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顱骨復原技術,還原吳承恩和曹操長相,他們原來長這樣

2020-08-28 星兒講歷史


蘇聯人類學家格拉西莫夫院士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現,將逝者的顱骨與計算機技術結合,就可以還原一定程度的面貌,於1958年,一本名為《從顱骨復原面貌的原理》的著作問世,他的這項研究對如今考古復原人物容貌、警方復原死者容貌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用一個顱骨就可以推算出一個人到底長什麼樣,是不是聽起來很神奇?現在的顱骨復原技術也可稱為三維顱面鑑定技術,已被列為國際法醫學個體識別領域前沿性課題。這項技術主要是通過人體頭面部的軟組織和五官的形態特徵,與顱骨形態特徵間形成聯繫,在顱骨上或顱骨影像上,用橡皮泥、粘土等可塑性較強的材料雕塑重建顱骨生前面貌形象。

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顱骨復原的真實案例: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想必大家一定看過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吧,西遊記中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有趣的情節讓人折服,那麼這本書的作者到底長什麼樣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大家可以看出,復原完成之後的面部圖像中,吳承恩先生的眉眼十分清秀,鼻梁也很高挺,五官組合起來十分立體,可以說長相十分帥氣,又有顏值又有內涵,真是一代才子呀。

三國時期叱吒風雲的東漢豪傑曹操,他是傑出的文學家、軍事家、政治家,他喜歡用詩歌、散文等形式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政治抱負,一句&34;將自己的志向和現實書寫的淋漓盡致,成為傳世佳作。那麼如此有志向的曹操,到底長什麼樣呢?

復原之後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曹操的眉毛十分濃密,頗有一番將領風範。

看完了男性,我們再來看看復原出來了美女

樓蘭美女的屍體,是在1980年,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太陽墓出土的,這位美女的屍體一出土,就有了很多讚美。

剛出土時,考古學家就發現這位樓蘭女子的睫毛十分濃密,可想而知,這位女子生前的容貌有多迷人。

凌惠平的屍體出土於西漢晚期的古墓中,她的屍體保存的相當好,屍體的皮膚,基本上是完好無缺,肌肉還呈現出一定的韌性,部分器官基本保存完整,成為了難得一見的考古資源,為專家對那時的文物考究也提供了重要線索。那麼這具保存良好的屍體,究竟長什麼樣子呢?

柳葉細眉、櫻桃小嘴、以及黝黑的大眼睛,可以看出這位女子的靈秀之處。

不得不感嘆,現在科技的飛躍發展,不僅可以發展未來,帶來衣食住行的便利,還能追溯歷史,去探尋文化的源頭。這項技術的出現,讓我們對了解歷史,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34;也為現在的刑警辦案,提供了捷徑。想像在未來,顱骨復原技術將會越來越完善,對於面容的還原會更加精準!

相關焦點

  • 相貌復原 告訴你曹操長什麼樣
    他曾經根據燒焦的骸骨復原出死者的相貌。首先,他通過發現的骨骼推算,那時候猶太人普遍個子不高,也就1.6米左右,體重約110磅,屬於矮小結實的類型。其次,由於猶太人居住的沙漠地區陽光強烈,空氣乾燥,出於氣候原因,他們也不可能長相白皙。了解了皮膚的大概質地之後,這位老師選取了同時代的三個猶太人頭骨,用條狀的特質黏土模仿人的面部肌肉紋路(就像你平時看到的肌肉解剖圖上的那樣),一點一點在頭骨上粘出肌肉。
  • 科技還原古人樣貌:曹操的臉讓人感到不適,漢朝女子堪稱絕世佳人
    1958年,一本名為《從顱骨復原面貌的原理》的著作橫空出世,它的作者是蘇聯人類學家格拉西莫夫院士,經過他多年的潛心研究發現,利用逝者的顱骨和電腦技術,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復原他的面相,格拉西莫夫院士的研究,為如今警方復原死者容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終於知道古人到底長什麼樣子了!AR還原技術,帶你認識真實曹操
    有了這項技術,更是另無數科學家為之瘋狂,因為他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古人的風採。終於知道古人到底長什麼樣子了!AR還原技術,帶你認識真實曹操!其實,光看古代人類的顱骨,科學家就發現古人和我們現代人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
  • 有個高人,把你燒掉的頭骨復原了
    前言顱骨復原技術,在今天已經廣泛地運用到考古、刑偵等工作之中,利用電腦三維技術和基於法醫人類學的相關軟體,測量軟組織厚度,進行三維重建,相貌復原,可以很容易地重建一個近似於被害人生前面貌的數字圖像……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這一技術還只是「存在於傳說」。
  • 顱面復原如何實現?用計算機輔助目前最普遍
    此前,趙成文曾運用顱像還原技術,根據古屍的顱骨還原了很多古代人物生前容貌,知名作品包括長沙馬王堆女屍辛追夫人、《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清代香妃等,引起了海內外關注。    很多讀者感到好奇,僅僅根據一副顱骨,如何能夠復原古人的面貌?可信度又有多少?
  • 刑偵專家復原30萬年前南京直立人相貌
    新華社瀋陽7月13日電 13日,中國刑警學院刑事相貌學專家趙成文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他正在復原的30多萬年前「南京直立人相」工作已進入最後的「復活」頭骨化石階段。預計此次復原圖將在8月南京青奧會之際展出。  南京直立人化石距今約30多萬年,長16.15釐米,於1993年發現於南京湯山葫蘆洞,是近年來中國古人類學研究的一項重要發現。
  • 奇怪物語:古人到底長啥樣?看看頭骨復原就知道
    下圖是一個生活在公元前5世紀的古雅典少女馬爾提斯,她的遺骸來自於1994-1995年萬人坑中的骨骸遺物,她很可能死於公元前430年的雅典傷寒,考古學家根據其顱骨的發育情況和牙齒的磨損情況復原了這個少女的長相
  • 中國專家復原世界上最早的鳥和花-中華古果 孔子鳥 復原圖 化石...
    東方網6月18日消息:世界上最早的鳥和花17日在中國專家的手中「復活」。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首席教授、刑事相貌學專家、痕跡考古學家趙成文在遼寧省朝陽市公布了他的復原圖。   1996年發現於遼寧省西部朝陽地區的孔子鳥化石,距今已1.3億年,被稱為世界上「最早具有角質喙的鳥類」。
  • 七旬大爺是位「玩腦」高手 曾復原98例無名頭骨
    據悉,王秉文不僅精通雕塑,而且是重慶公安局刑偵總隊的特聘專家,除了幫助偵破重慶本地的案件,還幫助外地警方復原顱骨。今年春節後不久,江西省公安廳送來一具頭骨,讓王秉文做顱骨復原。記者在4月拍攝的視頻資料上看到,測量頭骨五官數據後,王秉文立刻在圖紙上畫出了死者生前大致肖像,兩天後便用沾土基本復原了死者面貌。江西省公安廳根據王秉文提供的死者復原肖像,3天後確認了死者身份。
  • 西漢美女「復原」內幕:首用最新分子生物學技術
    還是……還是請「黃腸題湊」來幫忙,權威的潘其風雖然在3D技術上比不上年輕的考古工作者,但憑著他深厚的考古理論和實踐,圍著屍骨轉了幾圈,反覆端詳著顱骨,琢磨了半天,又拿起圈尺量了量,確定了墓主的身份。「她是女的,身高1.60米,死亡時約32歲,與現代蒙古人比較接近。不是漢代王后,就是王妃。」  結論一出,為「復原」指明了方向。
  • 靠一小塊顱骨就能復原一個人的全貌——「警界神探」袁中標
    憑著他的照相、錄像、指紋鑑定能力,特別是過硬的模擬畫像和顱骨復原技術,袁中標順利通過了測試,如願被廣州市公安局錄用,成為該局一名刑事技術工程師。顱骨復原屢破陳案成神探據袁中標回憶,1997年,他利用顱骨復原技術破獲了第一起兇殺案件:一名盜竊汽車案的罪犯朱某為了戴罪立功,在快要槍決前檢舉了一名同夥。朱某稱他與該同夥殺害了一個人,並將受害人的屍體埋在河源市一處地下6年了。
  • 為7000多歲古人「造相」復原最久遠的人類顱骨(組圖)
    近日,我省專家利用計算機三維技術成功完成兩例距今至少7000年的古華南人頭蓋骨人像復原。他們是如何復原的?這種技術能不能給我們復原一位史上有名有姓的大人物,比如唐宗宋祖,比如西施、王昭君……昨日,記者走進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為您揭秘。科學揭秘年齡:他們生活在7000多年前  此次復原的兩例顱骨,男者年齡約35歲,女者35歲至40歲,出土於桂林市甑皮巖遺址。
  • AI復原古人容貌:曹操的臉看久會感到不適,樓蘭女子堪比四大美人
    我國古代很多人都是相由心生的忠實擁躉,例如《史記》中就記載了漢高祖劉邦的長相:高額頭、牛鼻、美髯,有龍相,此面相者必定貴不可言;曹操認為司馬懿有「鷹視狼顧頭生反骨」之相,認為他必定是一個禍害,一直暗自提防著司馬懿。
  • 我國顱面復原五官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將幫助破案
    昨日,記者從科技部「科技惠民」發布會上獲悉,這項「命案屍體身源人類學判定關鍵技術」又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中國已建成56個民族顱面復原五官資料庫,目前,已儲存7.6萬人的五官數據,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而這個資料庫正是「顱面復原」技術的最重要一環。
  • 考古學家是如何用技術把頭骨復原成三維容貌的
    昨天晚上我梳理了一下思路,好像我們吉林大學的考古學和公共考古有關係應該是從2003年開始的。在那之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發掘老山漢墓,老山漢墓的發掘是中央電視臺全程直播,那是中國首次在央視做這樣的節目。本來這個節目和我們也沒什麼太多關係,但是,2002年秋天的時候,對老山漢墓發掘資料的研究已經引起了學術界和公眾的興趣。當時,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趙福生副所長給我打電話,說要請吉林大學幫他們做一件事。
  • 考古科技揭秘:頭骨這樣還原三維頭像
    但是等到北京市文研所他們後期做顱骨的復原像,跟我今天講的這個容貌復原這個題目是一樣的。他們先找的是公安部的物證中心去做,因為公安部的物證中心在頭骨復原容貌這方面是非常權威的一個機構。公安部物證中心做的復原像得出的結論,說這不是一個黃種人,是一個胡女,西域的胡女。這件事被北京的很多媒體報導,所以就引起了一個衝突。
  • 考古學家找到了哥白尼的遺骨,經過人臉技術的復原,他竟是這模樣
    哥白尼去世之後,其遺骨下落成謎,直至現代,才有考古學家終於找到他的顱骨,並將其生前容貌復原。至於其面容究竟如何?當朋友將《天體運行論》刊印本成品交到哥白尼的手中時,病榻上的他老淚縱橫,用雙手來回摩挲著書籍的每一頁,隨即含笑而終。哥白尼的去世,是16世紀歐洲天文界的一大損失,但是羅馬教廷卻並不這樣想,反而因「異端分子」的消失而暗自竊喜。按照教廷的規矩,生前作為神父的哥白尼,被葬於其生前布道的聖壇之下,位於弗龍堡教堂之中,並不予以立墓碑。
  • 科學家復原了「人類祖先」的外貌,他們和現代人外貌有哪些差距
    對於人類的起源,現代科學認為誕生於數百萬年,那個時候一部分猿類從樹上走到地面,開始了智立行走,我們稱之為直立人,他們是人類的祖先。對於直立人相信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他們長什麼樣,可是由於時代久遠,我們對直立人的外貌只能是進行一些猜想。
  • 乾隆最真實的長相,出自一位義大利畫家之手,網友:原來長這樣
    乾隆最真實的長相,出自一位義大利畫家之手,網友:原來長這樣眾所周知,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王朝,也是人們了解最多的一個王朝。而清朝時期,乾隆一直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一位皇帝,他是雍正的第四個兒子,雍正駕崩之後,乾隆就繼承了大統。
  • 新京報:40分鐘給無名顱骨「畫張像」
    昨日,記者從科技部「科技惠民」發布會上獲悉,這項「命案屍體身源人類學判定關鍵技術」又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中國已建成56個民族顱面復原五官資料庫,目前,已儲存7.6萬人的五官數據,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而這個資料庫正是「顱面復原」技術的最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