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論」為什麼能讓企業在危機中迅速成長?

2021-01-08 界面新聞

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說,「危機」在中文中由兩個字構成,一個是危險,一個是機會。

從最根本上講,危機就其本質而言,是不可能提前做好準備的。當今天很多人問我「該如何應對危機」時,我只能這樣回答:我不認為危機是可以用有準備的概念來理解的,當危機來臨時,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正確地認識危機。如何處理危機根植於企業的價值體系中、根植於我們的價值判斷中,危機既給人們帶來危險,也給人們帶來機會。企業獲得成功正是源於它們對於危機和增長的正確認識,這種認識包含了四個具有決定意義的關鍵點:

一、危機只是經營條件而非藉口

當危機成為經營環境時,危機已經是經營的條件而非制約因素。企業要把危機作為藉口的習慣徹底改掉,在任何危機中都有企業獲得巨大的成功,當危機成為基本條件時,危機就是環境,而對於環境我們只能面對。

在技術蓬勃興起的世界裡,在我們稱之為「知識經濟」的信息革命中,管理層越來越多地面臨巨大的考驗,也將面對更加複雜的情形。很多時候,變化的劇烈程度和複雜性交織在一起,導致我們已經無法預測我們將會面對什麼變化,這就要求管理者更謹慎地理解環境並做好應對變化的準備。

在解析管理的時候,我知道需要了解今天的組織面對的是不確定的商業世界,因而我們需要有混沌的思維方式。混沌理論今天已經成為對管理產生最重要影響的理論之一,因為藉助於混沌理論我們可以理解以往無法理解的現象,可以找到組織管理的全新方式。

我們先來看看混沌理論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穩定均衡。在這種狀態下,各組成要素總是處於或者能夠迅速回到平衡狀態。比如當一家企業推出新產品時,另外一家競爭對手企業就會發動全面的促銷活動,因此在總體上,我們看到主要競爭者的市場份額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目前的中國的家電格局正是這樣一個穩定均衡的狀態,雖然存在著不斷的競爭、不斷的創新,在家電的第一戰略集團的格局中仍然是穩定的均衡。

第二,有限度動蕩(或混沌狀態)。這是一種有序和無序混合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有許多無法預測的事情和變化,但是一個系統行為的基本模式是可以確定的。

比如,在過去的歲月裡,中國股市就處於混沌狀態,具有很多無法預測的衝擊,如上市公司領導者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股民心態的變化以及雄心勃勃的新競爭者等使許多預測都誤入歧途,但是大致的趨勢依然能夠被那些行動更快的公司掌握和利用。

第三,爆破性動蕩。這種狀態沒有任何程序和模式。比如今天我們需要面對的金融海嘯就可以看作這種狀態的例子。

我們的問題是,許多組織已經習慣於在近似穩定均衡狀態的環境裡運作,現在卻發現需要處於有限度動蕩或者混沌狀態中,所有的企業突然發現自己無法得到任何幫助,並且競爭的形勢越來越激烈,所有企業都要面對混沌的商業世界,因此也都需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使其轉變成混沌狀態的思維方式。

二、危機並不都是有害的

當市場環境很好時,企業對自身的要求都普遍放鬆,人們也會很浮躁,而當危機來臨時,人們開始願意認真探討解決市場風險,思考回歸顧客價值。小時候,我總是遇到鋼筆寫不出字的困境,因為那是寒冷的冬天,上學的路途太遠。為了擺脫這種困境,我想到了把鋼筆放在胸口。懷裡揣著一支筆,總是覺得很神聖,結果讓自己對學習產生了神聖的感覺。因為用鋼筆的危機,讓我更尊重知識,更愛學習。可見,有的困難並沒有害處,因為危機可以引發自身的轉變。

對於任何人來說,環境都是雙刃劍,很多人認為不好的因素,可能在另外一些人看來卻是好的因素,雖然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大部分危機的確是危機,但是也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危機使得市場格局重新被界定。對於可以利用這種格局的企業而言,危機自然不是有害的。

三、危機中的增長並不是神話

能否增長,在一些保持增長的企業看來是一個常識性的話題,因為它們認為,增長是首要選擇,但是對於另外一些企業來說,增長卻是一個困難的話題,因為它們經常認為不可控因素會產生影響,它們會把問題歸咎於幾乎所有的事情:宏觀經濟、金融危機、原材料變化,甚至行業調整以及競爭者的變化等。也有一部分企業把問題歸咎於它們處在一個傳統的行業、成熟的行業甚至蕭條行業,已經沒有增長的空間。

如果我們沒有深入地了解環境和市場,如果固守我們狹隘的認識、固守我們已有的份額和對市場的理解、固守我們認為的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固守我們的成功和經驗,我們就一定會錯失良機,無法獲得增長。

事實上增長並不難,已經有太多的企業用實際業績證明了這一點,如果增長是從內心激發出來的,它就不受危機的影響、不受環境的制約。所以領導者只要能夠激發出增長的信念,並和成員達成共識,增長就可以成為必然,特別是渡過危機之後的企業其增長將更為迅速。

如果我們深入思考,我們會發現這些企業的領導者對增長都有明確的認識,他們知道激烈的競爭和變化的市場需求,知道自身必須明確面對這樣的問題:

第一,因為市場的成熟度的增加和形成,企業必須找到和回答什麼是增長的驅動因素。

第二,因為競爭的全球化,企業必須清楚地知道在哪裡競爭和如何競爭。

第三,因為產業合併的不斷加劇並且越加普遍,企業必須知道自己需要推出哪一項業務。

第四,因為資源成為競爭的主要要素,企業必須明確應該把重點放在哪一個發展機會上。

第五,因為新技術不斷湧現,企業必須回答怎樣使增長持續下去的問題。

這五個問題的答案,正是企業領導者解決價值增長來源的關鍵點,對於這些問題的關注,能讓企業集中在價值的來源上,或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對於增長驅動的關注,對於競爭區域和方法的關注,對於業務選擇做出判斷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重點發展機會的關注,對於增長持續要素的關注,可以使企業不斷地回歸到增長驅動因素上,不至於浪費資源,有效地讓企業的所有努力都沿著企業價值增長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對這五個問題的回答都沒有依賴環境要素,而是在不斷尋找可以帶來增長的要素。所有問題都集中在企業自身的能力上,領導者不僅要預估到環境的變化,而且更要關注在變化的環境中能夠驅動增長的因素是什麼。

四、危機中信念是獲得增長的動力之源

「將領的作用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帶領隊伍前進。」這句話被我珍藏在筆記本中,我很認同這句話,正是領導者的韌性與堅持,他們才最終帶領團隊團結一致地走到勝利的終點。

當我決定為危機中的企業寫一本書時,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鐵人王進喜和大慶,對於我來說,鐵人的故事深植於心,小時候我上美術課,畫得最好的就是鐵人王進喜的頭像,在我的心目中,正是鐵人鋼鐵般的意志和信念鼓舞著中國人,才使中國創造出近代史上無數的奇蹟,擺脫了貧窮落後的生活。

每一個時代的增長都有某些共同的特徵:它們都是在危機中誕生,創造出新的行業並摧毀某些舊的東西,都會促進全球經濟的增長。危機給那些有能力把握時機的人帶來了機遇,而且新環境中不斷發生的變化也給人們提供了無限多的機會。我最想告訴大家的是:危機和增長是一對孿生兄弟,危機讓市場富有變化,而變化正是增長的機遇。

來源:春暖花開

原標題:陳春花:危機的本質是機遇

最新更新時間:05/09 11:02

相關焦點

  • 混沌理論| Theory of Chaos
    它通常由拖欠銀行的企業或控股組成,例如風險和非流動性衍生品或拖欠貸款。但這個綽號可能會產生誤導,因為所有繼承的東西都不一定是壞事。它還可能包括不再需要的資產,這些資產不再是公司戰略的核心。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許多貸方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在內部設立了此類部門。德國,西班牙和愛爾蘭等國也建立了納稅人資助的工具,以支持該行業並使銀行向家庭和公司提供貸款。
  • 認知突圍 ǁ 認識「混沌」,混沌理論的實用價值
    在中國古代,人們想像中的天地未開闢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也常來形容思想上的模糊不清,不分明的狀態。隨著社會進步,文明發展,科學家逐漸發展出了混沌理論。所謂混沌理論是指,一種兼具質性思考與量化分析的理論體系,它作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有用工具,在探索動態運動系統中,如人口遷徙、化學反應、大氣變化、社會行為、市場分析、金融體系、就業體系、養老體系等等研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思維模型23 - Chaos | 混沌理論
    混沌理論普通人理解的混沌混沌指的是混亂而沒有秩序的狀態,而這也是普通人所理解混沌的意思,最常出現於某些神話小說中。比如中國一些古代傳說中,混沌就是指世界開闢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的狀態。例如《西遊記》的第一回就出現過混沌的描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但我們今天的混沌是非線性科學中的混沌,這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 混沌理論提高機器人思考能力
    新一期英國《自然·物理學》雜誌報告說,德國科學家日前研發出一種應用混沌理論的小型機器人,其簡單的「大腦」可以處理大量信息並發出指令,從而完成複雜任務。  負責這項研究的德國伯恩斯坦計算神經科學中心介紹說,現有的小型機器人一旦接收到太多信息,其能力有限的「大腦」處理起來就有困難,而自然界中的蟑螂等昆蟲雖然大腦神經系統簡單,卻能靈活地調整身體應對環境變化。  科學家此次設計的機器人有6條腿,由18個微型馬達驅動,另有18個光、熱和觸覺傳感器收集信息。
  • 企業危機管理論文: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危機管理
    這也正是企業管理者危機意識的體現。增強企業危機意識,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對員工進行危機管理教育。教育員工認清危機的預防有賴於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全員的危機意識能提高企業抵禦危機的能力,有效地防止危機發生。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員工時刻把與公眾溝通放在首位,與社會各界保持良好的關係,消除危機隱患。 其次,開展危機管理培訓。
  • 混沌理論用於語言研究
    混沌理論用於語言研究 2017年05月16日 07:0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林斌 字號 內容摘要:混沌理論(chaos theory)(以下簡稱「混沌論」)在語言研究中的應用是近年來語言學界的研究熱點
  • ...中國危機管理切割理論創始人艾學蛟:企業危機公關與逆境重生
    5月2日,中企領袖大學導師管理學博士,中國危機管理切割理論、5度理論與以危化危理論創始人,北大危機管理課題組組長艾學蛟,登上中企領袖大學直播課堂,為企業家會員帶來了一場題為《企業危機公關與逆境重生》的精彩講在線直播講座。
  • 混沌理論是什麼鬼?大顛覆,20世紀最偉大理論之一
    混沌理論則是研究這一類典型現象的理論,是系統從有序突然變為無序狀態的一種演化理論,是對確定性系統中出現的內在「隨機過程」形成的途徑、機制的研討。伴隨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混沌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影響深遠、發展迅速的學科。舉簡單例子來說,小學的課文就告訴我們,秋天大雁會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大雁南飛的過程中排成什麼隊形我不知道,但是大雁一定會往南飛這個是確定的。
  • 「混沌理論」之父羅倫茲逝世 終年九十歲
    其所提出「決定性混沌」被指是牛頓後另一人類自然觀「進化論」  「混沌理論」之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四月十六日在其位於美國麻省的家中逝世,終年九十歲。
  • 混沌理論是什麼鬼?大顛覆,20世紀最偉大理論之一
    混沌理論不是糊塗理論,不是宣揚真理的理論,也不是意識形態,是辯證之道,自然之道,是發展著的關於世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混沌是一個由非線性效應引起的一個相當獨特的現象,具有對初值的敏感性、無周期性、長期不可預測性以及分形性和普適性等特點。混沌理論則是研究這一類典型現象的理論,是系統從有序突然變為無序狀態的一種演化理論,是對確定性系統中出現的內在&34;形成的途徑、機制的研討。
  • 混沌理論的解釋與發展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偉健談,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混沌理論的解釋與發展混沌理論你早上去上班卻忘了帶錢包,你沒錢坐公交,所以上班遲到了,於是就被解僱了。這個例子說明,小事件可能造成大影響,這就是混沌理論的核心從量子物理到經濟模型,混沌無處不在混沌是從由數學方程明確定義的系統中湧現出明顯隨機的行為,通常發生在要用非線性方程(涉及平方、立方和其他更高次冪的方程)描述的系統中。混沌體現在這些方程的解對方程初始條件的極度敏感。比如,在一個描述天氣的混沌方程組裡,初始條件18℃和晴與初始條件17.5℃和多雲,所得到的結果就會差別巨大。
  • 陳光祖:全球汽車產業進入混沌發展年代
    為什麼在金融危機之初,美國百年汽車的「三大」,會紛紛處在倒閉和出賣的邊緣,而當今卻又比較好的處在復甦的前沿?為什麼在今年初國內外專家預測國際油價將達到120桶/美元,而實際卻在80-90桶/美元之間徘徊?為什麼曾經譽滿全球的日本電子產業,包括部分汽車,電子,而今卻集體沉淪,夏普、松下、索尼悉數巨額虧損,瀕臨破產?
  • 美劇知識點:《西部世界》中的自由意志以及混沌理論和決定論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從長輩、領導或者老師口中聽到一個詞語——主觀能動性。這個主觀能動性其實就是自由意志理論的一種體現:只要你自發努力,那麼你就能打破「命運的安排」,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 德科學家應用混沌理論提高機器人思考能力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新華網倫敦1月17日電(記者黃堃)新一期英國《自然·物理學》雜誌報告說,德國科學家日前研發出一種應用混沌理論的小型機器人,其簡單的「大腦」可以處理大量信息並發出指令,從而完成複雜任務。
  • 《蝴蝶效應》|混沌理論中所包含的儒學思想
    大約自70年代以來,混沌理論就成為了學術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當年,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所著的《混沌的本質》突然風摩世界。單說混沌理論可能較深奧,但是其中著名的蝴蝶效應理論卻是深人淺出的。它來源於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一次演講,演講中他做了一個比喻:「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幾下翅膀,有可能在幾天之後在紐約引起一場龍捲風、大朵風雪。
  • 從「混沌」到「共生」
    在詹克斯看來,正是「混沌」理論開創了建築學的一種全新的宇宙維度,使當代建築學不僅能夠以複雜科學理論為導向,不斷地探索建築與宇宙本應存在的的協同關係,同時也促使建築學能更好地遵守自身內在的審美邏輯,從而創造性地確立了現代建築學的自然生態的審美原則。
  • 第十一屆國際混沌分形理論與應用研討會在合召開
    第十一屆國際混沌分形理論與應用研討會在合召開發展混沌分形科學 賦能信息安全產業會議以「發展混沌分形科學賦能信息安全產業」為主題,就混沌、分形相關的科學基礎理論、關鍵技術方法與系統進行探討和交流,旨在加強相關方向的基礎理論研究,掌握最新和實用技術,了解前沿發展趨勢,從而推動我國信息安全技術與非線性系統領域的學術繁榮及其在智能服務領域的應用推廣。
  • 開創混沌理論的華裔數學家李天巖離世
    本能地,我們也能知道某些理論發現比其它理論發現更加「重大」。 如果把歷史上重大理論羅列出來,或許能概括出所謂重大性的共同點。如牛頓的經典力學,達爾文的進化論、相對論、資訊理論和量子力學……首先,它們都對現實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再者,它們在哲學層面上衝擊了人們的既有認知,重塑了當時人們的世界觀;第三……大家暢所欲言吧~ 無論標準如何,混沌,或者說混沌現象都足以名列重大理論發現的行列——在李天巖-約克,洛倫斯之前,我們原以為只要理論和數據掌握得足夠全面,就能夠做出準確的預測;但遺憾的是,即便是經典力學體系
  • 混沌理論先驅李天巖去世,最早嚴格定義混沌,提出周期三即混沌
    他與詹姆斯·約克(James Yorke)首次在數學上定義「混沌」概念;他對烏拉姆(Stanislaw Ulam)猜想的證明是動力系統不變測度計算理論與算法研究的奠基性工作;他與凱洛格(R.B. Kellogg)及約克關於計算布勞威爾(L.E.J. Brouwer)不動點的思想和數值方法,開闢了現代同倫延拓算法研究的新天地。
  • 從混沌中把握規律
    1963年,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混沌理論。混沌理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三者一起被列為20世紀的最偉大發現和科學傳世之作。混沌理論為人們描繪了一幅嶄新的世界圖景,它認為有序與無序、有限與無限、確定性與隨機性、穩定性與不穩定性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影響,這就是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