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動機技術難點淺析,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2020-10-03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相信很多關心航空發動機發展的金粉們都聽過這樣一個斷言:航空發動機不好是因為材料不行。材料是問題之一,但難題是多方面的。

一臺民用發動機需要無故障地、穩定地工作3萬小時,在工作過程中,一方面轉速極高(每分鐘約15000轉),需要承擔葉片本身重量1萬倍的離心力;另一方面,燃燒室溫度達到1800K以上,與之對照,目前熔點最高的鎳基高溫合金初熔點不到1600K。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民用航空發動機製造的四個難點。結尾有彩蛋,不要錯過。

對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極高

在極端的工作條件下,民用航空發動機需要穩定地工作3萬小時,預計未來要求能達到穩定工作10萬小時以上。為了確保航發的安全和可靠,兩個實驗必不可少——拋鳥實驗、吞冰實驗。

↓↓拋鳥實驗↓↓

美國2009年哈德遜河迫降是航空史上有名的事件,當時飛機出故障的原因,正是在紐約機場起飛一分鐘後兩個引擎均受鳥撞擊而失去動力,最後不得不迫降在哈德遜河。

↓↓吞冰實驗↓↓

2

每分鐘15000轉,承受巨大離心力

發動機葉片每分鐘轉速大約在15000~16000rpm之間,此時,轉動葉片的離心力相當於葉片重量的10000倍。更為直觀地說,航空發動機1個葉片榫頭(工作葉片和渦輪盤相連的部分)所承受的離心力高達約150kN,大約15噸。

燃燒室溫度1800K以上,超過高溫合金熔點

↓↓航發各部分金屬材料分布↓↓

民機發動機燃燒室的溫度達到1800~1900K,鎳基高溫合金的初熔點大概也就在1300℃左右,也不到1600K。

↓↓鎳基高溫合金在高溫下比強度較其他金屬更高↓↓

發動機葉片的工作溫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合金的熔點,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採取幾大技術。

1、冷卻

早期葉片多為實心,隨著鑄造技術的進步,葉片發展為定向(單晶)空心無餘量葉片。空心氣冷葉片的出現,在降低葉片重量的同時,可讓冷空氣可進入腔內冷卻。

上文提到單晶葉片,在此不妨稍微離題,介紹下國內單晶葉片的生產水平。單晶葉片是航發零件中生產工序多(40~60道工序)、周期長、合格率低的一種零件,其生產的關鍵設備包括熱處理爐和單晶爐。一級航空熱處理爐在生產葉片時爐內溫度在1330℃,爐內任意兩點溫度差處於正負3℃範圍內,這種熱處理爐國內尚無法生產,單晶爐的供應面臨著類似狀況。根據《經濟半小時》報導,2015年,成都航宇成功突破技術難關,成為國內首家單晶錸合金葉片達到量產標準的企業。

↓↓單晶鑄造渦輪葉片的微觀結構↓↓

2、繼續提高合金承溫能力

↓↓渦輪葉片的成形工藝和晶相結構↓↓

3、熱障塗層(Thermal Barrier Coating)

熱障塗層本質是一層陶瓷塗層,此概念於上世紀50年代提出,80年代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熱障塗沉積在耐高溫金屬或超合金的表面,對於基底材料起到隔熱作用,降低基底溫度,使得用其製成的器件(如發動機渦輪葉片) 能在高溫下運行,並且可以提高器件(發動機等)熱效率達到60%以上。

4、17級風速下,火焰還需穩定燃燒

↓↓渦扇發動機發動機氣流控制↓↓

關於航發製造,知乎用戶@Killer40這段話值得分享。

本人在讀博士,做鈷基高溫合金的。

科普一下,材料學研究的是成分—工藝—微觀組織—性能間關係的學科。目前來說成分對於任何一個行業來說都不是問題,隨便買個成品,檢測一下,成分就知道了。

因此關鍵是工藝,也就是人家怎麼把原材料變成成品的。這個可就太難了,一道工序變量可能上百種。國家甚至世界上強調採用材料基因、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速設計就是因為這個。

此外,發動機是一個系統工程,高溫合金,熱障塗層,大塊單晶樣品製備等等,每一個子項目都需要國家級的項目來支撐,一個學校或者科研單位根本無法全部完成,需要國家等級的資源整合。然而整合的時候往小了說有智慧財產權爭議,往大了說共享材料研發成果基本不可能,還是需要出臺政策。

資料源:《大學》公開課、知乎@Killer40、網易《了不起的中國製造》、科普中國,金屬加工、航空微讀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

相關焦點

  • 漲知識│航空發動機製造的4個難點
    相信很多關心航空發動機發展的金粉們都聽過這樣一個斷言:航空發動機不好是因為材料不行。材料是問題之一,但難題是多方面的。一臺民用發動機需要無故障地、穩定地工作3萬小時,在工作過程中,一方面轉速極高(每分鐘約15000轉),需要承擔葉片本身重量1萬倍的離心力;另一方面,燃燒室溫度達到1800K以上,與之對照,目前熔點最高的鎳基高溫合金初熔點不到1600K。
  • 為什麼給了圖紙也造不出,航空發動機四大難點
    關注國產發動機的朋友想必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論斷:航空發動機性能不行是因為材料不行!材料問題的確是制約國產航發性能的一個因素,但問題並不僅僅在材料方面,而是多方面的。現行標準下,要求民用航空發動機必須能夠在極端工況條件下,持續穩定工作3萬小時以上。這就要求在產品開發階段,要進行大量的實驗驗證。其中,有兩個實驗必不可少,分別是吞冰實驗、拋鳥實驗。
  • 國之重器:複合高分子材料,中國航空發動機科技發展的技術痛點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世界工業體系的明珠,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等少數國家能夠研發量產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研製的難度是世界最高工藝技藝,而航空發動機的難點很大程度上在於材料的研發上。航空發動機的材料必須承受極度高溫、極度力度、極度高壓的環境。
  • 航空發動機葉片將實現成都造
    航空發動機葉片將實現成都造 本報記者   羅向明     為該領域全球最完整產業鏈項目    本報訊 (記者 羅向明)再過幾年,波音、空客等大飛機發動機上有可能出現成都造的葉片。
  • 航空發動機有多難造?F-22發動機圖紙拿出來,都沒人能造出來
    整個地球對人類來說已經不是摸不著的存在了。學生、商人想要出國,分分鐘就可以做到,飛機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人類提供無限可能。而飛機的飛躍是需要超強大的動力支撐,它就是航空發動機。那什麼是航空發動機呢?世界上哪些國家擁有獨立研發航空發動機的技能?我國現在發動機發展情況如何?還會受到西方國家的制約嗎?快來跟小魚一起來看看吧!
  • 中企打破美國壟斷 造出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
    它之所以價值連城,還因為它在航空和國防製造業中能發揮非常重要作用。不斷打破國外壟斷 中國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國際領先在河北廊坊科技園,一款為無人機和商務機而設計的航空發動機正在進行150小時試車,考核發動機在各種狀態下技術性能和可靠性及壽命等綜合指標。
  •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中國航發的成立,將創新發展航空發動機上升為國家意志,正是因為航空發動機重要的戰略地位和重大的經濟技術帶動作用。  「首先,航空發動機是保證國家安全,彰顯強國地位的航空武器裝備的『心臟』。」中國航發的專家告訴記者,軍用航空飛行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航空發動機的技術水平。
  • 中國航空發動機弱在哪兒
    研製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四大難點    研製高性能的航空發動機本身就是一項難度極大的系統工程。這種難度首先體現在,高性能的航空發動機要求通過不斷結構創新,才能達到先進的總體設計和高循環參數要求。    最後,研製航空發動機還難在航空發動機的技術本身不成熟,現在還是實驗性技術。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和發展是一項涉及空氣動力學、工程熱物理、機械、密封、電子、自動控制等多學科的綜合性系統工程,航空發動機內部的氣動、熱力和結構材料特性是如此複雜,以至於到目前為止,仍然不能夠從理論上給予詳盡而準確的描述,只能依靠實際發動機試驗。
  • 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到底有多難造
    航空發動機由於研製難度高、技術含量高、產業回報高的特點,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全世界能獨立製造且技術成熟的發航空發動機的只有4個國家: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四個國家,美國以通用和普惠為代表,英國以羅羅公司為主,俄羅斯聯合發動機製造公司以及法國塞峰公司。
  • 德國工業如此先進,為何造不出個棒棒噠航空發動機?
    然而,有心人就會發現,現在民航發動機三大家,沒有一家是德國公司,儘管德國西門子公司的渦輪技術如此先進,卻也沒有生產出棒棒噠航空發動機,為什麼?網友@Francesc Saint:工業燃機和航空燃機的取向是不一樣的。工業燃機的工況很穩定,所以更追求效率。但航空燃機是要考慮各種工況下的問題的,並且重量、體積都必須斤斤計較,所以和工業燃機還有些區別。
  • 好消息,我國航空發動機技術突破,渦扇15發動機反超了
    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在二戰中,一些國家使用了核武器和許多新型戰鬥機。所以,二戰帶來的損失才會比一戰的損失大。我國當然也不例外,雖然在有些地方的發展比不上西方國家,但是,我國一直堅持著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不管是在經濟或是科技上,我國從未停止過發展的腳步。尤其是在我國航空軍事這兩方面,因為起步較晚,所以很多關鍵零件還是得靠進口才行,就拿我國生產的殲-20來說,雖然早已投入軍隊使用,但是,由於核心技術還未被我國攻破,所以,到現在為止還沒能批量生產。
  • 我國航空發動機到底怎麼樣,問題在哪裡?
    相信關心航空工業發展的小夥伴們都聽過一個有意思的結論;我國航空發動機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導致的。這樣的說法有些道理,但是有點片面了。我國航空發動機有時候確實會有一些材料上的問題,但是材料上的原因根本不是主要問題,想解決航空發動機這個問題,不能單純的靠發展材料來解決。
  • 造業上的皇冠,航空發動機
    你想想,在本來沒多少氧氣的高溫空氣中再燃燒一遍,當然耗油了。但是為了提升速度,拼了!在1958年,美國推出F104戰機,速度高達2.2馬赫,這也是世上第一款達到2倍音速的戰機。既然渦噴發動機這麼強,戰機用了,轟炸機、運輸機和偵察機也用上了。渦噴發動機效率高是高,那也簡直是油老虎。
  • 英國人想錢想瘋了:蘇聯略施小計,從勞斯萊斯騙到噴氣發動機技術
    一臺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對一個國家的軍事和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對地緣政治和國運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一架配備先進發動機,性能超群的戰鬥機,也會對地區軍事力量對比產生深遠影響。最明顯的例子是50年代的米格-15/17戰鬥機,以及90年代的蘇-27戰鬥機。
  • 火箭發動機和飛機發動機哪個技術含量更高,更加難製造出來?
    作為飛機及火箭的心臟,航空發動機和航天發動機,它們哪個技術含量更高呢?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好奇的問題,我們一起看看。而說到航空,大家可能都覺得很平常,畢竟這個時代飛機已經是通用的交通工具了,而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真實的火箭、飛船。那麼作為各自的心臟,航天發動機和飛機發動機,它們的技術含量那個更高呢?
  • 熱障塗層成為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必不可少的「防護服」
    航空發動機的「防護服」發動機為什麼穿「防護服」?人穿上防護服是為了抵禦細菌病毒的侵襲,那發動機穿上「防護服」是為了抵禦什麼呢?眾所周知,推重比是衡量航空發動機性能的重要標誌。要想獲得更大的推重比,就必須提高發動機渦輪前的進口溫度。因此,對渦輪部件抗高溫能力的要求也相應提高。
  • 航空發動機數值縮放技術的研究進展
    燃氣輪機設計點和非設計點性能計算方法和電腦程式[J].  工程熱物理學報, 1983, 4(4): 321-323.        [62]童凱生. 航空渦輪發動機性能變比熱計算方法[M]. 北京: 航空工業出版社, 1991.        [63]唐海龍, 張津. 面向對象的航空發動機性能仿真程序設計方法研究[J].
  • 德國製造那麼厲害,為什麼造不出航空發動機?
    那麼,強悍的德國製造業為什麼造不出航空發動機呢?一、航空發動機這類高尖端產品是多學科的應用,也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德國在二戰時期是戰敗國,國家工業經濟徹底摧毀,同時戰勝國也禁止德國在未來50年內發展任何與航空有關的工作。(戰敗國德國和日本都不能研發航空發動機和戰機)二戰末期,蘇聯先佔領了德國柏林,得到大部分的技術資料和設備,並強制帶走了少量工程師,美國收穫了德國大部分工程師和少量資料,而德國本土缺少航空技術人才,也是導致德國航空發動機發展滯後的原因之一。
  • 俄專家坦然表示:中國航空技術突破重大,已經擺脫髮動機進口依賴
    在諸多領域我國都有了自己的科技品牌,這次中國航空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俄羅斯專家也是坦然表示:中國航空技術突破重大,已經擺脫了對發動機進口的依賴,美國的陰謀無法得逞!我國一直被冠以「工業大國」和「基建狂魔」的稱號,但是在一些高科技核心產品的生產研發上,我國還是略顯稚嫩,無法與一些西方國家相比。在最初的時候,我國由於和鄰國俄羅斯的關係不錯,就一直進口他們的發動機,而我們進口不僅僅為了使用,也能藉此更好地幫助我們研發屬於我們自己的發動機。
  • 航空發動機壟斷背後的世界秘密
    當我們還為航空在中國科技界的地位而奮爭時,世界已悄然形成了一個遠比飛機行業更嚴苛、更高度壟斷、更嚴密技術封鎖的全球航空發動機格局。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國家通過其寡頭企業,壟斷了世界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本文暫不涉及燃氣輪機)市場。美英法寡頭企業,包括其合資公司,佔領了世界航空發動機市場的70%,而在新機市場上的價值份額更高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