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裡蘭卡退回英國有害垃圾
斯裡蘭卡海關確認,載有21個貨櫃有害垃圾的貨輪26日啟程前往英國。這些垃圾先前從英國運至斯裡蘭卡,違反關於有害物質運輸的國際法。 法新社27日以斯裡蘭卡海關為消息源報導,這些垃圾總計260噸,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陸續運抵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後來滯留在港口。
-
拒做垃圾國 大馬將把150貨櫃洋垃圾退回法英美加等國
日前,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把150個貨櫃的外國塑料垃圾退回輸出地,這批垃圾總共重達3737噸。中新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2020年1月20日,大馬能源、工藝、科學、氣候變化及環境部楊美盈表示,上述退運的洋垃圾中將被退回至法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 2019年5月28日,在馬來西亞巴生港,馬來西亞能源、科技、氣候變化與環境部工作人員展示塑料廢物。
-
垃圾島:島國日均填埋400噸垃圾,每天增加4平米國土
一開始馬代居民很開心,以後再也不用為垃圾處理而發愁。然而,事情遠遠不如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桑斯特在路上告訴我,斯拉夫士現在已經有54家公司入駐,其中近半是跟垃圾處理有關的工廠,其他的則是造船廠、水泥倉庫、液化氣裝瓶站等等,全部都是高危工種。
-
綠色奧運破解「垃圾圍城」
綠色奧運的背後,難道不是如何建設一個綠色中國的更艱巨的挑戰嗎? 據專家預計,奧運會期間將產生1萬噸以上的垃圾。垃圾處理是綠色奧運的重要一環,北京曾莊嚴承諾:「到2008年城市垃圾將全部進行安全處理,垃圾資源化率將達到30%,分類收集率將達到50%。奧運會垃圾全部分類收集、集中處理,回用率達50%。」
-
「關注」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快滿了!當地每天1萬噸垃圾咋辦?
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封場△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於1994年建成,佔地1000多畝,相當於100個足球場的面積那麼大,每天處理垃圾達到10000噸,>是目前國內日處理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場。
-
《家庭版垃圾分類攻略》:一張表分清各種「易扔錯垃圾」
很多人只知道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卻沒有思考過自己每天產出的垃圾量。如果將數據形象地表示出來,你可能會驚訝於自己的「垃圾製造力」。 以2017年為例: 中國202個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為20194.4萬噸,剛好填滿唐朝的長安城。
-
外國小蟲一天吃掉260噸剩飯菜
其實,廚餘垃圾還有另一種更神奇的處理方法——餵蟲子。從海外引進的小蟲「黑水虻」別看長得不起眼,卻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吞食廚餘垃圾。10噸黑水虻,短短一天時間,就能吞食掉260噸廚餘垃圾。現在,東城區餐廚垃圾處理就用上了這種「神秘武器」。 能吃 這小蟲是個「大胃王」 東城區全區每天能產生廚餘垃圾260餘噸。
-
尼泊爾動用軍隊清理35噸珠峰及其他山峰垃圾,耗資5200萬
據英國廣播公司2月14日報導, 尼泊爾政府近日打算從珠穆朗瑪峰和其他五個喜馬拉雅山峰清除35噸垃圾。尼泊爾政府使用軍隊來完成這項任務,並預計將耗資8.6億尼泊爾盧比(約5200萬元人民幣)。
-
驚:太平洋成垃圾場 700萬噸垃圾觸目驚心(組圖)
如果垃圾也有國籍,這裡就是一個「聯合國」。這裡有來自美國的球鞋、中國的塑膠袋、日本的漁網碎片、加拿大的貨櫃外殼…… 目前,這個「垃圾大陸」還在生長狀態,並沒有板結成實在的陸地。但它增長的速度卻相當驚人,在剛剛過去的十年裡,它的面積增長了一倍,已蔓延到140萬平方公裡的海域,聚集了超過700萬噸的垃圾。
-
城市垃圾去哪了?
國民的「垃圾包袱」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約為21500.5萬噸,2017年城市垃圾清運量大約在23597萬噸左右。我國國民的「垃圾包袱」可謂相當沉重。而垃圾運輸車的噪音將大大降低,就連中轉站的卷閘門都是高科技「無聲型」的,不用再擔心半夜被機械作業聲吵醒。在轉運過程中,空氣噴霧除臭系統會自動噴灑消毒劑,消除臭味。在杭州,致力打造「國內最清潔城市」的杭州,2009年率先推出了「清潔直運」模式,實現了「垃圾不落地,汙水不外流」,通過封閉式的垃圾直運車,直抵垃圾填埋場。
-
2019年中國垃圾處置費收費政策、人均年垃圾處置費及居民生活垃圾...
,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部用於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置的設施建設、維護和運行管理,即將生活垃圾從居民投放點收集到垃圾中轉站,再從中轉站運送到垃圾處理廠,最終進行無害化處置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不包含城市道路街巷等公共區域的清掃保潔費用;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截留和挪用,也不得擅自減免。
-
垃圾填埋場:溫室氣體減排新戰場
■本報記者 陸琦 提起垃圾填埋場,人們的第一反應或許是揮之不去的惡臭。殊不知,除了臭味,垃圾填埋場還是溫室氣體甲烷的重要來源。 為此,科研人員正試圖開展垃圾處理領域汙染物跟溫室氣體協同減排的研究。
-
餐廚垃圾處理「神器」 小蟲子「大胃王」日吃垃圾10噸
        將黑水虻幼蟲接入養殖層架中,採食餐廚垃圾直至垃圾被全部消耗。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汕頭餐廚垃圾分類首次進入終端處理環節。
-
這個城市每天產生生活垃圾3500多噸 垃圾處理的「出路」在哪裡?
北極星固廢網訊: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產生垃圾。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增長。在南昌,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有3500多噸,垃圾處理的「出路」在哪裡?為普及生活垃圾處理知識,近日,經開區蛟橋鎮舉辦「垃圾處置科普知識講座」,邀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劉晶昊,介紹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
死在120噸垃圾旁邊的囤積癖紳士,並非「窮人才撿垃圾」
然而,囤積的坑深不見底,瓶瓶罐罐不捨得扔不過是冰山一角,主動撿垃圾回家囤積的行為才令人困惑。2017年成都商報報導,巴中城區的張懷樹老人家裡堆滿了惡臭的垃圾,社區請來15名工人足足清理了兩天,保守估計這些垃圾達到了10噸,垃圾壓縮車來回跑了8趟。
-
生活垃圾填埋場:韓國首爾 VS 中國上海
生活垃圾填埋場:韓國首爾 VS 中國上海北極星固廢網訊:(一)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承擔著附近58個地區、2500萬人口、約1.5萬噸的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棄物處置任務。早在2010前,曾經歷了周邊居民怨聲載道的抱怨,但當地政府打出「把世界上最大的填埋場建設成為世界最佳環保旅遊名勝」口號,通過規劃與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今天,小E首先從廠址和面積上介紹一下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跟上海市垃圾填埋場的相似之處。
-
全省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新增4.5萬噸/日
本報訊(記者付曉峰)從省住建廳獲悉,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全省1.5萬噸/日的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通過整改新增處理能力4.5萬噸/日,全省新(擴)建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60餘座,切實解決了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焚燒廠超負荷運行問題;2017年以來,全省累計處理生活垃圾滲濾液1961.9萬噸,超量暫存滲濾液全部處理完畢
-
當中國拒收垃圾時,美國生活在迫在眉睫的垃圾危機的陰影中
這就是出口到中國。但當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進口國和生產國,在2017年拒絕接收更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垃圾時,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很快發現自己被自己的垃圾「淹沒」了。在敦促中國重新考慮對外國垃圾進口的「災難性」禁令的同時,華盛頓方面迅速將責任歸咎於中國。幾十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廢物進口國,但自去年1月起,北京禁止24種類型的廢料進入中國境內,這一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
山東大學事件深思|騙財騙色吸毒襲警:中國不是垃圾老外回收場!
雖然沒那麼絕對,但確實揭露了一個現實: 縱使中國現在已經暫停接受「洋垃圾」,可「洋垃圾人」確實越來越多了。 垃圾要分類,垃圾人要分類。 中國不是洋垃圾回收場!那洋垃圾人,是不是也要分類處理了呢?
-
吃2000噸垃圾吐96萬度電能!垃圾在這裡變廢為寶
這個地方森林環抱,鳥語花香,也許你會以為這裡是一個新開的郊野公園,但其實這裡是一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這裡每天會吃進2000多噸垃圾,吐出96萬度電,按照每個家庭一天六度的用電量來算,可以供給16萬戶家庭。這一切就發生在這裡。這裡是上海天馬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綜合利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