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P-1細胞基因編輯服務-點突變

2020-11-30 騰訊網

CRISPR-U可在THP-1細胞中進行高效的基因編輯

THP-1是一種近四倍體的懸浮細胞,常規的基因編輯方法在THP-1中陽性率很低。由於CRISPR/Cas9易於構建和在人細胞中的毒性較低,在基因編輯應用中備受青睞。CRISPR-U是源井生物自主研發的應用於基因編輯細胞系的獨家技術(基於CRISPR / Cas9技術),採用了最大化基因組編輯效率的策略,基因切割效率和重組效率是普通的CRISPR/Cas9技術的10倍以上,可輕鬆實現基因敲除(KO)、點突變(PM)、基因敲入(KI)。因此,我們在THP-1中獲得的陽性克隆的概率比傳統方法更高。我們可以定製您感興趣的基因編輯THP-1細胞系及其他單核細胞系,亦可為您實現各種轉基因的需求,助力您的研究。

源井可提供的THP-1細胞基因編輯服務:

CRISPR-U基因點突變THP-1細胞:

通過核轉染法將CRISPR/Cas9載體和ssODN共轉入細胞中,gRNA和Cas9複合物造成靶位點DNA雙鏈斷裂後,THP-1細胞以攜帶目標點突變的ssODN作為模板進行同源重組修復(HDR),將目標點突變重組到基因組靶位點。

· 細胞疾病模型建模

通過HDR,攜帶點突變序列的donor oligo (ssODN)替換WT對應的鹼基。

· 細胞疾病模型修復

通過HDR,攜帶WT序列的donor oligo (ssODN)替換對應的突變鹼基。

應用案例:

使用CRISPR/Cas9與THP-1細胞,構建慢性肉芽腫病(CGD)疾病模型,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疾病治療方法

慢性肉芽腫病(CGD)是一種罕見的X連鎖的遺傳病,由於機體的CYBB基因發生突變或缺失,導致巨噬細胞缺乏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

(NADPH)氧化酶,無法產生過氧化氫來有效殺滅入侵的微生物,這通常會導致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嚴重反覆感染。有研究者利用CRISPR/Cas9技術,在THP-1細胞中進行CYBB基因的敲除和點突變c.90C>G(該點突變曾在一例CGD患者中被發現),成功構建了首個CGD的細胞模型。

對比野生型的THP-1細胞,研究者構建的2個KO克隆(#3和#27)和點突變克隆(#2)在經過PMA和LPS誘導後均出現了H2O2水平降低,同時IL-1β、TNF-α和IL-6釋放量的明顯上升,這與CGD疾病中巨噬細胞的表現一致。

隨後,研究者通過慢病毒轉染的形式進行CYBB回補,則扭轉了這個局面。這種新的CGD細胞模型為疾病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將有助於開發更高效的治療方法,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4]。

CRISPR-U可以通過核轉染法高效地將CRISPR/Cas9以及ssODN共轉入THP-1細胞中,篩選後挑選單克隆培養。選擇不同的克隆分別進行靶位點擴增及測序,篩選出點突變純合的陽性克隆,生成您需要的點突變細胞模型。

參考文獻:

Benyoucef A, Marchitto L, Touzot F.CRISPR gene-engineered CYBBko THP-1 cell lines highlight the crucialrole of NADPH-indu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for regulatinginflammasome activation[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20.

文章是源井生物原創,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THP-1基因編輯細胞株——如何快速構建THP-1基因敲除細胞株
    在血液粒細胞的研究中,THP-1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細胞模型。如何在THP-1細胞株進行基因敲除/基因敲入/基因突變也是各個課題組的一個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何解決THP-1細胞的基因敲除,也是我們海星生物的一個重要的研發方向,經過了一年多的研發,我們終於在根本上解決了這個THP-1細胞株的基因編輯的困難,可以為客戶提供編輯效率高、結果穩定、周期快速的細胞基因敲除的解決方案。
  • 基因敲除穩轉株-點突變
    通過核轉染法將gRNA載體(含Cas9)和Donor共轉入細胞中,gRNA和Cas9複合物造成靶位點DNA雙鏈斷裂後,細胞以外源攜帶目標點突變的Donor作為模板進行同源重組修復(HDR),將目標點突變重組到基因組靶位點。 gRNA載體攜帶抗性,可進行藥篩,藥篩完成後挑選單克隆培養。
  • CRISPR-U基因編輯細胞系
    CRISPR-U基因編輯細胞系原理 CRISPR-U是源井生物自主研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基於CRISPR / Cas9技術),CRISPR-U技術比普通CRISPR/Cas9技術的基因切割效率更高,同時可以大幅度提升同源重組效率,輕鬆實現細胞和動物水平的基因敲除(KO)、基因點突變(PM)和基因敲入
  • 基因敲除真菌編輯服務
    CRISPR-Cas9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包括基因敲除,敲入,點突變等)(聚簇規則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CRISPR相關蛋白9)使研究人員能夠更精確地修飾基因組序列的方式。 CRISPR-Cas的使用不僅提供了執行基因組功能分析的省時方法,而且還提供了新的真菌基因型,可用作植物病原體和觸發植物防禦反應的潛在競爭者。
  • 《細胞》專刊|機器學習與基因編輯
    2、基於AAV載體遞送的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自從發現基因突變和損傷會造成疾病之後,基因治療(gene therapy)就一直是人們的希望。然而傳統的插入一個野生型基因拷貝的方法有許多局限性,它們缺乏表達調控,也不能解決獲得性的病理突變。人們還是希望能在細胞的自然環境下修復基因。
  • 快速讀懂基因點突變載體應用
    目前最成熟且應用最廣的是Type II的CRISPR/Cas9系統,其原理是利用gRNA特異性識別靶序列,並引導Cas9核酸內切酶對靶序列的PAM上遊進行切割,從而造成靶位點DNA雙鏈斷裂,隨之利用細胞的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或同源重組(HDR)的方式對切割位點進行修復,實現DNA水平的敲除、敲入或點突變。
  • 醫學突破的先鋒--CRISPR介導的HeLa細胞基因編輯
    作為一種腫瘤模型,它們已被廣泛應用於研究中:1. 腫瘤細胞的遷移和侵襲2. 藥物開發3. 細胞死亡途徑CRISPR-U™ 基因編輯在HeLa細胞的應用CRISPR-Cas系統已經成為了革命性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為生命科學的發展和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 基因編輯胚胎導致大量DNA突變和重組!
    三項研究顯示大量的DNA缺失和重組增加了對遺傳基因組編輯的安全性擔憂。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修改人類胚胎的一系列實驗,揭示了該過程如何在目標位點或附近對基因組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改變。
  • 基因編輯胚胎導致大量DNA突變和重組!
    2020年6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三項研究顯示大量的DNA缺失和重組增加了對遺傳基因組編輯的安全性擔憂。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修改人類胚胎的一系列實驗,揭示了該過程如何在目標位點或附近對基因組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改變。
  • 醫學突破的先鋒——CRISPR介導的HeLa細胞基因編輯|源井生物
    在HeLa細胞系中進行基因編輯可以產生單個或多個基因敲除,正確的突變或插入報告基因轉基因。這些經過基因組編輯的HeLa細胞系將提供給研究人員用於研究癌症,癌症治療,細胞死亡,功能基因組學,信號通路,藥物研發,藥物反應和細胞治療。圖:針對工程ESC和iPSC的CRISPR-U定製流程源井生物自主研發的CRISPR-U可用於HeLa細胞系的基因操作。
  • 基因編輯幹細胞基因編輯技術-源井生物
    但是,患者來源的iPSC仍然攜帶病原突變。為了生成健康的患者源細胞,一種基於短回文重複序列(CRISPR)/Cas9的細菌系統(簇狀分布)的基因編輯技術可用於修復突變,從而產生不需要患者免疫抑制的新型植物。
  • GBM起源於室管膜下區的基因突變細胞
    Epub 2018 Aug 1.】膠質母細胞瘤(GBM)是侵襲性極強和無法治癒的惡性腦腫瘤,總體生存期中位數15個月。驅動GBM發生的突變起源細胞可能是疾病進展的基礎,也是開發治療新手段的方向。韓國首爾科學技術研究院醫學工程學院的Joo Ho Lee等通過基因工程GBM小鼠模型和單細胞測序等方法,在體外和體內實驗研究帶有GBM特徵的突變起源細胞,結果發表於2018年8月《Nature》上。
  • CRISPR基因編輯MC-3T3細胞系——骨相關研究的神器
    最近的研究發現,影響骨組織穩態的突變蛋白和新的途徑參與骨骼發育和維持。為了加速骨生物學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統可以在MC-3T3細胞中實現基因組編輯。CRISPR-U™是源井生物獨立研發的,可用於MC-3T3細胞快速精確基因編輯的系統。通過CRISPR構建的細胞模型使研究各種骨骼疾病的機製成為可能,這些疾病主要與骨骼發育、吸收、骨肉瘤和代謝過程有關。
  • 了解TP53基因突變與藥物
    、抗癌產品最新動態,專家諮詢服務、產品使用指南及相關信息,真誠服務廣大病友及一切所需要的人!一般原癌基因的突變是只在特點的點發生突變才能使得蛋白具有更強的活性,不是隨便哪個位點或者那種形式突變都可以的,如EGFR的19del、L858R這些位點,只有這些位點的特點突變形式才能造成EGFR蛋白特定的構象改變,蛋白持續激活,所以針對這些特定的突變位點開發靶向藥物稍微容易些。
  •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峰會聲明並未嚴厲禁止對於早期人類胚胎或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行為,研究人員仍可進行基礎的研究。這意味著目前的重點仍將是基因編輯技術本身發展和潛在應用。  基因編輯 為重症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12月初,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中國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共同舉辦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上透露,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有望治療B型血友病。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人類首例體內基因編輯手術在美進行一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兒童醫院首次嘗試在人體內直接進行了基因編輯。科學家向一名 44 歲的患者血液內注入了基因編輯工具,以永久性改變基因的方式來治療亨特氏症候群。亨特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威脅生命的遺傳性疾病,由基因突變導致,患者細胞代謝廢物無法分解,累積在組織器官中,最終產生機能障礙。
  • 不僅是DNA,基因編輯脫靶還會造成RNA突變!好在上海科學家讓單鹼基...
    這一次,科研人員不僅發現問題,也帶來了解決方案:通過點突變的方式對三種單鹼基編輯工具進行突變優化,使其完全消除RNA脫靶的活性,首次獲得「升級版」的高精度單鹼基編輯工具,為其進入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基礎。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22期:基因編輯嬰兒壽命不及常人?突變基因...
    2018年年底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編輯後的個體攜帶的是CCR類似突變,這無疑使其CCR5基因功能喪失,因此,編輯後很可能也會縮短她們的壽命。由此可見,我們很難去判定基因編輯是絕對的好還是壞。Science: 正常細胞隨著衰老發生基因突變細胞分裂並不是完美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正常細胞的基因在分裂過程中往往會發生突變。大多數這些突變細胞及其後代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影響,但是一小部分確實會導致癌症生長或促成其他疾病的發生。
  • Nature:單鹼基編輯修復早衰症基因突變,延長小鼠2倍壽命
    該研究通過AAV病毒遞送單鹼基編輯工具對早衰症小鼠進行基因治療,結果表明,在具有早衰症突變的小鼠中,著名的CRISPR基因組編輯的親戚鹼基編輯糾正了DNA錯誤,經過處理的小鼠的壽命約為500天,是未經處理的動物的兩倍多,且沒有可檢測到的脫靶問題。
  • 利用農桿菌瞬時表達CRISPR編輯基因和快速篩選突變植株的新方法
    該技術為童期長的多年生植物和有性生殖後會產生性狀分離的雜合一年生植物提供了一個快速獲得不含有外源基因的基因編輯突變體的新方法。為了獲得基因編輯植株,即突變體,一般情況下是將Cas9和sgRNA等外源序列整合到植物基因組後,通過它們的穩定表達實現目標基因的編輯,獲得突變體。對於遺傳背景純合的一年生植物,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有性自交或雜交,使導入的外源基因和突變位點分離,從而獲得不含有外源基因的突變植株。