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陪初一在讀的孩子參加《高分高能規律》落地班學習,兩天兩夜的時間過得飛快,讓人意猶未盡,感慨萬千間,有歡笑也有淚水,簡要分享二三在這裡。
1、家長要勇於直面家庭教育這一世界性話題。
誠如易哥所說,家庭教育是世界性話題,絕非我國獨有,日本、英國、加拿大等所有國家裡的每一個家庭都面臨著家庭教育的考驗。
面對孩子的成長,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本就是一個問題重重的過程,不能任性溺愛,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像是賴活在「網略世界」裡,暗黑森林,移動迷宮,九層妖塔,十八般煉獄,坐井觀天,生無可戀。
有問題,不可怕,關鍵是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更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是何種膚色,我們都是地球人,都有同理心。人們的愛心是相通的,我們捧著一顆柔軟的心去無條件地愛孩子,愛對方,終能化危為機。
任何事物任何人的發展之路,總是有波峰有波谷的,只要足夠努力勇往直前,終將呈現出螺旋式前進上升的狀態。
2、讀書求學的路永不過時。
孩子們讀書學習成長,仍然是這個時代裡成人、成才、成就大人生的重要途徑。在階層固化日益嚴重的當下,讀書求學依然不過時,不管是城裡孩子,還是農村娃,通過讀書求學都將實現自我價值。
要走出「讀書無用論」「學歷無用論」的迷魂陣,當然,學歷要能夠與能力匹配,而不能僅僅只是一張紙,更多的是要一種學習力的證明。
課堂上播放的一張張照片裡,那些山區孩子沿著讓人心驚肉跳的懸崖土路去求學的場景,讓人心痛不已,也催人奮進。學習平臺和條件都相對優越的孩子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一把,拼搏一把的呢?俗話說,「愛拼才會贏」,拼過,搏過,方能無愧於心。
這世上沒有「等」出來的成功,只有「幹」出來的輝煌。
3、親子互動喚醒「我愛你」。
每晚課程結束前,都會有一場親子活動,讓我印象尤其深刻。
當孩子跟我們再次零距離接觸,親密相擁,四目相望時,心底深處最柔軟的親情瞬間被喚醒了。那一刻,也曾老淚縱橫嘆天地,也曾心若清水不染塵,淚眼婆娑之中震顫不已,這就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寶貴禮物啊!舉世無雙,獨一無二,此刻除了感恩,還是感恩!我愛你,NO WHY NO REASON,只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4、雙向性親子關係意味著父母要成長自己。
易哥生動地詮釋了親子關係的「雙向性」,頗有見地,似乎端掉了董進宇博士「扣」在爸媽頭上的「緊箍咒」:我們愛孩子到足夠純潔時,孩子也會給予我們愛的回饋。
其實,細思極恐。倘若我們給與的是「有毒的愛」、「有毒的陪伴」時,那孩子回饋給我們的能是良性的愛嗎?個人以為,概率極低。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責任的天平砝碼依然是傾斜在父母這一邊。
父母用自我成長和完善,進而去正向影響帶動孩子的成長,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義之所在。基於此,家庭教育說到底是教育者(父母)的自我教育。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我們腦袋裡的水就不純淨,怎麼能給孩子以如許清水呢?更談不上能有正確的反饋。
心中無情,何以施愛?!
面目猙獰,哪來被愛?!
像極了談戀愛,我愛你,你也愛我,才可能相親相愛,地久天長。倘若是苦苦的單相思,愛最終只能走向灰飛煙滅。親子關係雙向流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為父母,我們要理解體會到孩子們讀書學習的辛苦,雖然那是他應該做的分內事,換位思考下,如果讓我們來做孩子做的事情,未必有他們做的好。
同時,作為日漸長大的孩子,也需要理解和體諒父母的操勞與不易。上有老下有小,單位裡還有N個大小領導,既要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要琴棋書畫闖天涯,常有疲憊不堪的無奈與尷尬,可還是要強裝笑顏照顧到孩子的情緒,尤其在學習了博瑞智家庭教育的爸爸媽媽們,要時刻給孩子傳遞正能量,不能打擊,和一以貫之的教育觀念相反,完全做到,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要多多換位思考,多多體諒。
我們和孩子不一樣,人生的每個階段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你有你的人生追求,我也有我的事業目標;我們又一樣,一脈相傳同根生,相互獨立又有交集,風風雨雨人生路,我們抱團取暖,攜手前行。
此時此刻,我想說:孩子,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你的地盤你做主,你不需要嘮叨,絕不打攪;你若需要輔助,我們隨時都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不同的個體,我們之間,或許有誤會,難免有分歧,但就事論事,不能讓這些分歧影響到我們的父子母子之間的溫情親情,更不能因此有相互的人身攻擊啊!
人生相遇相聚一場不容易,一路相知相伴且行且珍惜!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你我有關,努力活出自己真實的模樣吧!
愛是你我,孩子!願你我之間多份理解與關愛,願你我都能被歲月溫柔以待,溫情以待!
We should be love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with our soft heart!
Thank you for all!!
作者:羅先振
編輯:陪伴
關注 ,每天為您分享家庭教育、校園資訊、學習方法、個人成長等相關內容,陪伴孩子,成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