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酒熱點」逆勢贏增長,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川酒,拉開新攻勢?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微酒傳媒

文 | 嶽治中

7月28-29日,2020年四川省優質白酒產業第二次推進會在邛崍召開。值得注意的是,距離上一次推進會4個月後,四川省政界高層又做出了兩個新判斷,並提出了兩個新期待。

兩個「新判斷」分別是:白酒行業進入「高質量增長」和「強分化」並存的時期;四川省白酒產業很快得到了恢復性發展,各項指標好於全省其他行業、更優於全國平均水平。

兩個「新期待」分別是:堅守質量安全,提升固態產能,做強核心品牌;另外促進優質白酒產業的三大「變革」——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微酒記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已經建立了省領導聯繫指導優質白酒產業機制,這充分體現出四川省對於白酒產業發展的整體思路,已經導入了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思維,而包括近10個省級職能部門的參與,將切實為川酒產業提供強大賦能。

隨著政府作出「新判斷」、「新期待」,正在謀劃「夏季攻勢」的川酒,又將如何用全產業鏈擴大自身優勢?

01

川酒逆勢贏增長,「雙輪」驅動顯威力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白酒產區之一,白酒產業在四川經濟中,牽一髮而動全身。

今年上半年雖然疫情對酒業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但是對川酒企業來說影響卻並沒有其他地區那樣明顯。

資料顯示,今年1-5月,四川省白酒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生產白酒149.7萬千升,同比下降2.9%,降幅比全國低近7個百分點,在全國佔比從2019年底的46.7%提升到52.1%。

效益方面,1-5月,四川白酒規模以上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06.6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利潤199.7億元,同比增長6.7%。縱觀全國,四川省白酒產業營收、利潤分別佔全國白酒產業的51.4%、36.1%,特別是營收佔比超過行業一半的比例,再次夯實了川酒在全國白酒市場的「控股」地位。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源於四川省政府對白酒產業的大力支持。

據了解,疫情爆發後,為早日推動四川名優酒企早日復工,四川四川省經信廳及時制定《關於進一步做好酒類行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多部門聯動,確保了疫情之下產業平穩有序發展。3月底,四川名優酒企全面復工達產;二三線酒企復工率超88%。

3月20日,四川省在瀘州召開了全省優質白酒產業振興發展第一次推進會。四川省委常委、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曲木史哈在會中強調,要搶抓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重大機遇,進一步突出白酒產區優勢、做大做響白酒品牌,錯位提升「六朵金花」企業和「十朵小金花」企業,推動全省白酒行業加速發展。

5月27日,曲木史哈又率隊調研省內白酒市場,了解疫情影響下白酒企業銷售情況和困難,要求各部門加大扶持和服務力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另一方面,則得益於四大產區和六朵金花的「雙輪」驅動。

資料顯示,1-5月,成都、瀘州、德陽、宜賓四大產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009.6億元,佔全省91.2%;實現利潤192.4億元,佔全省96.3%。

與此同時,「六朵金花」共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33.9億元,佔全省的57.7%;實現利潤167.3億元,佔全省的84.6%,較2019年提高2個百分點;平均銷售利潤率26.7%,較2019年提高近3個百分點。其中,

瀘州老窖、捨得酒業實現增長;

劍南春酒業稅收增加了5.3%,投資30億打造大唐國酒生態園區,投產後產值可達250億元;

郎酒上繳稅金18.4億元,生產總值76.5億元,銷售同比增長10%;

而作為川酒領軍者的五糧液集團,營收、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由此可見,川酒的逆勢增長,既有作為「壓艙石」的四大產區的功勞,也離不開「六朵金花」所發揮的旗幟作用,而產區+企業所形成的合力,也成為推動川酒不斷向前的雙驅引擎。

02

數位化智能化賦能,川酒將優勢擴大化的路徑有哪些?

在7月21日舉行的四川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指出,要把「新基建」擺在突出位置,以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強化協同布局,共同做大產業集群、做強優勢企業。

雖然政府層面正在不斷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相結合,但是作為傳統產業的白酒行業應該如何做呢?

在當天的會議中,一些生產企業表示,四川白酒產業應該深入思考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對傳統白酒釀造生產、商業模式帶來的影響,逐步加快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創新應用。

曲木史哈則在會上明確提出,四川白酒產業要感謝1919對推廣川酒做出的貢獻,同時也提出新的目標,目前全國川酒份額已有52.1%,1919需要在營銷上加大力度,趕上川酒份額比例,進一步挖掘川酒的潛力。

對此,1919董事長楊陵江表示,2019年,1919銷售川酒42億元,佔比達40%,希望在未來3-5年,1919銷售額達到500億元,其中川酒在銷售中的佔比能夠達到50%,即250億。

為什麼1919有這樣的底氣?微酒認為原因有二:

一、作為四川獨角獸、國內酒類垂直電商頭部企業,1919長期致力於數位化創新賦能酒飲終端,以完善的數據、金融、物流等運營方案,解決酒廠、酒商以及消費者的全新需求。這也是1919在四川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和川酒產業振興發展大背景下,被選中成為現場調研對象的原因之一。

二、一直以來,四川白酒產業在流通領域都稍顯弱勢,大商匱乏,而1919的不斷成長,則為四川進一步挖掘川酒潛力提供了良機。隨著政府相關部門通過不斷推動產區、酒企與1919代表的新零售協同合作、共享資源,擴規模、優結構、提效益、強品牌,川酒和1919的發展都將獲得更多助益。

客觀來看,雖然由於疫情導致酒類行業逐步進行調整,產生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但是隨著四川省政府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為抓手,打通川酒各個產業領域和環節,同時依託數位化、新零售等新基建,推動川酒產業的升級換代,川酒的未來,具備無限的空間和想像力。

相關焦點

  • 川酒全國行︱馮錦花:綠色、有機、健康成為川酒的突出標籤
    12月8日,2020「川酒全國行」走進廣州。同時,豐谷、文君、三溪、古川、小角樓、敘府、江口醇、仙潭、金雁、玉蟬等川酒「十朵小金花」也一起亮相廣州。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馮錦花出席此次「川酒全國行」廣州站推介活動,並發表講話。
  • 「微酒調查」銷量下滑30%,走在螺旋式下降通道的開發商們……
    來源:微酒傳媒文 | 邱夢思 編 | 吳弩近日,有知情人士向微酒記者透露:自疫情以來,名酒開發產品的日子很不好過,銷量下滑普遍在30%左右。高志文告訴微酒記者,「左手開新品,右手清庫存」是許多開發商的現狀,經銷商靠不住,大家就搞新渠道。「以往大多是通過KA賣場做買贈、打折,或者電視購物來清庫存,但今年,銷售渠道有所拓展,開闢了諸如直播、社群以及微商帶貨等一些新的通路。這些新興渠道,的確起到了一定的補充作用,觸及到了更多的消費者。」
  • 全效協同,巨量引擎深入汽車生意鏈驅動企業新增長
    11月18日下午,「驅動生意新增長——巨量引擎2020汽車營銷機馭峰會」在廣州舉辦。巨量引擎首次展示了汽車領域「全效協同,全效增長」的全景化能力圖譜,從「長效創收、真效提質、增效擴量」三方面詮釋巨量引擎深入汽車生意鏈條,塑造汽車數位化營銷新範式。
  • 楊德龍:春季攻勢拉開序幕 各路資金匯聚A股
    來源:新浪財經春季攻勢拉開序幕 各路資金匯聚A股文/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1月5日周二,滬深兩市出現了震蕩的走勢,消費板塊繼續走強,特別是食品飲料板塊中的乳業出現了大幅上行,白酒、醫藥等板塊也表現突出,新能源板塊則是出現了一定的震蕩。
  • 12月8日,坐標廣州,見證「川酒動力學」
    僅從數據來看市場表現,川酒可以用氣勢昂揚來形容。而當前的川酒,在這種顯性發展之外,更值得稱道和挖掘的,其實是其內涵式的隱性發展。正如四川省委常委、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曲木史哈所言,未來四川省要把川酒推上一個全新的臺階。這意味著川酒正在打牢基礎性建設,建立長期性的發展優勢。
  • 四川新聞丨2020「川酒全國行」走進廣州
    全國行」走進廣州,雖然川粵兩地餐飲口味有所不同,但作為「品質」的代名詞,川酒在廣州卻格外受歡迎。川酒金花·醉美珠江,2020川酒全·國行點亮廣州塔。省經信廳副廳長 馮錦花:四川的白酒在廣東這邊本來就有很大的這個消費群體,這次呢我們是帶來了川酒的最新成果,讓我們的消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川酒。
  • 210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規模化效益
    每周一談1.每周一談:210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規模化效益我國光伏行業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新發展階段,行業標準化、規範化成為新的發展趨勢。近年來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市場上矽片產品的尺寸不斷變化,並向大尺寸趨勢發展。
  • 全產業鏈優勢發力,龍蟒佰利聯發展步入快車道
    近年來,國內鈦白粉行業龍頭龍蟒佰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力度加大,資本市場動作頻繁,呈明顯加快發展之勢,特別是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影響和衝擊下,業績逆勢上揚,體現了強勁的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股價市值屢創新高,呈現飛速發展的競爭優勢,具有良好的成長發展空間,深受行業關注和業界好評。
  • 五糧液領銜「2019川酒全國行」收官站:用天賦、文化、奮進書寫川酒...
    本次活動以「奮進新時代川酒釀精彩」為主題,通過舉辦「六朵金花」品鑑會和川酒文化成果展等活動,集中展示了以五糧液為代表的川酒品牌悠久歷史、綠色生態釀造技藝以及高品質價值,推動川酒與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白酒消費市場精準對接,構建名酒發展新路徑,加速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川酒究竟好在哪裡?緣何會從諸多優勢產區中脫穎而出?
  • 2020年銷售額358億元增長超五成,合生創展開創逆勢增長矩陣
    分析人士指出,2020年在疫情等因素影響下,房地產行業發展邏輯劇變。依靠金融紅利的高槓桿模式開始退場,更加考驗開發商綜合實力的多元化全產業鏈增長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在此背景下,合生創展以超越行業的前瞻性戰略,憑藉地產、商業、基建、合生活、投資等五大板塊的協同發展,在科技、養老、文旅、教育、健康、金融、汽車等多元業態的優化布局,實現「科技賦能及產業驅動的綜合性投資控股平臺公司」的成功轉型,開創了逆勢上行的矩陣型利潤增長的全新模式。
  • 點燃發展新引擎,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將於10月啟幕
    」為主題,深度剖析數字經濟產業各大領域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探討產業發展瓶頸,搭建包括政產學研在內的全行業互動交流共享平臺。>產業升級論壇」「2020 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應用高峰論壇」「2020 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2020 大數據&雲計算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在內的5個分論壇。
  • 智齒科技入選「年度最具獨角獸潛力創新企業TOP20」
    12月2日上午,獵雲網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上頒布了2020「年度最具獨角獸潛力創新企業TOP 20」榜單。客戶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提供商智齒科技與各行業19家創新獨角獸共同獲此殊榮。
  • 「研報掘金」新補貼政策「呼之欲出」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 機構...
    9月5日,國家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在在202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講話中,透露在財政部最新的政策思路中,鼓勵「在全國範圍內以產業鏈優秀企業為紐帶,企業所在地相關城市進行聯合申報」,這意味著申報城市將首次打破行政區域限制,以鼓勵產業鏈聚集和協同發展為重心,讓更多的地區能夠加入、惠及到氫能產業的發展大潮中來。
  • 拉開「夏季攻勢」,守護好一江碧水
    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囑託,堅決扛起汙染防治攻堅政治責任,用最堅決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措施開展好汙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夏季攻勢」,確保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4月30日《湖南日報》)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
  • 華銳風電持續實踐全產業鏈布局 2020上半年收穫多項增長成果
    為了拓展利潤空間,華銳風電將業務由單一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的設計、製造、銷售和運維服務,逐步拓展至集風資源開發、風電場建設運營、風機研發製造、後運維服務、分布式電源、售配電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從而有能力服務於更多細分市場需求。 此外,在發電業務方面,華銳風電也再創佳績,實現了逆勢增長。
  • 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加快構建旅遊經濟全產業鏈
    本報評論員旅遊產業綜合性強,涉及產業鏈條長,通過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相關產業的多次連結,可以將很多產業串聯在一起,互相促進,協同發展,獲得更大效益,惠及更多群眾。
  • 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華為精彩亮相2020世界5G大會
    大會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將向世界展示5G產業賦能的作用和價值。華為將以「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為主題參會參展,通過展臺與多場峰會論壇,呈現5G 行業應用的創新實踐與產業觀點、5G智能生活新體驗、面向未來的ICT基礎設施規劃與能力、華為數字包容行動實踐以及智能終端產品,持續為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創造新的價值。
  • 2019「川酒全國行」北京收官 五糧液突破千億營收
    王延才說,「川酒全國行」北京站集中展示了川酒悠久的歷史文化、綠色生態釀酒機和高品質的產品,推動川酒與北京的消費市場精準對接,是川酒「六朵金花」和「十朵小金花」產品的集體亮相,也是川酒發展成果的一次整體的檢閱,更是川酒高質量發展和品牌推廣的一個新徵程。川酒在釀酒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釀酒人才的培養和輸出方面,都得到了行業的認同和讚揚。
  • 龍蟒佰利全產業鏈優勢發力 乘風破浪步伐加快
    近年來,國內鈦白粉行業龍頭龍蟒佰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力度加大,資本市場動作頻繁,呈明顯加快發展之勢,特別是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影響和衝擊下,業績逆勢上揚,體現了強勁的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股價市值屢創新高,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 戴子雄在博鰲母嬰論壇上指出母嬰產業的破局發展需要全產業鏈協同...
    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這讓我們不由得想到9月15~16日,在母嬰人戴子雄的組織和策劃下成功舉辦的2020博鰲全球母嬰產業發展論壇(以下簡稱「博鰲母嬰論壇」),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通過論壇會議很好地幫助母嬰服務業,在後疫情時代成為促進婦女就業脫貧的助推器和拉動民生經濟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