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林豔)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由北京市財政局獲悉,為統籌做好2021年預算編制工作,從源頭上強化預算管理,近期市財政局組織市級各部門做好2021年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基於明年嚴峻的收支形勢,提出促進緊平衡下財政資金提質增效的具體措施。
2021年各部門的預算編制,將繼續強化成本控制理念,推動各區、各部門把政府「過緊日子」納入日常、形成常態,包括繼續大力度嚴控一般性支出。按10%的比例壓減各部門出國(境)經費、會議費、培訓費和差旅費;按45%的比例壓減課題經費;嚴控新購資產,固定資產配置優先通過現有資產調劑、收回出租出借等方式解決。
另外,還將繼續擴展事前評估範圍,將事前績效評估範圍由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新增重點項目,擴展到500萬元以下、對社會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新增事業發展類項目或政策(包括:城市運行類、生態環境類、農業農村類、涉企投入類);繼續加強績效評價與預算編制的銜接,對保障標準超越財力水平、未來不可持續,以及執行效果與預期存在較大差異的政策,要求及時進行清理或優化;還將加強全成本績效成果應用,對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不佳的,按照一定比例(5%、10%)扣減該部門項目經費。
據市財政局介紹,2021年預算編制還將加強資金統籌、提高使用效益,確保財政平穩運行,如加大存量資金與預算資金的統籌力度,加大部門結餘結轉資金、事業基金、專用基金等存量資金消化力度,對於部門預算支出需求,優先考慮從存量資金調劑解決。對財政全額保障的事業單位,年底事業基金預計餘額全部編入下年度預算;對財政部分補助的事業單位,年底事業基金預計餘額按80%編入下一年度預算。
目前,本市已實現除涉密信息外的公開範圍「全覆蓋」,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市級預算部門,全部公開部門預算,包括「三公」經費、預算績效目標、績效評價報告、機關運行經費、政府採購支出、政府購買服務、國有資產佔用情況等社會關注熱點。
2021年,本市將繼續落實《預算法實施條例》,推動各部門所屬二級單位預算向社會公開,加大部門績效信息公開力度,將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結果一併向社會公開,加大對區級預決算公開的指導,進一步明確對區級政府債務、績效、政府採購、重點事項等信息公開要求。
「在2021年預算編制中,將過去主要由部門自行申報市級重點項目並編入預算的方式,改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由市領導組織分管領域市級部門,根據中央重大政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研究提出本領域市級重點項目和預算」,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