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睡後,一直說夢話?家長別著急,這樣輕鬆幫孩子解決

2020-12-04 奔跑的小慄子

前言:相信大家對成人說夢話並不陌生,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習慣,但這件事情很普通,大家已經能接受了。可這件事情放在孩子身上時,各位家長還是感覺難以理解,為什麼自家孩子會說夢話呢?因為有些孩子特別年幼,現在剛開始成長,所以家長不認為孩子會說夢話。可結果截然相反,無論家長怎樣不相信,有些孩子在入睡後就喜歡說夢話,這讓家長特別著急。為了解決這件事情,家長想出很多辦法,不過這些辦法並沒有什麼好的效果。

王女士就為這件事情苦惱,雖然王女士家孩子今年只有8歲,但這個小朋友卻有這種習慣。剛開始,王女士認為婆婆和自己在開玩笑,因為孩子已經自己睡在一個房間了,所以王女士沒有聽到孩子有這方面舉動。不過這位奶奶給孩子蓋被子時,發現孩子在入睡後經常說夢話,這讓這位奶奶非常奇怪。經過仔細觀察後,這位奶奶發現自己聽到的就是事實,可王女士並不相信這件事情,總感覺自己是在胡說八道。

其實這位老人家剛開始並不願意相信,可這位老人已經仔細觀察過了,自家孫子就是喜歡說夢話。聽完這一切,王女士開始仔細觀察兒子,這才發現兒子在入睡後真有這種行為。當這一切得到證實後,王女士心中特別震撼,自家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呢?雖然王女士特別震驚,但王女士還是沒有耽擱時間,她立刻帶孩子去檢查。經過醫生診斷,王女士兒子身體內缺少某些元素,這才導致孩子睡不安穩,並且每天晚上都會說夢話。

得知這個原因後,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因為這個問題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大家及時給孩子補充孩子就不會有什麼大礙,所以全家人放鬆了。不過有些父母還是非常好奇,畢竟這件事情不止王女士自己遇到過,這些家長都想知道事情該如何處理。其實這點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當家長發現孩子開始說夢話時,就可以從這三點做起。雖然這三點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只要大家將這三點實現在孩子身上,就會發現有所改善。

一、給孩子入睡時間

雖然家長總感覺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但有些孩子就是喜歡睡覺,如果家長強行把這些孩子喊醒,孩子在晚上入睡後就容易說夢話。因為孩子感覺自己還沒有睡夠,可這些孩子又擔心自己被家長喊醒,所以孩子在晚上的睡眠是不怎麼安穩的,這就導致孩子出現說夢話的現象。不過家長還是可以補救的,那就是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入睡時間,這些入睡時間可以讓孩子舒緩身心,最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補充精力。

二、適當運動

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大部分家庭都選擇在晚飯後直接睡覺。雖然大家在白天確實非常勞累,但在晚上不應該直接休息,這樣會對身體產生一些影響。尤其是一些孩子,這些孩子活動量本身就比較大,如果大家讓孩子直接睡覺,不給孩子一定的運動時間,這就會導致孩子睡眠出現問題。因此大家應該選擇和孩子進行適當運動,哪怕是全家人一起散步,這種做法對孩子也是有些好處的,還可以幫孩子安穩入睡。

三、改變飲食

雖然這點看上去和睡不安穩,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繫,但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些關聯。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如果孩子飲食不當,孩子在入睡後身體就會出現不適,這時就容易引起孩子說夢話等現象。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家長一定要改變孩子飲食,無論孩子多麼喜歡吃東西,大家都要讓孩子少吃一些。尤其是在晚上,這點非常重要,只有這樣,大家才能保證孩子腸胃不出現負擔,不影響孩子入睡。

總結:雖然有些家長認為這是正常現象,但這種正常現象需要改變,因為這會影響孩子睡眠,一旦孩子睡眠發生影響,大家怎麼能保證孩子身體不出現異樣呢?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大家發現孩子開始說夢話時,一定要及時幫孩子解決,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入睡後睡得安穩,不影響身體發育。不過大家也不要太擔心,畢竟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大家細心一些,就可以及時幫孩子改變,這樣大家就不需要擔心孩子身體不好了。

相關焦點

  • 孩子睡覺說夢話,又哭又笑,「睡眠規律」在作怪家長了解這些改善
    晚上的時候也能夠看到孩子有這樣的表現,鄰居對此有些擔心。很多寶媽都會發現孩子有說夢話的習慣,即使孩子不具備語言表達的能力,但是孩子還是會咿咿呀呀的說夢話,有時候孩子還會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這時候家長們傾向於安撫,但是很多時候父母的安撫反而讓孩子從睡夢中驚醒。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是正常的,這是因為睡眠規律在作怪。家長們缺乏對嬰幼兒的睡眠規律的了解,很容易對孩子進行不恰當的幹擾。
  • 別讓就寢時間雞飛狗跳,和諧的睡前時光,會讓孩子和家長心滿意足
    其實,如果父母善於營造氛圍的話,孩子每天就寢前的時間,會成為增進親子關係的一段特別時光。與其每天催促,不如從小給孩子定好就寢的規矩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晚上能早點上床入睡,一方面這樣能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另一方面,孩子睡著後,家長也還能擁有一段難得的安靜時光。但問題是,孩子們永遠不會著急上床,他們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儘可能地拖延。
  • 孩子夢遊怎麼回事?
    兒童更容易出現夢遊夢遊,是指人在入睡後出現說話、走路等行為。夢遊多發生在孩子5-7歲時,在上半夜最為集中,隨著年齡增長,腦皮層發育趨於成熟,大部分孩子的夢遊情況也會消失。這是由於孩子的腦神經尚未發育成熟,且睡眠程度與成人有差別,所以容易出現此外,周圍環境也是影響孩子發生夢遊的原因之一。
  • 專家呼籲:孩子每天要保證10小時睡眠,家長:您淨說夢話!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給孩子減負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這句口號喊了很多年,但實際情況卻總是不盡如人意。01專家呼籲:孩子每天要保證10小時睡眠,家長:您淨說夢話!
  • 兒子比同齡孩子長得矮,媽媽著急用偏方,結果孩子卻長這樣!
    在如今這個社會,孩子要是長不高的話,真的會錯失很多機會的。家長們看見自己孩子這麼矮,心裡也是著急得不行,真心恨不得自己幫孩子多長十釐米,但是又沒有辦法。特別是對於男生來說,要是太矮了長大以後不僅會被人取笑,可能還不好找對象呢。
  • 孩子爭搶玩具怎麼辦?家長別過度幹涉,孩子的問題交給孩子解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小孩子之間爭搶玩具的情況,一個要搶奪,一個不給,兩個孩子又哭又鬧,引發矛盾衝突。很多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孩子之間的衝突,只要沒鬧出大亂子(比如:打鬧中某個孩子受傷了),家長還是不要過度幹涉得好。既然是孩子之間的問題,那就交給孩子自己去處理。沒有了家長「橫插一手」,孩子反而更容易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
  • 四歲孩子睡覺說夢話驚醒母親,脫下衣服一看家長立即報警
    如何防止寶寶生病,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奶爸自己如何帶孩子,這些小技能你是否明白,如何才能更好的跟自己寶寶互動,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更早一步理解大人,別擔心,關注我們,育兒知識每天分享,讓你輕鬆帶孩子!讓奶爸奶媽也可以輕鬆帶孩子,還自己一個快樂生活!
  • 家有磨蹭的孩子,家長需要了解這些真相,別只知道催促
    好像每個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磨蹭的時候,像我家淘淘就是出門的時候很磨嘰,我們大人都準備好了,他還在一邊玩。你越催他趕緊穿衣服,他越是不理你,該幹嘛幹嘛。其實很多家長也都發現了,你越催,孩子越慢。那在孩子磨蹭的時候,家長到底怎麼做才正確呢?其實孩子磨蹭的原因也有很多,家長想要解決孩子磨蹭的這個問題,最好是能找到背後的原因,這樣才會對症下藥。
  • 孩子這4個表現,是積食生病前的「末日四騎士」!家長可別讀不懂
    孩子一旦及時,易引發潛在"姐妹病"寶寶積食後,不僅僅是腹脹、腹痛等身體不舒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消化吸收系統的問題影響小孩子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減弱寶寶自身體質與免疫力,這些都是積食的"姐妹病",尤其是新手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忽視。孩子這4個表現,是積食生病前的"末日四騎士"!
  • 6月長高黃金季,家長做好這三點,孩子輕鬆多長5公分
    疫情過後,很多學校開始復學,但有家長發現孩子比班裡的同學都要矮很多,難免擔心著急。有家長就來私信我:醫生,我家孩子比同齡人都要矮很多,該怎麼辦?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孩子長個?雖說孩子的身高受遺傳影響,但後期的營養、睡眠、運動等因素也會影響孩子身高,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的長個黃金期。第一個黃金期:學齡前期(3-6歲)此時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最重要時期,也是孩子長高的基礎階段。因為這時候人體的骨骼正值儲備期,所以孩子需要補充鈣物質。3-6歲的寶寶平均每年身高增長為7釐米左右,媽媽要注意別讓孩子挑食、厭食的壞習慣影響了孩子的身高。
  • 孩子作業家長不會輔導怎麼辦 優學派學生平板來幫你
    「當了上學孩子的家長才知道,當年自己爸媽輔導功課有多難!」近日有家長一邊慨嘆「天道有輪迴」,一邊細數給孩子輔導作業的無奈。課後作業裡有的題目家長完全不會做,有的題目會做也給孩子講不明白,這時面對孩子求知的眼神,家長通常都很尷尬。到底有沒有辦法可以幫家長解決課後輔導這難題呢?當然有!
  • 孩子總是不按時睡覺,規律作息養成法,讓孩子自主入睡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早上醒的越晚,晚上的時候就越不容易入睡,因為體內的生物鐘沒有產生睏倦的指示,孩子還處於一個興奮的狀態。這樣看來,調節孩子的生物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2、白天有睡覺的習慣如果是孩子的白天也有午睡的習慣,那晚上不睡多半找到了原因。
  • 孩子睡覺時,各種姿勢的踢被子,寶媽別急,這樣做可改掉壞習慣
    1、孩子在睡夢中興奮,也會導致孩子踢被子;很多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會說夢話,或者做夢了,遇到什麼比較興奮的情緒,也是會踢被子的,甚至有時候在睡夢中還在笑,他們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睡著後也會受到意識幹擾。比如他做夢了,可能會聽見他笑出聲音來,也可能是在滿床打滾,踢被子更是在情理之中。所以這個是孩子興奮時候的表現。
  • 為什麼全世界的孩子都討厭睡覺?這些繪本讓孩子安然入睡
    到了睡覺時間,孩子總是磨磨蹭蹭不肯上床;睡覺前有各種要求;自己無法成功入睡……孩子不睡覺,真的是讓無數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為什麼不願意睡覺?孩子和大人不一樣,大人把睡覺休息看得非常重要,認為睡覺是保證生命機能正常所必須的。
  • 孩子眼白裡有「黑點」,是進東西了?別著急,可能是「特殊」胎記
    用盡方法的寶媽李莉最近發現自己女兒的眼白長多出了一個黑點,起初李莉覺得這是孩子的眼睛進東西了,可怎麼吹,這個「黑點」都吹不出來。不死心的寶媽,又換了個方法——滴眼藥水,但結果也讓李莉失望了,孩子倒是一直流淚,可黑點還是巋然不動。她又想讓孩子衝水,寶爸卻打斷了寶媽,跟她說道:「你可別瞎折騰了,要是擔心,就趕緊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 孩子睡覺是「橫七豎八」,這些家長要抓住,別讓睡眠影響孩子發育
    每個人睡眠都有一定的生物鐘,而大多數人的生物鐘都符合自然規律,這樣符合大自然規律的生物鐘也更加有利於人體的成長。生物鐘在對於人體的新陳代謝,人體溫度,敏感性,心理狀態,以及消化吸收,都是有很大關係的。孩子如果在生活當中養成一個良好的生物鐘,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幫助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晝夜規律,因為這樣才能更加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 孩子到點不睡覺,打罵大哭後就睡著?魯瓦:是「白熾燈耗能」現象
    生活中,不少寶媽發現孩子有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他們在應該睡覺的點不肯睡覺,精力十足,不停地在鬧騰,有時候把家長惹煩了,情緒激動之下,一頓收拾,之後孩子就聽話了,很快入睡。不少媽媽甚至產生這樣的錯覺,孩子不是因為困才睡覺的,而是因為被她們收拾之後,才睡覺的。聽上去好像存在逼迫的意思,可實際上,孩子睡得特別香,比平時自己睡覺還要香。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 「快樂教育」是個偽命題,家長如何幫孩子找到天賦?成為前5%呢?
    「成為前5%,必然是依靠熱愛」讀書確實是一件頗為辛苦的事情,想「快樂地學得很好」,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以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或者說專注度,都是要辛苦付出後才能到達一定程度的,「過了一個坎」,才會比較好。過不了這個坎,天分再好的孩子,也會荒廢。
  • 家長該怎樣陪孩子寫作業?
    近日隨著一位父親退出家長群的視頻的爆火,把老師與家長的關係又一次推向了大眾的視線中,同時,大家也普遍發現了家長對於孩子家庭作業的頭疼程度已經不亞於工作壓力了。但即使迫於社會壓力很多老師已經不敢明目張胆地給家長布置各種類似於給孩子「批改作業」的任務了,可家長又真的覺得輕鬆了嗎?
  • 開學前家長要幫孩子過「三關」
    每次新學期開學,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睡眠不足、害怕老師、坐不住等現象。專家指出,這是由於學生突然從放鬆到緊張而引起的「假期症候群」,要想儘快調整過來,家長需要在開學後兩周內幫孩子過「三關」。家住西山區的張先生打進熱線說,兒子亮亮(化名)即將進入初三階段,暑假期間,兒子玩「網路遊戲」已經成癮,每次被家長訓斥,兒子就說上初三後就不再玩了,讓家長不要管他,可眼看新學期就要開學了,兒子的「遊戲癮」卻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