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發育到不同階段有不同表現,但是胎兒期和幼兒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音樂和運動成為重要的益智方式。
音樂與胎教
音樂對人體來說具有無限神奇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當孕婦情緒煩躁、焦慮不安時,胎兒和同樣會煩躁,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胎動不規律。給孕婦收聽一段時間輕柔、舒緩的音樂之後,孕婦的情緒很快恢復平靜,胎兒也會很快的安穩下來。
相似地研究還有:讓媽媽和寶寶一起欣賞音樂,可以刺激催產素荷爾蒙的分泌,從而促進媽媽的乳汁分泌。
可見,音樂地人體既有心理又有生理效果。同樣對孩子的影響也十分明顯。
胎兒發育到孕17周左右聽力變得更敏感,能接收到子宮外音量為60分貝,音頻在2000赫茲以下的聲音信號。當胎兒收聽到音樂信號時,會直接刺激胎兒大腦細胞活躍度。
也就是說,雖然此時胎兒聽到音樂不明白音樂包含的各種情感、語言代表的意思,但是對胎兒的大腦細胞增殖卻起到了直接效果,刺激大腦神經元之間產生更多的連接,促進腦發育。
專業研究表明:孩子從小接觸音樂,可以促進其大腦皮質層的發育,增強大腦高層腦部的功能。
隨著胎兒不斷發育成長,其他感覺器官的完善,胎兒對接收到的音樂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感知能力更強。
綜上,音樂成為胎教中最主要的媒介。為了確保音樂胎教的效果和安全,天才寶寶胎教儀多年來致力於嚴發適合中國寶寶大腦發育特點的,安全的音樂胎教儀,為了讓準媽媽們輕鬆完成科學、專業、有效的音樂胎教。
首先需要攻克的是安全問題:天才寶寶胎教儀所有電子設備中都添加了專業的防輻射網和防輻射屏蔽罩,確保天才寶寶胎教儀工作狀態中安全無輻射。
其次是聲音安全,根據胎兒的聽力發育特點,設置了安全音量控制系統,胎教儀播放出來的聲音始終在60分貝以下,音頻在2000赫茲以內。胎兒聽到後不覺得刺耳而且還清晰、穩定。
在效果方面則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了胎教腰帶,腰帶上四點定位安裝揚聲器,無論胎兒處於什麼姿勢,都能接收到穩定、清楚的音樂。
運動與早教
西班牙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運動會讓孩子大腦中9個不同區域的大腦灰質增多,這些區域關聯認知功能、執行功能、學業表現等。
作為「活躍大腦」研究項目的一部分,格拉納達大學體育與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員掃描了101名8到11歲兒童的大腦。結合他們的運動習慣,研究人員發現,兒童愛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能夠讓大腦前運動皮層、海馬旁回、海馬體、顳下回、尾狀核等區域的大腦灰質增多,這些區域主要負責學習模仿、社會認知、記憶、控制運動等。大腦灰質又稱大腦皮層,是信息處理中心,也是神經元細胞體密集的部位。大腦灰質增多,意味著神經元數量多。
研究人員在美國《神經影像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這是學界首次確認運動能對大腦結構產生重大影響。研究人員認為,孩子大腦灰質的變化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他們未來的職場表現。
不同年齡寶寶適合不同的運動
嬰兒的運動發展一般按照從上到下、由大到小、由近端向遠端的原則進行。一開始動作是不準確的,逐步形成精細的動作。各年齡階段的側重點如下:
0月~2個月:視聽訓練、俯臥抬頭、被動操練習等。
3個月~4個月:俯臥抬頭半小時、翻身、抵足爬行、平衡訓練、手口眼協調性訓練、抓握訓練等。
5個月~6個月:坐位訓練、爬行訓練、主動抓握訓練等。
7個月~8個月:手膝(足)位爬行訓練、翻身坐起、拾取動作訓練等。
9個月~10個月:扶站訓練、蹲起訓練等。
11個月~12個月:站立、行走練習等。
13個月~15個月:站立、獨立走等動作的發展。
16個月~18個月:攀登、掌握平衡等動作的發展。
19個月~23個月:穩步行走、跑步、攀登樓梯等動作的發展。
24個月~31個月:單腳站立等平衡性要求高的項目。
32個月~36個月:單腳跳躍等需要較大力量的動作。
36個月以上:翻滾、走平衡木、拋物、接物、旋轉、跳繩、跑步等動作的發展。
身為準媽媽和新手媽媽的你,趕緊行動起來,抓住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堅持聽音樂和做運動,就能讓孩子擁有更健康的身體、聰明的大腦!
文章配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圖片。
更多育兒、備孕、孕期、母嬰知識等準媽媽關心的話題:
孕期產檢內容和時間;孕婦能不能吃?產檢注意事項;四維彩超;胎兒排畸檢查;胎兒發育標準;如何科學坐月子……
歡迎各位媽媽留言,您想了解的話題或者孕期的疑難問題,天才寶寶會定期發布相關內容哦~
本文章由天才寶寶胎教儀團隊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