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漢語、寫漢字,女性希望嫁到中國,它為何不屬於中國?!

2021-01-11 騰訊網

這裡說漢語、寫漢字,女性希望嫁到中國,它為何不屬於中國?!

果敢在哪?

我們大家都習以為常說中國話、寫方塊字、花人民幣、用中國移動、聯通或者電信的手機信號,為什麼會覺得習以為常呢?

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因為在中國就要用一切跟中國有關的東西。

可是,反過來的話,如果一切都用跟中國有關的東西,那麼這個地方一定是中國的土地嗎?

其實不然,有這樣一個地方,那裡的人不管是吃穿住用都是完全的中國樣子,甚至連學校使用的教材都是中文版,可是偏偏從國別上屬於他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這就是緬甸的果敢自治區,位於緬甸北部,與我國雲南省毗鄰。

歷史由來

果敢地區實際上從元朝開始,歷經明、清兩代都中國的疆土,中央政府在當地設置機構負責管理,同時分封吐司。

但是,一個地區的命運從屬於所在國家的命運,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中國在腐朽的滿清政府掌控之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邊疆地區逐漸失去了太平時期的安寧,尤其是東南方向,西方列強的勢力逐年深入。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到了光緒時期,英國武力吞併了緬甸的合法政權,開始琢磨如何染指中國的雲南。

這時,果敢地區的吐司賣主求榮,加上清朝政府的軟弱無能,最終被迫與英國籤訂邊界條約,徹底失去了果敢地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二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備受世界經濟危機困擾的英國在緬甸影響力逐漸下降,相反有意構建所謂「東亞共榮圈」的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將勢力伸向果敢。

後來,日本佔領緬甸後,當地有膽之士積極與英國、民國政府聯絡,要求參加對日作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就這樣,在民國政府的幫助下,果敢當地的部隊積極參與中國部隊發動的對日戰勝,其領導人甚至後來受到蔣委員長的接見並授予軍銜。

內亂不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上的主要政治玩家紛紛將精力拖入到國內,或是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或是繼續國內的戰爭。

此時的果敢,幾大力量縱橫捭闔、戰火不斷。緬甸國家政府、當地土司、緬甸共產黨紛紛參與到戰爭中,後來其內部勢力又開始分化,可以說是你方唱罷我便登臺。

「果敢王」彭家聲

彭家聲原本只是當地土司的一名部下,土司勢力崩潰之後便賦閒在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沒想到緬甸政府軍隊來到果敢後帶來的不是和平與發展,相反採取民族主義政策,極力打壓果敢人,彭家聲實在看不下去就拉起軍隊跟政府軍對抗,此後屢僕屢起,逐漸在當地群眾中有了聲望。

經歷了長年的戰爭和各種勢力的糾葛,1989年彭家聲成立同盟軍與緬甸政府達成停戰協議,開啟了緬甸北部地區的和平,至此彭家聲也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雖然偶有各類衝突爆發,彭家聲也多次發聲,但歷史大勢不會改變,一代人的歷史任務完成後就會慢慢謝幕。

如今的果敢

如今的果敢在緬甸政府的治理下逐漸恢復了難得的和平,雖然漢語、漢字、人民幣等等中國元素的東西依然存在,但緬文教學已經逐步推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有了和平才有發展的可能,曾經果敢的經濟靠毒品維持,現在已經有了轉型發展,甚至我們在中國還可查看「果敢資訊網」。

小節

雖然,不少當地果敢人希望嫁到中國境內,實現身份的回歸和地位的轉換,但是國與國的關係是講究原則和遊戲規則的。

希望果敢人民能夠和平穩定的生活,這樣中國的西南邊疆才會有持有的安寧。

相關焦點

  • 散居在異域的「小中國」,人們寫漢字說漢話,這有什麼歷史原因?
    在國外的某地,當人們的語言、生活習慣、歷史文化與中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時,人們習慣上稱其為「小中國」。目前,有 多少「小中國」,恐怕很難一下子說清楚。置身曼尼普爾,很多人感受最深的不是南亞風情,而是極具特色的東方味道:這裡的人和我們是如此的相像,黃皮膚,黑眼珠;她們使用漢語,並將其作為第二語言;她們喜歡中國文化,崇拜龍,甚至自認為是龍的傳人;她們過端午,划龍舟,還吃粽子……曼尼普爾為何會形成這樣的特色呢?據當地史料記載,曼尼普爾邦建始於五代十國時期齊朝國王與中亞王朝公主的一次通婚。
  • 嫁到非洲的中國女性生活如何?驢友:還是中國男人靠譜
    而且來到我國的外國人,基本上什麼膚色的人都有,我國對待不同膚色的人都是保持著公平的態度的,沒有什麼說歧視什麼顏色的人,也不會對什麼膚色的人特別的友好。很多的外國人來到我國旅行都會被我國人們的熱情給吸引。中國女性勤儉持家,入得廚房出得廳堂,如今很多的外國人都會選擇到我國找自己的另一半,其中不乏一些非洲人。那麼嫁到非洲的中國女性生活如何呢?來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
  • 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拼音寫,只有一字永遠改不掉
    隨著最近幾年裡我們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想要理解中國文化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想要真正地了解到中國的文化,還是要先學一點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漢字。當然,漢字廣泛地影響力不僅僅是存在於今天,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對周邊的許多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並且形成了一個大範圍的「漢語圈」。其中包括日本,朝鮮,新加坡等眾多國家。
  • 那些曾經嫁到非洲的中國女子,為何又回到了中國?難以忍受
    現在,很多家庭生活條件好了,他們更願意選擇去到西方的發達國家生活,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趨勢。有一部分女生,因為在國外留學,結識了很多外國的小夥伴,遇上了自己喜歡的人,最後選擇在那裡安家。近年來,還掀起了嫁到非洲去的潮流,很多女生選擇嫁到非洲,甚至不聽親朋好友的勸告,但為何沒過多久又回到了中國呢?
  • 為什麼白人女性不願意嫁到中國來呢?
    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中國女人喜歡嫁給老外,或者找外國男朋友,即使很糟糕的一個外國男人,在中國也很容易找到很多女朋友,可是我們卻很少能看到中國男人找外國女人當老婆或者當女朋友,這是為什麼呢?白人女性並不願意到中國這些他們認為的低收入國家去,就像我們國家的女性也不太可能願意嫁到非洲和印度或者東南亞國家一樣。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人之前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要造日語的文字的時候,是直接拿了中國的漢字來用,當然有一些為了表示這是日語,也做了一些改動,所以大家今天看的一些日本的文字跟中國的繁體字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在用中國的漢字的時候,很多漢字的意思也是直接拿過去用的。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到古代中國和日本的那種深刻的文化交流,從學習日語當中也可以複習我們古代的文言文。
  • 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會說漢語?
    文/胡赳赳中國人的漢語水平受限於三個條件:一是歷史原因的割裂;二是中文系或漢語寫作的攤薄,能碼字的多了,會寫作的少了;三是缺少對漢語起碼的尊重,敬惜字紙曾經是傳統,而今是傳說。漢字五千年,白話文百年,網絡流行語十五年,中國的語言還未走出去,中國人還沒學會說漢語。
  • 中國人寫漢字都快寫不過外國人了,你覺得你還像個「中國人」嗎?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而這些在中國生活的外國朋友們都聽得非常認真,看得出來他們對中華文化非常感興趣。的確,隨著中國國力現在越來越強、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學習漢語和中文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漢語已經快要成為一門國際化的通用語言了。
  • 「我對漢字和中國文化一見鍾情」(海客談神州)
    畢羅出生於1977年,愛上中國書法時,他還是20歲出頭的小夥子。「我對漢字和中國文化一見鍾情,漢語非常有魅力,我至今依然記得大學一年級的漢語教材《現代漢語教程》,上面的字體除了黑體、宋體還有楷體,對話的部分是楷體。楷體太漂亮了,我當時就對中國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96年高中畢業後,畢羅進入那不勒斯東方大學學習漢語,第一次與漢字親密接觸。
  • 漫談漢字、漢語、信仰
    圖片來自網絡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字形優美,含義豐富,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之一。中國自古就有「書畫同源」一說,這是因為最早的文字就是圖畫,漢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圖畫。但是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實體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畫不出來的。因此,以象形字為基礎,漢字逐漸發展成表意文字。表意字是指根據描述對象內容的意義所創造的字,從畫圖和實物記事慢慢發展,逐漸的把更多的意義融入文字當中。根據考古的發現,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徵,可能是漢字的萌芽。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而我們國家漢字,則是一個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並且沒有經歷過斷層的文字,漢字的歷史擁有著6000多年的時間,長久以來都是漢語的記錄符號,為中國的文化奠基了堅實的基礎,也因此中國如今才會有著這麼完整的文字存在。也是相對的,因為漢字的發明,中國從古代以來就是強國之一,也因此將漢語的影響力傳播到了全世界,甚至建設了一個文化圈,那就是東亞文化圈。
  • 美國大叔潛心研究漢字45年,說到「漢字是全世界的漢字」
    在近期董卿和撒貝寧主持的一檔節目《開學第一課》中,邀請了一位特別的嘉賓,來自美國、潛心研究中華漢字45年之久的理察 希爾斯先生,人們熱情地稱他為「漢字叔叔」。從小喜愛漢字的理察對漢字情有獨鍾,他蛢命工作,努力賺錢,在22歲那年,買了單程飛機票飛到香港,又買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語文課本,用來學習漢字。甚至,他做了一萬五千張卡片來幫助記憶單詞——正面寫有漢字和拼音,反面寫上英文,這樣如痴如醉的狀態持續了好幾年。在他44歲時,有建立資料庫、通過網站的形式來展現的想法。
  • 盤點全世界那些以漢字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目前全世界以漢語為母語人口佔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大多數都是亞洲大中華區。其他分布在海外華人社群。不過中國人口眾多,各種方言之間並不能很好互通,不同漢語系的人之間一般人會使用普通話(國語)互通。而中國人只有一種文字,就是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漢字。
  • 漢字叔叔:嬉皮士、宇宙與中國字
    他的網站點擊量,從每天1.5萬突然躥升至每天60萬,然後下滑到20萬,一個月後恢復到了每天1.5萬——紅了,不紅了,又紅了,又不紅了……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點擊量曲線震蕩著,直到2011年10月,中國一家電視臺的邀請讓他意識到,緣分到了。天津衛視一檔講述外國人在中國的專題節目在飛往他所在的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鄉下採訪拍攝幾天後,邀請他到中國繼續補錄一些鏡頭。
  • 你還敢說自己會寫漢字麼?
    筆畫有點複雜,很多地方老師都說不清楚,最近還打算找一本比較權威的資料。  老師:出這道題,不是要為難孩子  出題的民辦小學,一位資深語文老師說,最近幾年很多老師不太重視筆畫教學,雖然這個字的筆畫課堂上講到過,但不會看學生一筆一畫寫,所以學生的錯誤很難監測到。
  • 全球很多文字都用字母,為何我國能成功保住獨創的漢字?
    在很多街頭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外國人覺得漢語和漢字是特別難的東西,我們或許見過能說很流利漢語的外國人,但是很難見到漢字寫得方方正正的外國人,這就說明,漢字是一門學問。大家能發現,現在國際上通用的文字基本已經被字母化,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會覺得單詞很難背,其實據統計,漢字才是讓很多外國人頭疼的噩夢。全球很多文字都用字母,為何我國能成功保住獨創的漢字?
  • 日本有自己的文字,為何這部正史用漢字書寫?看強大繁盛的吸引力
    「古天地未剖,陰陽不分……及其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淹滯而為地,精妙之合摶易,重濁之凝竭難。」上面這段描述開天避地的語句,不論從文字,還是從內容,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出自中國的古典文籍。其實不然,它是成書於1300年前的日本,是日本流傳至今最早的正史----《日本書紀》。
  • 漢字筆順 你寫對了嗎:專家詳解漢字筆順規則意義何在
    人們發現,一些非常熟悉的字,自己書寫時竟然與網傳的漢字筆順規則都不一樣。網絡熱傳的「國家規定的漢字筆順規則」中,「忄」先寫點和點,最後寫豎;「匕」先寫撇,後寫豎彎鉤;「萬」先寫橫,再寫橫折鉤,後寫撇;「母」字的最後三筆是點、橫、點;「火」先寫上面兩筆,即點和撇,再寫人字……「難道小時候老師教錯了嗎?」不少網友問。還有人質疑:「字寫對了不就行了?筆順次序有這麼重要嗎?」
  • 不存在「科學革命」,實際上是「漢字革命」
    但極為諷刺的是,「邏輯與實驗」再加上所有科學或知識的媒介工具與前提條件——「表意文字」(漢語概念或稱「漢字密碼」),三者均是較晚才從中國被引進到歐洲的。先略談兩個「法寶」。……費諾羅薩進一步說:「漢語所代表的是,所有的西方邏輯和抽象系統的自然選擇。」其他兩位西方學者也說:萊布尼茨的理想是和中國表意文字聯繫在一起的,亦即,普遍通用語言的思想:每個符號代表一個概念,……它近似於現代邏輯符號。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