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建立氣象專業學位 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李北群 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關鍵在於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結構優化的高素質氣象人才隊伍。然而,現有氣象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氣象行業實際需求之間,存在明顯脫節現象,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供需矛盾尤為突出。 目前,氣象學科的研究生教育只設有學術型學位,結構較為單一,應用型氣象業務研究生人才培養仍是空白。氣象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長期存在「重學術、輕應用」傾向,所培養的研究生難以適應範圍廣、知識跨度大、多學科交叉、實踐業務性的現代氣象業務工作,導致人才培養與氣象事業發展不匹配,行業所需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緊缺。
-
面對綜改,高校如何培養氣象人才?
雖然官方隨即予以否認,但人才培養模式、科研經費分配的巨大懸殊、就業難等高校敏感問題引起熱議。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王欣認為,重大問題和敏感問題很多就集中在「結構性矛盾」上。 「一些高校不顧社會需求,盲目追求學科專業『大而全』,開設很多專業,追求博士點、碩士點的設置數,但從招生到畢業分配都出現困難。高校綜改主要針對的就是就業問題。」王欣說。 氣象人才培養高校同樣面臨著一系列問題。
-
致敬70年氣象成就系列報導二十一·氣象人才篇
大力發展教育,依舊是彼時長遠改善氣象人才結構的關鍵環節。按照「兩個大力加強——大力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大力加強在職人員培養」的思路,氣象部門大力推進教育培訓體系建設。1978年2月,國務院批准南京氣象學院列入全國重點高等院校,同年教育部批准成都氣象學校擴建為成都氣象學院,恢復北京氣象專科學校及一批中等氣象學校。
-
推動行業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旋轉門」
中國氣象報記者 李一鵬 通訊員 林雯 陸豔 高校人才培養和行業需求存在一定脫節,是我國很多行業多少都存在的現象。 近年來,中國氣象局一直致力於解決高校如何更好地向行業輸送人才這個難題,一方面與教育部聯合出臺關於加強氣象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從頂層設計上強化氣象操作技能培養和實習實訓、推動高校畢業生到氣象行業就業;另一方面,則通過4個月的崗前培訓和持證上崗機制,幫助新任預報員、觀測員等適應現代天氣預報業務需要。
-
全國人大代表銀燕:儘快設置氣象專業學位類別,培養高層次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院長銀燕,長期從事雲降水物理、氣溶膠及其環境氣候效應的科學研究,履職全國人大代表以來,他為氣象事業特別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 銀燕作為大氣汙染防治領域的專家,每年全國兩會,銀燕都有提案與此相關。
-
方濱興院士帶的這個班,培養的網絡安全人才好厲害!
廣州大學2017年引進方濱興院士及其團隊,成立了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並創建了特色型研究生班「方濱興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方濱興教授方濱興親自指導和參與教學,培養實戰型應用型人才。
-
「天眼時評」把貴州打造成各類人才創業創新創造新高地
對於貴州來說,當前我們正處於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戰略機遇期,對人才的渴求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必須充分認識做好人才工作重大意義。深刻認識人才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準確把握人才工作對於促進「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貴州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以更大力度促進人才工作與「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為實現「十四五」規劃提供堅實人才保障、智力支持。
-
中央氣象臺推出海洋氣象導航系統:御風越海 走向深藍
核心閱讀:■內含船舶信息服務系統、船端導航系統、岸端導航業務系統、船 舶監控等硬核技術。■集航前路線規劃-航中跟蹤導航-航後性能評估服務為一體。■完全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可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
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7日,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舉行。氣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航空工業氣象發展歷程的重要裡程碑,對集團公司航空氣象體系完善、發展創新、技術進步、交流合作、保障能力提升及全面任務推進發揮積極作用,標誌著集團公司航空氣象技術發展建設開啟了一個統一規劃、合作共建的新時代。下一步,氣象研究中心將著力制定航空氣象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制定航空氣象發展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強氣象網絡建設和技術研究,實現氣象保障能力新飛躍。
-
阿里巴巴跨境培養電商人才
7月26日,阿里巴巴全球跨境電商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在貴安新區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召開,來自中國-東協各國高校的校長、教育界專家學者就跨境電商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培養以及對學校教育的推動作用進行了分享和討論
-
鄭州通航校企合作「百千萬」通航人才培養工程進入實質階段
鄭州通航校企合作「百千萬」通航人才培養工程進入實質階段極客飛機網訂閱號 5月26日,河南機電職業學院航空學院、鄭州通航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通用航空協會、鄭州通用航空試驗區管理委員會籤訂了鄭州通航線場教學合作協議,正式拉開了校企合作「百千萬
-
中國氣象局南信大共商大氣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邢超報導10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閔錦忠一行到中國氣象局調研,就《大氣科學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以下簡稱《培養方案》)編制工作聽取中國氣象局領導和專家意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出席座談會。
-
「中國天眼」-FAST臺址與觀測基地系統總工程師朱博勤受聘大連理工...
「中國天眼」-FAST臺址與觀測基地系統總工程師朱博勤受聘大連理工大學光儀學院兼職教授 2020-12-14 2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才創新的邏輯》解碼人才創新與創新人才培養
當今世界,創新人才最稀缺、最珍貴。然而,我們應當怎樣認知人才?人才如何創新?創新人才怎麼培養?「錢學森之問」應怎樣繼續追問?怎樣破解創新之痛?《人才創新的邏輯》這本新著,系統研討了人才創新與創新人才培養問題。該書最近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作者為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院、南京郵電大學研究員苗成斌。
-
著力培養大氣科學類拔尖創新人才 南信大首屆「長望實驗班」開班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冰報導 9月3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首屆「長望實驗班」正式開班,從全校2200餘名大一理工新生中脫穎而出的52名同學成為實驗班學生。 「長望實驗班」是南信大近期組建的「長望學院」的重要組成部分。
-
強基計劃解讀:中科大數學科學學院,培養世界級數學精英人才!
開展強基計劃重點班優秀人才培養,深入實施「科教結合、理實結合、所繫結合」與「長周期、個性化、國際化」的創新培養模式,培養世界級數學精英人才。作為中國科大重要創始學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牢記科大「勇於創新、敢於超越、力爭一流」的目標,潛心立德樹人、執著攻關創新,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致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數學科研平臺,以一流的科學研究帶動一流創新人才的培養,全面實施數學基礎學科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一流的師資力量。
-
應用型人才該如何培養
作者:代玲玲應用型人才該如何培養 ——安徽新華學院「三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該校按照「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要求,提出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養思路,即: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突出德育為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注重職業生涯教育,突出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注重分類培養和因材施教,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努力培養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具有職業素養、創新精神和發展潛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
2020創新人才培養論壇:共建培養智能時代創新人才的完整生態系統
「未來教育的起跑線-2020創新人才培養論壇」邀請了從創業到大學、中學、小學再到幼兒階段進行大膽探索的十位資深教育者,分享他們的有益實踐和經驗體會,直面家長的焦慮與痛點,暢談創新人才的培養機制。愛文世界學校深圳校區作為協辦方之一參與論壇活動。
-
微眾銀行重視人才培養 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微眾銀行在專注於為普羅大眾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會對員工進行科學的管理和培養,提升員工的工作素養和能力。WeBank微眾銀行重視員工的管理和培養,微眾銀行的員工都是一批有理想、有能力、有擔當的人,他們為實現普惠金融事業共同努力奮鬥,持續給微眾銀行注入新鮮的血液和活力。
-
學校小型氣象站-專業為學校服務的氣象監測系統
其實有的學校是有安裝氣象站的,當然,並沒有普及到每一所學校,但氣象站的安裝對於學生來說,是很有好處的,今天給大家講一下這種專業為學校服務的氣象監測系統。安裝學校小型氣象站,可以利用氣象科普實物,對氣象科學知識進行普及,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公眾氣象意識,培養和提高他們的防災抗災技能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