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五花八門的科學實驗-科學知識篇

2020-11-05 Q君小知識

Q君小知識

你知道當科學家們無聊起來都會做出那些驚人的舉動嗎?

今天我們就去盤點盤點那些五花八門的科學實驗,一起來看看來自科學家們的迷之操作。

Are you ready?

Let's go!

01number one

研究胳肢與笑

我們知道,人一旦被胳肢就會笑,這是天生使然,還是後天學會的?1933年,美國的一位心理學教授決定通過實驗揭開這個秘密。他下令,在胳肢他剛出生的兒子時,旁邊的人不能笑。幾個月後,這個孩子被胳肢後,爆發了大笑。3年後,教授的小女兒也有同樣的反應。得出結論:被胳肢弄笑是天生的。


來自小baby的甜蜜暴擊


02number two

睜眼睡覺

1960年,愛丁堡大學的睡眠學家伊恩·奧斯瓦爾德找了幾名志願者,做睜眼睡覺的實驗。他將志願者們的眼皮粘上,使其無法合上。志願者們面前有刺眼的燈光,腿上有電擊器,旁邊還有嘈雜的音樂,不可思議的是―――三個志願者在12分鐘內全部都睡著了Σ(っ °Д °;)っ!

(PS:剛看到這個時,我自己嘗試了一下,呃·····,不行,沒幾分鐘眼睛就開始酸脹,不自覺地流淚。做這個實驗的志願者是真的強!!!)


睡不著的人(>人<;)


03number three

機器「鼻涕」

鼻涕很噁心,卻可以提升我們的嗅覺。英國沃裡克大學的一位教授為了改進他的電子鼻子,製作了一種聚合物,與人的鼻涕很像。電子鼻子有了「鼻涕」後,嗅覺比以前靈敏了5倍。


鼻子


04number four

挑戰人性―斯坦福監獄實驗

有一個科學家對監獄充滿了暴力很不解,於是在史丹福大學心理系建造了一個假監獄,然後招募了一批沒有犯罪記錄、心理正常的志願者,讓他們一半人扮演囚犯,另一半人扮演警衛,兩周內不能離開假監獄。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超出了科學家的想像:第一晚,囚犯策劃暴亂,警衛實施各種體罰;一天半下來,第一個囚犯要求退出。科學家趕緊取消了實驗,結果剩餘的囚犯如釋重負,警衛們卻很不情願。

(PS:這個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個實驗,我當時看到時就特別想和你們分享)


被鎖在監獄裡的人


05number five

琢磨袋鼠屁

你一定不知道,袋鼠屁有利環境!因為它們的屁中不含甲烷(比二氧化碳更危害環境的溫室氣體)。科學家明白研究袋鼠的屁會大費周章,但他們認為是值得的,因為澳大利亞的牛很多,而牛的屁中含有大量甲烷,如果破解了袋鼠的秘密,用到牛的身上,便可以更好地保護環境。


紅袋鼠,成年雄性鬥毆

別走,這裡還有一個。

給大象注射迷幻藥

1962年,美國一些研究人員很好奇一個問題:大象被注射了迷幻藥後會怎麼樣?於是他們給一頭大象注射了超過人體承受量3000倍的迷幻藥,結果大象很快哀嚎著死去了。

(這個是什麼迷之操作(⊙o⊙)?)

科學家們的想法總是那麼的新奇。


你還知道哪些奇奇怪怪的科學實驗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分享。

相關焦點

  • 那些逆天的光學實驗你玩過幾個
    昨天劉老師分享的那些逆天的水實驗你玩過幾個,這篇圖文的點擊率不錯呢,感覺大家還是比較配合呢!
  • 宅家也能搞實驗:科學,意想不到的好玩
    線上教學「拯救」了大部分學科,然而科學卻面臨著一項嚴峻的挑戰——實驗教學怎麼辦? 記者今天從寧波市學校裝備管理與電化教育中心了解到,能夠解決實驗教學「難題」的學校並不多,北侖區新碶中學將科學實驗「化解」在宅家生活的各個細微處,初一、初二的學生十分喜歡。 那麼,新碶中學科學組是如何解決難題的呢?
  • 科學實驗的可重複性原則及挑戰—新聞—科學網
    2017年1月,《自然》報導了該重複性研究項目的初步結果,第一階段的5篇癌症研究文章,在嚴格按照原始研究的實驗指南下進行重複性驗證後,發現只有2篇能重複出來,2篇結果「無法解釋」,1篇則完全不能重複出來,這一結果也促使科學實驗的可重複性問題受到國際科學界的廣泛關注。
  • 《科學》+1!盤點西安交大近期6篇《科學》
    實驗發現:  1、通過納米機械臂對其進行原位彎曲實驗,發現BTO薄膜能夠實現180°摺疊,其承受的最大彎曲應變高達~10%。  2、在對其進行大角度壓縮後,隨著外力撤去,BTO薄膜的形狀能夠回彈,展現出超彈性行為。  3、採用原子模擬計算發現,BTO薄膜的超彈性可能起源於鐵電納米疇在大應變梯度下a和c鐵電疇的可逆翻轉。
  • 盤點 | 5個神奇的科學實驗,實在是太有趣了!
    學過物理化學的小夥伴就知道,在實驗的過程中會看到很多有趣的實驗現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5個神奇的科學實驗,它們看起來都非常有趣哦。首先,準備一些白砂糖、小蘇打、無水乙醇和沙子,然後點火,就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實驗產物很蓬鬆,有種被燒過的棉絮的感覺。
  • 科學的本質——實驗是檢驗知識的一個嚴格考核總結為自然規律本質
    科學方法最基本的一點是它嚴謹地解釋自然,而不是基於草率的觀點,意識形態或某些書本上的思想,科學實驗是檢驗知識的一個嚴格的考核,考官就是事物的本質。伽利略是最早他進行物理實驗的人之一,他通過在比薩斜塔的頂端扔球來研究物體的運動,他通過自己的實驗獲得知識,質疑現實而非天信希臘聖賢所說的,伽利略也是最早倡導科學與實驗研究相結合的人,自此數學成為科學的語言,正如伽利略所說,自然之書是用數學語言寫的
  • 淺談小學科學中的實驗教學
    缺少實驗的教學,就絕不是自然科學的教學。小學科學的本質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有利於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傳統的考試方式很難挖掘學生的科學素養,往往那些講解式的教學方式在考試中比那些認認真真實行實驗教學的教學方式更「有成效」。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轉換觀念,拋開以分數決定教學質量的意識。可以採用平時操作和考試兩種成績去雙向評價。
  • 歡迎訂購《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指導書》《小學科學實驗儀器手冊》
    教育部在《小學數學科學教學儀器配備標準》(教基[2006]16號)中要求,各級各類小學可配備《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指導書》和《小學科學實驗儀器手冊》。為幫助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指導小學科學教室建設和教學儀器配備工作,加強小學科學教室規範化管理與使用,做好小學科學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培訓,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特邀彭志新同志編著了上述兩本圖書。
  • 它們與諾貝爾獎同行 盤點各種科學與工程學獎項
    然而,由於歷史原因,諾貝爾獎目前只設有6個獎項,其授獎範圍未能涵蓋其他眾多科學與工程學領域。基於此,近年來,由一些國家政府或民間人士設立、旨在促進其他領域發展的各類獎項不斷增加,其中多個獎項甚至毫不掩飾其刻意仿效諾貝爾獎的宏志。《經濟學人》雜誌網絡版近日的文章,盤點了目前的各種科學與工程學獎項。
  • 2018科學營養減脂餅乾大盤點
    於是,五花八門的減肥產品,成了她們選擇的首選。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毅力花個一年半載的時間堅持減肥的。企業正是抓住了大家的這個心理,於是推出的產品幾乎都在宣傳,不運動、見效快、無反彈。但是減肥產品那麼多,孰真孰假呢?前不久曝光的減肥產品據說是在一個小村子裡生產出來的,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相信很多吃過該產品的人都有點不是滋味吧!
  •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與教育裝備的融合
    在我國目前的小學科學課堂上,絕大數教師已經意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開展的時候,往往更注重科學理論方面知識的講解和傳遞,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小學科學這門學科的科學性以及專業性。
  • 豐臺科學小實驗應用_龍寶小掌門
    豐臺科學小實驗應用,龍寶小掌門,老師教什麼學什麼,老師說什麼是什麼。豐臺科學小實驗應用, 崇文小學科學課程負責人萬士林表示,此前,崇文小學與校外機構合作,為一、年級學生開發了科學實驗校本課程。學生每周學一點科學知識,做一個實驗作品,如彈射小飛機、小肥皂等。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科學實驗與探究在幼兒科學教育中的運用
    幼兒科學是一門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為宗旨的主要課程,意在驅動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科學課以實驗為基礎,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新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科學態度、提高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 什麼是科學?科學與變革以及科學與知識的關係是什麼?
    科學是人類共同努力,以了解或更好地了解自然世界的歷史以及自然世界的工作方式,並以可觀察到的物理證據作為這種理解的基礎。它是通過觀察自然現象和/或通過嘗試在受控條件下模擬自然過程的實驗來完成的。考慮一些例子。觀察鳥領地行為的生態學家和研究露頭中化石分布的地質學家都是科學家,他們的觀察是為了尋找自然現象的模式。
  • 實驗政治學會議:實驗方法與政治科學的交匯
    實驗政治學會議:實驗方法與政治科學的交匯 2017年10月25日 08:4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餘莎 字號 內容摘要:在《實驗政治科學》創刊之前,美國實驗政治學者之間的紙筆交流見諸於美國政治學會實驗分會的通訊簡報以及其他期刊
  • 伽利略: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
    伽利略,義大利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敢以懷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來被人們奉為經典的學說。比如亞里斯多德憑藉直覺提出的「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的速度要快些」的觀點。伽利略把實驗重複一次,結果仍然相同。這一實驗動搖了亞里斯多德在物理學領域的統治地位,引起了極大震動。伽利略發現了真理,但卻觸怒了比薩大學裡亞里斯多德學派的信徒,他們攻擊伽利略,並將其趕出了比薩大學。伽利略為爭取不受權勢和舊傳統壓制的學術自由而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是什麼讓他成功地創建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新方法呢?
  • 【科學實證】科學實驗證實神佛等多維空間的存在
    由於熟悉心理學知識,唐大侖自認為能識破一切行為操弄的手法,把李嗣涔從「怪力亂神的迷信」中拯救出來。卻沒想到,參與研究後,竟然大開眼界,顛覆了自己固有的知識體系。唐大侖笑著說:「那時我想,應該去揭一下李教授的瘡疤,看能不能讓他悔悟,是不是被騙了?沒想到實驗做了五年後,發現原來是我錯了。」以科學方法探索特異功能、超自然現象的奧秘,這樣的嘗試在國外並不是新鮮事。
  • 思想、邏輯、數學、實驗是人類科學進步的四大基石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認為正確認識「理性世界」要靠邏輯,創建了邏輯學,將自己寫的《範疇篇》、《解釋篇》、《前分析篇》、《後分析篇》、《論題篇》、《辯謬篇》等六篇邏輯學著作總稱《工具論》。前4世紀,還是古希臘,歐幾裡德將前人零碎的幾何學知識,收集整理,從五條幾何公設出發,利用邏輯推理,寫出了《幾何原本》,自成體系,影響歐洲人的思想和行為習慣二千多年。3、但數字與實驗的結合,才產生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 盤點動漫中的那些科學怪人!
    他們的思維也總是不被常人所理解,或發明奇怪的東西,或有著奇怪的癖好,人格的缺陷也屢見不鮮,而動漫中就有很多這種瘋狂科學家,下面就列舉幾個:Frankenstein《科學怪人》不知道大家知道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不,每次看他的作品,都是充滿了震驚,而這部《科學怪人》,雖然並不是他最出彩最優秀的作品,但也帶給我很大的震驚。
  • 2010年度生命科學十大論文撤銷事件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