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規模化效益

2020-12-06 OFweek維科網

每周一談

1.每周一談:210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規模化效益

我國光伏行業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新發展階段,行業標準化、規範化成為新的發展趨勢。近年來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市場上矽片產品的尺寸不斷變化,並向大尺寸趨勢發展。平價上網時代即將到來,脫離補貼後,降低度電成本的重要性逐漸凸顯。矽片、電池片、組件尺寸的標準化,產業鏈可以實現較優的規模化效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業鏈製造、光伏系統初始投資和光伏發電度電成本。

11月27日,天合光能、東方日升、阿特斯、環晟光伏、通威股份、潤陽光伏、中環股份、上機數控等八家光伏企業發布《關於推進光伏行業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建議在210-220mm尺寸範圍內應選擇210+/-0.25mm作為唯一尺寸,並倡議依照該尺寸修訂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以及光伏行業協會已有的組件尺寸標準。上述八家企業覆蓋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四大環節,光伏行業的標準化進程邁出重要一步。

目前已有多家組件廠推出了使用210矽片的組件產品,當下階段受到組件配套設備及輔材的產能限制,210組件使用的電池片數多在50~60片,功率多在550~605W之間,但也有高功率組件面市,晶澳推出80片800W大組件,通威使用疊瓦技術封裝的高效率780W組件,天合光能的66片660W組件,環晟的疊瓦635W組件,以及東方日升、尚德及正泰也推出高密度封裝的600W以上的高功率組件。

大尺寸趨勢確定,上下遊產業鏈均有廠商積極布局210配套產能,210產業鏈即將成型,組件功率將顯著提高。上機數控、中環股份210尺寸矽片都已有大單籤訂。通威、愛旭今年的電池片擴產都有布局210向下兼容的產線。2021年信義、福萊特、亞瑪頓等大廠都有兼容到1.15-1.3米的產線擴充,可滿足6排210組件尺寸。預計2021下半年將會有更多600W以上210大組件面市。

11月3日,上機數控發布公告,與天合光能籤訂銷售合同,2021-2025年天合光能每年向上機子公司採購不少於4GW單晶矽片,對應210矽片4億片,5年總計20GW,對應210矽片20億片。按照當前市場價格測算,預計銷售金額約為每年20.48億元(含稅),5年總計102.40億元(含稅)。

11月19日天合光能、中環股份籤訂2021年度銷售框架合同,中環將對天合光能銷售210尺寸的光伏單晶矽片不少於12億片,預估合同總額約65.52 億元(含稅,據當前市場價格測算,不構成價格或業績承諾)。

11月29日上機數控發布公告,與東方日升籤訂銷售合同,2021-2023年東方日升總計向上機子公司採購22.5億片單晶矽片,其中2021年4.5億片,2022年採購8億片,2023年採購10億片,按照當前市場價格及雙方排產計劃測算,預計銷售金額三年總計約113.63億元(含稅)。

目前市面上166mm尺寸矽片依然佔據絕對的主流地位,但隨著更大尺寸矽片、電池片以及組件的產能陸續達產,2021年起166的市場份額將會被擠壓,210佔比顯著上升。

210矽片單片面積44,092 mm?,相對於166矽片單片面積27,412mm?提升60.9%,相對M2矽片面積提升80.5%,面積增大疊加轉換效率的提高,72片的166組件平均功率為430~460W,而同為72片的210組件平均功率可達700+W,單個組件功率可提升66%。

大尺寸對產業鏈成本的降低,主要在於對非矽成本的單位攤薄。隨著矽料價格的不斷下降,非矽成本的比重在加大,大矽片對矽片、電池片、組件以及電站等環節均可帶來不同程度的效率增加、單位成本下降等規模效應的提升,從166切換至210產線合計可使終端成本下降約0.06元/W。

從產業鏈各環節的度電成本來看,210電池片相對166減少20.7%,組件度電成本相對減少19.4%,電站BOS成本節約12%,LCOE減少4.1%。

根據某頭部廠商的組件產品參數進行對比,使用60片型210組件相對72片型166組件,組件功率提升31.9%,單W所需組件面積減少1.3%,同時單W邊框用料減少16.7%。

中環股份是主推210矽片的主要廠商,目前210矽片產能18GW,預計2020年底將達到19GW,2021年底達到50GW。電池片環節,通威、愛旭、天合光能均有210電池片大規模擴產規劃,預計2020年底全行業210電池片產能將達到20+GW,2021年可達80+GW。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環晟光伏是主推210組件的代表性企業,均已經獲得了批量訂單,正在逐步出貨。從目前的產能規劃來看,到2021年底,全行業210組件產能將超過65GW。

2021年國內光伏裝機45~50GW,全球光伏裝機160~170GW,按照1:1.2的容配比,組件需求192~204GW,預計210滲透率將達到25~30%,對應產品需求48~61GW。根據各廠家目前的產能規劃,可基本滿足2021年210組件的裝機需求。

進入下半年以來,終端裝機需求旺盛疊加上遊矽料供應緊張,光伏產業鏈四大環節產品價格有所回升,2021年裝機需求將持續處於高位。2021年全面進入平價時代後,大尺寸矽片的度電成本優勢將更加被市場所重視。推薦關注210大矽片主導者中環股份、210產業鏈積極布局的電池廠商通威股份、愛旭股份,210組件代表企業天合光能。

投資摘要

1

市場回顧

截止11月27日收盤,本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板塊下跌0.12%,相對滬深300指數落後0.88pct,本周在中信30個板塊中位列第13位,總體表現位於中遊。從估值來看,當前行業整體49.11倍水平,處於歷史中位。

子板塊漲跌幅:鋰電池(-2.46%),儲能(-2.29%),配電設備(+0.28%),太陽能(+1.26%),輸變電設備(+1.32%),風電(+2.27%),核電(+3.19%)。

股價漲幅前五名:溫州宏豐、奧特迅、特銳德、愛旭股份、鵬輝能源。

股價跌幅前五名:三超新材、大燁智能、通合科技、貝斯特、英傑電氣。

2

行業熱點

光伏:八家光伏企業聯合倡議:推進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

新能源車:2021年第一批新能源車補貼發布,全年合計375.9億元。

3

投資策略

新能源車: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2025年EV乘用車平均電耗降至12kWh/百km,新能源車市佔率達到20%,推動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鋰電產業鏈價格:鋰電池價格穩定,上遊原材料電解鈷(-0.3%);碳酸鋰(+0.7~2.3%),硫酸錳(+1.72%),四氧化三鈷(-0.1%),四大環節價格保持穩定。看好三元高鎳化及鋰電全球化趨勢,推薦關注寧德時代、當升科技、璞泰來、恩捷股份、欣旺達。

光伏:本周光伏產業鏈價格波動情況:進口單晶用多晶矽(-1.9%),國產多晶矽菜花料(-1.8%),單晶矽緻密料(-2.3%);進口多晶矽片(-2.7%),單晶矽片(+2.3~4.5%),單晶組件(+1%~1.3%);光伏玻璃價格穩定。看好疫情結束後行業集中度提高、龍頭抗風險能力凸顯趨勢,推薦單晶矽料和PERC電池片龍頭通威股份、單晶矽片龍頭隆基股份本。

風電:國家電網預計2020年風電裝機有望突破30GW。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政策下,西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及外送通道建設得到重點支持。我們看好風機製造商龍頭金風科技、風塔龍頭天順風能、風機葉片龍頭中材科技。

電網投資:特高壓將成為電網投資重要方向,計劃2020年投資1811億,確保年內建成「3交1直」工程。電網投資逆周期屬性已被市場重視,發展空間極大。我們看好電網自動化龍頭國電南瑞、電網信息化龍頭國網信通。

4

投資組合

隆基股份,寧德時代,國電南瑞,璞泰來,中材科技各20%。

5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新能源發電裝機不及預期;材料價格下跌超預期;核電項目審批不達預期。

報告正文

1

行業熱點新聞

八家光伏企業聯合倡議:推進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11月27日,天合光能、東方日升、阿特斯、環晟光伏、通威股份、潤陽光伏、中環股份、上機數控等八家光伏企業發布《關於推進光伏行業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建議在210-220mm尺寸範圍內,選擇SEMI標準中確定的矽片尺寸:210+/-0.25mm作為唯一尺寸同時依照這個矽片尺寸修訂SEMI以及光伏行業協會已有的組件尺寸標準。

2021年第一批新能源車補貼發布,全年合計375.9億元。11月29日,財務部正式發布《財政部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第一批)的通知》,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529億元。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156.89億元,佔比41.74%;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218.96億元,包含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11.62億元,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63.63億元,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143.72億元。

2

投資策略及重點推薦

新能源車:1)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其中提到2025年EV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kWh/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市佔率達到20%左右,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2)新能源車補貼將延長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30萬元以上電動車將不給予補貼發放。3)多部門聯合多家國內新能源車企展開新能源車下鄉活動,將推動中低端新能源車市場擴張。4)疫情期間經濟下行壓力大,新基建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推手。截至2020年9月,公共類充電樁60.6萬臺,其中交流充電樁35.0萬臺、直流充電樁25.5萬,充電樁作為新基建重要一環,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將迎來投資加速,預計2020年全年將完成充電樁行業投資100億元左右。本周鋰電池產業鏈價格變化情況:圓柱、方形鋰電池價格保持穩定。上遊鈷系原材料價格波動:電解鈷價格小幅下跌(-0.3%),四氧化三鈷價格下降(-0.1%),鈷粉價格企穩,碳酸鋰繼續上漲(+0.71~2.33%),硫酸錳價格上漲(+1.72%),三元前驅體價格保持穩定。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價格均保持穩定。我們看好高能量密度、三元高鎳化及鋰電全球化趨勢,推薦關注寧德時代、當升科技、璞泰來、恩捷股份、欣旺達。

光伏:1)2020年政策落地加快,發展路徑清晰,競價項目落地,總規模26GW超預期,將拉動Q3內需。2)受疫情影響導致的項目開工率降低、海外需求低迷正在恢復,各環節產品價格出現小幅回彈。3)光伏玻璃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下半年組件裝機高峰開啟,雙面組件滲透率持續提升。本周光伏產業鏈價格波動情況:矽料:進口多晶矽單晶用價格下降(-1.92%),多晶矽菜花料價格下降(-1.75%),單晶矽緻密料價格下降(-2.27%);矽片:進口多晶矽片價格下降(-2.7%),單晶矽片價格上漲(+2.3~4.48%),電池片價格保持穩定;組件:國產單晶組件價格小幅上漲(+1.24%~1.32%),進口單晶組件價格小幅上漲(+0.95%),光伏玻璃價格保持穩定。我們看好疫情結束後行業集中度提高、龍頭企業抗風險能力凸顯的行業趨勢,推薦單晶矽料和PERC電池片龍頭通威股份、單晶矽片龍頭隆基股份。

風電:2020年1~10月風電發電量3327億kWh,同比增長10.5%,增速同比提升4.8pct。風電紅色預警全面解除,新疆、甘肅大批存量項目釋放,內需強勁,預計2020年風電裝機有望突破30GW。國家發布支持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指導意見,加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風電、光伏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風電產業地圖2019》報告正式發布,2019年,中國分散式風電(分散式、分布式、智能微網)新增裝機容量為300MW,同比增長114.8%。我們看好風機製造商龍頭金風科技、風塔龍頭天順風能、風機葉片龍頭中材科技2。

電網投資:國網經歷領導更換,對於特高壓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特高壓將成為電網投資重要方向,計劃2020年特高壓投資1811億,確保年內建成「3交1直」工程。此外,我國首次在高海拔地區成功實施750千伏輸電線路帶電作業。電網投資逆周期屬性已被市場重視,2020年逆周期操作將是穩步經濟的重要推手,電力投資具備發展空間。我們看好電網自動化龍頭國電南瑞、電網信息化龍頭國網信通。

核電:2020年1-10月核電發電量2987億kWh,同比增長5.7%,增速同比回落 13.6pct,發電利用小時數為5521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69小時。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在運核電機組48臺,總裝機容量4988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14臺,總裝機容量1553萬千瓦。昌江核電二期和三澳核電一期獲核准,兩個項目有效總投資超過700億元。海外方面,波蘭首臺核電機組擬在2033年前投運,韓國擬在烏克蘭建設APR-1400機組。中核田灣7、8號、徐大堡3、4號核電機組汽輪機合同籤訂,將分別於今年年底和明年中開工。我們看好產業鏈龍頭企業中國核電、久立特材、應流股份。

電力供需:2020年1-10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60306億kWh,同比增長1.8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93 pct。2019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快速增長,其中火電(+1.9%)、風電(+7%)、水電(+4.8%)、光伏(+13.3%)、核電(+18.3%)。需求側穩定增長,供給側呈現清潔高效化趨勢。我們看好固定成本為主、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的核電、風電運營企業,推薦中國核電、福能股份。

儲能:發改委正式明確新基建範疇,受此利好,充電樁「地補」政策密集出臺,預計今年全年完成投資約100億元,新增公共樁20萬臺,新增私人樁超過40萬臺,新增公共充電站4.8萬座。中國的電化學儲能能力達到170萬千瓦,預計未來幾年儲能市場將繼續穩步增長。工信部公示了第五批《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共有15家電池企業入選。我們看好廢舊電池回收行業龍頭格林美。

我們本周推薦投資組合如下:

3

市場回顧

截止11月27日收盤,本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板塊下跌0.12%,滬深300指數上漲0.76%,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相對滬深300指數落後0.88pct。

從板塊排名來看,與其他板塊相比,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本周跌幅為0.12%,在中信30個板塊中位列第13位,總體表現位於中遊。

從估值來看,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整體近期小幅波動,當前49.11水平,處於歷史中位。

從子板塊方面來看,鋰電池板塊下跌2.46%,儲能板塊下跌2.29%,配電設備板塊上漲0.28%,太陽能板塊上漲1.26%,輸變電設備板塊上漲1.32%,風電板塊上漲2.27%,核電板塊上漲3.19%。

股價漲幅前五名分別為溫州宏豐、奧特迅、特銳德、愛旭股份、鵬輝能源。

股價跌幅前五名分別為三超新材、大燁智能、通合科技、貝斯特、英傑電氣。

4

行業數據

4.1鋰電池產業鏈材料價格數據

4.2 光伏產業鏈材料價格數據

5

電力供需

5.1 全社會用電量

2020年1-10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60306億kWh,同比增長1.8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93 pct。從各產業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來看:

第一產業用電量710億kWh,同比增長9.74%,增速同比提高4.46pct。

第二產業用電量40340億kWh,同比增長1.19%,增速同比回落2.16pct。

第三產業用電量9958億kWh,同比增長0.17%,增速同比回落9.33pct。

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298億kWh,同比增長5.94%,增速同比回落0.01 pct。

10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172億kWh,同比增加6.59%,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加0.96pct。從各產業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來看:

第一產業用電量73億kWh,同比增長10.76%,增速同比提高1.08pct

第二產業用電量4315億kWh,同比增長7.66%,增速同比提高3.55pct。

第三產業用電量984億kWh,同比增長3.89%,增速同比下降11.33pct。

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00億kWh,同比增長3.98%,增速同比提高1.33pct。

分省份看,2020年1-9月,大部分省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長。其中,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48%)的省份有16個,增速前四的省份是雲南(9.3%),甘肅(6.6%),內蒙(6.2%),西藏(5.7%),廣西(5.7%)。

5.2 可再生能源發電

2020年1-10月,全國發電量60288億kWh,同比增長1.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7pct。從各種發電方式發電量來看:

火電發電量42333億kWh,同比降低0.4%,增速同比回落1.5pct。

水電發電量10444億kWh,同比增長4.2%,增速同比回落 2.3 pct。

核電發電量2987億kWh,同比增長5.7%,增速同比回落 13.6pct。

風電發電量3327億kWh,同比增長10.5%,增速同比提升4.8pct。

光伏發電量1196億kWh,同比增長0.0%,增速同比回落14.4pct。

5.3 發電利用小時數

從發電利用小時數來看,2020年1-10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3064小時,比上年同期下降93小時。

全國併網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727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39小時。

全國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324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80小時。

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358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137小時。

全國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6099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59小時。

5.4 可再生能源消納

作為新能源消納的主體,電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根據國家電網的承諾,2020年將努力將棄風棄光控制在5%以內。能源局印發的《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2020年棄風率低於5%,棄光率始終低於5%。

全國新能源總體消納利用水平持續提升。三季度,全國棄風量21.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0.6%,風電利用率97.8%,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棄光量6.5億千瓦時,同比上升1.6%,光伏發電利用率99.1%,同比提升0.1個百分點。新能源消納情況持續好。

多地探索儲能等靈活調節資源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新機制。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的大型輸電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2020Q3,全國棄風率前三的省份分布是新疆(10.3%),內蒙古蒙西地區(8.0%),甘肅(6.4%)。棄光率前三的省份分布是西藏(8.7%),青海(7.0%),新疆(4.5%)。

6

動力鋰電池

6.1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

2020年10月新能源車產量16.7萬輛,同比增長77%,環比增長22.74%,其中純電動汽車14.1萬輛,同比增長80%,插電混合式動力汽車2.6萬輛,同比增長60%。

2020年1-10月新能源車累計產量91.4萬輛,同比下降7.0%,其中純電動汽車71.9萬輛,同比下降9.6%,插電混合式動力汽車19.5萬輛,同比下降4.6%。

2020年10月新能源車銷量16.0萬輛,同比增長113.0%,環比增長16.0%。其中純電動汽車13.3萬輛,同比增長127%,插電混合式動力汽車2.7萬輛,同比增長65.0%。

2020年1-10月新能源車累計銷量90.1萬輛,同比下降4.9%,其中純電動汽車71.9萬輛,同比下降4.2%,插電混合式動力汽車18.1萬輛,同比下降7.5%。

6.2 動力電池裝機

2020年10月動力鋰電池裝機量5.9GWh,同比增長44%。其中三元鋰電池裝機3.4GWh,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2.4GWh。

2020年1-10月動力鋰電池累計裝機量40GWh,同比下降13.3%。其中三元鋰電池累計裝機量27GWh,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機量12.8GWh。

2020年10月動力電池生產量9.86GWh,同比增長47.9%,環比增長14.5%。其中三元電池產量5.5GWh,同比增長39.6%,環比增長16.1%;磷酸鐵鋰電池產量4.3GWh,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12.6%。

2020年1-10月動力電池累計生產量55.5GWh,同比累計下降20.8%。其中三元電池產量累計32.7GWh,同比下降27.2%;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累計22.6GWh,同比下降1.2%。

我們把動力電池產量與裝機量進行差值計算可以發現,在疫情負面影響逐漸減小、企業復工復產浪潮的推動下,2020年1-10月產量-裝機量為正,表明這一階段處於恢復生產階段,主要動力電池生產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庫存積累。

2020年10月動力電池Top10企業所佔市場份額雖偶有小幅波動,但基本維持穩定。10月寧德時代裝機量佔比達52.1%,龍頭地位穩固。比亞迪上升至第二位,中航鋰電排名第三。

7

行業新聞

7.1 新能源汽車

2021年第一批新能源車補貼發布,全年合計375.9億元。11月29日,財務部正式發布《財政部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第一批)的通知》,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529億元。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156.89億元,佔比41.74%;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218.96億元,包含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11.62億元,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63.63億元,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143.72億元。

7.2 光伏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將引領全球電力行業,發電量在2025年超過煤炭。最新分析表明,電力行業在推動可再生能源恢復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疫情前的項目將在成本持續降低和不間斷的政策支持下穩健運行,促使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有望達到近10%的新紀錄,其中歐洲和印度將引領增長。未來五年,可再生能源將引領全球電力行業,並在2025年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

八家光伏企業聯合倡議:推進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11月27日,天合光能、東方日升、阿特斯、環晟光伏、通威股份、潤陽光伏、中環股份、上機數控等八家光伏企業發布《關於推進光伏行業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建議在210-220mm尺寸範圍內,選擇SEMI標準中確定的矽片尺寸:210+/-0.25mm作為唯一尺寸同時依照這個矽片尺寸修訂SEMI以及光伏行業協會已有的組件尺寸標準。

7.3 風電

全球最大50萬噸風電材料生產基地正式投運。振石控股集團浙江恆石纖維基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石公司」)50萬噸風電材料生產基地正式投入運行,這也標誌著全球最大的風電材料生產基地在嘉興誕生。作為全球風電基材製造領軍企業,恆石公司牢牢把握國內風電產業快速發展機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完善全球市場布局,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創造產銷新紀錄,實現了經營業績逆勢倍增,截至10月,公司產量、銷量、營收、利稅均較去年實現同比增長100%以上。

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吊裝完成。11月23日,伴隨著最後一支葉輪與機艙在百餘米高空實現精準對接,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整場機組全部完成吊裝,至此,國內首個大單體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進入調試併網階段。該項目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採用73臺明陽智能MySE5.5MW半直驅機組。

7.4 核電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汽輪發電機組首次核蒸汽衝轉成功。11月20日05時12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汽輪發電機首次核蒸汽衝轉一次成功,順利達到汽輪發電機額定轉速1500rpm並成功定速,期間各項參數、信號正常,機組整體運行良好,這是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建設的又一重要裡程碑,為後續併網發電以及商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核五公司籤訂昌江核電3、4號機組核島安裝施工合同。近日,中核五公司與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籤訂《海南昌江核電廠3、4號機組核島安裝工程施工合同》。該項目為兩臺百萬千瓦級華龍一號機組,合同範圍包括核島及核島配套工程安裝、倉儲管理、二次設計相關工作。中核五公司承建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6號機組常規島施工及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喀拉蚩核電2號、3號機組核島工程施工,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時進行華龍一號核島、常規島安裝施工的企業,擁有完整的核電建設管理體系和建設經驗。

核工業大數據基地核電信息中心建設項目開工。11月25日,核工業大數據基地——核電信息中心建設項目開工。核電信息中心建設項目位於秦山核電基地,總投資近3億元,用地規劃面積約22.5畝,建設總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將建設總裝機容量為2000個標準機櫃、達到A級標準的核電信息中心樓,計劃於2022年12月投入使用。

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開工。11月25日,全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暨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開工儀式在海陽核電舉行,標誌著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將於2021年建成,實現海陽城區核能供暖「全覆蓋」。

7.5 儲能

儲能融資障礙會影響光伏行業發展呼籲為獨立儲能提供ITC。近日,在SolarMedia主辦的「美SolarandStorageFinanceUSA」會議上,與會專家指出,儲能系統融資面臨的障礙可能會阻礙美國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同時應該批准為獨立式儲能系統項目提供投資稅收抵免(ITC)。

7.6 電網

全國首例5G電力終端接入廣電5G700M試驗網。11月4日,中國廣電北京歌華有線與國家電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基於華為700M基站,成功完成了基於廣電700MHz頻段的電力5GCPE終端的初步接入測試。本次測試基於中國廣電前期建設的5G試驗網,終端利用700MHz頻段的5GNR接入華為5G基站,並通過註冊、鑑權等操作接入中國廣電北京華為試驗核心網,實現對公網和內網資源的高速訪問。

南方電網與中國聯通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合力推進5G建設和數字電網建設。11月25日,南方電網公司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在廣州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5G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位化轉型、基礎服務保障、國際業務等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深入落實中央關於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攜手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能源電力行業深度融合,合力推進5G建設和數字電網建設,協同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生態圈」,加快推進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8

上市公示公告

8.1 主營業務動態

11-24

晶澳科技: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3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出售下屬公司股權的議案》,並與交易對方籤署了《股權轉讓合同》,公司擬將敦煌晶澳光伏電力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中電投東北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新疆絲路坤元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轉讓價格30,574萬元;擬將赤峰晶澳光伏發電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中電投東北公司,轉讓價格10,656萬元;擬將扎魯特旗晶澳光伏發電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中電投東北公司,轉讓價格6,338萬元。

11-26

璞泰來:上海璞泰來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出資50,000萬元於四川省邛崍市設立四川卓勤,擬出資2,000萬元設立四川極盾,公司擬出資2,000萬元在廣東省東莞市設立東莞嘉拓。本次對外投資事項不構成關聯交易,亦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11-27

石大勝華:山東石大勝華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6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合資公司的議案》,公司擬與兗礦國宏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及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勝華創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山東勝華國宏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工商註冊部門最終核准的名稱為準)。

雙一科技:公司擬以自有資金人民幣5,000萬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雙一船艇銷售(海南)有限公司。董事會審議情況公司於2020年11月26日召開了第三屆董事會第一次臨時會議,以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審議通過了《關於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暨遊艇銷售公司》的議案。本次對外投資事項在董事會審批權限範圍內,不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雙一科技:山東雙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與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及山東鼎昌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籤署《投資協議書》,合資設立山東產研德州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將以自有資金出資3,950萬元人民幣。本次對外投資事項已經公司2020年11月26日召開的第三屆董事會第一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本次對外投資資金來源於公司自有資金,不涉及關聯交易,也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本次對外投資金額在董事會審批權限範圍內,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11-28

運達股份: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自2020年3月1日至本公告日累計獲得與收益相關的各項政府補助資金共計人民幣2,159.52萬元。

8.2 發行股票債券、授信擔保、閒置資金管理

11-24

日月股份:日星鑄業於2020年8月21日與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鄞州支行辦理了掛鈎黃金看漲三層區間三個月結構性存款產品,於2020年11月23日進行了到期贖回,贖回金額為3,000萬元。

杉杉股份:為適應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發展需要,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規範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行為的通知》(證監發[2005]120號)、《公司章程》及《公司對外擔保管理辦法》(2016年修訂)等有關制度規定,在確保運作規範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公司擬為控股子公司內蒙古杉杉新材料提供1億元(幣種為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擔保額度。

11-26

明陽智能: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為全資子公司明武新能源向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陽分行申請固定資產貸款事項提供擔保合計不超過人民幣62,000.00萬元。截至本公告日,公司為明武新能源實際提供的擔保餘額為0萬元。

11-28

東方日升: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7日召開了第三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為控股公司東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股權質押擔保的議案》,公司以全資子公司烏海寧升電力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為東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向華能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提供股權質押擔保,擔保的主債權本金額度不超過4.73億元。

東方日升:東方日升新能源(香港)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資公司,為進一步增強其融資能力與資金周轉能力,支持日升香港經營業務的發展,公司擬以持有的日升香港20%的股權為日升香港向其他金融機構申請合計不超過2,000萬美元的授信額度提供股權質押擔保。擔保期限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36個月(以實際合同為準)。

東方日升:伊金霍洛旗耀升太陽能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資公司,為進一步增強其融資能力及資金周轉能力,東方日升擬為伊金霍洛旗耀升向金融機構或融資租賃公司申請合計不超過65,000萬元人民幣的融資租賃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12個月。

東方日升: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7日召開了第三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繼續為全資公司浙江雙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議案》,公司繼續為浙江雙宇向中國銀行寧海支行申請合計不超過22,000萬元人民幣的綜合授信額度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保證期限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4個月。

贏合科技:深圳市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7日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同意公司在確保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不變相改變募集資金使用用途、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及確保資金安全的情況下,使用不超過人民幣120,000萬元的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期限自公司本議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一年;使用不超過人民幣25,000萬元的2017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在上述期限及授權額度內可循環滾動使用。公司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的單個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不超過3個月。

8.3 股東增減持、員工持股、股權回購

11-23

明陽智能: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於2020年11月20日收到公司股東JointHero發來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股東名稱JointHero,計劃減持數量(股)不超過18,746,693股,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1.00%,減持方式為競價交易減持。

贏合科技:深圳市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結合自身資金狀況,決定提前歸還抵押貸款,近日,公司已歸還該項貸款的全部本金26,650,000元及相關利息。截止2020年11月20日,公司已在深圳市南山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完畢了前述資產的抵押權註銷登記,該筆資產抵押正式解除,並取回了不動產權證書。

11-24

石大勝華:石大控股於2020年11月20日至2020年11月23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202.68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石大控股已完成集中競價減持計劃。

通威股份: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3日收到通威集團通知,將質押給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海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合計75,207,151股股份解除質押。

隆基股份: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屆董事會2020年第十八次會議、第四屆監事會2020年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第四期解鎖暨上市的議案》,本次解鎖對象共計1,002名,解鎖股份共計4,133,514股,激勵對象為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人員,已獲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13,778,380,本次可解鎖限制性股票數量4,133,514,本次解鎖數量佔已獲授予限制性股票比例30%,本次解鎖數量佔總股本比例0.11%。

晶澳科技: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3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及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回購註銷部分已授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的議案》,公司原激勵對象因離職已不符合激勵條件,公司擬回購註銷上述對象已授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78,800股。本次限制性股票回購註銷完成後,公司股份總數將由目前的1,595,332,525股減少為1,595,253,725股,公司註冊資本將由目前的1,595,332,525元減少為1,595,253,725元。

南洋股份:南洋天融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明泰匯金資本投資有限公司關於部分股份解除質押的通知。本次解除質押股數(股)8,400,000,佔其所持股份比例9.3073%佔公司總股本比例0.7168%。

寒銳鈷業:南京寒銳鈷業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梁建坤先生的通知,獲悉其將持有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辦理了解除質押,質押股份數量(股)12,000,000佔其所持股份比例24.98%佔公司總股本比例3.96%。

11-25

振江股份:部分激勵對象因離職已不屬於激勵範圍,同時根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激勵計劃(草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江蘇振江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滿足激勵計劃規定的第一次解除限售條件的業績考核要求,故對上述已授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進行回購註銷。回購股份數量1,235,000股,註銷股份數量1,235,000股。

天齊鋰業:2020年11月24日,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控股股東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書面告知函,其於2020年11月1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的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1,52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3%。

欣旺達: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5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王明旺先生的函告,獲悉其將所持有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辦理了解除質押業務,本次解除質押股份數量875萬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2.16%,佔公司總股本比例0.56%。

11-26

中電電機:截至本公告日,珠海方圓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中電電機股份有限公司9,760,000股,佔本公司總股本的4.15%。截至2020年11月24日,珠海方圓的本次減持時間區間屆滿。在本次減持時間區間珠海方圓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以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了公司股份2,000,000股,佔本公司總股本235,200,000股的0.85%。本次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

11-27

江蘇神通:江蘇神通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於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的股東湖州風林火山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通知,風林火山將所持有本公司的部分股份於近日辦理了解除質押手續。解除質押的股份數量(股)7,552,197,本次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10.71。

振江股份:鴻立華享、當塗鴻新計劃在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536,728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減持價格視市場情況確定。

拓邦股份: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6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武永強先生通知,武永強先生將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了股票解除質押手續。本次解除質押數量(股)37,000,000,佔其所持股份比例17.45%,佔公司總股本比例3.26%。

天順風能:天順風能(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於近日接到控股股東上海天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函告,獲悉上海天神於2020年11月25日將其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辦理了質押業務,質權人為長江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11月26日將其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辦理了解除質押業務,質權人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質押數量(萬股)2388.00,佔其所持股份比例4.50%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34%。

寒銳鈷業:南京寒銳鈷業股份有限公司於今日收到控股股東梁建坤、梁傑先生出具的《關於股東股份減持進展的告知函》,自2020年9月30日披露《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之日起至2020年11月27日期間,其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4,548,974股,佔公司總股本的股份比例達到1%。同時,梁建坤先生預披露的本次減持計劃減持3,040,013股,減持數量已過半。

11-28

比亞迪: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7日收到融捷投資控股出具的《關於減持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進展的告知函》。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在減持數量過半或減持時間過半時,應當披露減持進展情況。截至2020年11月29日,融捷投資控股本次減持計劃的減持時間即將過半。本次減持後持有股份,股數(股)159,391,860,佔公司股份總數比例5.84%。

陽光電源: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曹仁賢先生的通知,曹仁賢先生將其持有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辦理了解除質押業務。本次解除質押數量(萬股)3450,佔其所持股份比例(%)7.65%,佔公司總股本比例(%)2.37%。

8.4 公司高層人事變動

11-24

天順風能:近日,天順風能(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收到公司監事劉明生先生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劉明生先生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其所任的公司第四屆監事會職工代表監事職務。劉明生先生辭職後仍在公司任職。截止本公告日,劉明生先生未持有公司股票,亦不存在應當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諾事項。

11-26

中國核建: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於2020年11月24日收到公司職工監事孟婷女士的書面辭職報告。孟婷女士因工作原因,辭去其擔任的公司第三屆監事會職工監事的職務。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孟婷女士的辭職未導致監事會成員以及職工監事比例低於法定最低人數和比例,不會影響公司監事會的正常運作。孟婷女士的辭職報告自送達監事會之日起生效。

9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

新能源發電裝機不及預期;

材料價格下跌超預期;

核電項目審批不達預期。

作者介紹

賀朝暉,清華大學工學學士、碩士,2年證券行業研究經驗,7年能源產業工作經驗,曾就職於東興證券。

李靈雪,中國人民大學學士、法國蒙彼利埃一大碩士,能源經濟專業畢業,2020年加入申港證券研究所,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車、光伏產業鏈。

相關焦點

  • 數據分析電氣設備協同產業鏈協同規模化效益
    210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規模化效益。我國光伏行業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新發展階段,行業標準化、規範化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平價上網時代即將到來,脫離補貼後,降低度電成本的重要性逐漸凸顯。矽片、電池片、組件尺寸的標準化,產業鏈可以實現較優的規模化效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業鏈製造、光伏系統初始投資和光伏發電度電成本。 截止收盤,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板塊下跌 0.12%,相對滬深 300指數落後 0.88pct,本周在中信 30 個板塊中位列第 13 位,總體表現位於中遊。
  • 央媒觀豫|河南:協同創新打造青貯玉米產業鏈
    悅美禾的肉羊養殖基地緊鄰玉米田,形成了「地種糧、糧結稈、稈餵羊、羊拉糞、糞還田」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這一發展模式涵蓋了青貯玉米產業鏈的主要環節:品種—規模化種植—機收—貯存—養殖企業,也是近年來河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協同創新成果的具體展示。  「農牧業結合有三個明顯的優勢:一是高質量的飼料能提升羊肉的品質;二是降低成本,包括飼料成本、運輸成本;三是利於環保。」
  • 國內氣凝膠產業鏈布局分析及發展方向
    與氣凝膠規模化應用的距離現場距離遠,運輸成本高。⑵.生產規模普遍每年1000-50000M3不等,規模較小。三、國內氣凝膠產業鏈狀況氣凝膠產業鏈有幾個特點,一是產業鏈較長,涉及原材主要是化工材料,在過程中有化學品的使用與釋放。二是涉及物理化學過程,技術複雜。三是氣凝膠產品比重小,到實際應用點包裝運輸成本較高。
  • 「微酒熱點」逆勢贏增長,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川酒,拉開新攻勢?
    微酒記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已經建立了省領導聯繫指導優質白酒產業機制,這充分體現出四川省對於白酒產業發展的整體思路,已經導入了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思維,而包括近10個省級職能部門的參與,將切實為川酒產業提供強大賦能。隨著政府作出「新判斷」、「新期待」,正在謀劃「夏季攻勢」的川酒,又將如何用全產業鏈擴大自身優勢?
  • 工信部:以大帶小、上下聯動、內外互動 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
    光明網訊(記者 趙豔豔)3月13日,國新辦就支持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是保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上下遊企業都無法運轉。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維護統一大市場,促進上下遊、產供銷、大中小企業整體配套、協同復工,切實提高復工復產的整體效益和水平。3月10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暢通產業鏈資金鍊,推動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這些都為我們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中環股份:210產品規模化生產良率超95%
    集微網消息,12月3日,中環股份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指出,210矽片生產與技術、設備、工業4.0理念、生產模式、人員架構等高度相關,目前公司210產品規模化生產良率超95%,持續領跑行業技術工藝水平,隨著自動化、信息化等程度的提高,矽片良率穩步提升。
  • 雙匯發展募資70億元:完善產業鏈 進一步提升自動化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此次募資,雙匯發展將對部分屠宰和肉製品產能進行技術改造,引進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及設備,優化工藝流程和產品結構,實現集約化生產,提升肉類加工業務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實現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提速增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雙匯發展既面臨新的挑戰,也面臨更多的發展機遇。
  • 東吳證券:210尺寸陣營聯名倡議,光伏產業鏈迎大尺寸設備更新潮
    《聯合倡議》稱,在210-220mm尺寸範圍內,選擇SEMI標準中確定的矽片尺寸:210+/-0.25mm作為唯一尺寸,同時依照這個矽片尺寸修訂SEMI以及光伏行業協會已有的組件尺寸標準。大尺寸矽片降本增效效果明顯,未來幾年矽片將實現向18x/210大矽片的完全替換,我們認為210矽片是長期解決方案,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 光伏矽片「標準尺寸之爭」愈演愈烈 8家巨頭力挺210mm
    去年隆基將166mm作為尺寸變化的確定值並推出了相應的產品,隨後在8月,中環股份發布的210mm尺寸的矽片又對邊界進行了突破。 業內人士曾表示,行業現在尺寸太亂,每家都可以不同尺寸。矽片尺寸不同,影響產業鏈配套,會造成比較大的成本浪費。不同規格矽片帶來不同的適配輔材和電池廠商適配成本,對下遊電站適配也是很大問題,很多輔材不兼容其他廠商。
  • 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舉行 打造京津冀三地互嵌耦合的...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在北京舉行打造京津冀三地互嵌耦合的產業生態鏈為落實京津冀工信(經信)部門籤署的《進一步加強產業協同發展備忘錄》,共同規劃「十四五」三地協同發展產業鏈,11月19日,由京津冀三地工信(經信)部門共同主辦的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在北京舉行。
  • 八家企業聯合倡議:推進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
    八家企業聯合倡議:推進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 各位光伏同仁:中國光伏行業歷經風雨十幾載,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已一躍成為在全球範圍內最具競爭力與影響力的行業,為全世界清潔能源的發展帶來巨大貢獻
  • FCVC2020 || 「氫」風已來,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步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
    大會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與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籌)共同主辦,9月14日-16日為期三天,來自國內外的氫能與燃料電池政策制定者、技術開發者、燃料電池汽車製造商和氫能燃料電池領域投資者等業內外人士,再度表達了對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信心與期待。  「在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並且已經在商用車領域取得了規模化的效益。」
  • 世界首個規模化天然氣生產FeedKind單細胞蛋白項目落戶長壽
    長壽新聞網 記者 駱 英 特約記者 吳偉              12月18日上午,世界首個規模化天然氣生產FeedKind單細胞蛋白項目在長壽經開區開工,預計兩年後將正式投產運行,賦能亞洲水產飼料行業。
  • 戴子雄在博鰲母嬰論壇上指出母嬰產業的破局發展需要全產業鏈協同...
    這是首屆博鰲全球母嬰產業發展論壇,也是母嬰產業史上的新高度。大會圍繞國家政策解讀、經濟趨勢解析、行業走向、自救與創新、疫後重啟、產業協同、特殊時期、相關補貼、抖音直播、流量賦能等關鍵點展開分享。讓她們沒有後顧之憂,在這個生育下降的年代,這一點非常重要,事關民族傳承和發展。其次,母嬰論壇的願景是成為母嬰產業的精神高地,全民母嬰產業的價值高地。母嬰產業是一個需要有愛心,有奉獻的產業。這麼多年的發展,充分印證了這一點,但還有待提升。所以我們要把我們母嬰論壇建設成為母嬰產業的精神高地,成為我們母嬰人的共同節日。
  • 站定210 搶道異質結——東方日升的「終極一戰」
    210向下兼容180,面向終端客戶的最優解多年來,光伏矽片尺寸一直在跟隨半導體行業晶圓尺寸發展的步伐,與之不同的是,半導體矽片自2005年應用12英寸直徑後,已經維持了15年的穩定,12英寸大矽片(對應方片210mm)已成為半導體行業的標準尺寸,而光伏矽片的大尺寸之爭卻在不斷升級。
  • 光伏組件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天合光能「多方採購+投資」為210mm大...
    談及近期密集採購的戰略考慮時,天合光能證券事務代表李志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採購合同的籤訂將有助於公司及時有效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確保公司供應鏈的長期穩定,同時為公司210mm尺寸光伏電池和組件的產能規劃落地和市場拓展提供有力保障,符合公司未來發展戰略規劃。」
  • 安徽出臺政策扶持發展農村沼氣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意見,要求大力發展沼氣工程,探索建立沼氣全產業鏈支持保障政策體系,推動我省農村沼氣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沼氣是可再生清潔能源,可淨化提純為生物天然氣。發展規模化沼氣及生物天然氣是農村沼氣的主要方向。
  • 2030年中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提升全產業鏈技術水平
    2030年中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提升全產業鏈技術水平 2020-12-16 10:29:26 來源:新華網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15日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 東方日升:預見、遇見 210!
    作為近年來穩健崛起的組件新巨頭,東方日升組件的業務拓展能力和品牌價值不斷提升的同時也需要新的生產線支撐進一步發展。在上馬 210 之時,有業內大佬也找黃強聊過:大家一起做跨度不那麼大的尺寸不是挺好的嗎?
  • 火石創造楊紅飛:未來生物醫藥創新是基於數據的產業鏈協同過程
    新冠疫情下,全球產業面臨重新洗牌之挑戰,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成為各界共識。伴隨著數字浪潮,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呈現出新特點。11月18日 ,火石創造創始人楊紅飛在深圳舉辦的「智行——BT+IT深度融合新基建論壇」上指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000多個園區發展生命健康產業,169個國家級高新區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的超過60個。避免同質化、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已成為從國家到區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共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