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我們始終在使用這個詞,卻不知道命名信號頻段的詞為什麼叫赫茲。
原因是,信號是一種電磁波,而發現電磁波的人,叫赫茲。
1857年2月22日,亨利希.赫茲生於德國漢堡的一個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律師。
小時候赫茲就展現出了自己過人的材質以及實驗才能,並且由於各科成績突出,老師建議他去學東放學!老師給他的畢業評語是「這位中學畢業生大腦遠超常人,缺點是講話有些單調」
赫茲的大學就讀於柏林大學,跟隨亥姆霍茲學習物理,主要研究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而後來到卡爾斯魯爾技術學院擔任物理系教授,在這裡遇上了他的真愛,並在愛的鼓舞下他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1894年他因感染敗血病去世。

當時物理學界關於電磁學有兩種觀點,一種是韋伯的觀點,認為電磁力是瞬間傳輸的,這和牛頓的觀點頗有相通之處。
一種就是麥克斯韋的觀點,認為電磁力是靠電磁波傳播的,當然有速度。
哪種觀點正確呢?赫茲為了找到真相設計了一套電磁波發生器。就是下圖這種,如果電磁波真實存在,那麼就會在這套設備中間體現。
最終他通過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並通過自己設計的實驗證明了諤電磁波有聚焦、直進、反射、折射和偏振現象,證實了光也是一種電磁波。他還首次發現了光電效應,光照射在物體表面會引起物體電性質的變化。
但是當時還沒有電子這一說,光電效應似乎又給光的波動說帶來了一絲陰影,但赫茲卻沒有辦法繼續探索了。
後來他的侄子獲得了諾貝爾獎,他的侄孫開創了超聲波影像學。
赫茲的出現徹底顛覆了當時傳統的物理,他證實了世界上存在一種看不見但卻可以影響人們感官的物質。
以至於我們現在使用的手機和電腦等科技產品,都是基於電磁波被發現。
那麼是否生活中還有很多科學沒有發現的類似的物質存在呢?使用現在任何科技都無法觀察到的物質,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赫茲讓人類文明進入到了下一個階段,那麼下一個赫茲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