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僅排練50多天 劉亞樓從朝鮮帶回靈感

2020-12-01 手機鳳凰網

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臺前幕後的故事

「東方紅,太陽升……」在中國,這是許多孩子學會的第一首歌。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中國,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紅色狂歡。那種激情和輝煌,仿佛直到今天,都沒有散場。那是我們最特別的記憶之一——雖然背後的故事,現在的年輕一代沒有多少人真正清楚。

上世紀60年代初的中國,國內國外,都面臨著許多困難。在那個時候誕生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被後人讚嘆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舞蹈經典」。它從一點點萌芽開始醞釀,到晝夜排練、成功演出,以及最後的轟動全國,經歷了一些頗令人難忘的歷程。

劉亞樓從朝鮮帶回來的靈感

開始的開始,應該從1960年講起。時任空軍司令員的劉亞樓隨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羅瑞卿出訪朝鮮。在一個很大的機庫裡,3000名朝鮮人民軍將士,上演了氣勢磅礴的大型歌舞《三千裡江山》。觀看了這場表演的劉亞樓,久久難以忘懷那些美妙動人的旋律和舞蹈。他想,要是我們也把一些優秀歌舞匯集起來表演,該多好啊!

巧的是,那次劉亞樓歸途中,路過瀋陽。瀋陽軍區在招待他們的時候,也舉辦了一場晚會,還演唱了4首革命歷史歌曲。這4首歌曲也給劉亞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一次會議期間,就對空政歌舞團的同志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戰爭,應該把戰爭年代的一些歌舞匯集起來,也搞一個大型歌舞,讓年輕人受教育。

於是,空軍政治部文工團黨委作出決定:放下所有工作,集中精力完成一臺大型歌舞晚會。到了年底,詞曲作家張士燮、朱正本、姚學誠、陳杰等為主的採風創作小組,赴江西等革命老區搜集整理革命歌曲。這一行人先後到了井岡山、吉安、永新等地,《工農兵聯合起來》、《送郎當紅軍》這些歌曲,從紅軍老戰士的嘴裡唱了出來,被作家記錄下來。

張士燮等人在回北京後,還拜訪了原總政治部主任譚政大將的夫人王長德。聽說是徵集革命歌曲,她非常高興,當時就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開》。

就這樣,空政歌舞團的藝術家們又把在1959年全軍第2屆文藝匯演中的《葵花舞》、《飛奪瀘定橋》和反映紅軍過草地的雙人舞《艱苦歲月》進行了加工整理,也加了進來。在1961年初,春臨京華之際,劇本初步定型了,暫定名為《光輝的歷程》。

為了取名字,也頗費了一番波折。最初,名字定為「大歌舞」《狂飆曲》,其中「狂飆」二字出自毛主席1930年創作的《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臨近公演,卻被否定。領導的理由是,朝鮮一臺『大歌舞』是3000人,我們才300人,沒有理由叫「大歌舞」。彭真說:「四不像,非驢非馬。」可是報紙已經登上去了,只好找報社,找印刷廠,總算改了回來,叫做《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

由《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到《東方紅》

1961年8月1日建軍節,《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首演,後移至民族文化宮演出,8天時間,共有觀眾2.2萬人次。演出包括9場16景,其中很多歌曲都是經典:《國際歌》、《西江月·井岡山》、《八月桂花遍地開》、《十送紅軍》……在表現方式上,除了大合唱,還有詩朗誦、有舞蹈、有英雄人物形象,另外,還用當時最新的舞美技術,製作了舞臺幻燈投影。後來,在1962年,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還將其拍攝成彩色舞臺藝術片在全國上映。

劉亞樓看完演出後高興地對藝術家們說:「改得挺好嘛!我叫你們唱歌,你們舉一反三,這樣做就對了!有幾個演員表演得很好。希望你們進一步加工修改。我們空軍的全體常委請你們吃飯,祝賀演出成功。」

這場演出在藝術表現上,類型不同,形式多樣,每場都有表現主題並用朗誦詞加以串聯。當時在國內舞臺上還沒有「音樂舞蹈史詩」這一概念,究竟叫什麼,在當時的首都文藝界曾引起了一番爭執。雖然如此,還是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應中共上海市委的邀請,空政文工團在不久後去了上海,在上海市委大禮堂演出了《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歷時一個多月,觀眾達7.2萬多人。1962年,上海市的文藝工作者按照空政文工團的思路,創作出了一部規模更大的節目,定名為《在毛澤東的旗幟下高歌猛進》。

梁昌軍

相關焦點

  • 《東方紅》是怎麼誕生的
    《東方紅》從開始醞釀,到晝夜排練、成功演出,以及最後的轟動全國,經歷了頗令人難忘的一段段歷程。 聽到這歌聲,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連夜整理 1960年,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羅瑞卿率領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朝鮮,同行的還有空軍司令員劉亞樓。
  • 設計壽命20天,「東方紅一號」衛星還能運行幾百年?西瓜視頻解析
    中國發射的首顆衛星,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方紅1號」。這顆衛星從197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到現在2020年,依然還在地球軌道上運行,期間已經超過50年時間了,而且據專家介紹,「東方紅1號」還將在軌道上至少運行100年。
  • 開國上將劉亞樓患癌去世,葬禮堪比國葬,生前被主席欽點空中司令
    1910年,劉亞樓出生於福建武平一個貧苦家庭,在當時因為清政府的土地兼併政策,劉亞樓家裡連一片土地都沒有,家裡唯一的收入就是父親上山砍柴。更為不幸的是,在劉亞樓出生的第二天,母親就不幸去世。在當年,因為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落後,劉亞樓的父親含淚把1歲的劉亞樓過繼給了朋友,這才讓劉亞樓長大。可以說,如果沒有養父對劉亞樓的諄諄教導,劉亞樓的童年是相當悲慘的。
  • 東方紅1號發射50周年,這些年來中國多少衛星發射上天?
    東方紅1號發射50周年,這些年來中國多少衛星發射上天?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今年的4月24日,是「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我國的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 紀念中國航天日,揭秘東方紅一號背後故事,發射50年依舊在飛行
    通信線路中「跟蹤正常」「信號正常」的報告不斷,運載火箭運行的很順利……終於,監聽系統中傳來了來自太空的中國之聲——東方紅。星箭分離,我國衛星成功入軌。就此,中國正式達成「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為紀念「東方紅一號」這一中國航天事業裡程碑,2016年,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 只有20天設計壽命的東方紅一號,50年不隕落,有什麼過人之處?
    中國人自行設計的東方紅一號,其設計壽命多少天呢?1970年發射之時,預測壽命也只有20多天的時間。從發射到太空之中開始,到了20天後便算完成了設計壽命,之後電子設備會因為電池供電問題,出現故障而結束自己的壽命。但是,在過去的50年裡,東方紅一號沒有墜落到地球之上。
  • 《東方紅》誕生幕後:周恩來堅持不寫南昌起義
    《東方紅》一經推出,便以恢宏的氣勢、壯美的場面,以及絢麗的多民族表演藝術形式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之後久演不衰,成為中國舞臺上的經典之作。  《東方紅》的創作班底,可以說薈萃了當時國內編導、作曲、歌唱、舞蹈、美術設計等各個藝術門類的頂尖人才,稱得上是全國藝術精英的大聚會、大會戰、大檢閱。  1964年8月12日,參加《東方紅》演出的全體演員,到北京西苑賓館報到,動員大會結束後便全面鋪開分場次、分段落,隨即大家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之中。由於時間緊迫,這臺大歌舞沒法預先把劇本創作規劃好,只能一邊修改,一邊排練。
  • 東方紅一號還在軌運行,失去動力50年,它為何「永不落」?
    在這些衛星中,東方紅1號是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升空,據悉最初在設計東方紅1號的時候,就只有20天的壽命。但當東方紅1號升空之後,它的銀鋅電池使它在宇宙中工作了28天,按理說沒有了能量的東方紅1號衛星應該會很快的墜入地球,但讓人意外是如今已經過去了50年的時間,東方紅一號在能量耗盡之後並有墜落在大氣層中,而是繼續飛行。
  • 朝鮮國慶日 除了閱兵式還有啥看點?
    應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的特別代表,於9月8日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朝鮮,並出席朝鮮建國70周年慶祝活動。據朝中社報導,金正恩今日前往錦繡山太陽宮,悼念先祖先父。
  • 你不知道的事,「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50年 目前仍在天空運行
    2020年4月24日,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的日子,雖然過去了50年,但是「東方紅一號」衛星並沒有返回地面,而是仍然在太空軌道上運行。#「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設計壽命為20天,在1970年5月14日,也就是運行28天後,「東方紅一號」的電池耗盡,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聯繫,《東方紅》樂曲也停止播放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航天發射從1次到300+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託舉著衛星騰空而起的是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因工程師在其上安裝一臺可以模擬演奏《東方紅》樂曲的音樂儀器而著名。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
  • 一個明星的誕生|紀念「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
    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是世界第三個突破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運載火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譜系,最大運載能力躋身世界前三位;各類衛星已經形成完整的系列,研製出各類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技術實驗衛星;航天發射數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或第二位;截止2019年12月,太空飛行器發射數量540餘顆,居世界第三位;截止2019年10月,軌衛星數量319顆
  • 東方紅1號在太空飛了50年,它會在什麼時候掉下來?答案讓人難以置信
    、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大航天強國,儘管如今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輝煌的成就,但是我們依然無法忘卻50多年前東方紅1號衛星為中國航天吹響的號角。東方紅1號衛星 東方紅1號衛星發射時間為1970年4月24日在,距今差不多已經過了50年,當初東方1號設計的壽命是20天,也就說東方紅1號的動力和電力只能維持東方紅1號飛行20天
  • 在軌飛行50年 「東方紅一號」點燃中國人造衛星的星星之火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在軌飛行50年 「東方紅一號」點燃中國人造衛星的星星之火作者 郭超凱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點燃了中國人造地球衛星的星星之火。時至今日,東方紅一號衛星仍在軌飛行。
  • 東方紅1號在太空中飛了50年,燃料早已經耗盡,為何還沒掉下來?
    、火星探測等工程,讓中國一躍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大航天強國,儘管如今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輝煌的成就,但是我們依然無法忘卻50多年前東方紅1號衛星為中國航天吹響的號角。東方紅1號衛星東方紅1號衛星發射時間為1970年4月24日在,距今差不多已經過了50年,當初東方1號設計的壽命是20天,也就說東方紅1號的動力和電力只能維持東方紅1號飛行20天,而他的實際壽命也和預期壽命差不多,在28天左右就沒有了燃料,中斷了與地球的聯繫,按理說沒有了燃料的東方紅1號衛星會很快墜入地球,但是如今已經過去了50多年,東方紅1號衛星依然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
  • 50年前被忽視的一項中國成就:東方紅衛星專業知識,科普給幾億人
    回首過去,我們可以注意到很多歷史的細節之處——50年前,中國就已非常重視大眾的科普工作。關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種種專業知識,全面地向普通老百姓甚至少年兒童們傳播,利用衛星發射有效提升了國民的科學素養。
  • 不止「一個小時打遍全球」中國版X37B還能把東方紅1號帶回來
    日前,我國首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進行了2天的在軌飛行之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標誌著該型太空飛行器首秀取得圓滿成功。而根據「新華社」等眾多媒體的報導來看,此次我國首秀成功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一款類似於美國X-37B的太空飛機。
  • 中國航天日:永遠的東方紅 不朽的航天魂!
    點擊視頻 「穿越」回50年前看看吧▼此次街頭採訪中大約七成的人知道「東方紅一號」超過五成的人能詳細講出這一歷史事件還有大約七成的人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為了推動衛星研製,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發布、審議通過了多項規劃和報告,出臺了多項專門的措施和辦法,形成了保駕護航「東方紅一號」研製的10道「金牌」,使「天字第一號工程」按時圓滿完成。
  • 不止一個小時打遍全球,中國版X-37B還能把東方紅1號帶回來
    日前,我國首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進行了2天的在軌飛行之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標誌著該型太空飛行器首秀取得圓滿成功。而根據「新華社」等眾多媒體的報導來看,此次我國首秀成功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一款類似於美國X-37B的太空飛機。
  • 不止一個小時打遍全球中國版X 37B還能把東方紅1號帶回來
    日前,我國首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進行了2天的在軌飛行之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標誌著該型太空飛行器首秀取得圓滿成功。而根據「新華社」等眾多媒體的報導來看,此次我國首秀成功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一款類似於美國 X-37B 的太空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