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時突然爆炸致耳聾 神經性耳聾能治好嗎?

2020-11-29 飛華健康網

15日,大同市恆安新區一姓段男子給本報反映,稱其近日抽菸時,手裡的香菸突然爆炸。同煤總醫院診斷其右耳耳鳴,感音神經性耳聾,現在仍在治療中。

15日下午,記者在大同市恆安新區一麻將館內,見到了剛從同煤總醫院輸完液過來的段先生。據他講,11月4日下午,他和別人在該麻將館玩牌。應他們要求,麻將館館主給附近的小賣部打電話要煙。隨後,小賣部一女子給他們送來4盒香菸。然而,段先生點燃一根香菸後,剛抽了幾口,手中的香菸就炸了,段先生的手指被震得生疼。隨後,他們找到小半截疑似爆炸後剩下的紅色小鞭炮。小賣部的人以「這煙不是我們生產的」為由拒絕理賠。

事後,段先生感覺聽力明顯下降,右耳經常鳴響。10日,他到同煤總醫院檢查,被診斷為「右耳耳鳴、感音神經性耳聾」。

神經性耳聾係指耳蝸、聽神經和聽覺通路的病變。感音神經性聾的治療原則:一是恢復或部分恢復已經喪失的聽力;二是儘量保存並利用殘存的聽力。

1、藥物治療:

因為感音神經性聾的致病原因較多,機制與病理改變不盡相同,故訖今尚無一個簡單有效、適用於任何情況的藥物與治療方法。目前多在排除或治療病因性疾病的同時,宜早選用血管擴張劑,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藥物、維生素B族、能量製劑,以及必要時在一定期間內應用類固醇激素等進行治療。如罌粟鹼、肝素、654-2、氫麥角鹼、地巴唑、川芎嗪、葛根黃酮等血管擴張劑口服或注射。維生素B1、B6、B12,三磷酸腺苷、輔酶A、細胞色素C、低分子右旋糖酐,碳酸氫鈉,高壓氧等治療,藥物治療無效者可配助聽器。

2、助聽器:

是幫助聾人聽取聲音的擴音裝置。它的主要由微型傳音器、放大器和耳機、耳模、電源等組成。助聽器種類很多,單供個體用者就有氣導和骨導、盒式和耳級式(包括眼鏡式、耳背式、耳內式),單耳與雙耳等助聽器,需經耳科醫生或聽力學家詳細檢查後才能正確選用。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神經性耳聾,神經性耳聾能恢復嗎
    #神經性耳聾#神經性耳聾,主要是由於內耳毛細胞、螺旋神經節、聽神經、聽覺中樞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聽力下降或者喪失。主要由遺傳、藥物、噪聲、年齡、外傷等因素引起。小編簡單的給大家說下。01遺傳因素根據相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目前神經性耳聾中,遺傳因素所佔比例大約佔55%,病因不明約佔45%。
  • 患了神經性耳聾還能治癒嗎?該怎麼辦?
    多多在3歲剛上幼兒園不久,媽媽接到了老師的電話,說在教室裡叫多多他老不答應,班級裡的其他小朋友也向我反映他很不合群,別人和他說話都愛搭不理,導致他經常自己一個人坐在角落裡玩,希望家長能引起重視,看看是什麼原因。
  • 怎麼治療耳聾效果好?
    核心提示:如果要是出現耳聾的話,可以用一些藥物或者是手術治療能恢復部分的聽力,有的人病程是比較長的,他們是感應神經性耳聾,可以利用殘餘的聽力佩戴合適的助聽器,有的人如果是全聾的話,就需要做一個人工耳蝸的植入,耳聾一般分為三種,分別是傳導性耳聾,感應神經性耳聾和混合性耳聾 如果要是出現耳聾的話
  • 遺傳性耳聾 也能提前預防了
    該項成果「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致病機制及出生缺陷幹預研究與應用」榮獲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目前,由國家科研經費支撐,湘雅醫院耳聾門診可為耳聾家族史人群和孕產婦等人群提供免費檢測服務。  聽力障礙已成為我國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據統計,我國聽力殘疾者高達2780萬,其中300萬重度耳聾患者中,約80萬為7歲以下兒童,每年新增耳聾患兒高達6萬名左右。
  • 耳聾的分類分級及常見病因
    耳聾是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據最新公布的數據,我國現有明顯聽力減退的聽力殘疾人達2780萬。 耳聾的分類 根據耳聾發生時間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 根據耳聾發生機制可分為傳導性、感音神經性和混合性3大類。
  • 警惕突發性耳聾 7天內治療效果好
    警惕:突聾就在你身邊  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是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突發性耳聾沒有明確原因,但不代表沒有誘因。」  突發性耳聾怎麼檢查  1.查體  鼓膜檢查未見明顯病變。音叉試驗提示感音神經性聾。
  • 「耳機狂人」當心突然耳聾
    愛耳日(3月3日)前夕,上海市衛生部門昨天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市每年新增萬餘例突發性耳聾患者,其中年輕人長時間打手機、地鐵裡用耳機聽音樂、煲電話粥等致耳聾的患者倍增。據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遲放魯介紹,現在不少年輕人都是「耳機狂人」,不論是走在路上,還是在地鐵車廂內,耳機總是不離耳朵。
  • 科學家通過注射基因治好了小鼠的遺傳性耳聾?或許有天我們也可以...
    科學家通過注射基因治好了小鼠的遺傳性耳聾?DFNB9聽力障礙是先天性遺傳耳聾的常見形式。由於缺乏編碼耳畸蛋白的基因,患有DFNB9耳聾的人通常是重度耳聾。耳畸蛋白在聽覺感覺細胞突觸傳遞聲音信息時必不可少。通過給患有DFNB9耳聾的成年小鼠注射缺乏的這種基因,科學家們成功地將小鼠的聽覺突觸功能和聽覺閾值恢復到接近正常的水平。這些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為未來對DFNB9患者進行基因治療試驗開闢了新途徑。
  • 為何一巴掌就會致耳聾?
    為了讓這些悲劇不再上演,北京、成都、大連、長治、鄭州等16個城市紛紛啟動了耳聾基因篩查示範應用項目,三年來已對近百萬名新生兒進行了耳聾基因檢測,從而避免了包括家族親屬在內的23000多名藥物性耳聾敏感人群發生藥物性耳聾。以每名耳聾患者一生要耗費70萬元公共衛生資源計算,我國耳聾基因篩查項目僅藥物性耳聾單個檢測指標就已產生162億元的經濟效益。
  • 導致寶寶先天後天耳聾的原因與預防措施
    伴性顯性耳聾者,男性患者的全部子女都致聾,女性患者的子女中各有半數致聾。 遺傳性目聾有許多類型,兩個人具有完全相同致聾基因的機會是很少的,而同血統者,則可能相同,所以,近親結婚能增高遺傳性耳聾的發病率。
  • 廣東一廚師突發耳聾,警惕這種病
    廚師手上帶傷切肉,燒退又突發耳聾 家在汕頭的廚師陳先生不久前突然高燒不退、噁心嘔吐,隨後頭像炸裂般疼痛,經醫院就診才得知患了豬鏈球菌腦膜炎。他回憶起病發前幾天,自己曾在加工豬肉時,曾用帶小傷口的大拇指直接接觸案板上的生豬肉。或許是這次帶傷工作,導致他感染了豬鏈球菌。
  • 基因療法治好耳聾
    得益於世界上首次治療耳聾的基因療法試驗,2014年6月,一群深度失聰的人終於聽到了久違了的聲音。這些志願者是因疾病或外傷失去聽力的。他們的耳朵中被注射了一種無害的病毒之後,病毒含有的一個基因使耳內的聽覺感受器重新長了出來。
  • 是什麼治好了多年的耳鳴耳聾?
    耳鳴患者長期能聽到刺耳的聲音,這會使聽神經無法休息,長期接受高頻刺激,致使神經加速惡化,造成惡性循環:狀態越差,病情越糟,病情越糟,狀態越差。這也是「久鳴必聾」的緣由。耳鳴耳聾會由單耳蔓延到雙耳,由耳鳴演變成耳聾,只是這個過程有快有慢,慢則數年,快則一瞬間。「久鳴必聾,久聾必痴」,耳鳴耳聾,苦楚哪裡說得完?
  • 鼓膜不穿孔會不會耳聾
    摘要:如果某人患了某種耳病,並沒有致使鼓膜穿孔,會不會耳聾呢?並不一定,需要看情況。有的人即便鼓膜沒有穿孔也會出現耳聾。 前面我們介紹了鼓膜穿孔會影響到人的聽力,那麼如果某人患了某種耳病,並沒有致使鼓膜穿孔,會不會耳聾呢?並不一定,需要看情況。有的人即便鼓膜沒有穿孔也會出現耳聾。
  • 問答|長期戴耳機聽音樂會不會耳聾?
    澎湃新聞記者 屠俊 2018-01-12 07:22 來源:澎湃新聞 長期戴耳機聽音樂可致噪音性耳聾
  • 耳聾基因 遠不止一針致聾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小孩生下來時一切正常,長大後不小心磕了碰了就突然進入了「無聲世界」的原因。既然說的是基因,是不是父母雙方聽力都沒問題就不用擔心寶寶聽力了呢?GJB3基因是中國科學家克隆的第一個本土耳聾基因,具有與編碼縫隙連接蛋白基因相同的外顯子-內含子結構,該基因純合突變容易導致兒童後天感音神經性耳聾。
  • 神奇藥物讓耳聾的小老鼠再次聽到!
    雖然目前不能表明該方法能治好人類,但至少提高了人們恢復聽力的預期,特別是那些部分耳聾的人。當動物聽東西的時候,內耳中的毛細胞(暫且根據它的外觀來命名),會一直在那裡嗡嗡作響,把聲波引起的機械振動轉換為神經衝動。但對人類來說,噪音過度會破壞毛細胞,而且一旦聽力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
  • 耳聾奇案 一個吻致耳聾
    核心提示:所有的結果證明:她女兒衝著她的外耳道口的突然親吻和患者內耳的外毛細胞損壞有明顯的因果關係,其中巨大的吸力可能導致患者的鐙骨肌結構受損,該耳鐙骨肌反射閾無法引出便是證據之一。   美國和全球超過100多家的新聞媒體廣泛報導一件和聽力學相關的醫學新聞:親吻導致耳聾!
  • 基因檢測在遺傳性耳聾中的應用
    這一切,都決定了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是目前最為有效的病因學分析方法之一。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就是通過分析被檢者的DNA,確認與耳聾相關的基因是否存在缺陷,從而為耳聾的臨床診斷提供依據。另外,耳聾基因能檢測也可用於耳聾發病風險的評估,鑑別致病基因的攜帶者,進行產前診斷或預後判斷。基因檢測比傳統檢查擁有更高的準確性、更遠的前瞻性,它首次使人們面對耳聾從只能患病後被動治療,而轉為可以提前主動的預防和幹預。
  • 科學網—新聞專題-愛要讓你聽見——關注耳聾基因篩查
    根據耳聾發生時間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聾多表現為重度或極重度語前聾,其造成的殘疾程度遠較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聾嚴重。 先天性耳聾是最常見一種感覺系統疾病,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高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