毒抗體藥物的研究,接連引發社會關注。先是華人創辦的創新藥企Sorrento Therapeutics宣布自己找到了一種能夠阻斷新冠病毒與細胞結合的抗體,並且在實驗室中被證明100%有效;緊接著復宏漢霖、三優生物和之江生物達成合作,共同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全人源抗體藥物;然後就在昨天5月18日,「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感染抗體」登上百度熱搜第一。雖然國內新冠疫情已經只剩下偶發病例,但是全球局勢仍不容樂觀。
  • 瞭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突破
    得益於研發團隊反應速度快、企業介入研發過程早、主管部門支持力度大等原因,我國團隊可能在全球第一批拿到中和抗體藥物臨床試驗批文中和抗體藥物可能具備了在沒有疫苗時被動預防感染,以及感染後有效治療的雙重效果中和抗體藥物主要應用於中、重症患者,如果能夠防止中等症狀患者向重症發展,使用中和抗體藥物相當划算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扈永順
  • 德國科學家道破:全球99.5%新冠感染源都來自義大利,而非武漢
    據環球時報11月29日報導,德國頂級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庫庫勒11月26日表示,在世界範圍內流行的新冠病毒不是來自中國武漢,而是來自義大利北部的一種新冠變體。這終於洗刷了中國的"冤屈",使得索賠大軍集體閉嘴。
  • 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亮相!全球唯一治療新冠肺炎特效藥亮相!
    在9月5日-9日於北京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受邀在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區參展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拿出研製的兩款新冠滅活疫苗+特異免疫球蛋白以「主咖」身份首次驚豔亮相,引來全場乃至全球關注!
  • 華為等中國資本或從牛津新冠疫苗獲取豐厚利潤;止痛藥生產商普渡...
    今日看點: 1、中國資本或從牛津新冠疫苗獲取豐厚利潤 2、美國擬對止痛藥生產商普渡製藥罰款110億美元 3、俄計劃實施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計劃 4、禮來公司在養老院研究實驗性新冠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