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隔夜水,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隔夜水不能喝」,「隔夜=變質」的刻板印象形成已久。那麼,隔夜水到底能不能喝?今天,就和小獅弟一起來辨真假。
隔夜水不能喝?假的!
隔夜水,從名稱來看就BUG滿滿。
所謂「隔夜」,無非是人為劃分的時間區間。同樣是12小時,8:00~20:00的水和20:00~8:00的隔夜水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換句話說,水怎麼知道自己隔了夜?
圖源/網絡
小獅弟認為隔夜水能喝,但有兩個前提↓↓
一、合理密封保存
一般來說,不能喝的隔夜水都是指暴露在空氣中的水。空氣中存在著大量微生物、細菌、皮屑以及灰塵,暴露在此環境下的水,隨著時間的延長,水中細菌與微生物的含量會不斷增加,直至超標。
尤其是在夏天,氣溫超過30℃,空氣中溼度比較大,細菌繁殖比較快,極易引起水質汙染。想要早起喝一杯涼白開,前一天晚燒開的水必須蓋緊杯蓋,密封保存。
二、一次性飲水不超過10L(手動狗頭)
隔夜水不能喝的說法,大多來自亞硝酸鹽超標中毒的謠言。
圖源/網絡
通過對比不同種類飲用水煮沸後放置不同時間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的含量,桶裝水、純淨水、自來水分別在24h以後、72h和6h以後與剛煮沸時的亞硝酸鹽含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硝酸鹽含量均無統計學差異。【1】
圖表來源/錦州醫科大學學報
根據圖表可知,自來水煮沸後放置72h後亞硝酸鹽最大含量為0.354mg/l,而人體對亞硝酸鹽的一次性安全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2毫克,以體重50公斤計算,亞硝酸鹽一次性安全攝入量在10mg以內。
所以說任何拋開劑量談毒性的說法,都是耍流氓,我們從飲用水中攝入的亞硝酸鹽含量實則「微乎其微」。
因此,在無其他水質汙染情況下,即使飲用水放置72h,只要你一次性飲水不超過10L都是安全的。
圖源/網絡
綜上所述,隔夜水(12h)是可以喝的。水能不能喝,其實和隔夜關係並不大,主要還是看水的保存環境和放置時間。
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試驗數據來指導大家,白開水在各種環境中到底能存放多久。不過,知識淵博的你肯定有所了解,快來評論區和小獅弟一起探討探討吧。
參考文獻:
[1] 陳影,肖豔傑,柳曉琳.飲用水煮沸後放置不同時間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含量變化[J].錦州醫科大學校報,2018(0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