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小麥科研工作者合作共贏,資源共享的傳統,助力全國小麥科研共同體的良性發展,加快我國小麥科研的進展,由河北師範大學
劉西崗
教授建議並聯繫,在中國農業大學
孫其信
教授和
倪中福
教授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中科院遺傳發育所
焦雨鈴
研究員和
魯非
研究員以及中國農科院作科所
張學勇
研究員積極參與並無私奉獻,最後由中國農業大學小麥研究中心
郭偉龍
老師和生信協作組同學們一起在自主開發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平臺SnpHub(一作解讀|GigaScience:可快速部署的SNP數據檢索分析資料庫模型SnpHub及在小麥中的應用)的基礎上,將我國學者近期發表的四篇文章中共計627份六倍體小麥重測序數據(表一)整合在一起,構建了」小麥基因組變異聯合資料庫」——WheatUnion(簡稱「WUdatabase」,或「WU資料庫」)。
訪問連結:
http://wheat.cau.edu.cn/WheatUnion/
表一:WU-database中的數據集說明
目前結果經內部測試驗證後,現面向全體小麥科研工作者釋放。
——劉西崗教授(河北師範大學)
至2020年底,我國小麥研究的同行們公開發表的重測序數據已經接近700份。原始測序數據已經按照要求上傳到了NCBI等基因組學資料庫中,其中很多材料是我國國內同行使用和所關心的。在今年2月份上推送的文章(拿什麼迎接你:即將到來的海量重測序數據?)中討論過「海量重測序數據」所帶來的諸多挑戰:我們雖然都能下載原始數據,但是要完成比對、分析、整合等過程,對於小麥這樣基因組龐大的作物來說,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經濟成本,都很難由一個研究團隊可以在短期內完成。
如何快速整合這些數據來幫助同行們的研究?2020年,國內已經多家單位在數據整合、共享和資料庫建設方面做出了貢獻(表二)。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麥研究聯盟公眾號團隊維護的「小麥多組學網站(
http://202.194.139.32/
)」自2018年開放運行以來目前已經有117萬的點擊量,已被國內外廣大同行使用。
表二:2020年我國在小麥相關資料庫/數據集建設方向的工作匯總
隨著諸多數據集合的快速發表,在短時間內整合不同文章的大數據依然有諸多難點和挑戰。值得慶幸的是,在劉西崗老師的倡議和聯繫下,各個相關團隊的領導和責任導師都在第一時間對」整合我國幾家單位已經發表小麥重測序數據」這一提議非常支持,並提供了鼎力相助!在此一併感謝!也很感謝各位前輩們的信任,讓我們能夠有機會承擔這樣一份「有分量」的資料庫的建設工作。同時也感謝王梓豪、王文熙、謝小明等研究生的連續幾周的努力,在解決了諸多問題後能夠在2020年底完成一個可供同行使用的資料庫系統。當然還有許多不完美和不夠完善的地方,還望同行們建議以及海涵!期待更多反饋!
讓我們繼續協力齊心,變得更強!
——郭偉龍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小麥研究中心)
小麥族多組學網站:
http://202.194.139.32
投稿、合作等郵箱:
13148474750@163.com
微信群:
加群點擊
小麥研究聯盟交流群
雜誌影響因子查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