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其職業就是教書育人。給同學們傳道受業解惑,培養孩子學習習慣,教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蠟燭」、「園丁」,稱謂高尚至極。
可是,現在的校園,充滿了商業化氣息,更充滿了形式化,違背了教育原則。現在的老師有多難當,可以看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讓布置作業,但學校兩周一次的作業檢查拿什麼應付
學校考核教師,有一項就是平時的作業檢查。教育部一再重申,一二年級不能有課外作業,那麼教師拿什麼來完成兩周一次的學校作業檢查。上課期間總不能讓孩子抄寫作業不講課吧。
記得上學期,我校一位老師因為一年級數學正式作業次數不夠,受到了上面領導的通報批評和經濟處罰。而這位老師,有好多作業直接是完成在數學課本上,只不過沒有給作業本上抄寫罷了,被領導檢查出來,就只有挨批評和受罰的份。
二、不能給孩子排名,卻給老師照排不誤
現在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禁止給學生排名,就是因為怕傷了孩子自尊,但是對於老師,排名、處罰,樣樣不少。
你如果運氣好,接上了一個學習、紀律比較好的班級。你的工作可能會輕鬆一點,處罰會少一點,排名會好一點。可是如果你接了一個不好的班級,真的就是累死不償命的節奏。出現問題,照罰不誤。
三、不能給學生買教輔資料,但是成績必須要好
各地都有嚴格要求,禁止教輔資料進校園。可是,對於現在的教材,真的是不敢恭維,數學方面好多章節的內容操作性強,重複性的知識點也比較多。到現在,都有點懷念以前的老版人教版課本,每節內容,兩三道例題,剩下的大部分是練習題。內容也全面。而現在的教材,書本上的知識點少,考試的內容卻比較多。
比如,六年級數學這次考試出現了一道工程問題,90%以上的同學沒答上,因為新版教材裡面早就沒有這些內容了,教師也就給孩子沒有複習到,考試的時候偏偏就出現了。
四、不能體罰學生,但是必須要管理好班級
現在的學生,打不得、罵不得,更說不得。如果哪個老師體罰學生,輕者破財消災,受批評、處分,重者有可能丟掉工作。
教育主管部門也是明令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這種大環境下,哪個老師還敢管學生,但是,學校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人家要的是效果,老師們確實也夠難的。對於特別調皮的孩子,適當的懲戒又有何不可?這種一刀切的做法,長了某些家長的志氣,卻寒了絕大多數的教師。
教育是雙方的責任。孩子的教育在學校離不開老師,可是在家裡,更離不開父母。請社會給老師多一些理解,儘量別對老師道德綁架。畢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的發展,而教育的發展更離不開一線教師的耕耘。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更好的為祖國的下一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