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僅有的被稱為四大類人猿之一,是僅次於人類的高級靈長類動物

2020-11-23 天地瞬間

長臂猿是中國僅有的現生類人猿,與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被稱為四大類人猿,是僅次於人類的高級靈長類動物。2002年12月7日,為了進一步宣傳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意義,國家郵政局發行了《長臂猿》特種郵票,全套4枚。

(4-1)為「白掌長臂猿」。畫面描繪了白掌長臂猿蹬在樹上準備起跳的形象。

白掌長臂猿,別稱白手長臂猿、僚棒猴、南尼。手、足白色或淡白色,故稱白掌長臂猿。體長為50-76釐米,體重4.2-6.8千克。顏面周圍常形成明顯的白色面環,雌性面環近似封閉,雄性多不封閉(被白色眉紋斷開)。

(4-2)為「白頰長臂猿」。畫面描繪了雌雄白頰長臂猿雙雙依偎在樹枝上的形象。

白頰長臂猿,軀體更加纖細而四肢顯得更長的一種長臂猿。雄性黑色,唯兩頰各具一大型白斑,頂部的簇狀冠毛顯得更尖長而明顯。雌性暗褐色冠斑呈多角形。軀體大部汙黃色,胸腹的黑褐色稀少。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

(4-3)為「黑長臂猿」。畫面描繪了雄黑長臂猿坐在樹枝上打哈希的形象。

黑長臂猿,別名:吼猴、撩梆猴、長臂猿、料猴、風猴、黑猴。中型猿類,體矯健,體重7-10公斤,體長40-55釐米,前肢明顯長於後肢,無尾,毛被短而厚密。雄性全為黑色,頭頂有短而直立的冠狀簇毛;雌性體背灰黃,棕黃或橙黃色,頭頂有稜形或多角形黑褐色冠斑。胸腹部淺灰黃色,常染有黑褐色。

(4-4)為「白眉長臂猿」。畫面描繪了白眉長臂猿母懷抱子坐在樹枝上的形象。

白眉長臂猿,是長臂猿中體型較大的一種,頭很小,面部短而扁,體長為45-65釐米,體重10-14千克。無尾,前肢明顯長於後肢。雌雄異色,雄性褐黑色或暗褐色,具白色眼眉,頭頂的毛較長而披向後方,故頭頂扁平,無直立向上的簇狀冠毛。雌性大部灰白或灰黃色,眼眉更為淺淡,顏面寬闊而被以灰白短稀毛,面周更趨淺淡,白色。

相關焦點

  • 國內外專家關注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保護現狀
    國內外專家關注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保護現狀 2015-09-23 19:49:58>   中新社海口9月23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長臂猿的生存現狀牽動著國內外動物保護專家的心。
  • 澠池現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 竟是人類遠祖起源地
    4月19日,國內30多家媒體記者齊聚澠池縣南村鄉任村上河,見證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和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立碑儀式。「過去一百年間,中外科學家在這裡發現的包括曙猿化石在內的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之多,在中國尚屬首次,是中始新世晚期最具代表性的化石點之一,也是國際公認的人類遠祖起源地之一。」
  • 靈長類動物對死亡也有認識
    從這種簡單的事情開始,人類創造了喪葬習俗,使人類對待死亡的態度成為了人類這個物種的一個標誌。隨著對其它生物的理解日益加深,人類發現並不是人類是唯一一個在面對死亡時會發生行為變化的物種。研究者們從認知、心理和生理方面廣泛研究了非人類動物的死亡,這也被稱為「比較性死亡學」【1*】。
  • 人類與類人猿擁有共同祖先,為何只有人類發展成智慧生物?
    說到地球上和人類最相似的動物,莫過於黑猩猩了,作為類人猿的一種,黑猩猩的蛋白質編碼基因和人類之間的差異,只有1%,但是恰恰是這微不足道的1%,決定了一個成為了智慧生物,而另一個則是「野獸」。
  • 通訊:探索人類起源與進化之路——訪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
    新華社東京12月3日電 通訊:探索人類起源與進化之路——訪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  新華社記者華義  作為人類的遠親,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具有極高的智慧,對他們的研究也有助於弄清人類進化的軌跡。記者日前應邀來到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聽專家談談他們的故事並近距離感受黑猩猩的靈性。
  • 除了人類 其他靈長類動物都是「沒爹」的孩子?
    然而對類人猿來說,它們只有「媽媽」,沒有「爸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凡是進行有性生殖的動物,怎麼可能會沒有爸爸?俗話說:「父母養育之恩,重如山,深似海。」但是除了人類,其他靈長類動物確實沒有這句話中所指的那種爸爸。大猩猩與黑猩猩,不同的交配模式自然界中不會有白白浪費寶貴資源之事,動物交配孕育後代也是如此。
  • 長臂猿:我不只是個跑龍套的類人猿!
    說起來,其實長臂猿在電影中跑龍套的出鏡率都不高,比如在電影《奇幻森林》中,所有的靈長類都臣服於他們的頭領——一個體型巨大,總盼望著獲得人類的能力的紅毛猩猩,而長臂猿在該電影中總共只出現2次,看形象,再結合地點判斷,似乎是一個雌性黃頰長臂猿。
  • 靈長類動物中的「稅收基因」
    這道理同樣適用於靈長類動物的進化,甚至全部類別的動物——生物學稱之為「平行進化」。比如靈長類在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分裂成新世界猴和舊世界猴之後,各自獨立進化,但發展至今,卻都形成了類似的社會框架。
  • 六次元外星人:地外生命體通過改變靈長類動物基因創造了地球人類
    人類的進化來自於幾百萬年前訪問地球的存有們在靈長類類人猿身上所實行的基因工程。除了一個更早的地外生命體殖民地之外(那些先前的地外生命體在這裡降落,然後當你們的地外生命體祖先到達地球之後他們又離開了),那些(幾百萬年前到訪你們地球的)地外生命體是第一個發現了地球的智能種族。
  • 六次元外星人:地外生命體通過改變靈長類動物基因創造了地球人類
    在《Theodore之書:地外生命體的遠景》一書中,一個存在於六次元的存有解答了人類起源的疑問,內容如下:「人類並非是在地球上經過自然進化而來的。人類的進化來自於幾百萬年前訪問地球的存有們在靈長類類人猿身上所實行的基因工程。
  • 研究表明,類人猿擁有心智,可以像人類一樣理解彼此的精神狀態
    ,曾經被認為是人類所獨有的。錯誤信念測試通常被用來檢查兒童和靈長類動物的心智理論。在測試中,類人猿們觀看了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中,一個打扮成大猩猩的人在演員不在的時候藏了一個物體。在類人猿觀看電影時,跟蹤了它們的眼球運動。
  •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2008年08月06日 01: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巴黎八月五日電(衛中 王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五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世界上近一半的猴子、猿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 類人猿也會「讀心」
    人類並非唯一能夠理解他人錯誤想法的物種
  • 揭秘人類的起源——4500萬年前的中國曙猿
    中華曙猿1986年,我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林一璞、齊陶等人在江蘇溧陽上黃鎮發現了一塊帶有三顆牙齒的右下頜骨殘段以及一些零散的牙齒等,經科學鑑定,它的時代為45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中期,比埃及法尤姆發現的高等靈長類早了將近
  • 人猿起源-靈長類動物
    猴類也稱為靈長類,它也是動物界裡最進化的一類。猴大腦發達,四肢可以使用簡單工具和抓取食物,手趾也可以分開,有助於攀爬樹枝和拿東西,四肢等長或後肢稍短,尾巴也或長或短,有頰囊和臂部胼胝,營樹棲或陸棲生活,部分特徵差不多,例如很多新世界猴會有纏卷的尾巴,而每種類的猴仔有某些特徵一樣,猴一直以驚人速度在進化。並且猴是與人親緣關係最近的一類動物。
  • 學者稱德國新發現類人猿化石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
    德國古人類學家6日在德國蒂賓根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展示新發現的類人猿化石,稱這種生活在1162萬年前的類人猿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即將進化史上一個重要階段——直立行走的時間比人們原來認為的時間提前數百萬年。
  • CMS要聞:類人猿可能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編者按: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不僅人類的生命受到威脅,現有研究還表示連動物可能也難脫感染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它們其中有些甚至是瀕危或極度瀕危的生物,這對我們人類而言又意味著什麼呢?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些專家建議暫停有關動物的參觀以減少它們接觸病毒的可能性,但這卻引來一些以野生動物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的不滿,我們該如何在保護動物和發展經濟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作為《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CMS)觀察員,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現將《公約》發布的專題文章編譯如下,以饗讀者。
  • 與動物權利博弈 歐洲深陷靈長類研究泥沼
    我在深思熟慮後才決定使用靈長類動物進行研究。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人類的大腦,我相信這是必要的。 神經學家Andreas Kreiter已經捍衛他的研究16年了。
  • 科學家再現了人類與靈長類動物在進化中分開的歷史時刻
    如果觀察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區別,腦容量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區別之一。1700萬年前,人科從長臂猿科的祖先中分離出來。1000萬年前,人族從大猩猩族的祖先中分離出來。700萬年前,人亞族從黑猩猩亞族的祖先中分離出來。
  • 總是聽說某種動物智商很高 看看動物智商排行榜
    1、人類,高級哺乳動物,智商很高,高到捉急的層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