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們經常會吃到的一種粗糧,眼下正是青玉米棒子上市的好時節。
才下來的青玉米棒子,去掉外殼除去須子,簡單清水一煮,氣味清香,玉米粒香甜軟糯,唇齒留香,趁熱啃上一根,既飽口福,又飽肚腹。
市場上銷售的玉米品種有許多種,光從玉米顏色來看就有白玉米,黃玉米,紫玉米,黑玉米,讓人眼花繚亂,究竟哪種要更好呢?
關於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今天國芬就來給大家聊聊這各種玉米有什麼區別。
不管是哪種顏色的玉米,在宏觀營養素(主要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上,相差都不是很大,在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上略有區別,主要區別在於它們所具有的一些獨特抗氧化物質上,這些物質對人體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1.白玉米
白玉米中所含澱粉有大部分為支鏈澱粉,支鏈澱粉黏合性好,所以白玉米吃上去口感要特別軟糯(有的品種甚至很黏牙)細膩,清香味也更足些。
但是支鏈澱粉分解要慢,也更複雜,所以白玉米若一次吃得多了,就會有腹脹,消化不良的感覺,消化弱的人群,國芬建議只能吃少量白玉米。
2.黃玉米
黃玉米在市場上很常見,有的口感要粗一些,可以當成糧食吃,有的要甜脆,可以當成菜來吃。
黃玉米的澱粉主要為直鏈澱粉,比較好消化,所以可以當主食來食用。
黃玉米最具價值的是它含大量的葉黃素,玉米黃素,胡蘿蔔素。
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對我們眼睛的眼底黃斑有積極作用,我們通過食物獲取的這兩種物質80%為黃斑所用。黃斑對我們的視力有決定性作用。
現代的人對電子產品(電視,電腦,手機等)的依賴很大,這些電子產品在使用時會產生藍光,藍光對視力傷害很大,而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可以消除藍光的危害,所以長時間用電子產品(尤其是青少年)的小夥伴們,國芬建議多吃黃玉米來攝入更多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以此來保護視力。
老年人或多或少有點黃斑變性,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對黃斑變性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所以老年人經常吃點黃玉米對身體還是很好的。
3.紫玉米
紫玉米因為其含有花青素,因而外觀呈紫色或紫紅色。
紫玉米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花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可以消除自由基,預防或抑到腫瘤,從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因為花青素的優秀抗氧化作用,平常吃點紫玉米,對養生保健有積極作用。
4.黑玉米
黑玉米在市場上比較少見。
黑玉米通體紫黑色,含有更高量的花青素,而且黑玉米在蛋白質,粗纖維,硒等營養素上比其它顏色的玉米更高,尤其是硒含量。
硒對心臟以及我們身體抗氧化有重要作用,再加上其高量的花青素,所以黑玉米具有更高的藥用價值。
本著逢黑必補,小夥伴們如果在在市場見到黑玉米,國芬建議還是買一些回家吃吧,好吃還養生,還是很划算的。
總之,玉米不管是當成主食吃,還是當成零食吃,對身體都是很好的,本著食物選擇多種顏色的原則,吃玉米最好還是帶點顏色的好,你怎麼看呢。
原創不易,看完點個讚再走唄,歡迎關注,轉發,收藏,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