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權威,思考能力為啥自動降級?丨周末讀書

2020-12-03 小基快跑

關於權威有兩個問題。

首先是令人警醒的記錄。

這個星球上有大約100萬受過培訓的經濟學家,卻沒有一位精確預言過金融危機發生的時間,更別說房地產泡沫的破裂,信用違約互換的瓦解,直到通貨膨脹引發的經濟危機的順序了。

再沒有哪個專家群體失靈得比這更驚人了。

其次,許多事例可以證明,權威也會出錯。

出錯是人類的通病,但重要的是,面對權威我們會將獨立思考的能力調低一級。面對專家意見時,我們往往會比面對其他意見盲從許多。

還有,我們會服從權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無意義的方面。

這就是「權威偏誤」。

年輕的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在1961年做了一個實驗,將「權威偏誤」揭示得十分透徹。

實驗時,他要求一位受試者電擊坐在玻璃窗另一側的一個人,並逐漸增加電壓。從15伏開始,然後是30伏、45伏,以此類推,直到幾乎致命的450伏。

即使受折磨的那個人痛得大喊大叫,渾身顫抖(事實上沒有電流,那只是一位演員),受試者想中斷實驗,但只要米爾格拉姆平靜地說「請繼續,實驗要求這樣做」,大多數人都會繼續做下去。

半數以上的受試者將電壓升到了最高——純粹是在服從權威。

近幾十年來,航空公司明白了「權威偏誤」有可能造成危險。許多意外事故之所以發生,都是因為機長犯了錯,副機長察覺了錯誤,但出於相信權威,不敢指出來。

大約15年以來,幾乎所有航空公司的飛行員都接受了所謂的「機組資源管理」訓練,學習坦率、迅速地指出問題。換句話說,他們在訓練自己努力擺脫「權威偏誤」。

幾十年後,許多公司紛紛向航空公司學習。特別是當有一位強勢的執行長時,員工患上「權威偏誤」的危險就更大,這對公司很不利。

專家們希望被人認出,為此他們必須用某種信號顯示他們的身份。醫生和研究人員是通過他們的白大褂,銀行行長則是通過西服和領帶。領帶沒有作用,它只是一種信號。國王頭戴王冠,軍隊中有軍銜標誌,其他信號還包括名人訪談的邀請、圖書和其他出版物等。

任何時候都有不同的權威在「流行」。

有時是神職人員,有時是國王、武士、哲學家、詩人、搖滾明星、電視製作人、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對衝基金經理、銀行總裁。

存在權威時,社會總是樂於跟從。

如果權威們想跨界,往往會引起混亂,比如,當一位職業網球運動員推薦咖啡機,或一位女演員推薦治療扁桃腺炎的藥的時候。

不管什麼時候,遇到一位專家,我都會設法向他挑戰。請你也這麼做,你對權威的批判能力越強,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強的能力。

清醒思考的藝術

作 者:羅爾夫·多貝裡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光華薦書|面對危機 讀書與思考
    來源:北大光華高層管理教育讀書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對待生活和未來的積極態度。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曾說過「我自十餘歲起,就開始讀書,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在面對疫情危機的當下,開學時間延遲,企業復工受影響,但是這也是一個讀書和思考未來的時機。為此,我們邀請光華管理學院的教授們為大家推薦好書,希望大家從不同角度思考商業的困境及新的機遇,能從此書單中獲益。
  • 20到39歲腫瘤發病率增長80%,我們該如何面對疾病與死亡?丨21讀書
    21讀書  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生死之間》  編輯丨陳思;實習生 思純  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  如果疾病和死亡避無可避,至少我們可以練習與它們相處的方式。願你沒有遺憾。  進入寧養院之前,曹偉華是一個優秀的、前途無量的內科醫生,而寧養院的工作看起來就是開開止痛藥,不熟悉她的人會質疑她的業務能力不夠所以才會被派到寧養院,但她懶得爭辨,她覺得寧養院的工作和內科醫生的工作一樣有價值。
  • 「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每周一本書讓閱讀,豐滿人生面對大量書籍和信息,怎樣挑選值得閱讀的書、怎樣高效閱讀圖書,從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成了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21讀書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編輯丨阿巷;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網絡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讀書的過程就是人為地弄清楚一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抓住一本書的脈絡和重點
  • 模型思維,一種更高級的思考方式丨21讀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丨萬維鋼編輯丨陳思;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掌握多種模型,就像站在一間擁有很多窗戶的房子裡,以不同的方式看向世界。題記很多人都知道投資者查理·芒格喜歡談論「思維模型」,他說:「要想獲得普世智慧,80~90個重要的模型就能完成90%的工作。」
  •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並且,這一觀點與被訪者自身的權威主義傾向有較顯著的相關性。也就是說,自身在服從權威這方面得分越高,越傾向於認為如今的年輕人「無禮」。另外,權威主義傾向得分與這一觀點沒有相關性。 3 第三項:閱讀喜好 實驗重新選取了1500名被試者,進行問卷調查:是否認為這一代年輕人不如上一代人愛讀書。同時對他們進行「作者認知度測試」,這個測試可以反映被試的閱讀量多少。
  • 疫期讀書③丨夏榆:災難之時,以個體記憶抵抗時代的遺忘
    「讀書隨處淨土,閉門即是深山。」明代文學家和書畫家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的這句話,常被讀書人用以自況。然而,在疫情洪流席捲宇內的此刻,讀書人是否還能在書桌前安坐如山?在外界災難的紛擾和心靈的安頓需求之間,他們該如何尋求平衡呢?這或許是每一位有責任感和獨立精神追求的知識人的共同疑難。
  • 曹衝稱象: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觀察和思考能力也很強
    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詮釋了曹衝的聰明睿智,還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而且還有很強觀察和思考能力。三國的時候,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正在大家圍著大象觀看的時候,曹操理著鬍子對大家說:「這頭象真大,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重,你們哪個有辦法稱一稱它?」
  • 從萬人仰慕到無人問津:冥王星「降級」背後的社會文化
    撰文丨(美)尼爾·德格拉斯·泰森摘編丨何安安
  • 面對「降級」冥王星發現者遺孀接受事實
    冥王星發現者、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的遺孀帕特麗卡24日表示,如果湯博仍在世,他將會接受冥王星在太陽系中降級的事實,因為他是一個好科學家。骨灰將飛近冥王星  各國科學家24日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大會上通過太陽系行星的新定義,將冥王星「逐出家門」,太陽系只剩下8顆行星。
  • 丨21讀書
    21讀書 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金融投資400年:投資者必讀金融理財寶典》 編輯丨黎雨桐;實習生思純 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 你可以看到,儘管媒體有多種說法,事實上幾個世紀以來,金融市場上沒有任何重要的東西發生了改變。
  • 讀書的4個好處,寫給不愛讀書的你
    如果有人問你讀書有什麼好處,你能回答得上來嗎?又能說出讀書有幾個好處呢?這個問題對於不愛讀書的你,可能勉為其難,因為當你意識到了讀書的好處,自然就愛上了讀書。作為一個養成了讀書習慣的人,我列出了讀書的以下4個好處:一、讀書讓你勝任不同的工作崗位自從學校畢業之後,極少有人能夠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社會上也沒有對口的工作崗位可供選擇,因此每個人都得通過讀書和學習來適應不同崗位的能力要求,你也不例外。
  • iOS13 怎麼降級?完美降級 iOS12 方法來了
    目前你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等待iOS13新版本發布,修復掉這些Bug,另一個則是選擇降級到 iOS 12.4.1 ,目前該版本的驗證通道還未關閉,如果體驗效果不佳,建議降級到該版本。當然,有很多小夥伴升級後並不知道要怎麼降級,也有的小夥伴擔心降級會清空手機數據或者變成磚頭,其實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操作,就可以保留數據降級到 iOS12,下面請看降級方法!iOS13 降級 iOS12 方法首先,在降級之前我們需要做好手機數據備份,這一步很重要!
  • 書單| 如果不能去踏春,就在家讀書吧!
    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曾說,「我自十餘歲起,就開始讀書;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讀書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對待生活和未來的態度。在面對疫情危機的當下,開學時間延遲、企業復工受影響,這正是一個讀書和思考未來的時機。希望大家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困境與機遇,從以下書單中獲益。
  • 13歲女孩考了全校第一後,投塘自殺:孩子,勇敢面對權威的質疑
    古代有一句俗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如孩子受到權威的質疑,我沒做但是我無法讓人相信我沒做。這是孩子最絕望的地方。對於孩子,父母和老師的權威就像他們的世界,當自己的優秀收到權威的質疑和否定,孩子的世界就會崩塌。而作為家長,我們從小就告訴孩子「要聽爸媽話,要聽老師話」,但是我們卻忘了告訴孩子,權威不一定是對的,面對權威,不必害怕。
  • 讀書, 不過是再造自己的生命
    我的個人偏見,讀書是再造生命的有效途徑,可以通過讀書完成自我的重建。其實,讀過的書與吃過的飯一樣,很難說記住了多少,但人卻因此長大。下面列出的書,只是我生命成長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幾本。    1. 我們曾經喊出「懷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口號,但這本書告訴你:人還是要相信一些東西,比如你上公交車,你就得相信司機的駕駛技術,相信車輛的安全性能,相信車上不會有恐怖分子……奧古斯丁說:「一個人要獨自面對兩件事:一是獨自面對信仰,二是獨自面對死亡。」人生是自己過的,生和死都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你可以懷疑靈魂的有無,但你卻不能不直面自己的人生。    2.
  • 世間最神奇的事莫過於——讀書
    閱讀丨@kyawmyintthan,Kyaw Myint Than(緬甸)一個小孩子舒適地坐在一座巨大的金色建築物上,靜靜地讀書。    小學生丨@myothet,Myo Thet(緬甸)當其他孩子選擇玩遊戲時,這兩個決定一起讀書。
  • 讀書也是一個政治問題
    對黨員幹部來說,讀書學習可以開闊眼界、豐富思維,能夠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養、錘鍊道德操守。不讀書、不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人藉口「工作忙」、「沒時間」、「靜不下來」,很少讀書,甚至不讀書。
  • 消費降級是否會催生「降級」品牌?
    我們應該如何討論消費降級? 在華爾街見聞發表的《拋開階層結構談消費升級/降級的都是耍流氓》一文中,作者認為,談論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離不開階層和結構,目前消費降級和消費升級在同時發生,更多的只是說明了財富兩極化狀態。
  • 面對肆虐的病毒:如何用積極心理學來應對恐慌危機?
    面對重大危機與恐慌,如何用積極心理學來有效化解呢?如何來理解這樣大規模傳染病危機背後的正面意義呢?沉下心來,我們看到的是危機中的轉折與機會。01它用最猛烈的方式提醒我們人生的無常與生命的脆弱很多人因為被迫隔離,開始學會靜心讀書與思考,或者有了更多的陪伴家人的時光,或者開始有意識的堅持運動和規律作息,突然發現原來的生活是多麼不健康。
  • 那些閱讀能力厲害的人,是怎麼讀書的?看過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簡單
    閱讀能力厲害的人物一下子就讓我們想到了錢鍾書、李敖。錢鍾書,書非借不能讀也。錢鍾書所讀的書都來自圖書館;他愛邊讀書邊做筆記,書要一遍一遍地讀,筆記要不斷地補充。而錢鍾書通過反覆、不定期翻閱讀書筆記真正做到了過目不忘。李敖讀書愛五馬分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