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預算法案艱難落地 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2021年度預算法案艱難落地——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

12月16日,在法國巴黎拉丁區一處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點,工作人員在回答人們的問題。法國總理卡斯泰16日宣布,法國將於12月最後一周開始新冠疫苗第一階段接種工作。據法國公共衛生部門12月16日發布的數據,法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7615例,累計確診2409062例;新增死亡病例292例,累計死亡59361例。 新華社記者 高 靜攝

根據預算法案內容,法國政府此前提出的「振興計劃」將獲得220億歐元的資金支持。同時,批准200億歐元用於應對疫情的緊急救助措施。此外,預算法案還確定了多項降稅降賦措施。據估算,2021年底全法稅費減免總額將達450億歐元。儘管法國國內對於預算法案的長期影響仍存質疑聲音,但法國多家經濟金融機構均認為,法國經濟將於2021年實現「緩慢復甦」。

當地時間12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2021年度預算法案,力爭為疫情之下的經濟復甦奠定資金基礎。法國政府同時進一步強化了財政與預算政策的「組合拳效應」,助力經濟在大規模扶持政策多次「被打斷」的情況下,重新步入穩定復甦區間。

另據法國央行與法國統計局近期發布的經濟形勢展望顯示,2021年,法國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將實現緩慢復甦。

這版「艱難出爐」的年度預算法案,以應對疫情、刺激經濟為軸,彰顯出法國政府重振經濟的決心。不過,文本審議過程「長路漫漫」,數次因開支過大、債務過高、忽視環保等原因遭到反對派議員強烈反對。據法媒報導,該預算法案於9月由法國經財部提交國民議會,經過三次國民議會審議、兩次參議院審議、一次兩院聯合委員會審議,歷時近3個月,最終經國民議會投票通過。如此「一波三折」的預算審議雖符合以「漫長拉鋸、艱難協調」著稱的議會傳統,但也再次顯示出,法國政府在疫情衝擊下正在艱難探索疫情防控與重振經濟間的平衡。

根據預算法案內容,法國政府此前於9月提出的「振興計劃」將獲得220億歐元的資金支持,其中30億歐元用於建築能源改造,40億歐元用於青年就業。同時,批准200億歐元用於應對疫情的緊急救助措施,整體規模比預算法案初稿高出80億歐元。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勒梅爾表示,該項救助撥款將用於「團結基金」「部分失業補貼計劃」等,尤其是幫助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與企業渡過難關。此外,預算法案還確定了多項降稅降賦措施,其中幫助大型企業降低疫情影響的生產稅減免規模高達100億歐元。據此估算,2021年底全法稅費減免總額將達450億歐元。

面對疫情衝擊下的嚴峻經濟形勢,法國政府今年4次修正2020年度預算法案,推動一攬子大規模經濟救助措施與刺激計劃,誓言護航經濟平穩運行。此次通過的2021年度預算法案再次明確了法國明年的經濟發展方向。

短期來看,2021年度預算法案將長期振興政策與短期支持措施相結合,進一步加大了經濟刺激力度,延續了此前扶持政策的整體思路。一方面,預算法案對供應端的支持更為明顯,力爭幫助企業加速擺脫困境;另一方面,兼顧生態轉型、青年培育,不斷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法國經財部負責公共財政的部長級代表奧利維耶·杜索普指出,預算法案的制定符合法國當前經濟運行狀況。

不過,法國內部對於預算法案的長期影響仍存質疑聲音。部分右派人士及學者認為,長期性刺激政策在初期的確能夠產生積極影響,但也同樣存在風險,特別是2021年度預算法案的通過將使支出不斷擴大、債務持續攀升,進一步加劇財政失衡,透支法國經濟未來,制約法國經濟的長期發展。

據法國經濟機構相關統計,按照新預算法案估算,截至2021年底,法國公共赤字GDP佔比將高達8.5%,公共債務GDP佔比更高達122.4%。法國共和黨議員維羅尼克·盧瓦吉表示,債務高企將嚴重損害法國的預算主權。國民議會金融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埃裡克·沃爾特則表示,「終將有人為高債務付出代價」,並呼籲加快結構性改革。無黨派參議員瓦尼納·保利加金認為:「預算法案的實質是將風險轉嫁給下一代。」但預算法案總報告員勞倫·聖馬丁強調,這些投資是為2030年的法國做準備,並呼籲對經濟形勢保持樂觀態度。

與此同時,法國多家經濟金融機構認為,法國經濟將於2021年實現「緩慢復甦」。法國央行報告指出,如果法國11月採取的「二次封城」可以成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且新冠疫苗接種部署順利展開,2021年法國經濟增長將達5%。此外,法國央行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經濟將環比增長2%,但仍低於2019年疫情發生前水平約7個百分點。法國統計局也持類似觀點,認為控制疫情仍將是明年經濟復甦的關鍵。同時,該局謹慎預測,在疫情整體可控的情況下,法國2021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將達6%,但第一季度的經濟運行僅能恢復至2019年四季度水平的95%,第二季度將恢復至97%。

相關焦點

  • 法國統籌施政強化經濟復甦韌性 嚴防宏觀經濟大幅波動
    面對嚴重的疫情形勢與艱難的復甦挑戰,法國政府出臺了大規模經濟復甦計劃,旨在對衝疫情負面影響,彌合疫情在經濟領域撕開的巨大缺口。未來,法國將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側重強化經濟復甦韌性,爭取早日走出風雨,迎接彩虹。千億歐元「振興計劃」為應對疫情,法國政府於2020年出臺了規模達千億歐元的「振興計劃」。在該計劃的助力下,法國經濟有望在2021年穩步恢復。
  • 首席經濟學家前瞻2021: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
    全球疫情步入下半場,中國經濟在全球最先走上復甦之路後,明年又將怎樣?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展望2021年,由於疫情衝擊逐漸減弱,特別是疫苗有望於下半年全面推開,經濟社會將恢復正常,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有望出現共振復甦。IMF預測全球經濟2021年將恢復至5.2%。鑑於拜登長期擔任參議員的經驗以及其跨黨派協商的能力,預計在拜登上臺後至少將推出1萬億美元以上的大額財政援助,以支持美國居民和企業部門。兩黨在基建問題上不存在根本分歧,後續出臺強有力基礎設施法案的可能性不低,隨基建投資發力,「弱供給」狀態或明顯改善,從而拉動就業和通脹、推動經濟復甦。最後,貨幣政策將保持寬鬆。
  • 2021年度宏觀策略報告:復甦中的再平衡
    三是全球不均衡復甦下出口供給替代效應仍有一年窗口期,出口高景氣料將延續,但隨著發達經濟體疫苗普及後產能恢復,下半年出口中樞或有所回落。>> 國內通脹形勢:溫和可控。2021年全球經濟將逐步復甦,但由於疫情演變的不確定性和疫苗接種在不同國家之間進展的不均衡性,預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之路是不穩定和不均衡的。1、全球經濟:繼續溫和復甦,但疫情衝擊下的負產出缺口將形成永久性損失2021年全球經濟將溫和復甦,但無法彌補上2020年疫情衝擊產生的負產出缺口,大概率將成為永久性損失。
  • 應高度重視明年宏觀經濟面臨的挑戰
    11月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年度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模型——CMAFM模型預測認為,2021年由於經濟的持續復甦和基數因素,各類宏觀參數將全面反彈,全年GDP實際增速預計將達到8.1%,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將達到11.4%。
  • 各部門明年將壓減45%課題經費預算
    本報訊(記者 林豔)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由北京市財政局獲悉,為統籌做好2021年預算編制工作,從源頭上強化預算管理,近期市財政局組織市級各部門做好2021年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基於明年嚴峻的收支形勢,提出促進緊平衡下財政資金提質增效的具體措施。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
    11月3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中國銀行研究院同期發布的《2021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稱,我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實現恢復性增長,前三季度GDP增長由負轉正,增速為0.7%,預計全年增長2.1%左右。
  • 海外資本市場2021年展望:「疫苗復甦」與「拜登新政」帶來全球...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招商銀行研究院■ 「疫苗復甦」與「拜登新政」:疫苗的問世將極大改變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復甦節奏的預期,強化全球復甦格局,美聯儲等主要央行超常規貨幣政策提前退出的預期也將會上升;拜登新政向「凱恩斯主義」靠攏,預計能夠為市場帶來更為可觀的財政刺激包,引導美國經濟更快地走出「新冠衰退」的泥沼,並強化明年經濟的復甦格局。
  • 中信證券2021年股市、經濟、全產業策略來了!
    在新冠疫苗明年Q2-Q3逐步普及的基準假設下,我們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由不均衡復甦向全面復甦推進,主要發達國家需求很可能出現「共振」復甦,預計2021年Q2-Q3可能是全球經濟環比增速最快的時期。  基準假設下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總量恢復至接近2019年水平。疫苗有效應用之前,局部國家和地區經濟復甦力度相對有限,特別是明年Q1。
  • 連平:四重因素將產生共振效應 協同支持2021年中國經濟穩步回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今日在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全球疫情很可能在明年年中前後出現拐點;四重深層次因素將產生共振效應,協同支持中國經濟穩步回升。  展望明年全球經濟走勢,連平表示,全球疫情很可能在明年年中前後出現拐點。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疫情經濟交困 美各界冀望更多刺激政策
    不過,失業數據主要來自於臨時性失業,從行業來看,集中在疫情受影響的休閒住宿類等,而永久性失業實際大幅減少34.8萬人,顯示美國經濟仍在復甦路上艱難前行。另外,大多數其他主要經濟部門在12月實際上比11月增加了更多的就業,這表明除了休閒和酒店,其他行業受到的危害相對較小。   其他一系列指標也顯示美國經濟仍然非常疲軟。
  • 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以上
    機構樂觀預測  明年全球經濟增速或超6%  相對於2020年全球經濟的負增長,各大機構都展現出樂觀預期。最樂觀的是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他們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將增長6.4%,並維持其V形復甦的預期。花旗集團的經濟學家則沒那麼有信心,他們預計全球經濟將增長5%。
  • 多家機構預測2021年世界經濟走向復甦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世界銀行5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由於新冠疫情持續蔓延,2021年上半年世界經濟仍將處於低迷狀態,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中國經濟將增長7.9%。其他多家金融機構近期也陸續發布經濟展望報告,對2021年世界經濟走勢作出預測。
  • 2021年原油交易分析:需求逐步復甦,供給穩健增長,油價有望持穩...
    不過在2021年,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逐步投入使用,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回升,疫情對原油市場的衝擊有望緩和,全球經濟也會逐步復甦,而美元走弱的預期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因此原油的需求有望逐步復甦。  整體來看,在2021年裡,原油供需平衡表將進一步修復,整體油價運行重心將會有所抬升,由於全球經濟還未完全復甦,OPEC也會適度增產,油價漲幅也會非常有限。
  • 世界銀行預計2021年巴西經濟增速為3%
    1月5日,世界銀行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如果2021年能實行大規模推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2021年巴西經濟增速預期為3%,不僅低於世行對全球及拉美地區經濟增速預期的4%和3.7%,還低於前一天巴西央行公布的預測數據3.4%;2020年巴經濟增速預期為-4.5%,高於拉美地區-6.9%的水平。
  • 疫情衝擊和大國博弈下,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
    現在,是判斷明年經濟形勢的非常重要的時間窗口,如何協調外部和內部的關係,全球疫情如何發展,疫苗研發和接種的節奏如何把握,海外主要經濟體的政治選舉和經濟刺激如何落地,上述每一個環節都對國內經濟具有很大的溢出影響。因此,判斷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我們就要由外至內、由表及裡的一層一層去研究分析。
  • 全球經濟復甦預期下 建議多銅空金策略
    短期看,全球新冠疫苗加速落地,且美國大選不確定性持續下降,市場預期全球經濟將加快復甦步伐,市場風險偏好持續回升,情緒面貴金屬中期看,隨著2021年一季度疫苗全球開始投入應用,全球經濟有望迎來復甦共振階段,通脹方向向上無疑。通脹水平超預期上升可能會使得實際利率水平繼續下探。
  • MBM視野 | 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2021年展望
    在疫苗問世、宏觀政策回歸中性的基準情形下,2021年GDP增速預計將達8.8%。「內外雙驅」仍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從內部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將發生切換,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對經濟的拉動將有所減弱,明年分別增長5.8%和5.3%;在「雙循環」戰略構想下,製造業投資有望加速改善,消費亦將溫和修復,兩者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將上升,2021年同比增速將分別達到6.1%和15%。
  • 強化項目支撐 科學編制預算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王立奇...
    12月2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立奇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議,聽取市統計局2020年主要指標預計完成情況的匯報,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能源局2021年重點工作謀劃情況及全市重大項目謀劃、財政預算編制情況的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